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十年炒股两茫茫 先亏车 后赔房 无处话凄凉…

十年炒股两茫茫 先亏车 后赔房 无处话凄凉…

文章来源: 法广 于 2024-01-23 08:43:0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1月22日周一,中国股市持续震荡走弱,三大指数全部走跌,其中沪指再次跌破2800点,一度跌至2735.37点,持续刷新2020年4月以来的波段新低。

中央社报道:中国股市连日走跌使得相关话题成为网路热搜,有人说“股票走势更能反映经济走势”;也有人自嘲“只要再撑14个工作天,A股就会关门9天了”;更有人发挥文采,借用词牌“江城子”创作,“十年炒股两茫茫,先亏车,后赔房。千股阴跌,无处话凄凉。”

香港股市踏入2024年跌多升少,恒生指数22日更跌破15000点水平,收在14961点,下跌347点或2.27%。在跌市中,主要大型股票全面下挫,港交所股价下跌3.48%报221元、腾讯下跌3.31%报262元、美团下跌4.73%报65.4元。香港恒指已创下近14个月来的新低,距离2022年10月底低位14597点不远。分析师普遍认为,港股短期反弹乏力,而且还很难说恒指是否已经触底。

港股气氛低迷,市场信心不足,加上外资持续流出,这已引起学者专家及业界人士的关注,市场上已有人提出港府应该动用外汇基金救市的建议。

同样是1月22日消息:据台湾证券交易所统计,台湾全体证券商2023年1至12月税后净利687.09亿元,比2022年成长约77.41% 。而在日本,由于受美国科技股上涨支撑,日本东京股市22日收高,日经225指数创1990年2月以来收盘新高。

22日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逃离中国的投资者正在日本大肆投资,当日本股票成为中国市场最热门的资产时,你就知道两个市场的命运出现了分歧。文章说:日本化妆品和流行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热门商品,但日本股票则不然。 但这种情况正在开始改变,中国个人投资者正在纷纷涌入日本股市,也是日本股市为何突然表现如此出色的一个重要暗示。此前在中国存放大量现金的外国投资者需要在其他地方进行国际配置。许多中国国内资本也在考虑退出:日本的成本比美国便宜,而且政治和监管风险可能较小。

不仅股市能显示中国的经济状况,地方债和经济成长率也受到重视。路透社19日曾经报导,据3名知情人士表示,正加大力度处理13兆美元地方债务的中国国务院,最近向地方政府及国有银行发出指令,要求停止或延后完工少于一半的基建项目,涉及全国12个地区,包括辽宁、吉林、贵州、云南、天津及重庆市。报导指出,这些被喊停或延后的基建项目,包括机场重建或扩建、高速公路及城市铁路项目等。但部分经中央政府批准的项目或经济适用房则可获豁免。

另据日经中文网报导: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了2023年的经济成长率为5.2%,虽然达到预设的“5%左右”的目标,但如果将计算方式改为美元计价,2023年中国的经济成长率则呈现年减0.5%,是1994年以来,29年间首次出现负成长,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成长停滞,以及过去一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年贬值4.9%。

该报导还引述联合国的数据为基础,计算的中国国内生产毛额(GDP)的全球占比,2023年为16.9%,与2021年的18.3%相比,下降1.4个百分点。日本伊藤忠综研的首席经济学家武田淳表示,如果中国经济成长率下降1%,反应在贸易衰退等方面,将会把全球经济成长率拉低0.21个百分点。

分析指出:中国去年改变防疫政策,然而经济复苏的力道一直不足,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多数时间低于50的荣枯线;房地产的销售成绩持续低迷;家庭收入的成长速度也不如预期,造成消费恢复速度缓慢;而且在全球忙于处理通货膨胀的问题时,中国通缩的压力持续增加。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庆后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动又热情 看对方眼神…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员工曝:“影子夫人”和宗庆后美国领证 不满宗馥莉折腾
知情人士:宗庆后不止四孩 顾虑公众形象未入家谱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么多钱干么 天堂又不能用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美女议员AOC称川普是“强奸犯” 白宫官员:可悲可怜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有损国格!一切西方伪史论 本质都是辱华的高级黑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全美炸锅!华裔夫妇找代孕疯狂生21娃 被剥夺监护权
印度空难后"东航惨案"被提,"可能危及国安"会被尘封吗?
别被川普“临阵软脚”骗了 他要的就是关税!越高越好…
川普健康又“出事”?神秘瘀青曝光 白宫急回应!
泰国高僧史诗级性丑闻:8万张照片 5600段视频
卡尔森率领忧心忡忡的MAGA斗士们 质疑特朗普
移民这局赢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绿卡"法院2理由推翻"
宗馥莉曾用美国护照在香港买房 净赚1.6倍收益
美为何解禁AI芯片卖中国?AI沙皇和贝森特揭真正原因
受贿3.43亿,西藏自治区党委原书记吴英杰被判死缓
“南京红姐”红到越南!舞台剧一出场 全场观众鼓掌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十年炒股两茫茫 先亏车 后赔房 无处话凄凉…

法广 2024-01-23 08:43:03



1月22日周一,中国股市持续震荡走弱,三大指数全部走跌,其中沪指再次跌破2800点,一度跌至2735.37点,持续刷新2020年4月以来的波段新低。

中央社报道:中国股市连日走跌使得相关话题成为网路热搜,有人说“股票走势更能反映经济走势”;也有人自嘲“只要再撑14个工作天,A股就会关门9天了”;更有人发挥文采,借用词牌“江城子”创作,“十年炒股两茫茫,先亏车,后赔房。千股阴跌,无处话凄凉。”

香港股市踏入2024年跌多升少,恒生指数22日更跌破15000点水平,收在14961点,下跌347点或2.27%。在跌市中,主要大型股票全面下挫,港交所股价下跌3.48%报221元、腾讯下跌3.31%报262元、美团下跌4.73%报65.4元。香港恒指已创下近14个月来的新低,距离2022年10月底低位14597点不远。分析师普遍认为,港股短期反弹乏力,而且还很难说恒指是否已经触底。

港股气氛低迷,市场信心不足,加上外资持续流出,这已引起学者专家及业界人士的关注,市场上已有人提出港府应该动用外汇基金救市的建议。

同样是1月22日消息:据台湾证券交易所统计,台湾全体证券商2023年1至12月税后净利687.09亿元,比2022年成长约77.41% 。而在日本,由于受美国科技股上涨支撑,日本东京股市22日收高,日经225指数创1990年2月以来收盘新高。

22日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逃离中国的投资者正在日本大肆投资,当日本股票成为中国市场最热门的资产时,你就知道两个市场的命运出现了分歧。文章说:日本化妆品和流行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热门商品,但日本股票则不然。 但这种情况正在开始改变,中国个人投资者正在纷纷涌入日本股市,也是日本股市为何突然表现如此出色的一个重要暗示。此前在中国存放大量现金的外国投资者需要在其他地方进行国际配置。许多中国国内资本也在考虑退出:日本的成本比美国便宜,而且政治和监管风险可能较小。

不仅股市能显示中国的经济状况,地方债和经济成长率也受到重视。路透社19日曾经报导,据3名知情人士表示,正加大力度处理13兆美元地方债务的中国国务院,最近向地方政府及国有银行发出指令,要求停止或延后完工少于一半的基建项目,涉及全国12个地区,包括辽宁、吉林、贵州、云南、天津及重庆市。报导指出,这些被喊停或延后的基建项目,包括机场重建或扩建、高速公路及城市铁路项目等。但部分经中央政府批准的项目或经济适用房则可获豁免。

另据日经中文网报导: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了2023年的经济成长率为5.2%,虽然达到预设的“5%左右”的目标,但如果将计算方式改为美元计价,2023年中国的经济成长率则呈现年减0.5%,是1994年以来,29年间首次出现负成长,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成长停滞,以及过去一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年贬值4.9%。

该报导还引述联合国的数据为基础,计算的中国国内生产毛额(GDP)的全球占比,2023年为16.9%,与2021年的18.3%相比,下降1.4个百分点。日本伊藤忠综研的首席经济学家武田淳表示,如果中国经济成长率下降1%,反应在贸易衰退等方面,将会把全球经济成长率拉低0.21个百分点。

分析指出:中国去年改变防疫政策,然而经济复苏的力道一直不足,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多数时间低于50的荣枯线;房地产的销售成绩持续低迷;家庭收入的成长速度也不如预期,造成消费恢复速度缓慢;而且在全球忙于处理通货膨胀的问题时,中国通缩的压力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