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中国已培养研究生超1100万 北京6岁以上每百人有9个读过研

中国已培养研究生超1100万 北京6岁以上每百人有9个读过研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 于 2023-12-16 10:06:1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3至25日进行。教育部11日在上海举行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座谈推进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我国已累计培养1100多万名研究生。2022年,在学研究生人数达365万。

哪些地方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口占比高?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梳理发现,6岁及以上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的人口占比达0.95%。从区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研究生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较高。

数据显示,在6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研究生文化程度人口占比最高的是北京,这一比例达到了9.01%,换言之,北京6岁及以上人口中,每100人有9个读过研。上海6岁及以上人口中,研究生文化程度人口占比为5.4%,位居第二。

一方面,京沪两地的教育、医疗资源雄厚,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大医院很多,这些高校、科研院所、大医院,本身会集聚大量的研究型人才。

同时,京沪两地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也是集聚研究生学历人才的重要载体。例如,北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坐拥大批央企总部、大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同时也有大批在北京成长起来的大型民企总部和从外埠迁入北京的企业总部。上海的大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总部经济国际化水平最高。同时,近年来,江浙、福建、安徽等地的不少大型企业总部也迁入上海。

作为我国城区人口规模前两名的城市,京沪的辐射带动能力也最强,现代服务业最为发达。年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在北京和上海。

京沪之后,天津6岁及以上人口中,研究生文化程度人口占比达到2.11%,位居第三。

京沪津之外,其他省份中,省域内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县城的研究生文化程度人口占比会存在明显差异,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及高教、科研院所实力雄厚的中心城市,如广州、深圳、杭州、南京、西安、武汉等地,研究生人口的占比也比较高。

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中心城市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好,会吸引更多的研究生人才留下。这些人才留下来后,也会进一步提升这些大城市的教育、医疗、研发创新等中心的功能。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大城市的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本身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比较大,比如现在大城市的大学招聘老师基本都要求博士,中学很多都要求硕士,甚至小学都要硕士。同时,很多大城市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研发创新十分突出,待遇较好,集中了大量的研究生人才。

以杭州为例,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去年发布的数据,杭州以占全省18.76%的就业人口数,却拥有占全省34.22%的大学本科学历、56.98%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和65.42%的博士研究生学历就业人口。

浙江省统计局的分析认为,由于杭州集中了全省最多的高技术企业、新经济业态企业,能为高学历人才提供最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待遇也相对较好,因此“马太效应”更加明显,不少高学历人才把“留杭”当作最理想的就业去向。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扩招,原来需要硕博士的岗位,岗位需求变化不大,大城市就业竞争激烈,选择到中小城市就业的研究生人才也越来越多。例如,去年名校硕博士扎堆到浙江遂昌、江苏阜宁、广东和平等县城“体制内”单位就业的现象引人关注。

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在大城市,就业竞争比较激烈,因此很多研究生到中小城市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一种理性选择。他说,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下,研究生人才到一些能发挥自己才干的中小城市就业,同时,这些中小城市又给到足以吸引他们的优厚待遇和条件,这样一来形成了人才的空间优化配置。

牛凤瑞此前分析,地方政府在招聘人才的思路也在不断拓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也需要各种人才,硕博士知识面比较广,知识积累多,他们到了县城后,有利于促进县城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严查双国籍?华男从中国出境被拦 要求当场销户!
妮可基德曼离婚 传因“全裸激战情欲戏”激怒老公
最高法院支持!30万人将被驱逐出境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放假了:多景点被国人“承包”
特朗普:“环保少女”有愤怒管理问题 该去看医生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停买美国大豆,川普政府施压非洲亚洲国家增购
杨兰兰再登媒体 家世奢华生活曝光 网叹“不如她的狗”
政府拒出口中国!加拿大乐园喊没钱,威胁"安乐死30头白鲸"
她被困Cybertruck活活烧死:日裔19岁女生照片曝光
“羞辱”完了,“环保少女”被以色列驱逐出境
习福建人马“全灭”?四中倒数“军中失踪潮”谜团揭开
高市早苗若上台 对中国或是外交噩梦 或触3大红线
美国战争部长牵头3068人做俯卧撑 创吉尼斯纪录
这个日本人获诺奖了,中国人为什么值得开心?
“美国鹰派急了!特朗普对华软弱、让步太多”
91次前科犯吸毒撞死2人 仅5年法官就要放人 亚裔怒了
特朗普政府拟推百亿农业补贴 豆农:更想要市场
美国资深调查记者:川普显现痴呆症状 引白宫担忧
30天动员5万海军 应对台海危机 时间所剩不多
巴西强人低头!通话川普:请求取消惩罚关税
中共党媒在为胡春华接班制造舆论气氛?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已培养研究生超1100万 北京6岁以上每百人有9个读过研

第一财经 2023-12-16 10:06:14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3至25日进行。教育部11日在上海举行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座谈推进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我国已累计培养1100多万名研究生。2022年,在学研究生人数达365万。

哪些地方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口占比高?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梳理发现,6岁及以上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的人口占比达0.95%。从区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研究生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较高。

数据显示,在6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研究生文化程度人口占比最高的是北京,这一比例达到了9.01%,换言之,北京6岁及以上人口中,每100人有9个读过研。上海6岁及以上人口中,研究生文化程度人口占比为5.4%,位居第二。

一方面,京沪两地的教育、医疗资源雄厚,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大医院很多,这些高校、科研院所、大医院,本身会集聚大量的研究型人才。

同时,京沪两地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也是集聚研究生学历人才的重要载体。例如,北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坐拥大批央企总部、大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同时也有大批在北京成长起来的大型民企总部和从外埠迁入北京的企业总部。上海的大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总部经济国际化水平最高。同时,近年来,江浙、福建、安徽等地的不少大型企业总部也迁入上海。

作为我国城区人口规模前两名的城市,京沪的辐射带动能力也最强,现代服务业最为发达。年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在北京和上海。

京沪之后,天津6岁及以上人口中,研究生文化程度人口占比达到2.11%,位居第三。

京沪津之外,其他省份中,省域内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县城的研究生文化程度人口占比会存在明显差异,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及高教、科研院所实力雄厚的中心城市,如广州、深圳、杭州、南京、西安、武汉等地,研究生人口的占比也比较高。

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中心城市的教育、医疗等资源好,会吸引更多的研究生人才留下。这些人才留下来后,也会进一步提升这些大城市的教育、医疗、研发创新等中心的功能。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大城市的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本身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比较大,比如现在大城市的大学招聘老师基本都要求博士,中学很多都要求硕士,甚至小学都要硕士。同时,很多大城市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研发创新十分突出,待遇较好,集中了大量的研究生人才。

以杭州为例,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去年发布的数据,杭州以占全省18.76%的就业人口数,却拥有占全省34.22%的大学本科学历、56.98%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和65.42%的博士研究生学历就业人口。

浙江省统计局的分析认为,由于杭州集中了全省最多的高技术企业、新经济业态企业,能为高学历人才提供最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待遇也相对较好,因此“马太效应”更加明显,不少高学历人才把“留杭”当作最理想的就业去向。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扩招,原来需要硕博士的岗位,岗位需求变化不大,大城市就业竞争激烈,选择到中小城市就业的研究生人才也越来越多。例如,去年名校硕博士扎堆到浙江遂昌、江苏阜宁、广东和平等县城“体制内”单位就业的现象引人关注。

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在大城市,就业竞争比较激烈,因此很多研究生到中小城市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一种理性选择。他说,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下,研究生人才到一些能发挥自己才干的中小城市就业,同时,这些中小城市又给到足以吸引他们的优厚待遇和条件,这样一来形成了人才的空间优化配置。

牛凤瑞此前分析,地方政府在招聘人才的思路也在不断拓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也需要各种人才,硕博士知识面比较广,知识积累多,他们到了县城后,有利于促进县城和县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