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通缩中陷得更深 大国再次陷入胶着状态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中国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和环比均下降0.5%,《法兰克福汇报》文章认为中国更深地陷入通缩。《新苏黎世报》文章分析了中美竞争的本质以及可能发生的场景。



产能过剩被视为中国出现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11月份,中国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和环比均下降0.5%。《法兰克福汇报》在线版发表文章指出,对中国通货紧缩的担忧日益加剧。文章分析道:

"中国紧张的经济形势表现为通货紧缩。 经过漫长的新冠防疫后,消费者缺乏信任。 房地产危机和政府自夏季以来就不再公布数据的青年失业问题也令人不安。 如果通货紧缩持续,可能会进一步削弱需求。 如果消费者希望价格继续下跌,就会握紧钱袋。 而公司销售疲软,又必须省钱。这样就会导致螺旋式下降的风险。"

文章认为,导致CPI下行的因素除了中国国家统计局官员指出的天气偏暖、国际油价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北京提出的产能过剩的问题。该问题不仅存在于肉类行业,还存在于欧盟视为未来行业的许多领域,例如电动汽车生产、风力发电和太阳能行业。 文章写道:"这些公司以通常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相互压价。 由于一些竞争者是由地方政府维持运转的国有企业,因此清理过剩产能缓慢或根本没有进行。"

文章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浇灭了人们对政府将推出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期望。已公布的报告表明,更多是与以前一样出台一些孤立措施。 同时还称要扩大内需。

  世界秩序决定于中美竞争的发展

《新苏黎世报》文章认为,世界秩序再次发生变化,和后冷战时期几十年的相对稳定不同,"今天,大国再次陷入胶着状态"。



作为老牌强国和新兴世界强国,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权力冲突因制度冲突而更加剧烈

文章写道,"这些新的全球紧张局势的核心是无可争议的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和中国。 预期中的老牌强国和新兴世界强国之间的权力冲突会因制度冲突而凸显及无情地加剧:中国向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开放得越多,其独裁政权的政治稳定及其权力精英统治地位受到的威胁就越大。而美国认为自己不仅受到中国实力的威胁,还受到中国独裁性质及其修正主义外交政策的威胁,即将美国视为强权政治扩张的障碍,并通过大规模军备和军事胁迫愈发让邻国感到危险。"

文章认为,美中的力量竞争和政治制度竞争如何发展,将成为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世界秩序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果习近平严厉、独裁和激进的外交政策导致更大的经济动荡,很难估计该国可能会发生什么:"其他人会接手并带领该国重新走向合作和开放吗? 被压抑的愤怒是否会在某个时候以革命的形式爆发? 当前政权稳定的表象似乎令人信服,但专制统治国家的表面之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往往只有事后才能知道。"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生肖迷宫 发表评论于
甲:听说了吧,中央要咱们上海大尺度开放,建成世界金融中心,取代香港
乙:消息靠谱,香港的资金跑光了,彻底完蛋了,上面对上海寄予厚望
甲:咱们上海这下可要牛了,领袖就是有气魄
乙:一个好端端的金融中心都搞砸了,建新的金融中心谈何容易
甲:难怪这么大的举措都不敢声张,看来是害羞,领袖真不好当呀
乙:连舔菊的都觉得反胃了
时不时来看看 发表评论于
德国得加油,继续留在大国行列,不能当跟屁虫,看热闹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China's deflation reflects a vote of no trust in its future by the Chinese and foreigners alike.
goldeyeball1 发表评论于
这个耗材!真是撒谎不眨眼,中国根本就没有出现通缩。
猪九戒 发表评论于
我怎么觉得通缩挺好了。 便当从15刀降到6刀应该是很令人开心的事情。
InNorthTexas 发表评论于
土共政府通过地产诈骗,
创造了史上第一大破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