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欧洲:不可能的经济脱钩?

中国-欧洲:不可能的经济脱钩?

文章来源: RFI 于 2023-12-05 18:27: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欧峰会将于12月7日-8日在北京召开,此间有舆论认为这将是一场艰难的峰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周二放风,欧盟不会一直容忍与中国贸易逆差扩大,但是,专家分析,双方要经济脱钩也不可能。

中欧峰会2023年12月7-8日在北京召开,欧盟将把如何去风险,如何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作为重要的议题。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最近频频向欧盟展现友好姿态,12月1日,中国对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单方面实施旅行两周免签政策,其次,北京取消了对立陶宛因与台湾靠近而施加的制裁。

但是,一些重大的问题仍然横亘在中国与欧盟面前。欧盟对与中国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非常担心;另外,欧盟对中国在暗中支持俄罗斯从而削弱了西方对莫斯科的制裁感到不安。

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暗中支持俄罗斯将是这次峰会可能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欧盟可能会向习近平提交一份十三家中国大企业未遵守欧美对俄罗斯制裁的名单,如果北京什么也不做,这些企业将被列入欧盟对俄制裁新名单。

另外一个重大的议题就是欧洲人希望减少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贸易依赖。法国世界报报道,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几个月来一直困扰着欧洲人:4000 亿欧元。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11 月 16 日在柏林发表讲话时说,这是2022 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的 “历史最高值”。"法国国立工艺美术学院专家塞巴斯蒂安-让(Sébastien Jean)分析说:2019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仅为1800亿欧元:其快速增长令人担忧",

最重要的是,这一赤字说明了一个悖论:当欧洲人寻求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时,他们却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中国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中欧关系日益紧张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这一议题将成为 12 月 7 日和 8 日在北京举行的中欧峰会的议程之一。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欧洲大陆的领导人对北京进行了一系列访问,并发表了一系列强硬声明。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尔于 10 月 13 日表示,"互信已经遭到破坏"。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雷东于 11 月 10 日表示,欧盟和中国不必害怕 "艰难的讨论"。中国经济研究团体 Sinopole 的联合创始人 Laurent Malvezin 总结道:"欧洲现在采取了更加积极的立场"。

9 月 13 日,欧盟委员会启动了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的调查。渣打银行地缘政治研究主管 Philippe Dauba-Pantanacce 指出:“考虑到市场规模,这很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查。其他调查也可能接踵而至,例如对风力涡轮机的调查”。

冯德莱恩 11 月 16 日针对欧盟对华贸易高达4000亿欧元的赤字批评道,这都是中国政府对某些行业的大规模补贴和工业产能过剩所造成的。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的研究员弗朗索瓦-希米茨解释说:"尽管中国一直在谈论向消费转型,但其经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以生产为中心,而生产是高度持续的。因此,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正在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其失衡的经济,以及低成本的补贴产品。

中国政府大规模补贴这对其合作伙伴的产业造成了损害。早在 2010 年代初,欧洲的太阳能电池板产业就因进口廉价的中国电池板而一蹶不振。德洛尔研究所的埃尔维尔-法布里补充道:"如今,欧洲在稀土和矿产方面也依赖于中国,而稀土和矿产对绿色转型至关重要。到目前为止,北京仍然是我们最大的商品供应地。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订阅

然而,这种依赖也因国而异。独立智囊团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阿加特-德马瑞斯(Agathe Demarais)指出:"首先,这是一个德国的故事。事实上,我们的邻国对中国的出口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 3%(是我们的两倍),占其工业巨头(尤其是汽车巨头)收入的 20%。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1 月 30 日星期四,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和宝马(BMW)宣布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在它们最大的市场--中国建立一个共同的充电网络,希望借此保持控制权。"塞巴斯蒂安-让(Sébastien Jean)补充道:"中国与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很密切,但与南欧之间的关系就差得多了。

意识到这些依赖关系后,欧盟委员会目前正把重点放在去风险上,而不是像美国那样与其主要竞争对手开始技术脱钩。6 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 "经济安全战略",旨在加强对外国投资和关键技术出口的控制。这将加强自 2019 年欧盟将中国视为 "系统性对手 "以来所实施的一系列贸易保护工具。弗朗索瓦-希米茨(François Chimits)说:"欧洲经历了真正的范式转变,打破了严格的秩序自由主义"。

在此背景下,独立研究中心亚洲中心主席迪梅格里奥(Jean-François Di Meglio)总结说,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公司 “担心中国共产党政府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表现出的不可预测性”。一些企业坚守中国市场,如德国汽车业和法国奢侈品行业。另一些企业则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以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根据欧洲中央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42%的欧盟跨国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其供应转移到 “友好 ”国家。三分之二的企业认为中国是这方面的潜在问题来源。

他们会走得更远吗?阿加特-德马里斯(Agathe Demarais)说:"困难在于成员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并不一致:这使得共同的去风险战略变得相当复杂。Elvire Fabry 补充说:"更重要的是,各国首都还需要就欧盟需要遵循的工业和竞争力模式达成一致,以便在这些问题上取得进展。

在 12 月 7 日和 8 日的峰会上,欧洲将努力让中国政府明白,他们的经济安全政策并不意味着咄咄逼人的对华保护主义,他们赞成对话,但不与美国结盟。迪梅格里奥表示:“除此之外,这次峰会可能不会有什么具体成果”。

查看评论(17)

24小时热点排行

黄仁勋:如果英伟达无法进入中国,那华为...
中又赢?巴基斯坦证实:使用J10战机击落印军“阵风”
纽约时报: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经终结
今晚10点!特朗普预告:将宣布与某大国的 “重大协议”
习近平冒着无人机袭击的危险来到莫斯科

24小时讨论排行

近代最大规模缠斗!125架战机激战1小时 38人丧命
散播假消息?印驳斥“巴击落军机”:拿旧照发文
沈阳将举行纪念苏军“不朽军团”游行 中小学生也参加
川普对等关税第一国!美国与英国签署贸易协议
印巴之战,让人大吃一惊的背后...
印巴爆发近20年最严重冲突后,莫迪首次发声
纽约时报:习近平访俄为中国拉拢欧洲的努力蒙上阴影
习近平告诉普京 面对“霸权骚扰”他与俄罗斯站在一起
不减息!川普发文大骂鲍威尔:蠢材 什么都不懂
快讯!梵蒂冈冒白烟 新教皇当选
中西医之争,到底是哪一个更厉害?
中国同意与美国谈判,但仍可能坚持强硬立场
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印度称摧毁巴防空系统 遭嘲讽:派几架阵风来查看
印度空袭巴基斯坦后巴方报复是否无可避免?
被拜登怼急眼,白宫怒批:他是国家之耻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欧洲:不可能的经济脱钩?

RFI 2023-12-05 18:27:11

中欧峰会将于12月7日-8日在北京召开,此间有舆论认为这将是一场艰难的峰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周二放风,欧盟不会一直容忍与中国贸易逆差扩大,但是,专家分析,双方要经济脱钩也不可能。

中欧峰会2023年12月7-8日在北京召开,欧盟将把如何去风险,如何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作为重要的议题。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最近频频向欧盟展现友好姿态,12月1日,中国对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单方面实施旅行两周免签政策,其次,北京取消了对立陶宛因与台湾靠近而施加的制裁。

但是,一些重大的问题仍然横亘在中国与欧盟面前。欧盟对与中国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非常担心;另外,欧盟对中国在暗中支持俄罗斯从而削弱了西方对莫斯科的制裁感到不安。

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暗中支持俄罗斯将是这次峰会可能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欧盟可能会向习近平提交一份十三家中国大企业未遵守欧美对俄罗斯制裁的名单,如果北京什么也不做,这些企业将被列入欧盟对俄制裁新名单。

另外一个重大的议题就是欧洲人希望减少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贸易依赖。法国世界报报道,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几个月来一直困扰着欧洲人:4000 亿欧元。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11 月 16 日在柏林发表讲话时说,这是2022 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的 “历史最高值”。"法国国立工艺美术学院专家塞巴斯蒂安-让(Sébastien Jean)分析说:2019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仅为1800亿欧元:其快速增长令人担忧",

最重要的是,这一赤字说明了一个悖论:当欧洲人寻求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时,他们却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中国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中欧关系日益紧张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这一议题将成为 12 月 7 日和 8 日在北京举行的中欧峰会的议程之一。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欧洲大陆的领导人对北京进行了一系列访问,并发表了一系列强硬声明。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尔于 10 月 13 日表示,"互信已经遭到破坏"。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雷东于 11 月 10 日表示,欧盟和中国不必害怕 "艰难的讨论"。中国经济研究团体 Sinopole 的联合创始人 Laurent Malvezin 总结道:"欧洲现在采取了更加积极的立场"。

9 月 13 日,欧盟委员会启动了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的调查。渣打银行地缘政治研究主管 Philippe Dauba-Pantanacce 指出:“考虑到市场规模,这很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查。其他调查也可能接踵而至,例如对风力涡轮机的调查”。

冯德莱恩 11 月 16 日针对欧盟对华贸易高达4000亿欧元的赤字批评道,这都是中国政府对某些行业的大规模补贴和工业产能过剩所造成的。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的研究员弗朗索瓦-希米茨解释说:"尽管中国一直在谈论向消费转型,但其经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以生产为中心,而生产是高度持续的。因此,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正在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其失衡的经济,以及低成本的补贴产品。

中国政府大规模补贴这对其合作伙伴的产业造成了损害。早在 2010 年代初,欧洲的太阳能电池板产业就因进口廉价的中国电池板而一蹶不振。德洛尔研究所的埃尔维尔-法布里补充道:"如今,欧洲在稀土和矿产方面也依赖于中国,而稀土和矿产对绿色转型至关重要。到目前为止,北京仍然是我们最大的商品供应地。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订阅

然而,这种依赖也因国而异。独立智囊团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阿加特-德马瑞斯(Agathe Demarais)指出:"首先,这是一个德国的故事。事实上,我们的邻国对中国的出口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 3%(是我们的两倍),占其工业巨头(尤其是汽车巨头)收入的 20%。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1 月 30 日星期四,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和宝马(BMW)宣布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在它们最大的市场--中国建立一个共同的充电网络,希望借此保持控制权。"塞巴斯蒂安-让(Sébastien Jean)补充道:"中国与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很密切,但与南欧之间的关系就差得多了。

意识到这些依赖关系后,欧盟委员会目前正把重点放在去风险上,而不是像美国那样与其主要竞争对手开始技术脱钩。6 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 "经济安全战略",旨在加强对外国投资和关键技术出口的控制。这将加强自 2019 年欧盟将中国视为 "系统性对手 "以来所实施的一系列贸易保护工具。弗朗索瓦-希米茨(François Chimits)说:"欧洲经历了真正的范式转变,打破了严格的秩序自由主义"。

在此背景下,独立研究中心亚洲中心主席迪梅格里奥(Jean-François Di Meglio)总结说,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公司 “担心中国共产党政府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表现出的不可预测性”。一些企业坚守中国市场,如德国汽车业和法国奢侈品行业。另一些企业则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以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根据欧洲中央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42%的欧盟跨国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其供应转移到 “友好 ”国家。三分之二的企业认为中国是这方面的潜在问题来源。

他们会走得更远吗?阿加特-德马里斯(Agathe Demarais)说:"困难在于成员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并不一致:这使得共同的去风险战略变得相当复杂。Elvire Fabry 补充说:"更重要的是,各国首都还需要就欧盟需要遵循的工业和竞争力模式达成一致,以便在这些问题上取得进展。

在 12 月 7 日和 8 日的峰会上,欧洲将努力让中国政府明白,他们的经济安全政策并不意味着咄咄逼人的对华保护主义,他们赞成对话,但不与美国结盟。迪梅格里奥表示:“除此之外,这次峰会可能不会有什么具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