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1个正式工背后1.8个临时工:欠发达县的临聘人员之困

1个正式工背后1.8个临时工:欠发达县的临聘人员之困

文章来源: 半月谈网 于 2023-11-30 01:05: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半月谈记者近期在乌蒙山区A县调研时看到“穷财政富养人”现象——财政供养人员数量持续扩增,给县级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临时工数量超在职人员

A县财政局有关负责人提供给半月谈记者的一份2023年该县保工资支出预算表显示,该县当年保工资预算总支出为26.3亿元,其中在职人员20亿元,离退休人员1.7亿元,临聘人员4.6亿元。

临聘人员总工资预算小于在职人员总工资预算的四分之一,但数量是后者的1.8倍。该县临聘人员人均年收入约1.61万元,人员总数约28806人;在职人员人均年收入约12.83万元,人员总数约15580人。

A县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说,临时工的聘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上级政府发布政策依据的聘用,如生态护林员、协警、村组干部等;一类是县级及以下政府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聘用的,如司机、厨师、打字员等。

部分临聘人员事实上成为长期聘用人员。A县县委办负责文印工作的王某,在这里工作已经23年。现在他每月工资2500元,年底考核合格还可以拿到6000元绩效奖金。

在A县的邻近几个区县,临聘人员数量平均为在职人员数量的1.7倍。在增加的财政供养人员中,临聘人员是增速最快、数量最多的群体。

沉重的财政负担

2022年,A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02亿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0.85%,其中税收收入4.14亿元,同年上级补助收入为42.3亿元。

对比该县的工资预算总支出不难发现,A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无法覆盖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支出,临聘人员的总工资支出超过全县总税收收入。“全县上年支付临聘人员工资近5亿元,其中只有8000万元是由县级以上专项资金支持的,其余全靠县级财政负担,大多需从上级财政的一般转移支付中腾挪资金来支付。”A县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说。

在乌蒙山区部分区县,按照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要求,必须将临聘人员工资支出纳入县级财政工资预算予以保障。但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在县级工资预算之外,还有不少缺乏聘用依据的临聘人员的工资隐藏在基层各级政府部门的办公经费之中。

以A县某乡为例,该乡政府共有14名临聘人员,其聘用岗位及工资待遇如下:政府食堂工作人员2名,人均月工资3500元;办公室临聘人员2名,人均月工资2000元;管水员2名,人均月工资2000元;驾驶员1名,月工资3800元;垃圾车驾驶员1名,月工资6000元;村级督导协管员3名,人均月工资1310元;保洁员3名,人均月工资700元。“每年临聘人员的工资支出约45万元,从全乡公用经费列支,占公用经费总额的55%。”该乡财政所负责人说。

把好临聘人员入口关

专家指出,临聘人员群体之所以持续增长,有的是应各级政府政策要求所产生,有的是应市县乡事权增加的需求产生,须从严控制数量增长,稳妥规范编外用人管理。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大部分临聘人员的招录和管理没有统一部门负责,基本按照“谁用人、谁招录”原则进行,无需经过编制部门、财政部门、组织部门、人社部门批准或备案,招录程序较为随意,存在数量无序增长、质量无法保障的现象,人情聘、关系聘较难杜绝。

A县部分基层干部建议,明确县级人社部门作为全县临聘人员管理部门,摸清临聘人员底数,参照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规范人员资质、进出流程、待遇保障等。

严格落实费随事转,减轻县级财政负担。深入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基层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治理机制,减少临聘人员招聘中产生的基层资金配套要求。

A县县长说:“上级政府要么不要出台政策,出台政策就要根据事权划分配备足额资金,明确资金来源,否则最终都由县级财政承压,矛盾全部汇聚在基层。”

鼓励基层多方式解决用人需求,防止财政大包大揽。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可建议,采取劳务派遣、政府购买服务等多元方式解决基层实际用工需求,防止一些部门大包大揽带来临聘人员“能进不能出”的问题。

查看评论(4)

24小时热点排行

近代最大规模缠斗!125架战机激战1小时 38人丧命
曼谷大楼"工程师签名"竟是假的,30人宣称身分遭冒用
快讯!梵蒂冈冒白烟 新教皇当选
中国国家卫健委最新发文 大批医院要开设这个科室
铁棒殴打、强行剃发 两华裔少女遭15人暴力围殴

24小时讨论排行

散播假消息?印驳斥“巴击落军机”:拿旧照发文
沈阳将举行纪念苏军“不朽军团”游行 中小学生也参加
川普对等关税第一国!美国与英国签署贸易协议
习近平冒着无人机袭击的危险来到莫斯科
纽约时报: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经终结
印巴爆发近20年最严重冲突后,莫迪首次发声
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中又赢?巴基斯坦证实:使用J10战机击落印军“阵风”
习近平告诉普京 面对“霸权骚扰”他与俄罗斯站在一起
不减息!川普发文大骂鲍威尔:蠢材 什么都不懂
纽约时报:习近平访俄为中国拉拢欧洲的努力蒙上阴影
印度称摧毁巴防空系统 遭嘲讽:派几架阵风来查看
被拜登怼急眼,白宫怒批:他是国家之耻
中国同意与美国谈判,但仍可能坚持强硬立场
中西医之争,到底是哪一个更厉害?
印度空袭巴基斯坦后巴方报复是否无可避免?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1个正式工背后1.8个临时工:欠发达县的临聘人员之困

半月谈网 2023-11-30 01:05:26

半月谈记者近期在乌蒙山区A县调研时看到“穷财政富养人”现象——财政供养人员数量持续扩增,给县级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临时工数量超在职人员

A县财政局有关负责人提供给半月谈记者的一份2023年该县保工资支出预算表显示,该县当年保工资预算总支出为26.3亿元,其中在职人员20亿元,离退休人员1.7亿元,临聘人员4.6亿元。

临聘人员总工资预算小于在职人员总工资预算的四分之一,但数量是后者的1.8倍。该县临聘人员人均年收入约1.61万元,人员总数约28806人;在职人员人均年收入约12.83万元,人员总数约15580人。

A县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说,临时工的聘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上级政府发布政策依据的聘用,如生态护林员、协警、村组干部等;一类是县级及以下政府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聘用的,如司机、厨师、打字员等。

部分临聘人员事实上成为长期聘用人员。A县县委办负责文印工作的王某,在这里工作已经23年。现在他每月工资2500元,年底考核合格还可以拿到6000元绩效奖金。

在A县的邻近几个区县,临聘人员数量平均为在职人员数量的1.7倍。在增加的财政供养人员中,临聘人员是增速最快、数量最多的群体。

沉重的财政负担

2022年,A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02亿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0.85%,其中税收收入4.14亿元,同年上级补助收入为42.3亿元。

对比该县的工资预算总支出不难发现,A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无法覆盖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支出,临聘人员的总工资支出超过全县总税收收入。“全县上年支付临聘人员工资近5亿元,其中只有8000万元是由县级以上专项资金支持的,其余全靠县级财政负担,大多需从上级财政的一般转移支付中腾挪资金来支付。”A县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说。

在乌蒙山区部分区县,按照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要求,必须将临聘人员工资支出纳入县级财政工资预算予以保障。但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在县级工资预算之外,还有不少缺乏聘用依据的临聘人员的工资隐藏在基层各级政府部门的办公经费之中。

以A县某乡为例,该乡政府共有14名临聘人员,其聘用岗位及工资待遇如下:政府食堂工作人员2名,人均月工资3500元;办公室临聘人员2名,人均月工资2000元;管水员2名,人均月工资2000元;驾驶员1名,月工资3800元;垃圾车驾驶员1名,月工资6000元;村级督导协管员3名,人均月工资1310元;保洁员3名,人均月工资700元。“每年临聘人员的工资支出约45万元,从全乡公用经费列支,占公用经费总额的55%。”该乡财政所负责人说。

把好临聘人员入口关

专家指出,临聘人员群体之所以持续增长,有的是应各级政府政策要求所产生,有的是应市县乡事权增加的需求产生,须从严控制数量增长,稳妥规范编外用人管理。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大部分临聘人员的招录和管理没有统一部门负责,基本按照“谁用人、谁招录”原则进行,无需经过编制部门、财政部门、组织部门、人社部门批准或备案,招录程序较为随意,存在数量无序增长、质量无法保障的现象,人情聘、关系聘较难杜绝。

A县部分基层干部建议,明确县级人社部门作为全县临聘人员管理部门,摸清临聘人员底数,参照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规范人员资质、进出流程、待遇保障等。

严格落实费随事转,减轻县级财政负担。深入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基层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治理机制,减少临聘人员招聘中产生的基层资金配套要求。

A县县长说:“上级政府要么不要出台政策,出台政策就要根据事权划分配备足额资金,明确资金来源,否则最终都由县级财政承压,矛盾全部汇聚在基层。”

鼓励基层多方式解决用人需求,防止财政大包大揽。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可建议,采取劳务派遣、政府购买服务等多元方式解决基层实际用工需求,防止一些部门大包大揽带来临聘人员“能进不能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