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火车下铺能不能坐”争议背后,是对出行体验的更高期待

“火车下铺能不能坐”争议背后,是对出行体验的更高期待

文章来源: 中青评论 于 2023-09-01 09:49:4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火车硬卧下铺别人到底能不能坐?比别人多花了钱的下铺到底归谁?近日,围绕火车下铺床位的“归属权”问题,网上出现了不少争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起先,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帖称:自己买到下铺票,内心不喜欢别人坐,好像又没有特别站得住立场的理由拒绝。这不仅让人发问:这是我的床吗?”对此,一批持不同意见的网友认为:如果下铺不让人坐,中铺、上铺的乘客就没处可坐,这样的要求未免有些矫情。面对各方网友“越吵越热闹”的局面,12306客服于日前明确回复,“乘客购买车票后相应位置使用权仅限购票乘客”,在规则层面明确站在了下铺乘客一方。

12306的官方回复,澄清了现行售票制度下的权利边界,也为那些不愿让出铺位的下铺乘客提供了充分的行事依据。但是,从舆论反应来看,官方表态并未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尽管12306把下铺的归属说得很清楚,但仍有不少人认为,不让上铺、中铺的人落座,在结果上并不合理,也显得不近人情。

不难预见,随着民众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很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顾客不愿把完全属于自己的铺位分享给别人,届时,乘客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的概率也会变大。

从下铺乘客的角度上看,自己花钱购买的铺位,原本就该属于自己。就算是在白天,一些下铺乘客也想躺下休息,如果床铺被人占着,心中难免不悦。在这种情况下,依照规定请对方离开铺位,也是正确的做法。

但是,如果换位思考,我们也很难说那些希望获得下铺“通融”的上铺、中铺乘客就一定是错的。卧铺车的行驶时间往往较长,上铺、中铺的空间有限,乘客只能躺着,难有其他休息的姿势,若要求这些乘客整个白天都躺着或站着,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面对这一困境,冲突双方打再久的口水仗,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这种困境还在,车厢里的矛盾就不可能消失。就算铁路系统明确下铺乘客的权利,到最后,“脸皮薄”的下铺乘客恐怕还是会选择妥协,若遇到维权态度坚决的下铺乘客,上铺、中铺的乘客的出行体验则可能很不愉快。

从本质上看,这是社会观念随时代而变化造成的结果。从表面上看,双方的讨论似乎针锋相对,但其共同指向了同一个方向:铁路系统能否提高服务水平,从根本上化解矛盾成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过去,国家没有现在这么富裕、发达,民众在出行时也能勉强“凑合”,愿意和其他乘客互行方便。高铁尚未出现时,每逢节假日,在旅行或返乡中乘坐十几个、几十个小时的火车,是许多国人的共同回忆。那时,绝大多数乘客都理所当然地认为:白天不睡觉时,车厢里的下铺就是给人坐下休息的地方。但是,和过去相比,今天的乘客成长环境不同、观念基础不同,对于乘坐火车出行的期待也不同。这时,一些乘客并不接受“凑合”式的妥协。

过去这些年来,经济与技术水平的进步,让中国铁路系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高铁速度越来越快、普及率越来越高,普通列车也经历了不止一次更新换代。在这一背景下,人们不仅会对铁路系统的运载效率产生更高期待,也会对铁路系统的服务水平提出新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发展的必然。就像下铺乘客“归属权”与上铺、中铺乘客“休息权”之间的矛盾,就是社会对铁路事业发展提出的新挑战。

其实,铁路系统并非不知道上铺、中铺的乘客在白天也有休息需求,因此才会在车厢过道设置临时座椅。但过去,受限于列车条件等客观因素,过道座椅数量明显少于上铺、中铺乘客的数量,以至于很多人不得不请下铺乘客“赏光”。对此,铁路系统不妨尝试采取更高效的空间利用方式,或在过道、餐车增设公共休息区,或在卧铺厢内设置马扎、板凳,又或者提高上铺、中铺的空间利用率。总而言之,创造服务增量,才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最优方案。

当然,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铁路系统有成本考量,还要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出行需要。目前,一些线路依然面临运力不足的问题,还要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出行需要。只不过,为了多挤出一些运力,不得不在旅客体验和舒适度方面有所取舍。

发展的问题,终究要在发展中解决,随着高铁普及、普通列车提速,以及其他交通出行方式的发展,运力压力会逐渐缓解,社会也能为改善出行体验承担额外的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的条件自然也会水到渠成。

近段时间,不仅是下铺权属的问题,其他与铁路系统服务水平有关的话题也频频登上热搜,包括高铁上该不该出售更多便民商品、如何提供更加丰富合理的餐饮选择、能否让乘客按性别选择车厢等话题,都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这说明人们对乘坐火车出行的体验充满了期待。从这个角度上看,从下铺床位的归属谈到列车服务问题,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对中国铁路未来发展的合理关切。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馥莉决战“影子夫人”:娃哈哈没有赢家的困局?
中国学生涌入伊利诺伊“玉米地”,中餐也“火”了
悲剧:中国父子德国溺亡,失踪一周后找到遗体
开除一个被偷拍的女大学生,才是有损国格
53岁,她的10万积蓄消失在“养老金骗局”

24小时讨论排行

宗庆后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动又热情 看对方眼神…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美女议员AOC称川普是“强奸犯” 白宫官员:可悲可怜
中领馆:所有在美中国公民尽快完成"海外公民登记"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么多钱干么 天堂又不能用
知情人士:宗庆后不止四孩 顾虑公众形象未入家谱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消息人士:特朗普对俄变脸,普京“并不畏惧”
有损国格!一切西方伪史论 本质都是辱华的高级黑
川普突然变强硬真正原因,觉得自己被普京羞辱了
巴西咖啡恐大涨!业者抢50%关税前加速向美国运货
全球民调曝"对中国改观",美国好感度仅剩35%
iPhone稀土不靠中国!苹果砸5亿建立美国供应链
全美炸锅!华裔夫妇找代孕疯狂生21娃 被剥夺监护权
特朗普向普京发出最后通牒,乌克兰人却感到难抱期望
美国大汉学家,为何要写一个“中国荡妇”的故事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火车下铺能不能坐”争议背后,是对出行体验的更高期待

中青评论 2023-09-01 09:49:47

火车硬卧下铺别人到底能不能坐?比别人多花了钱的下铺到底归谁?近日,围绕火车下铺床位的“归属权”问题,网上出现了不少争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起先,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帖称:自己买到下铺票,内心不喜欢别人坐,好像又没有特别站得住立场的理由拒绝。这不仅让人发问:这是我的床吗?”对此,一批持不同意见的网友认为:如果下铺不让人坐,中铺、上铺的乘客就没处可坐,这样的要求未免有些矫情。面对各方网友“越吵越热闹”的局面,12306客服于日前明确回复,“乘客购买车票后相应位置使用权仅限购票乘客”,在规则层面明确站在了下铺乘客一方。

12306的官方回复,澄清了现行售票制度下的权利边界,也为那些不愿让出铺位的下铺乘客提供了充分的行事依据。但是,从舆论反应来看,官方表态并未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尽管12306把下铺的归属说得很清楚,但仍有不少人认为,不让上铺、中铺的人落座,在结果上并不合理,也显得不近人情。

不难预见,随着民众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很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顾客不愿把完全属于自己的铺位分享给别人,届时,乘客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的概率也会变大。

从下铺乘客的角度上看,自己花钱购买的铺位,原本就该属于自己。就算是在白天,一些下铺乘客也想躺下休息,如果床铺被人占着,心中难免不悦。在这种情况下,依照规定请对方离开铺位,也是正确的做法。

但是,如果换位思考,我们也很难说那些希望获得下铺“通融”的上铺、中铺乘客就一定是错的。卧铺车的行驶时间往往较长,上铺、中铺的空间有限,乘客只能躺着,难有其他休息的姿势,若要求这些乘客整个白天都躺着或站着,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面对这一困境,冲突双方打再久的口水仗,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这种困境还在,车厢里的矛盾就不可能消失。就算铁路系统明确下铺乘客的权利,到最后,“脸皮薄”的下铺乘客恐怕还是会选择妥协,若遇到维权态度坚决的下铺乘客,上铺、中铺的乘客的出行体验则可能很不愉快。

从本质上看,这是社会观念随时代而变化造成的结果。从表面上看,双方的讨论似乎针锋相对,但其共同指向了同一个方向:铁路系统能否提高服务水平,从根本上化解矛盾成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过去,国家没有现在这么富裕、发达,民众在出行时也能勉强“凑合”,愿意和其他乘客互行方便。高铁尚未出现时,每逢节假日,在旅行或返乡中乘坐十几个、几十个小时的火车,是许多国人的共同回忆。那时,绝大多数乘客都理所当然地认为:白天不睡觉时,车厢里的下铺就是给人坐下休息的地方。但是,和过去相比,今天的乘客成长环境不同、观念基础不同,对于乘坐火车出行的期待也不同。这时,一些乘客并不接受“凑合”式的妥协。

过去这些年来,经济与技术水平的进步,让中国铁路系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高铁速度越来越快、普及率越来越高,普通列车也经历了不止一次更新换代。在这一背景下,人们不仅会对铁路系统的运载效率产生更高期待,也会对铁路系统的服务水平提出新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发展的必然。就像下铺乘客“归属权”与上铺、中铺乘客“休息权”之间的矛盾,就是社会对铁路事业发展提出的新挑战。

其实,铁路系统并非不知道上铺、中铺的乘客在白天也有休息需求,因此才会在车厢过道设置临时座椅。但过去,受限于列车条件等客观因素,过道座椅数量明显少于上铺、中铺乘客的数量,以至于很多人不得不请下铺乘客“赏光”。对此,铁路系统不妨尝试采取更高效的空间利用方式,或在过道、餐车增设公共休息区,或在卧铺厢内设置马扎、板凳,又或者提高上铺、中铺的空间利用率。总而言之,创造服务增量,才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最优方案。

当然,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铁路系统有成本考量,还要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出行需要。目前,一些线路依然面临运力不足的问题,还要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出行需要。只不过,为了多挤出一些运力,不得不在旅客体验和舒适度方面有所取舍。

发展的问题,终究要在发展中解决,随着高铁普及、普通列车提速,以及其他交通出行方式的发展,运力压力会逐渐缓解,社会也能为改善出行体验承担额外的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的条件自然也会水到渠成。

近段时间,不仅是下铺权属的问题,其他与铁路系统服务水平有关的话题也频频登上热搜,包括高铁上该不该出售更多便民商品、如何提供更加丰富合理的餐饮选择、能否让乘客按性别选择车厢等话题,都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这说明人们对乘坐火车出行的体验充满了期待。从这个角度上看,从下铺床位的归属谈到列车服务问题,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对中国铁路未来发展的合理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