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手术进行到一半,我妈被要求交钱

手术进行到一半,我妈被要求交钱

文章来源: 新闻哥 于 2023-08-14 18:47:3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哥是现代医学的坚定支持者,纵然被雷劈也劝你学医。

这个观点当然不会改变,但这几天我却也不断被医疗界的反腐刷三观。

站在风口浪尖上的,首先是药企。

据湖南恒昌医药集团最新的招股书显示,仅仅2020到2022的三年,他们的销售费用就足足有8.17亿。

这些钱,花在了哪里呢?

在某医院公布的监控中,经常能看到医药代表穿梭在各科室送礼的身影。

一家医疗器械代理商企业内部人士称,目前业内平均水平是给医院内部人士提成20%-30%。

哥查了下资料,2016到19年间,全国百强制药企业中,给回扣频率最高的企业三年涉案20多起,单起案件回扣金额超过2000万元。

除了送礼和回扣,有的企业还会以赞助科研经费、学术会议费等名义,给医院送钱。

有大三甲医院一线医务工作者表示,参加这种学术会普通医生是没有直接收入的,但能拿到晋升所需要的学分。

科室则不同,可以从药企获得费用,有的钱用来发季度奖金,有的则是用以组织活动和邀请外部专家讲课。

至于科室主任有没有从中捞钱,这事儿就说不准了。

可能还不止是捞钱。

医院的财务、行政后勤等部门,也是药企需要打点的对象。

为了尽快拿到回款,供应商需要千方百计巴结财务领导。

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财务科原科长刘某荣,短短几年就收了48万的贿赂。

这还仅仅是一个县级医院,我不敢想一线城市大三甲医院又是什么情况。

现在风暴来了,吹走了不少人的底裤。

哥之前写过,全国各种与医院相关的行业会议和活动已经紧急延期了。

(来自腾讯新闻《潜望》)

过去穿梭在医院里的医药代表们也开始瑟瑟发抖——有的在配合调查,有的在担心失业,有的已经失业。

7月22日,上海一医院分别向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发送了处理建议函,要求他们开除4名涉案代表。

诺华中国回应了其中两人:一位早已离职,另一位压根没聘用过。

值得一提的是,8月1日,诺华中国创新药物中国业务项目增长负责人朱家康,因个人原因已正式离职。

哥衷心希望只是个人发展的原因。

面对巨大诱惑,有人送礼自然就有人愿意收。

如果说药企是这次风暴的浪尖,那么医务群体就是那个风口了。

仅仅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一个县,过去两年间13个乡镇卫生院院长、3个分院院长全部“沦陷”,县中医医院原院长、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中招”。

这段时间,全县医疗卫生行业有403人主动说明问题、退赃、上交不当得利。

(来源@中国新闻网)

哥直呼好家伙,这怕不是连锅端了。

能主动交代的或许还有个宽大处理,但大部分还是被举报和被调查的。

随便说几个,触目惊心。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杨文俊,顶着其他院领导的反对压力,执意购买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最终吃掉了1600万回扣。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原党总支书记、院长罗勇,收取设备代理商高额回扣,涉案金额2980多万元。他倒台后,医院采购成本、群众就医成本明显下降,人均就医成本下降1400余元。

海南省澄迈县人民医院原院长罗小敏,一盒市场价为1元的药品,医院采购价30元,卖给患者的售价则更高。

层层链条之下,最终掏腰包的,还是就医的老百姓。

最最怕的是,有的医生不仅要钱还要命。

长沙湘雅三医院的9名医务人员,联名举报了该院呼吸科主任孟婕。

举报信中说,孟婕放任她无手术操作资质的学生邹某单独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导致三个月内发生2例患者死亡。

为了掩盖,孟婕伪造医疗文书,甚至以年度考核不合格为由要挟要求不在场医生签字担责。

除此之外,还有定高薪、私设小金库、一份工作拿两份奖金……

哥不是医务工作者,虽不懂医院科室内的绩效和普通企业绩效有何区别,但哥至少知道财务不公开,必定有古怪的道理。

要说捞钱,只有咱们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的。

经审计调查发现,广东省部分医疗机构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手术耗材,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如2020年至2023年5月,中山市人民医院等2家医疗机构重复使用一次性超声刀头2409个,涉及1.51万人次,增加手术交叉感染风险,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按医保部门相关收费标准计算,上述2家医疗机构多收取诊疗费用904.61万元,其中医保基金773.06万元。

据行业媒体赛柏蓝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6日,全国已公开通报被查的医院院长、书记已达到168位,其中有约12起为涉事人主动投案。

看到这些时,哥有点脊背发凉。

前几年我妈在手术过程中醒来,结果被要求多交两千块的麻醉钱。

当时哥还只是觉得多交点钱也就罢了,能治好病就行。

现在不禁怀疑:当时手术中不会也有什么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吧?主刀医生真的有手术资质吗?

这事儿大概率是哥大惊小怪,但也不得不说 ,这样的事再多发生一点,只会给本就严峻的医患矛盾雪上加霜。

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不容被击穿。

院长们动辄贪污上千万,科室主任也能私设小金库,就连财务科科长都有钱收,那么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呢?

可谓天差地别。

前两天陪朋友去医院接家里老人出院,在住院部门口看到一个年轻女孩买了一瓶冰镇橙汁想要递给送她们出院的医生,医生躲那瓶橙汁的架势仿佛过年亲戚之间撕巴着买单。

最终这瓶橙汁也没送出去,倒是大热天俩人折腾出一脑门子汗。

医生小心翼翼,护士更是被压榨的底层。

哥有个朋友之前就是做护士的,太苦太累还挣不到钱。最终她离开了医疗行业,找了家小公司做文员,虽然工资也不高,但至少落了个轻松悠闲。

就目前来看,这场医疗反腐风暴已经揪出了不少“业内毒瘤”。

但网上也有不同的声音,称若是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医疗系统全线崩溃。

他的观点我暂不评价,至少有一条哥觉得是有道理的。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自律在贪腐面前,千百年来就没起到过作用。

尽管每个医学生在从业前都宣读过《希波克拉底誓言》。

那里写着: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

面对利益,中饱私囊是常态,而廉洁奉公才是现代社会的文明要求,哥希望这场反腐能持续下去。

毕竟,蛀虫不在了,无论是对患者,还是一线医务工作者,都是一件好事。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全面替代,英伟达幻灭
吴亦凡“无法满足狱中大哥”遭杀?传江苏警方回应网傻眼
日本政界大佬表示:“高市首相极其危险”
太子集团案,中国控美国以"国家级骇客"盗陈志比特币
“百亿级”产业园,泡沫破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脑袋被驴踢了” 官媒火上浇油破口大骂日本首相
“特朗普知道那些女孩” 爱泼斯坦爆炸邮件再掀风暴
震惊!伯克利大学爆发冲突 血迹满地 多人被捕!
中国海军"福建号"正式入列服役向台海及美国释放什么信息
曝:富人射杀人类当娱乐!8万英镑买命 可射杀孩童…
纽约沦陷?当孩子笑骂父母“愚昧” 文明正在崩塌…
中美贸易战 川普手上只剩一张打不出去的牌
福山点破美国困局:免费公交救不了纽约 唯一出路是…
泽伦斯基亲信涉贪1亿美元潜逃 7人遭起诉5员被逮
日本政界大佬表示:“高市首相极其危险”
川普:很多盟友都不算是“朋友” 佔便宜比中国多
某国企员工长期“翻墙”被捕!国家安全部披露
中国人在涩谷十字路口大跳群舞 惹怒日本网友
中美暂停互征港口费,美国重振造船业努力遇挫
特朗普“袒护”中国贬低盟国,为什么?
人民日报吹捧习近平,要求大家做到这四字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手术进行到一半,我妈被要求交钱

新闻哥 2023-08-14 18:47:32

哥是现代医学的坚定支持者,纵然被雷劈也劝你学医。

这个观点当然不会改变,但这几天我却也不断被医疗界的反腐刷三观。

站在风口浪尖上的,首先是药企。

据湖南恒昌医药集团最新的招股书显示,仅仅2020到2022的三年,他们的销售费用就足足有8.17亿。

这些钱,花在了哪里呢?

在某医院公布的监控中,经常能看到医药代表穿梭在各科室送礼的身影。

一家医疗器械代理商企业内部人士称,目前业内平均水平是给医院内部人士提成20%-30%。

哥查了下资料,2016到19年间,全国百强制药企业中,给回扣频率最高的企业三年涉案20多起,单起案件回扣金额超过2000万元。

除了送礼和回扣,有的企业还会以赞助科研经费、学术会议费等名义,给医院送钱。

有大三甲医院一线医务工作者表示,参加这种学术会普通医生是没有直接收入的,但能拿到晋升所需要的学分。

科室则不同,可以从药企获得费用,有的钱用来发季度奖金,有的则是用以组织活动和邀请外部专家讲课。

至于科室主任有没有从中捞钱,这事儿就说不准了。

可能还不止是捞钱。

医院的财务、行政后勤等部门,也是药企需要打点的对象。

为了尽快拿到回款,供应商需要千方百计巴结财务领导。

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财务科原科长刘某荣,短短几年就收了48万的贿赂。

这还仅仅是一个县级医院,我不敢想一线城市大三甲医院又是什么情况。

现在风暴来了,吹走了不少人的底裤。

哥之前写过,全国各种与医院相关的行业会议和活动已经紧急延期了。

(来自腾讯新闻《潜望》)

过去穿梭在医院里的医药代表们也开始瑟瑟发抖——有的在配合调查,有的在担心失业,有的已经失业。

7月22日,上海一医院分别向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发送了处理建议函,要求他们开除4名涉案代表。

诺华中国回应了其中两人:一位早已离职,另一位压根没聘用过。

值得一提的是,8月1日,诺华中国创新药物中国业务项目增长负责人朱家康,因个人原因已正式离职。

哥衷心希望只是个人发展的原因。

面对巨大诱惑,有人送礼自然就有人愿意收。

如果说药企是这次风暴的浪尖,那么医务群体就是那个风口了。

仅仅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一个县,过去两年间13个乡镇卫生院院长、3个分院院长全部“沦陷”,县中医医院原院长、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中招”。

这段时间,全县医疗卫生行业有403人主动说明问题、退赃、上交不当得利。

(来源@中国新闻网)

哥直呼好家伙,这怕不是连锅端了。

能主动交代的或许还有个宽大处理,但大部分还是被举报和被调查的。

随便说几个,触目惊心。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杨文俊,顶着其他院领导的反对压力,执意购买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最终吃掉了1600万回扣。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原党总支书记、院长罗勇,收取设备代理商高额回扣,涉案金额2980多万元。他倒台后,医院采购成本、群众就医成本明显下降,人均就医成本下降1400余元。

海南省澄迈县人民医院原院长罗小敏,一盒市场价为1元的药品,医院采购价30元,卖给患者的售价则更高。

层层链条之下,最终掏腰包的,还是就医的老百姓。

最最怕的是,有的医生不仅要钱还要命。

长沙湘雅三医院的9名医务人员,联名举报了该院呼吸科主任孟婕。

举报信中说,孟婕放任她无手术操作资质的学生邹某单独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导致三个月内发生2例患者死亡。

为了掩盖,孟婕伪造医疗文书,甚至以年度考核不合格为由要挟要求不在场医生签字担责。

除此之外,还有定高薪、私设小金库、一份工作拿两份奖金……

哥不是医务工作者,虽不懂医院科室内的绩效和普通企业绩效有何区别,但哥至少知道财务不公开,必定有古怪的道理。

要说捞钱,只有咱们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的。

经审计调查发现,广东省部分医疗机构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手术耗材,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如2020年至2023年5月,中山市人民医院等2家医疗机构重复使用一次性超声刀头2409个,涉及1.51万人次,增加手术交叉感染风险,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按医保部门相关收费标准计算,上述2家医疗机构多收取诊疗费用904.61万元,其中医保基金773.06万元。

据行业媒体赛柏蓝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6日,全国已公开通报被查的医院院长、书记已达到168位,其中有约12起为涉事人主动投案。

看到这些时,哥有点脊背发凉。

前几年我妈在手术过程中醒来,结果被要求多交两千块的麻醉钱。

当时哥还只是觉得多交点钱也就罢了,能治好病就行。

现在不禁怀疑:当时手术中不会也有什么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吧?主刀医生真的有手术资质吗?

这事儿大概率是哥大惊小怪,但也不得不说 ,这样的事再多发生一点,只会给本就严峻的医患矛盾雪上加霜。

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不容被击穿。

院长们动辄贪污上千万,科室主任也能私设小金库,就连财务科科长都有钱收,那么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呢?

可谓天差地别。

前两天陪朋友去医院接家里老人出院,在住院部门口看到一个年轻女孩买了一瓶冰镇橙汁想要递给送她们出院的医生,医生躲那瓶橙汁的架势仿佛过年亲戚之间撕巴着买单。

最终这瓶橙汁也没送出去,倒是大热天俩人折腾出一脑门子汗。

医生小心翼翼,护士更是被压榨的底层。

哥有个朋友之前就是做护士的,太苦太累还挣不到钱。最终她离开了医疗行业,找了家小公司做文员,虽然工资也不高,但至少落了个轻松悠闲。

就目前来看,这场医疗反腐风暴已经揪出了不少“业内毒瘤”。

但网上也有不同的声音,称若是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医疗系统全线崩溃。

他的观点我暂不评价,至少有一条哥觉得是有道理的。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自律在贪腐面前,千百年来就没起到过作用。

尽管每个医学生在从业前都宣读过《希波克拉底誓言》。

那里写着: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

面对利益,中饱私囊是常态,而廉洁奉公才是现代社会的文明要求,哥希望这场反腐能持续下去。

毕竟,蛀虫不在了,无论是对患者,还是一线医务工作者,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