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妈妈将电扇让给孩子被热死?医生:她条件差舍不得开空调

妈妈将电扇让给孩子被热死?医生:她条件差舍不得开空调

文章来源: 都市快报 于 2023-07-13 08:47:2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这事是不是真的?记者采访了文内提到的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急诊科。急诊科医生说,确有其事,不过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当年接诊这位女患者的浙江医院急诊科马霜霜医师说:“这个妈妈30多岁,被送过来的时候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心跳、呼吸都停了。”

马医师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送来的是她的老公,她是在家带孩子的全职妈妈,老公在外务工。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所以热天她也不舍得开空调,就开了电扇让孩子吹。孩子还很小,当时她在家可能已经中暑了,但是家里只有她和孩子两人,等她老公晚上回家才发现她已经倒地不起了。”

当时这位妈妈已经陷入深昏迷。问老公怎么会拖这么久才来?她老公解释说“平时她不怕热”。最终,医生们竭尽全力还是无力回天。

热射病就是重度中暑

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非常高

什么是热射病?其实,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中度中暑与重度中暑4个阶段。浙江医院急诊科主任戴海文主任医师强调,热射病即重度中暑,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非常高,但热射病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一定要及时加以干预,否则症状将持续加重,如发展至热射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1.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

2.轻度中暑:先兆中暑后体温升高、出现发热,但没有意识转变;

3.中、重度中暑:轻度中暑如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可达40~42℃的高热,并伴有四肢抽搐、意识障碍;

4.最严重的中暑即热射病: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住院病死率为14%~65%,ICU患者病死率>60%。

夏天多出汗才能身体好?错!

这类人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

戴主任介绍,7月以来,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急诊接到了一例热射病患者,是一位70岁的阿姨,姓蒋。蒋阿姨本来在家中享受空调带来的清凉,不过中途感觉些许凉意,按下了空调遥控器的关闭按钮,没想到两小时后,人就感觉不对了。

浙江医院急诊科卢玉荣医师介绍,被送到急诊的时候,蒋阿姨整个人处于嗜睡状态,不仅体温飙到41.7℃,而且相关检查显示其肝、心功能均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被诊断为热射病。经过相关治疗,蒋阿姨体温恢复正常,且人也清醒了过来,目前正在ICU进一步观察。

热射病分为劳力型和经典型。劳力型热射病主要是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消防员、外卖员、快递员、建筑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因此,对于这部分人群要尽量减少在太阳底下暴晒,尤其要避开中午12点到14点的时间段,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盐水最佳)补充体液。

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者,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虽然他们可能“足不出户”,但长期身处闷热、不通风环境中,也会“闷”出热射病。

尤其是很多老人,可能是舍不得开空调,也可能是不习惯吹空调,觉得空调对身体有害处——实际上,老年人是极端高温天气下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脆弱人群。蒋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例。

“夏天多出汗才能身体好”、“开空调多费电”、“心静下来自然就凉快了”…… 浙江医院急诊科廖吕钊医师说,高温之下,这类观念真的要不得。大家一定要提醒家里的老人,高温天气一定要注意避暑,多喝水,打开空调。

身边人遇到严重热射病,关键是降温和补水

一旦发生先兆中暑、轻度中暑,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扣,并通过擦拭、冰敷等帮助患者降低体温。降低室内温度的同时,要给患者补充体液,推荐补充含有淡盐水等含有盐分的液体,补充中暑导致的体液和电解质丢失。

热射病可能危及生命,一旦有人遭遇热射病,在试图给患者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面对高温预警,我们该如何有效防暑降温?

1、 每天至少喝2000ml的水,定时饮水,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

2、多喝消暑降温的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等),多食用消暑蔬果(如:冬瓜、丝瓜、苦瓜、西瓜等)。

3、避免在午后阳光直射下长时间的活动。

4、过于炎热时应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

5、当室外温度高于35℃时要尽量避免外出。如有外出需求,外出时戴帽子和太阳镜,或者撑遮阳伞,不要打赤膊,尽量穿浅色、透气性好的衣裤,多补水,随身携带防暑药。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学生涌入伊利诺伊“玉米地”,中餐也“火”了
悲剧:中国父子德国溺亡,失踪一周后找到遗体
宗庆后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动又热情 看对方眼神…
53岁,她的10万积蓄消失在“养老金骗局”
第二轮外卖大战“战报”亮眼,但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美女议员AOC称川普是“强奸犯” 白宫官员:可悲可怜
开除一个被偷拍的女大学生,才是有损国格
知情人士:宗庆后不止四孩 顾虑公众形象未入家谱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么多钱干么 天堂又不能用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有损国格!一切西方伪史论 本质都是辱华的高级黑
消息人士:特朗普对俄变脸,普京“并不畏惧”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中领馆:所有在美中国公民尽快完成"海外公民登记"
巴西咖啡恐大涨!业者抢50%关税前加速向美国运货
全球民调曝"对中国改观",美国好感度仅剩35%
iPhone稀土不靠中国!苹果砸5亿建立美国供应链
别被川普“临阵软脚”骗了 他要的就是关税!越高越好…
全美炸锅!华裔夫妇找代孕疯狂生21娃 被剥夺监护权
受贿3.43亿,西藏自治区党委原书记吴英杰被判死缓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妈妈将电扇让给孩子被热死?医生:她条件差舍不得开空调

都市快报 2023-07-13 08:47:24

这事是不是真的?记者采访了文内提到的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急诊科。急诊科医生说,确有其事,不过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当年接诊这位女患者的浙江医院急诊科马霜霜医师说:“这个妈妈30多岁,被送过来的时候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心跳、呼吸都停了。”

马医师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送来的是她的老公,她是在家带孩子的全职妈妈,老公在外务工。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所以热天她也不舍得开空调,就开了电扇让孩子吹。孩子还很小,当时她在家可能已经中暑了,但是家里只有她和孩子两人,等她老公晚上回家才发现她已经倒地不起了。”

当时这位妈妈已经陷入深昏迷。问老公怎么会拖这么久才来?她老公解释说“平时她不怕热”。最终,医生们竭尽全力还是无力回天。

热射病就是重度中暑

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非常高

什么是热射病?其实,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中度中暑与重度中暑4个阶段。浙江医院急诊科主任戴海文主任医师强调,热射病即重度中暑,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非常高,但热射病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一定要及时加以干预,否则症状将持续加重,如发展至热射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1.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

2.轻度中暑:先兆中暑后体温升高、出现发热,但没有意识转变;

3.中、重度中暑:轻度中暑如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可达40~42℃的高热,并伴有四肢抽搐、意识障碍;

4.最严重的中暑即热射病: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住院病死率为14%~65%,ICU患者病死率>60%。

夏天多出汗才能身体好?错!

这类人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

戴主任介绍,7月以来,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急诊接到了一例热射病患者,是一位70岁的阿姨,姓蒋。蒋阿姨本来在家中享受空调带来的清凉,不过中途感觉些许凉意,按下了空调遥控器的关闭按钮,没想到两小时后,人就感觉不对了。

浙江医院急诊科卢玉荣医师介绍,被送到急诊的时候,蒋阿姨整个人处于嗜睡状态,不仅体温飙到41.7℃,而且相关检查显示其肝、心功能均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被诊断为热射病。经过相关治疗,蒋阿姨体温恢复正常,且人也清醒了过来,目前正在ICU进一步观察。

热射病分为劳力型和经典型。劳力型热射病主要是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消防员、外卖员、快递员、建筑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因此,对于这部分人群要尽量减少在太阳底下暴晒,尤其要避开中午12点到14点的时间段,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盐水最佳)补充体液。

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者,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虽然他们可能“足不出户”,但长期身处闷热、不通风环境中,也会“闷”出热射病。

尤其是很多老人,可能是舍不得开空调,也可能是不习惯吹空调,觉得空调对身体有害处——实际上,老年人是极端高温天气下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脆弱人群。蒋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例。

“夏天多出汗才能身体好”、“开空调多费电”、“心静下来自然就凉快了”…… 浙江医院急诊科廖吕钊医师说,高温之下,这类观念真的要不得。大家一定要提醒家里的老人,高温天气一定要注意避暑,多喝水,打开空调。

身边人遇到严重热射病,关键是降温和补水

一旦发生先兆中暑、轻度中暑,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扣,并通过擦拭、冰敷等帮助患者降低体温。降低室内温度的同时,要给患者补充体液,推荐补充含有淡盐水等含有盐分的液体,补充中暑导致的体液和电解质丢失。

热射病可能危及生命,一旦有人遭遇热射病,在试图给患者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面对高温预警,我们该如何有效防暑降温?

1、 每天至少喝2000ml的水,定时饮水,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

2、多喝消暑降温的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等),多食用消暑蔬果(如:冬瓜、丝瓜、苦瓜、西瓜等)。

3、避免在午后阳光直射下长时间的活动。

4、过于炎热时应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

5、当室外温度高于35℃时要尽量避免外出。如有外出需求,外出时戴帽子和太阳镜,或者撑遮阳伞,不要打赤膊,尽量穿浅色、透气性好的衣裤,多补水,随身携带防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