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失去的三十年“,日本复苏的五大征兆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今天的日股,正如同80年代的美股。

历经持续三十多年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之后,日本似乎正重新走上复苏的道路。从资产价格走势到更深层的企业战略都表明,这次可能真的不一样。

至少分析师是这么说的。华尔街甚至有人相信日股将在未来一年内重返1989年经济泡沫时期的最高位。

在7月6日发布的报告中,日本最大券商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森田恭平,详细描述了日本复苏的具体征兆,以及后续市场可能的走势。

日本复苏的五大征兆

今年上半年,日经225指数在三十多年来重返3万点高峰,野村证券指出,股市的恢复不仅仅是因为日本央行的超宽松政策和日本经济的复苏,也是因为市场看到了“日本经济和企业真正觉醒的前景”。

我们认为,日经225指数(Nikkei 225)被推高至泡沫后的高点,不仅是因为日本经济的复苏和日本央行(BOJ)正在进行的货币宽松,而且部分原因是对日本经济和日本企业真正觉醒的情景的预期。

野村支出,日本经济现在面临两重结构性变化,并体现出了经济复苏的五种征兆。

两重结构性变化分别为:1) 人口因素 (低出生率、人口老龄化和人口下降);2) 市场压力。

具体来看,人口因素体现为:

1. 15岁以上人口数量自2021年来出现急剧下滑;

2. 供养社会中女性和老人的劳动力减少;

3. 追求商业成功的文化压力不断增加;

市场压力体现为:

4. 东京证交所要求采取措施解决上市企业市净率低于1的问题;

5.小额投资免税制度(NISA)和消除交叉持股,为投资者创造了更好的市场参与机制。



野村认为,上述的结构性变化将导致:

1. 工资长期上行;

2. 劳动力重新配给(人口流动性提高);

3. 追求人效最大化的经营策略;

4. 更高效地运用人力、资本和土地;

5. 更灵活高效的资本市场

人口越少,工资越涨

在今年的春季工资谈判中,日本平均工资上涨率创下30年来的最高值,达到3.66%。野村认为,日本工资上涨的趋势还会延续,并推动日本最终摆脱通缩,企业部门利润率将迎来大幅提高。

野村指出,高工资增长的可持续性,主要是因为日本潜在劳动力(15岁及以上人口)在2021年底前后迅速下降。

日本总人口在 2008 年左右达到顶峰,此后持续下降,但在安倍时代,日本劳动力增加了约300万人。这是因为:(a)女性和老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急剧上升;以及(b)15 岁 及以上人群的潜在劳动力储备尚未减少。

但现在,15 岁及以上的人口正在减少。随着女性和老年人劳动力参与率的上升也逐渐放缓,我们认为日本经济中的人员短缺已经达到了甚至更高的严重程度。只要日本人口减少持续下去,这一不幸因素就会继续给工资带来上升压力。



野村进一步指出,在劳动力减少已成定局的状况下,许多日本企业都非常注重提升经营效率。一些传统上排斥女性的大型企业甚至开始采取措施,提升女性在核心管理职位中所占百分比,加强对可能出任管理职务的女性候选人的培训。

重启资本投资 软件投资进入新阶段

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举国进入长达三十年的低迷阶段,从国民精神到资本支出,几乎全部陷入停滞。

野村指出,导致“失去的三十年”的因素主要是:

(1)泡沫经济破灭后 作出的资产负债表调整;

(2)制造业转向海外以应对日益全球化;

(3)自1990年代末以来伴随工资停滞的通货紧缩

在这些因素中,第一个主要在 2000 年上半年得到解决,不再是阻碍资本支出的因素。虽然上述第二个因素(全球化)贯穿了 21 世纪头 10 年,但海外生 产比例在 2010 年代中期之后达到了顶峰,而且我们认为这不一定会压低当前的国内资本支出。

因此,唯一起作用的因素是第三个,通货紧缩伴随着工资停滞(名义长期预期增长率下降)。由于 2023 年春季劳资谈判带来的工资增长是 30 年来最大的,我们认为资本支出全面复苏的条件已经开始到位。



野村认为,疫情后经济恢复的需求正在推动日本企业资本支出大幅增长,尤其是来自非制造业的部分。且根据日本央行进行的调查,野村预计日本企业软件支出将以创纪录的速度增长。

在 2000 年代,经济状况和资本投资计划通常是相互关联的。经济状况良好时,资本支出计划增加;经济状况不佳时,资本支出计划减少。这种关系在 2010 年代发生了变化。从 2013 年左右开始,即使经济信心有所改善,非制造业的资本支出计划也没有好转。

原因还不清楚。然而,由于安倍经济学导致日本经济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我们认为可能也缺乏具体的投资思路来帮助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我们将 2010 年代非制造业出现的直接投资与资本支出计划之间的业务差异称为“观念墙”。

我们的观点是,从最近的 2023 财年资本支出计划来看,这种差异开始缩小。虽然我们认为疫情期间不断恶化的经济信心是一个促成因素,但我们认为激进的资本支出计划更为重要。我们认为,为了应对长期的劳动力短缺,可能已经逐渐出现了节省劳动力的投资思路。

最近,零售商店里的自助结账和餐馆里的食品服务机器人激增就是一个例子。在进行节省人力的投资之后,企业需要时间来调整工作流程,例如消除不必要的任务。我们认为,这种努力的进展可能会加快节省劳动力的投资步伐。

节省劳动力的投资当然涉及工作流程的数字化。即使这些投资涉及设备的使用,也有必要投资于软件以取代人力。根据日本央行的调查,2023 财年的资本投资计划处于 2004 财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且数字化在 2023 年投资计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天的日股,就是80年代的美股

野村认为,随着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一系列主动改革和整体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日股的价值正在日益凸显。

我们的结论是:日本股市已变得类似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股市,为提高股东回报创造了可能性

日本公司的股东总回报派息率已经开始上升,但按国际标准衡量仍相当低。不过,受股权结构变化、股东维权主义兴起以及政府和证券交易所施压等因素影响,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这两个概念现在开始在日本股市获得更多关注。日本股市的现状已变得类似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股市,当时股东回报率迅速上升。所有这些都向我们表明,日本企业现在也有可能以类似的方式提高股东回报。

2022 财年股东回报创历史新高;股东总回报支出比率也开始发生变化

2022 财年,日本所有上市公司支付的股息总额为 18.2 万亿日元,执行的股票回购总额为 97 亿日元。我们注意到,这两个数字都创下了历史新高。从历史上看,日本公 司支付给股东的总回报一直与它们用于融资的税后利润密切相关。然而,于 2022 财政年 度,股东总回报派息率为 55.4%,显著高于 2007 财政年度(46.5%)及 2018 财政年度(47.3%) 股东总回报的日元绝对值先前高峰时观察到的比率。看来,日本公司在奖励股东方面已经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对比日本与美国股市的差异,野村强调,核心在于美国市场更注重“股东价值”。

下图是日经新闻中使用“股东价值”、“企业价值”、“股东回报”等词的频率。可以看到,相关概念在日本的流行度正不断提高。



野村认为,这是因为:

我们特别指出了三个正在发挥作用的发展动态:

(1)股权结构的变化;

(2)激进投资者的崛起;

(3)国家政府和证券交易所采取的措施。

在这些因素中,前两个因素与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股市的表现不谋而合,而第三个因素则是日本当前的特殊情况。

驻日评论员 发表评论于
是啊,日本马上就穷的只有天朝十分之一了,还逼着日本花大钱处理废水。。
黑的有点不像话吧?。。

老天真 发表评论于 2023-07-09 14:40:02 被“广场协议”打压,日本的人均GDP徘徊在三万六千美元上下,已经三十年了。唯有老龄化率一直在缓慢上升,很多六十五岁以上的人,都需要继续打工生活。三十年前日本的总GDP是中国的八倍,现在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再过三十年,日本的总GDP可能连中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了,这还是基于日本在今后三十年里不会发生大地震的假设。
老天真 发表评论于
被“广场协议”打压,日本的人均GDP徘徊在三万六千美元上下,已经三十年了。唯有老龄化率一直在缓慢上升,很多六十五岁以上的人,都需要继续打工生活。三十年前日本的总GDP是中国的八倍,现在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再过三十年,日本的总GDP可能连中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了,这还是基于日本在今后三十年里不会发生大地震的假设。
我要真普選 发表评论于
東瀛上升,西朝鮮降;果然是「東升西降」。日本和中國的國運,往往是相反方向。
我要真普選 发表评论于
現在日本的物價、地價、股價,相對於其他地方太便宜了!
洋知青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经济就靠房地产支撑,房地产一垮,中国经济就完了。储币池的作用也消失了,人民币就开始追赶阿根庭的比索了。皇帝就没脸再做下去了,五毛就失业了。性命相关啊!

实际上,中国租房很便宜,远远低于按揭付款。房地产不涨,买房就是一笔赔本的买卖。房地产是不可能像十年前那样疯涨了。实际上,中国房地产疯涨是执政者割韭菜,涨过后的烂摊子只能是买房者自己承担。中国房地产占中国人财产的70%以上,是西方国家的两倍。中国房地产一垮,多少人财产清零!

尽管西方国家也能从地产税中获利房地产,但它们不会让房地产像中国那样疯涨的。最近美国联储局连续提高利率,就是打压美国房地产,让它减速或垮掉。房地产不怕垮,就怕垮的伤筋动骨。美国房地产垮了几次依然健康,而像中国一样的日本房地产,垮了一次就再难恢复。当年日本东京一地的房地产就能买下美国,现在中国房地产总值相当于美,日,欧总和,都是在作死!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武汉病毒爆发初期,有一个时间点日经,道琼斯,恒生指数都在27000点水平。现在日经32000,道琼斯33000,而中国上市公司密集的恒生只有18000。日本与中国的东升西降十分明显。投资人不拿自己的钱赌气。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印度越南热火朝天,日本经济复苏股市如日中天,与中国到处内卷,工厂倒闭一片荒凉形成鲜明对比。Coincidence? I think not。呵呵。
gameon 发表评论于
有些人永远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根本不可能,也不愿意正确面对中国实实在在崛起的事实。所以就不奇怪,天天发表一些幼稚可笑的言论。
gameon 发表评论于
有些人永远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根本不可能,也不原因正确面对中国实实在在崛起的事实。所以就不奇怪,天天发表一些幼稚可笑的言论。
gameon 发表评论于
说中国货现在还是粗制滥造者,估计都是低端产品消费者,天天往dollar店跑的主。根本没机会接触,也买不起中国制高端产品。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这个世界,谁都有潜力。给点儿阳光,都能灿烂。美国就是那个发光的太阳。过去中国那么穷,跟上美国就富裕了。怪不得小平同志总结说:跟着苏联跑的都穷。跟着美国跑的都富了。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抛开政治不谈,日本的复苏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大福音。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粗制滥造产品以低价格充斥世界市场,劣币驱逐良币。通过对比就可以感到Made in Japan是金字招牌。难怪连中国人自己去日本旅游都是大包小包地买人家的马桶盖。日本产品虽然贵一些,但是可靠性与耐久性远非中国产品可比。过去美国扶持中国,把产业都转移到中国,日本生产的产品不多了。现在大环境变了,日本产品将重返市场,实在是消费者的大好消息。
gameon 发表评论于
但日本的好时光不在,是因为自身的固步自封,对新科技的迟钝,错失很多良机,比如智能手机彻底摧毁了日本人引以自豪的家电业,加上日本人口多年来的负增长,已经无力再托起另外一场复苏。其实这并不是坏事,相反如果日本温和地吃老本,保持和深研自己已经掌握的最先进世界科技技术,就足以保证自己国民不愁吃穿上百年,根本无需随波逐流。
gameon 发表评论于
当年日本火是有道理的,是火的理直气壮。

因为那时的日本,无论是汽车,家用电器,还是重工制造业,全面超越美国,欧洲。日本货是精品的代名词,畅销全世界,包括美国,中国,该人家日本人大发特发。

LengBuZhu 发表评论于
楼下都没看见一个事实,中国被踢出局,日本重要性就加大了。日币跌(有利出口)就没人提了。只靠越南东南亚,体量不够。印度能上,日本受影响就会大些,毕竟印度货便宜。
日本不是自己突破,还是借了美国的光。
中国就靠自己努力吧。毕竟三十年培养起来的劳动力不可忽视。再过十年才看更清楚。毕竟经济发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偶偶地来一发 发表评论于
股市高说明热钱进来了,但是热钱会走。经济的复苏并不以热钱为指标。
争争日上 发表评论于
其实日本的复苏机会是中国,准确说是习近平给的。他们应该像当年老毛感谢皇军亲华一样,感谢习加速开倒车给日本复兴让出了机会和道路。天皇应该去朝拜习皇
gameon 发表评论于
日本并没失去,所以也无需复苏。

日本目前在世界的定位刚刚好,任何过激的所谓复苏,都会最终伤害到自己和世界其他国家。

当然现在日本,还有韩国都有点愣头青,开始蠢蠢欲动搞事情。都是因为对时局认识不清,早晚要吃大亏。
杀敌三千,自伤一万 发表评论于
八戒又在扯蛋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是在六十年代,1961~1973平均年增长率达到9.8%,中国还在如火如荼搞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日本早已是发达国家了,何来“中国的巨大市场”??不过,战后日本经济复苏倒是的确与中国有关,朝鲜战争带来的美军特需促成了日本重工业触底反弹。
老天真 发表评论于
看过电影《日本沉没》吗?骑在火山地震带上的岛国,只能是得过且过。谁都不知道,将来马里亚纳海沟一声巨响,让没有地理纵深的一亿岛民上哪里去生活,最后还剩下多少活人?日本人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可能的未来,不知道的只是那些识汉字的哈日族。
老歌好听 发表评论于
楼下相信事实观察没大错。现在中国进入了自毁模式,因此日本得到了复兴的机会
西门雪 发表评论于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2023-07-09 07:15:38

日本八十年代为什么能够高速发展?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给日本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那时候中国进口了大量的日本产品,从冰箱到汽车,到处都是日本货。
——-
当年中国月工资几十块人民币时候,日本就已经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日本失落三十年的原因和中国一样,得意忘形,以为自己是世界老大,加上日本和中国现在一样房地产泡沫,只是东京一个城市的房子总价就相当于全美国房子总价。美国人看到日本小屁孩快疯了,就给日本当头一棒!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日本八十年代为什么能够高速发展?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给日本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那时候中国进口了大量的日本产品,从冰箱到汽车,到处都是日本货。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自己可以生产大量的日用品,不单不再需要进口,反而逐渐占领世界市场,出口美日,现在这些发达国家哪家能缺了中国制造的产品?

事实证明了,与中国友好合作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础,追随美国与中国为敌,只能是自取灭亡。

日本当美国的儿子,还与中国作对,“复苏”只能靠通货膨胀啦。现在的这些指数上升,不过是货币数字贬值的结果,真正的经济发展要看挤掉通货膨胀的数字,而不是绝对数字。
据说据说 发表评论于

几十年来,日本社会的生活水平从来没有降低。
bia 发表评论于
下一个霸权绝对是由军队的人工智能先进程度来决定,就像当年洋枪打败长矛,最早造出原子弹的称霸一个理儿
smart321 发表评论于
日本经济复苏对劳工产生了巨大需求,中国不少劳工跑去日本挣大钱让中国政府很是担心,这不利于党媒的洗脑工作,所以现在是拼命抹黑日本,比如在日本核废水排放上
照妖镜007 发表评论于
制造业没有起色的复苏都是水中捞月
InNorthTexas 发表评论于
习帝英明,
一语中的,
东升西降,
不可不服。
八哥 发表评论于
这得感谢习二旦特勒的倒行逆施
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不愧是野村君,路子这么野八成没说到点子上。人口减少工资变高导致经济变好的逻辑我也是服了。全世界还有比日本更紧绷的发达国家资产负债表吗?日本今年经济能够飙还不是因为有一位加速帝在加速日本瞬间香了成为东亚乃至世界最佳的避险市场。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中国跌倒,印越日吃饱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中国与西方脱钩是地缘政治上一个巨大事件,给许多周围国家带来福音。印度越南笑得合不拢嘴。日本也引来又一春。除了中国,没有不高兴的。
大阪书生 发表评论于
和社会观感不符,大多数人觉得无奈。只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坏。大学老师的工资根本没涨,国立大学里没有学生愿读博士,考上的都是莫名其妙没有境界的中国学生。人才缺口极大!公司可以考虑退出人人喊危的中国市场,可根本找不到替代市场。国内除了国际旅游,没有一项可预见增长领域玩的转。旅游嘛,本来就是塑性产业,可高可低。
luting 发表评论于
远离中国?把日本搬到美国那边去吗?
驻日评论员 发表评论于
日本失落的三十年恰恰是某国撅起的三十年,这是巧合还是?。。
很多宣传将日本的失落归咎于美国的打压,其实闷声发财的某国才是真正的赢家啊。。
宝刀屠龙 发表评论于
美中对垒,经济脱钩,亚洲所有其他国家都将受益
东南亚落后经济体承接中低端制造而受益
日本,韩国,台湾半导体产业链和高端制造受益
新加坡,日本等金融服务也会受益
super-talent 发表评论于
远离中共国日本才能好起来,这三十年一直停滞不前就是与中共国走的太近了。
smart321 发表评论于
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非常高,达到95%以上,说明日本经济发展的强劲,股市也在增长,股市是最能准确反映经济了,中国经济好不好不要看GDP数据,要看中国股市
groogle 发表评论于
果然是东升西降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