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汇——说说《竹书纪年》,血腥、暴力、毁三观!我们学了个假历史?

睡前故事汇——说说《竹书纪年》,血腥、暴力、毁三观!我们学了个假历史?
0:00
0:00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关于这个故事的出处,历史资料如此记载:

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晋书.束皙传》:“太康二年,汲郡人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嫠王冢,得竹书数十车。”苟岛《穆天子传序》:“太康二年,汲县民不准盗发古冢。几天过后,有人发现有被盗的坟墓,便将事情报告给了当地的官府。

当地的村民在报告官府之前,已经有人偷偷溜进去,尝试着想要顺走些什么。

只是遗憾的是,墓室里能看到的只有散落一地的竹简,其他值钱的金银珠宝早已被洗劫一空。



官府派人来到了现场勘查发现,墓地里存在大量的竹简,且从墓葬规模来看,这并非一般的墓地,当地官府只好上报。

之后,此事逐级上报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耳中。当时司马炎已经建立晋国15年了,又刚刚消灭了东吴,天下一统,听到古墓里发现有大量竹简,预感到这座墓室的价值绝对非同一般,连忙派朝廷官员去整理,解读。

最后,整理出来的竹简,有足足几十车之多,都被装车运回到了洛阳。书简被运到洛阳后,史官学者们立即组建了相关的清理小组,进行相应的整理,解读。

然而,摆在学者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怎么破译出竹简上的文字,因为竹简上的字都是蝌蚪体。

而在秦朝之前,各国的文字都不一样,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才统一了文字。

尤其是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针对当时一些代表六国的分裂势力,发布了《焚书令》,规定史官须将《秦记》以外的史书全部烧毁,亦即除博士官掌管收藏外,天下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书籍,一律送到郡中烧毁。

所以,战国时期,除了秦国外,几乎所有国家的史记都被毁掉。要想解读出竹简上的文字内容,又岂非易事。

最后,这个相当复杂的工程,其前后花费了近十几年的时间才完成了。

而最终得出的结果,震惊了当时的史学界。

原来这些竹简来自于战国时期的魏国,而古墓的主人身份非同一般,此人就是魏国第四任君主的魏襄王。

学者们在通过一片一片辨认,翻译后,从中整理出了75篇古文献,合计超过了10万字。

由于这部书本来没有题目,后世人以它所记史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又因为这原书为竹简,也被称为《竹书》。

后来,这部书也被称为《古文纪年》或《汲冢纪年》。古本十三篇,今本二卷,有《竹书异同》一篇。



《竹书纪年》是我国古代唯一留存的一部编年通史。这部书第一卷的开篇就写到了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三皇五帝的史事,不过没有确切的纪年。其记载时间非常长,它从上古时期的黄帝开始记录,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上下记载了89位帝王,跨越了1847年的历史。

不过,由于这部书曾经被历代的儒家学者视为是异端,为此曾多次遭到封禁,几度散佚。

02 关于《史记》大家对《史记》这部书,都再熟悉不过。前面的文章中,读书君也曾经比较细致地讲过这部书的一些相关历史知识。

《史记》,这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这部书在中国史学界占据着难以撼动的地位,其历史及文学意义和价值不容置疑。鲁迅曾对其大赞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全文526500余字,共有130篇,它的原名本叫《太史公书》《太史公记》。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的是,“太史公”也就是指写历史书的人,即司马迁就是“写史”的人。另外,这里还特别一提的是,司马迁写史,和那位写《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写史的性质有些区别,前者是个人写史,后者是有官方支持,官方背书的写史。

“史记”原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逐渐成为司马迁《太史公书》的专称。

03《竹书纪年》和《史记》谁的可信度高?说起史书,你脑海中想到的可能是一本正经,与中国的封建传统、儒家思想,明君所期待的那样,为国家正统思想服务的著作。

而《竹书纪年》这部书却大大颠覆了人们的常规想象。为此,在历史上,它曾屡次遭到封禁。



说到了这里,可以得出两种结果:第一,它写的不是真的,原因很明显,因为它和其他史书记载的历史出入比较大。

第二,它写的是真的,可信度比较高。因为根据实现的可能性情况,它之所以一直被视为异端,可能是由于历史记载得过真,不加粉饰,对正统思想统治产生了影响,而被打压,排斥,封禁。

那么,真相到底是哪个呢?它和《史记》,谁的可信度更高呢?要回答这个答案,我们不妨先说说两部书记载的内容有多大的差异。

▲内容差异:《竹书纪年》与《史记》对某些历史事件记载的冲突差异

儒家向来是厚古薄今,简单地说,就是非常推崇古代。每每谈及圣皇之治,必定对三皇五帝,尧舜禹汤进行歌颂,把五帝强权交替带来的冲突都贤能禅让化,以此来树立皇帝正统,家天下的价值,稳定社会。

而《竹书纪年》对这方面的记载,则完全是颠覆儒家推崇的思想。

比如《竹书纪年》记载到: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翻译过来,也就是尧并非是主动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而是舜夺取了尧的帝位,还流放囚禁了尧。这可谓是以下犯上,可以想象这个过程,必定是腥风血雨的,而非我们传统史书看到的那样,和谐禅让。

又比如在记述商王朝重要辅臣伊尹时,《竹书纪年》与《史记》记载的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翻译过来大概就是指太甲继承了王位后,伊尹更加地尽心尽责,指导教育太甲如何做一个合格圣明的君王。最初,太甲还比较听从,时间久了之后,他就得意忘形,放浪形骸了。他无视制度规则,不讲贤德良明,也根本不听劝。最后,伊尹以国家利益为重,将太甲送到了桐宫桑林去住,让他改邪归正,而伊尹则亲自打点了国政。太甲表现良好了之后,伊尹又把他接回了都城,并大赞太甲悔过自新。在这里,发动宫廷政变篡夺王位的伊尹,变成了大公无私的圣人。

而在《竹书纪年》中是这样记述的:

“伊尹放太甲于桐,尹乃自立,暨及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指伊尹“废掉”了“太甲”,自己当王,太甲在桐宫被关了两年多,后来伺机从桐宫逃回了都城,将伊尹杀了,抢回了王位,而且还大度地对待伊尹的两个儿子,给他们赐予了良田家宅。

总言之,《竹书纪年》与其他正统史书的记载,有着显著的区别。

其次,我们再来说说撰写这两部史书的作者。

▲撰写作者的问题

《竹书纪年》

从撰写作者的问题来看,学者们考究认为,《竹书纪年》的作者应该是魏国的史官。而史官修史,基本都是实事求是,历史是怎么样的,就怎么记录,而不是随性修改。

比如有个典型的例子必须得讲一下:

话说晋国的晋国大臣赵盾在桃园向晋灵公谏言时,结果晋灵公不但不听劝,反而欲要杀了赵盾,赵盾只能逃跑。而之后,他的弟弟赵穿把晋灵公给杀了,并把赵盾接回来主持大局,结果,史官们在撰写史书时,记载的是“赵盾弑君”。这赵盾知道了后很恼火,急忙辩解道:“人不是我杀的,是我弟弟杀的,我哪里是弑君?”

史官称:“你是晋国大臣,国君被杀,你没有阻拦,去抓凶手,你其实就是同谋,说你弑君一点错也没有”。

赵盾百口莫辩,看着这件事就这样被记入了史册。

所以,客观上说,史官修史,其可信度都比较高。即《竹书纪年》的可信度比较高,并且这极有可能是司马迁所未见到的原始资料。

《史记》

而大家都知道,《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个人修史,其撰写的史书,肯定带有比较个人主观色彩。

此前读书君在《《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是什么?》(2021年11月12日那期)一文中曾经比较细致地提到过,司马迁之所以写《史记》,其实和几大原因有关,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之一,那就是带着抨击强权,同情弱者的正义感去书写历史的。

光是从这点来看,我们大概就能得知,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其个人创作的自由性比较大,书写的历史不一定完全契合客观事实。

为此,综合起来看,《竹书纪年》的可信度比较高。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竹书纪年》这书的作者可能是学者私人所撰的编年通史。且其后期可能被人为改动过。

我们都知道,《竹书纪年》的成书时间大概是战国时期,而被发现是在西晋时期,这中间已经间隔了数百年。这其中经历了多年,其古本可能已经被改动过。所以,其可信度高又存在一定的质疑。

不过,客观上说:要探索历史的真相,恐怕也不是仅靠一两本史书,就能够真实看出来的,它还应该配合其他大量的文物出土来验证才可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正确、客观看待历史,才知道到底谁的可信度高。

参考资料:(1)旧时艳阳著.拿得起放不下的两晋史上西晋[M].2020

(2)王炜民著.历史与文明[M].2018

(3)王悦,《竹书纪年》与儒家的对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