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设置“香火排行榜”借逝者吸金?请还“清明”以清明

设置“香火排行榜”借逝者吸金?请还“清明”以清明

文章来源: 潮新闻 于 2023-03-30 23:09:5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视觉中国供图

在网络平台创建纪念馆,留下逝者的音容笑貌,为名人先烈献花点蜡,以 " 云祭祀 " 的方式追忆故人、寄托哀思,这本是清明节祭祀的新风尚。然而,在利益驱动下,一些网络祭祀平台乱象频出:有的纵容用户给活人乱建网墓,将网络祭祀演变成了网络暴力;更有甚者,一些祭祀平台开始设置 " 香火排行榜 ",祭拜品越多,纪念馆排名就越高 ……

" 半亩荒山埋世爱,一丘净土断尘缘;坟前敬上三杯酒,万语千言付纸钱。" 绵延 2500 多年的清明节,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日子。清明祭扫作为一种庄严肃穆的祭祀文化,核心价值是对先人的追思和缅怀,更是洗涤精神家园、弘扬家族遗风的一种形式。

" 祭如在 ",祭扫的关键在于内心的虔诚情感,形式只是一种表达的载体而已。囿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一些人亲临现场祭扫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得益于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手段的网上祭扫就不失为寄托哀思的好载体。同样道理,在网络纪念馆为名人先烈献上一束花、点燃几根蜡烛,不仅可以聊表公众的景仰之意,还能向社会传导正能量,有助于涵养 " 清明 " 之风。

利用现代科技表达深切哀思,既是 " 成人之美 " 之举,也可以推动祭祀方式走向绿色、健康、文明,当然是一桩好事。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监管,一些网络祭祀乱象也随之而起,严重违背了初衷。

好好活着的人,却被人在网络平台建立纪念馆 " 祭奠 ",有头像还有悼词 ……" 人还活着却被人网络祭奠 4.3 万次 ",如此离谱至极的事情一度引爆舆情。令人担忧的是,每一个活人都有可能被祭祀。此类网站大都使用方便,注册用户后即可免费在网上建立纪念馆,上传逝者照片,添加生平简介,事迹、文集等,并供大家祭拜留言。利益考量下的管理缺位甚至是放纵,无疑给 " 恶作剧 " 者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给活人建网墓如果还可以算作 " 恶搞 ",平台设置 " 香火排行榜 ",搞出复杂的供品道具和套餐体系,诱导祭扫者充值打榜,甚至借名人、烈士 " 吸金 ",那无疑就是在 " 唯利是图 " 了。

法治时代,治 " 乱 " 基础是完善法规。我国现行管理殡葬的法规是《殡葬管理条例(2012 年修正本)》,没有涉及网络祭祀的相关内容。2018 年,民政部公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虽然提到了网络祭扫等追思活动,但基本上限于鼓励倡导,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规范,才能更好地约束网络祭祀活动中的种种乱象。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职能部门固然要依然加强对 " 新业态 " 的监管规范,相关平台也要端正认识,切莫触碰红线。借名人、烈士 " 吸金 ",以及让虚拟人物等进 " 烈士 " 纪念馆,就明显违背了《英雄烈士保护法》的立法精神,一旦被投诉,难逃法律制裁。

此外,《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 人还活着却被人网络祭奠 4.3 万次 " 事件中,法院认为被告网络祭奠平台未严格审查被纪念者的信息、未严格落实注册用户实名认证,导致实际侵权人认定难,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

" 互联网 +" 时代," 云祭祀 " 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但必须严守相关法规与社会公序良俗。网络祭祀虽然是虚拟空间,其所表达的情感应该是真实不虚的,绝不容玷污。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爱泼斯坦1993年参加特朗普婚礼照片曝光!特朗普怒斥CNN
巴黎奥运金牌选手,将迎娶乔布斯女儿!
日本进口车关税15%!底特律3大车厂不满:糟糕的交易
杜建英被曝另有丈夫且从未离婚 私生子身份恐成疑
中国正在抢占未来,美国却陷入焦虑与退缩

24小时讨论排行

李承鹏:塔西佗,服不服及杭州粪水的《时间捡屎》
华裔女孩回云南认亲 28年前与亲生父母在医院走失
华女18岁怀孕偷渡美国 21年后“功成名就”却遭驱逐
司法部5月告知川普 他反复出现在爱泼斯坦文件中…
台湾26日投票“大罢免”,中国因素推波助澜?
乌军总司令汇款百万送父母到莫斯科治病?亲属发声
美驻中使馆发布一份“伤害性不大 侮辱性极强”图文警告
学者开投票 中国网友竟一面倒挺民进党 原因毛骨悚然
美政府员工"赴中探亲"遭限制出境!美方正交涉放人
特朗普指控奥巴马“叛国”,背后有何恩怨与心机?
特朗普指奥巴马涉叛国,呼吁司法部起诉
内蒙古6大学生参观矿场 全部溺亡 掀网络热议
爱泼斯坦案令特朗普很愤怒 “第一次看到白宫瘫痪了”
配合川普政策!美奥会改规范,跨性别女性"仅能报男子组"
华尔街日报:为什么股票在上涨?没人知道
德媒:特朗普成功挑拨离间了欧中的关系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设置“香火排行榜”借逝者吸金?请还“清明”以清明

潮新闻 2023-03-30 23:09:58


视觉中国供图

在网络平台创建纪念馆,留下逝者的音容笑貌,为名人先烈献花点蜡,以 " 云祭祀 " 的方式追忆故人、寄托哀思,这本是清明节祭祀的新风尚。然而,在利益驱动下,一些网络祭祀平台乱象频出:有的纵容用户给活人乱建网墓,将网络祭祀演变成了网络暴力;更有甚者,一些祭祀平台开始设置 " 香火排行榜 ",祭拜品越多,纪念馆排名就越高 ……

" 半亩荒山埋世爱,一丘净土断尘缘;坟前敬上三杯酒,万语千言付纸钱。" 绵延 2500 多年的清明节,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日子。清明祭扫作为一种庄严肃穆的祭祀文化,核心价值是对先人的追思和缅怀,更是洗涤精神家园、弘扬家族遗风的一种形式。

" 祭如在 ",祭扫的关键在于内心的虔诚情感,形式只是一种表达的载体而已。囿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一些人亲临现场祭扫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得益于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手段的网上祭扫就不失为寄托哀思的好载体。同样道理,在网络纪念馆为名人先烈献上一束花、点燃几根蜡烛,不仅可以聊表公众的景仰之意,还能向社会传导正能量,有助于涵养 " 清明 " 之风。

利用现代科技表达深切哀思,既是 " 成人之美 " 之举,也可以推动祭祀方式走向绿色、健康、文明,当然是一桩好事。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监管,一些网络祭祀乱象也随之而起,严重违背了初衷。

好好活着的人,却被人在网络平台建立纪念馆 " 祭奠 ",有头像还有悼词 ……" 人还活着却被人网络祭奠 4.3 万次 ",如此离谱至极的事情一度引爆舆情。令人担忧的是,每一个活人都有可能被祭祀。此类网站大都使用方便,注册用户后即可免费在网上建立纪念馆,上传逝者照片,添加生平简介,事迹、文集等,并供大家祭拜留言。利益考量下的管理缺位甚至是放纵,无疑给 " 恶作剧 " 者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给活人建网墓如果还可以算作 " 恶搞 ",平台设置 " 香火排行榜 ",搞出复杂的供品道具和套餐体系,诱导祭扫者充值打榜,甚至借名人、烈士 " 吸金 ",那无疑就是在 " 唯利是图 " 了。

法治时代,治 " 乱 " 基础是完善法规。我国现行管理殡葬的法规是《殡葬管理条例(2012 年修正本)》,没有涉及网络祭祀的相关内容。2018 年,民政部公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虽然提到了网络祭扫等追思活动,但基本上限于鼓励倡导,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规范,才能更好地约束网络祭祀活动中的种种乱象。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职能部门固然要依然加强对 " 新业态 " 的监管规范,相关平台也要端正认识,切莫触碰红线。借名人、烈士 " 吸金 ",以及让虚拟人物等进 " 烈士 " 纪念馆,就明显违背了《英雄烈士保护法》的立法精神,一旦被投诉,难逃法律制裁。

此外,《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 人还活着却被人网络祭奠 4.3 万次 " 事件中,法院认为被告网络祭奠平台未严格审查被纪念者的信息、未严格落实注册用户实名认证,导致实际侵权人认定难,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

" 互联网 +" 时代," 云祭祀 " 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但必须严守相关法规与社会公序良俗。网络祭祀虽然是虚拟空间,其所表达的情感应该是真实不虚的,绝不容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