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党媒评“瞬息全宇宙”:“生活西化的女儿”上热搜

党媒评“瞬息全宇宙”:“生活西化的女儿”上热搜

文章来源: 冯睎乾十三维度 于 2023-03-18 16:21: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新华网转载了文汇报一篇《瞬息全宇宙》影评,作者居然将片中的同性恋女儿称为“生活西化的女儿”。

这两天,在海外华人的社交平台和中国微博上,都见到一个热门词,就是“生活西化”。杨紫琼主演的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横扫奥斯卡后,在中国也成热话,有人发现新华网转载了文汇报一篇影评,内文介绍故事梗概,说:

“影片开始于美国华裔女性秀莲一团乱麻的家庭生活:经营多年的洗衣店因税务问题面临停业,丈夫悄悄准备了离婚协议,生活西化的女儿、老年痴呆的父亲等等令她头疼不已。”

网民发现,作者居然将片中的同性恋女儿称为“生活西化的女儿”,都啧啧称奇,纷纷留言反驳揶揄,“同性恋不是舶来品”、“龙阳君破口大駡:数典忘宗”

我最欣赏的一个留言是:“徐州铁链,传统文化”。

也许是网民反应太大,新华社已将“敏感”文章下架,但在Google的页库存档仍能看到。无论多蠢的人都知道,古往今来,同性恋在任何国家都存在,中文成语里的“断袖分桃”、“龙阳之癖”更是家传户晓,读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小说,甚或正史,都能找到有关同性恋的记载,跟“生活西化”明显八竿子搭不上。

不过相对男同性恋来说,女同性恋的纪录确实较少。中国古人用什么字眼表达“女同性恋”呢?以我所知,最早应该是“对食”。《汉书.外戚传》云:“房与宫对食。”“房”即道房,“宫”即曹宫,两人都是宫女;汉人应劭解释:“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可见“对食”即女同性恋代称。

据《清稗类钞》,清末民初上海出现了所谓“磨镜党”,党魁是一个叫洪奶奶的妓女,跟很多女子发生关係,彼此争风吃醋,比男女更厉害。你也许不知道,就算是今天广东人仍常常讲的“金兰姊妹”,本来也是指女同性恋。

清人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说,广东顺德村落女子,多结为姐妹,名为“金兰”;有些出嫁后,拒与丈夫行房,甚至离开夫家,直到同盟姊妹都出嫁后,才愿意返去。那时顺德有个官叫李铁桥,要压抑这种风气,凡有女子不返夫家,就用硃砂,涂在她父兄身上,“日鸣金号众,亲押女归以辱之”,就算女子因而自尽,亦不理。

中国传统文化,其实不是“恐同”,只是特别欺压女性而已,因为大家对“男色”的态度,都比较宽容,甚至视为等闲。但今日中国,则不单继承了中国最恶劣的文化,导致“锁链女”事件不断发生,有些地方恐怕还比旧中国更保守,“恐同”即一例。

2017年,中共推出了《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为人民网、中央电台和新华网等党媒制定了新规矩,除了要求互联网试听节目服务单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歌唱祖国、讚美英雄、讴歌时代”,也将同性恋归类为“非正常的性关係、性行为”,曾引发中国网民的批评(中共当然没有理会)。

由此可见,作者不敢直接讲“同性恋”,要迂迴曲折用“生活西化”这种隐语,只是遵从国家政策的表现而已。顺带一提,“生活西化”在今日中国,确实非常危险,不信的话,只要你在百度一搜,就会看到以下搜寻结果:

“城市高于农村,与生活西化有关的癌症迅速增长”

“法媒:中国人心脏病发病蔓延 生活方式『西化』是主因”

“港人生活西化 前列腺癌25年激增十倍”

“英国夫妇因女儿生活方式过于『西化』将其杀死”

就问你怕不怕?生活赤化,才是通往人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拿到全额奖学金,中国留学生遭拘36小时"5年不得入境"
这座一线城市,正在疯狂建大学
蜜月期玩完?墨西哥快扛不住美国了
印度曾是"中国制造"的替代方案,特朗普改变了一切
H20不卖了,老黄还怎么给英伟达画饼?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人工程师让硅谷炸雷!马斯克:他上传了整个代码库
胡塞庆功宴秒变葬礼 10枚炸弹砸下,高层几乎团灭
习近平:向成员国提供20亿无偿援助 建上合开发银行
中国网络热传“昭和天皇学狗叫”视频 日方:已越底线
习近平与普京莫迪三巨头“交头接耳”互动成焦点
对北京来说,西方已变得无足轻重
中国造舰力是美200倍 “晋级”核弹潜艇拟驻海南
莫迪拉手普京习近平!三巨头笑开怀 对川普释强烈讯号
中国砸碎铁饭碗 全面开始!教师饭碗也不稳了
特朗普儿子:不排除竞选美国总统的可能性
马斯克xAI起诉中国籍前工程师:带机密至OpenAI
川普顾问警告:关税若遭最高院推翻 将是美国的终结
说好的打击犯罪呢?华府国民兵被派去扫树叶
BBC:正以惊人速度扩张的中国海军会主宰海洋吗?
九三阅兵前夕,北京内外加强维稳 严防访民上访
川普被爆只剩半年命?万斯谈“万一”:我准备好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党媒评“瞬息全宇宙”:“生活西化的女儿”上热搜

冯睎乾十三维度 2023-03-18 16:21:54


新华网转载了文汇报一篇《瞬息全宇宙》影评,作者居然将片中的同性恋女儿称为“生活西化的女儿”。

这两天,在海外华人的社交平台和中国微博上,都见到一个热门词,就是“生活西化”。杨紫琼主演的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横扫奥斯卡后,在中国也成热话,有人发现新华网转载了文汇报一篇影评,内文介绍故事梗概,说:

“影片开始于美国华裔女性秀莲一团乱麻的家庭生活:经营多年的洗衣店因税务问题面临停业,丈夫悄悄准备了离婚协议,生活西化的女儿、老年痴呆的父亲等等令她头疼不已。”

网民发现,作者居然将片中的同性恋女儿称为“生活西化的女儿”,都啧啧称奇,纷纷留言反驳揶揄,“同性恋不是舶来品”、“龙阳君破口大駡:数典忘宗”

我最欣赏的一个留言是:“徐州铁链,传统文化”。

也许是网民反应太大,新华社已将“敏感”文章下架,但在Google的页库存档仍能看到。无论多蠢的人都知道,古往今来,同性恋在任何国家都存在,中文成语里的“断袖分桃”、“龙阳之癖”更是家传户晓,读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小说,甚或正史,都能找到有关同性恋的记载,跟“生活西化”明显八竿子搭不上。

不过相对男同性恋来说,女同性恋的纪录确实较少。中国古人用什么字眼表达“女同性恋”呢?以我所知,最早应该是“对食”。《汉书.外戚传》云:“房与宫对食。”“房”即道房,“宫”即曹宫,两人都是宫女;汉人应劭解释:“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可见“对食”即女同性恋代称。

据《清稗类钞》,清末民初上海出现了所谓“磨镜党”,党魁是一个叫洪奶奶的妓女,跟很多女子发生关係,彼此争风吃醋,比男女更厉害。你也许不知道,就算是今天广东人仍常常讲的“金兰姊妹”,本来也是指女同性恋。

清人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说,广东顺德村落女子,多结为姐妹,名为“金兰”;有些出嫁后,拒与丈夫行房,甚至离开夫家,直到同盟姊妹都出嫁后,才愿意返去。那时顺德有个官叫李铁桥,要压抑这种风气,凡有女子不返夫家,就用硃砂,涂在她父兄身上,“日鸣金号众,亲押女归以辱之”,就算女子因而自尽,亦不理。

中国传统文化,其实不是“恐同”,只是特别欺压女性而已,因为大家对“男色”的态度,都比较宽容,甚至视为等闲。但今日中国,则不单继承了中国最恶劣的文化,导致“锁链女”事件不断发生,有些地方恐怕还比旧中国更保守,“恐同”即一例。

2017年,中共推出了《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为人民网、中央电台和新华网等党媒制定了新规矩,除了要求互联网试听节目服务单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歌唱祖国、讚美英雄、讴歌时代”,也将同性恋归类为“非正常的性关係、性行为”,曾引发中国网民的批评(中共当然没有理会)。

由此可见,作者不敢直接讲“同性恋”,要迂迴曲折用“生活西化”这种隐语,只是遵从国家政策的表现而已。顺带一提,“生活西化”在今日中国,确实非常危险,不信的话,只要你在百度一搜,就会看到以下搜寻结果:

“城市高于农村,与生活西化有关的癌症迅速增长”

“法媒:中国人心脏病发病蔓延 生活方式『西化』是主因”

“港人生活西化 前列腺癌25年激增十倍”

“英国夫妇因女儿生活方式过于『西化』将其杀死”

就问你怕不怕?生活赤化,才是通往人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