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人在做天在看” 基本反映了李克强过去十年的苦涩

“人在做天在看” 基本反映了李克强过去十年的苦涩

文章来源: 上报-邓聿文 于 2023-03-12 13:36:1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邓聿文专栏:李克强的告别演说预示中国改革年代彻底终结

邓聿文 2023年03月10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出奇的短,李克强念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这是他没有话说吗?还是不便说,或者不想说。(美联社)

“人在做,天在看”,李克强在国务院内部告别演说中的这句话在社交媒体流传。对李来说,他或许没有所指,或许憋了很久,但外界愿意把它解读成是对中南海那位独夫民贼的暗讽。确实,这句话有种深深的无奈感,可以说基本反映了过去十年李的苦涩状况。

这也表现在正在召开的中国两会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出奇的短,李克强念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虽然最近几年的两会提倡工作报告缩短时间,不像之前那样一站就是二、三个小时,包括会期也压缩了,但今年是换届之年,而且不是五年的换届,是十年的换届,按理,总得谈点过去十年的心得体会,再对新政府提点希望,因此报告适当地长一点也是应该的。然而,李虽然在报告中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整个报告却没有拉长。这是他没有话说吗?不是,是不便说,或者不想说。

政府工作报告短没关係,内容也是平淡无奇。连之前每次报告中必出现的,李的标志性语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次也不见了。像动态清零是习近平的标配一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八个字也是李的标配,是他过去做总理力推的政策。还好,另一李的标志性语言“互联网+”,写在报告中,没有全废,那么,这八字的缺席,是否意味著他鼓吹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失败了?

此次中国两会,李和政协主席汪洋在做报告时,都一脸严肃,不苟言笑,尤其后者,似乎苍老了许多,这应该是他们作为国家领导人在官媒上的最后亮相,以后或许在重大活动中作为陪衬也会出现,但从此刻起,他们正式告别了从政生涯。

此次中国两会,政协主席汪洋在做报告时,一脸严肃,不苟言笑,似乎苍老了许多。(美联社)

十年前,当李以总理身份初登两会舞台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儘管他本来是总书记的人选,因为江泽民等元老要把中共红色江山传给红二代掌管,让他失之交臂,但在前三年,中国舆论仍以习李相称,将这届政权叫做“习李体制”,说明党内外是看好他的,中共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全面改革规划,很可能这个规划就是在以他为主的党内改革力量的推动下制定的。

可惜好景不长,在权谋和手腕上,李远非习的对手。虽然李在成为党内二号人物前,也在官场历练了相当长时间,做过共青团中央书记和几个大省的一把手,但在弄权上,比起习,只是小学生水准,而习堪称权谋大师。一个上台时唯唯诺诺,没有自己班底,被元老们认为可以随意揉捏的习近平,竟然三年不到,权力和地位就迅速膨胀,迫使高层接受他成为核心。胡锦涛做了十年总书记,都没有获得核心称号,江倒是核心,可是由邓封的,而习自封核心,不能不讚歎他手段的神奇。习核心崛起,李就边缘化,习李体制不能再叫了,在这之后的七年,李一直被习压制著,去年,由于疫情引发民众对习的不满,习的反对者一度臆想著“习下李上”,结果本来未到退休年龄,乾脆被习一撸到底,连带著将整个团派赶出政治局。

习核心崛起,李克强就边缘化,习李体制不能再叫,这之后李克强一直被习近平压制著。(美联社)

李缺乏杀伐决断的匪气,他的性格偏柔弱,带有一股书生气,在中共高层这个大染缸裡,注定是做不了最高领导人的。他甚至也未必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宰辅。中国历史上的宰相,要干出一番业绩,首先得处理好和皇帝的关係,让皇帝对自己放心;其次是要有统领百官的能力,让百官听从调遣;再次还要有很强的行政能力。有了这三条,基本能够成为一个好宰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或者为皇帝收拾烂摊子。

红朝宰相接近这三个标准的,是周恩来。周本来是有机会多次问鼎中共最高权力的,但碰上了毛,就只能成为毛的宰辅。在性格上,周和李是同一类型。毛其实对周非常不放心,在历史上多次敲打周,迫使周做检讨,可毛在管理国家上,离不开周。因为周驾驭複杂局势的能力确实罕见,并且亲历亲为,细緻细心,同时在权谋上也超一流,又是老资格,高官们服他,他用自己的忠诚替毛打理著千疮百孔的中国。李也许想像周一样好好辅佐习,可惜他没有周的行政才能、手腕和资历。

在中共这种体制下,若单有进步的观念,却无能力将它落地,而又想坚守自己的一套,势必就会和保守的最高领导人产生矛盾甚至衝突。李和他的前任温家宝都是主张市场改革的人,温在这方面走得更远,呼吁中国民主化,但他们都温文尔雅,缺乏权威。也许这是出身平民的中共领导人必然的宿命。温做总理的十年,比李的待遇要好,原因在于他要辅佐的胡同样是个弱主,而胡也出身平民。前两位已经平安落地,相对而言,李能够平安退下,已属幸运。或许他确实比较清廉,又或虽一度被反对者寄以厚望,可终究未冒失对习有非分之念,觊觎那个位子,而被习放过。

李克强的谢幕预示著中国改革年代的彻底终结。他可能深知自身弱点,觉得无法改变现状,或者曾经也努力过,但无济于事。当他离开中南海,回望过去十年,一定有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所以才会在国务院的告别演说中脱口而出“人在做,天在看”。但在卸下他挑不起的担子后,何尝不是解脱,从此远离权力中心,无需进行灵与肉的纠缠。

※作者为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

查看评论(15)

24小时热点排行

黄仁勋:如果英伟达无法进入中国,那华为...
中又赢?巴基斯坦证实:使用J10战机击落印军“阵风”
纽约时报: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经终结
今晚10点!特朗普预告:将宣布与某大国的 “重大协议”
习近平冒着无人机袭击的危险来到莫斯科

24小时讨论排行

近代最大规模缠斗!125架战机激战1小时 38人丧命
散播假消息?印驳斥“巴击落军机”:拿旧照发文
沈阳将举行纪念苏军“不朽军团”游行 中小学生也参加
川普对等关税第一国!美国与英国签署贸易协议
印巴之战,让人大吃一惊的背后...
印巴爆发近20年最严重冲突后,莫迪首次发声
纽约时报:习近平访俄为中国拉拢欧洲的努力蒙上阴影
习近平告诉普京 面对“霸权骚扰”他与俄罗斯站在一起
不减息!川普发文大骂鲍威尔:蠢材 什么都不懂
中西医之争,到底是哪一个更厉害?
快讯!梵蒂冈冒白烟 新教皇当选
中国同意与美国谈判,但仍可能坚持强硬立场
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印度称摧毁巴防空系统 遭嘲讽:派几架阵风来查看
印度空袭巴基斯坦后巴方报复是否无可避免?
比尔·盖茨:未来20年,我将捐出几乎全部财富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人在做天在看” 基本反映了李克强过去十年的苦涩

上报-邓聿文 2023-03-12 13:36:18

邓聿文专栏:李克强的告别演说预示中国改革年代彻底终结

邓聿文 2023年03月10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出奇的短,李克强念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这是他没有话说吗?还是不便说,或者不想说。(美联社)

“人在做,天在看”,李克强在国务院内部告别演说中的这句话在社交媒体流传。对李来说,他或许没有所指,或许憋了很久,但外界愿意把它解读成是对中南海那位独夫民贼的暗讽。确实,这句话有种深深的无奈感,可以说基本反映了过去十年李的苦涩状况。

这也表现在正在召开的中国两会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出奇的短,李克强念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虽然最近几年的两会提倡工作报告缩短时间,不像之前那样一站就是二、三个小时,包括会期也压缩了,但今年是换届之年,而且不是五年的换届,是十年的换届,按理,总得谈点过去十年的心得体会,再对新政府提点希望,因此报告适当地长一点也是应该的。然而,李虽然在报告中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整个报告却没有拉长。这是他没有话说吗?不是,是不便说,或者不想说。

政府工作报告短没关係,内容也是平淡无奇。连之前每次报告中必出现的,李的标志性语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次也不见了。像动态清零是习近平的标配一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八个字也是李的标配,是他过去做总理力推的政策。还好,另一李的标志性语言“互联网+”,写在报告中,没有全废,那么,这八字的缺席,是否意味著他鼓吹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失败了?

此次中国两会,李和政协主席汪洋在做报告时,都一脸严肃,不苟言笑,尤其后者,似乎苍老了许多,这应该是他们作为国家领导人在官媒上的最后亮相,以后或许在重大活动中作为陪衬也会出现,但从此刻起,他们正式告别了从政生涯。

此次中国两会,政协主席汪洋在做报告时,一脸严肃,不苟言笑,似乎苍老了许多。(美联社)

十年前,当李以总理身份初登两会舞台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儘管他本来是总书记的人选,因为江泽民等元老要把中共红色江山传给红二代掌管,让他失之交臂,但在前三年,中国舆论仍以习李相称,将这届政权叫做“习李体制”,说明党内外是看好他的,中共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全面改革规划,很可能这个规划就是在以他为主的党内改革力量的推动下制定的。

可惜好景不长,在权谋和手腕上,李远非习的对手。虽然李在成为党内二号人物前,也在官场历练了相当长时间,做过共青团中央书记和几个大省的一把手,但在弄权上,比起习,只是小学生水准,而习堪称权谋大师。一个上台时唯唯诺诺,没有自己班底,被元老们认为可以随意揉捏的习近平,竟然三年不到,权力和地位就迅速膨胀,迫使高层接受他成为核心。胡锦涛做了十年总书记,都没有获得核心称号,江倒是核心,可是由邓封的,而习自封核心,不能不讚歎他手段的神奇。习核心崛起,李就边缘化,习李体制不能再叫了,在这之后的七年,李一直被习压制著,去年,由于疫情引发民众对习的不满,习的反对者一度臆想著“习下李上”,结果本来未到退休年龄,乾脆被习一撸到底,连带著将整个团派赶出政治局。

习核心崛起,李克强就边缘化,习李体制不能再叫,这之后李克强一直被习近平压制著。(美联社)

李缺乏杀伐决断的匪气,他的性格偏柔弱,带有一股书生气,在中共高层这个大染缸裡,注定是做不了最高领导人的。他甚至也未必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宰辅。中国历史上的宰相,要干出一番业绩,首先得处理好和皇帝的关係,让皇帝对自己放心;其次是要有统领百官的能力,让百官听从调遣;再次还要有很强的行政能力。有了这三条,基本能够成为一个好宰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或者为皇帝收拾烂摊子。

红朝宰相接近这三个标准的,是周恩来。周本来是有机会多次问鼎中共最高权力的,但碰上了毛,就只能成为毛的宰辅。在性格上,周和李是同一类型。毛其实对周非常不放心,在历史上多次敲打周,迫使周做检讨,可毛在管理国家上,离不开周。因为周驾驭複杂局势的能力确实罕见,并且亲历亲为,细緻细心,同时在权谋上也超一流,又是老资格,高官们服他,他用自己的忠诚替毛打理著千疮百孔的中国。李也许想像周一样好好辅佐习,可惜他没有周的行政才能、手腕和资历。

在中共这种体制下,若单有进步的观念,却无能力将它落地,而又想坚守自己的一套,势必就会和保守的最高领导人产生矛盾甚至衝突。李和他的前任温家宝都是主张市场改革的人,温在这方面走得更远,呼吁中国民主化,但他们都温文尔雅,缺乏权威。也许这是出身平民的中共领导人必然的宿命。温做总理的十年,比李的待遇要好,原因在于他要辅佐的胡同样是个弱主,而胡也出身平民。前两位已经平安落地,相对而言,李能够平安退下,已属幸运。或许他确实比较清廉,又或虽一度被反对者寄以厚望,可终究未冒失对习有非分之念,觊觎那个位子,而被习放过。

李克强的谢幕预示著中国改革年代的彻底终结。他可能深知自身弱点,觉得无法改变现状,或者曾经也努力过,但无济于事。当他离开中南海,回望过去十年,一定有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所以才会在国务院的告别演说中脱口而出“人在做,天在看”。但在卸下他挑不起的担子后,何尝不是解脱,从此远离权力中心,无需进行灵与肉的纠缠。

※作者为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