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间谍气球事件 “拜登的卫星时刻”成网络热词

中国间谍气球事件 “拜登的卫星时刻”成网络热词

文章来源: 上报 于 2023-02-05 16:01: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何清涟 2023年02月06日

美国舆论希望拜登通过“卫星时刻奋起,对付中国威胁。(美联社)

自1月28日开始,中国三隻气球陆续进入美国与拉丁美洲上空飘荡,直到民众拍了照片发在蒙大拿地方报上,美国公众方知中国间谍气球侵入领空。经过两天的混乱观望,这一事件在2月4日终于获得统一称呼:2023中国气球事件(2023 China balloon incident),同一天,社交媒体上率先出现一个热词,“拜登的卫星时刻”(Biden's Sputnik moment),然后大媒体纷纷引用。所谓“Sputnik moment”,指苏联 1957 年发射的第一颗地球轨道人造卫星 Sputnik 1,让美国深刻感到危机,意识到需要增加对教育、创新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的投资,以赶上苏联明显的技术和科学发展。该事件点燃了冷战期间的太空竞赛,最先导致美国于 1969 年成功完成载人登月。

美国舆论(至少部分)希望拜登通过“卫星时刻奋起,对付中国威胁。

五角大楼犹豫“打”还是“不打”,终引舆论大哗

儘管自媒体时代的资讯传播已经完全扁平化,无论是否专业,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像发表言论,但白宫与五角大楼的发言仍然是中心,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决定“2023中国气球事件”的走向。

经过近两天的纷乱之后,美国国防部官员美东时间2月3日傍晚召开新闻发佈会,想通过回答“为什么中国汽球没有被击落”,表明白宫-五角大楼的审慎态度。

美国五角大楼驳斥了中国“气球受西风吹刮无可控制误入美国上空”之说,指出中国间谍气球改变航向,从美国中部向东漂浮。美国空军准将派翠克莱德3日晚在五角大楼的新闻发佈会上说:“我们知道这是中国的(监视)气球,它有机动能力飞行路径”,中国气球的路径将其带到美国的“许多敏感地点”,出现在蒙大拿州上空,那裡是美军地下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所在地。

面对记者“为什么不击落它?”的询问,国防部官员解释说,“ 我们必须进行风险评估。所以第一个问题是,它是否对美国本土的美国人构成威胁,物理动能威胁? 我们的评估是没有。 它是否对民用航空构成威胁? 我们的评估是没有。 它是否对情报方面构成了显著增强的威胁? 我们目前最好的评估是事实并非如此。 因此,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评估了将其击落的风险,即使在人口稀少的地区,碎片坠落并伤人或损坏财产的可能性很低,也不值得这样做。”

因为美国舆论对白宫的处置方式高度不满,参议院民主党人Jon Tester加入共和党,就中国的气球反应重击拜登“我们仍在等待关于这一切如何发生的真正答案, “在我找到他们之前,我会追究每个人的责任。”

第一隻气球没能随风飘走,第二隻、第三隻又陆续飘来美国与拉美上空,4日上午,拜登只好决定“将尝试击落”大西洋上空的中国间谍气球,以便将其取回并进行研究——现在五角大楼正计画在美国水域执行击落和捕获任务,执行任务的飞机定于今天中午从东海岸飞越卡罗莱纳州。

美中争锋:布林肯之行搁浅的双方表态

中国间谍气球流浪到了美国上空,在打还是不打的犹豫中,作为总统的拜登同意国务卿布林肯应推迟他原定2月3日启程的中国访问。布林肯说,在他即将访华之际发生中国高空侦查气球飞越美国事件,不利于对中国进行建设性访问,但他也强调,美国仍致力于与中国接触。2月3日下午,白宫发言人卡琳·让-皮埃尔表示,气球出现在美国领空,侵犯了美国的主权,也违反了国际法,是“不可接受的”。

随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美方宣佈推迟美国务卿布林肯访华行程答记者问中,称“飞艇属民用性质,用于气象等科研。受西风带影响,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该飞艇严重偏离预定航线。这完全是一次不可抗力导致的意外情况,事实非常清楚。……美国一些政客、媒体借题发挥,对中国攻击抹黑,中方坚决反对。保持各层级接触沟通是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事实上,中美双方都没有宣佈过什么访问,美方发佈有关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我们予以尊重。”

中国间谍气球流浪到了美国上空,在打还是不打的犹豫中,国务卿布林肯应推迟他原定2月3日启程的中国访问。(美联社)

现在应该分析,中国气球为何这么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在布林肯原定访华前流浪到美国。

自今年1月上旬开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财政部长耶伦相继表态,将于2月中旬之后先后访华。布林肯后来将日子提前到2月5日,并宣佈美国向中国列出了华盛顿的红线,警告中国不要在莫斯科对乌克兰的战争中向俄罗斯提供实质和安全援助。

布林肯为什么这么急于访问中国?只有一个原因,2022年12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视频通话。通话后据俄新社报导说:普京邀请习近平明年2023年春天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加强中俄军事合作。并称普京说“这将向世界展示俄中关係在关键问题上的实力,并将成为今年双边关係的主要政治事件。”儘管中方未就此有何报导,但美国很担心在俄乌战争的关键时期,中国对俄罗斯提供帮助。

美国一直密切关注中国为回应俄罗斯的安全援助请求而做出的任何决定,美方还注意到有关俄罗斯运输机多次访问中国的报导。

中方迟迟未发佈有关布林肯、耶伦访华的任何回应,在布林肯临行前发佈将警告中国在俄罗斯问题上的红线, 一直很注意在大国争锋的面子的北京,适时地放出了气球,而且不止一隻,这行动有点类似于对台湾的“非军事行动”。凡关心台海动态的台湾人观看2023中国汽球事件后,应该心知肚明。

美国舆论:Biden’s Sputnik Moment

中国间谍汽球在美国上空飘荡,美国舆论共愤:共产主义中国可以向美国领空发射监视气球,而我们只是“监视”它,这向我们的敌人发出了什么样的资讯?!当美国军方在海域上空击落中国间谍气球时,美国朝野总算出了一口胸中恶气,认为 “拜登的卫星时刻”(Biden’s Sputnik moment)到了。

本文开头就谈了苏联 1957 年发射的第一颗地球轨道人造卫星 Sputnik 1,成为美国的Sputnik Moment。不过,事由人成,1957-1969这13年间的三任美国总统当中,有两任赫赫有名:德怀特·大卫·艾森豪、约翰·甘迺迪,因甘迺迪被刺杀而接任的林登·詹森在当时颇有争论,但目前也算中等评价。三人之后,接下来就是美国历史上被称为“伟大的总统”雷根的美苏星球大战计画。

美国保守派智库安全政策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中国政策主任布兰得利·塞耶 (Bradley A. Thayer) 非常及时地在媒体上建议拜登在Sputnik Moment应该怎样做,比如抓住时机让美国人瞭解中国的威胁、在美国人受到气球衝击之时进行社会动员、回收气球后及时公开相关技术资讯,警告他们使用中国的技术——包括 Tik 等应用程式是説明中国搜集情报等等。

当美国军方在海域上空击落中国间谍气球时,美国朝野总算出了一口胸中恶气,认为 “拜登的卫星时刻”(Biden’s Sputnik moment)到了。(美联社)

塞耶教授的建议非常及时,但拜登却并非前述几位总统,他的民主党政府正忙于在美国与世界推行彩虹计画,一心一意要在美国建成“民主社会主义”与彩虹乐园的民主党其兴趣也不在此。中美关係已经非常脆弱,双方都绷得很紧。由于公私各种掣肘,拜登作为总统的优先事项,目前这个阶段至少不是实行全美动员,进入美中对抗。

社交媒体英文圈评说:China was testing Biden, and Xi won. 是与否,冷静的观察者心中有数。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没给小费 顾客被餐厅员工追出来围堵 还叫了警察!
纽时:四中全会上,有一个重要问题无人敢提及
王丹父亲辞世 悲喊:无法送终是极大遗憾与悲哀
十年心血归零!华人夫妇珠宝店被洗劫 监控揪心画面曝
四中全会恐成羞辱大会?落马9将领全是习家军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稀土管制,反而加速全球产业链的重建
川普与澳洲签稀土协议:半年投入10亿美元
特朗普:中国“不想”入侵台湾 重申对习近平的信任
陕西博士参选纽约州长:誓言打造"零贫困零犯罪"…
FT:中国已做好摊牌准备 北京并非只有稀土一张牌
美国松绑H-1B签证规定,"这类人"免缴10万申请费
习式反腐"打虎拍蝇"12年后,中共高官为何"越反越腐"?
特朗普:不能因向乌克兰提供“战斧” 危及美国安全
川普:无意摧毁中国 美中关係没事
广东青年对出莫言上联获奖10万 被赞绝对 好在哪?
泽连斯基:世界领土最大国家 为何还需要更多领土?
全球首例!中国医生让四肢瘫痪者自主行走
川普为何退缩?中国还有秘密武器未祭出 杀伤力超稀土
特朗普女婿:那地方怎么像是被核弹炸过一样
花250万收藏的茅台酒,崩了
贵州峡谷大桥推“无绳蹦极” 文旅局:真人测过 安全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间谍气球事件 “拜登的卫星时刻”成网络热词

上报 2023-02-05 16:01:11

何清涟 2023年02月06日

美国舆论希望拜登通过“卫星时刻奋起,对付中国威胁。(美联社)

自1月28日开始,中国三隻气球陆续进入美国与拉丁美洲上空飘荡,直到民众拍了照片发在蒙大拿地方报上,美国公众方知中国间谍气球侵入领空。经过两天的混乱观望,这一事件在2月4日终于获得统一称呼:2023中国气球事件(2023 China balloon incident),同一天,社交媒体上率先出现一个热词,“拜登的卫星时刻”(Biden's Sputnik moment),然后大媒体纷纷引用。所谓“Sputnik moment”,指苏联 1957 年发射的第一颗地球轨道人造卫星 Sputnik 1,让美国深刻感到危机,意识到需要增加对教育、创新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的投资,以赶上苏联明显的技术和科学发展。该事件点燃了冷战期间的太空竞赛,最先导致美国于 1969 年成功完成载人登月。

美国舆论(至少部分)希望拜登通过“卫星时刻奋起,对付中国威胁。

五角大楼犹豫“打”还是“不打”,终引舆论大哗

儘管自媒体时代的资讯传播已经完全扁平化,无论是否专业,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像发表言论,但白宫与五角大楼的发言仍然是中心,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决定“2023中国气球事件”的走向。

经过近两天的纷乱之后,美国国防部官员美东时间2月3日傍晚召开新闻发佈会,想通过回答“为什么中国汽球没有被击落”,表明白宫-五角大楼的审慎态度。

美国五角大楼驳斥了中国“气球受西风吹刮无可控制误入美国上空”之说,指出中国间谍气球改变航向,从美国中部向东漂浮。美国空军准将派翠克莱德3日晚在五角大楼的新闻发佈会上说:“我们知道这是中国的(监视)气球,它有机动能力飞行路径”,中国气球的路径将其带到美国的“许多敏感地点”,出现在蒙大拿州上空,那裡是美军地下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所在地。

面对记者“为什么不击落它?”的询问,国防部官员解释说,“ 我们必须进行风险评估。所以第一个问题是,它是否对美国本土的美国人构成威胁,物理动能威胁? 我们的评估是没有。 它是否对民用航空构成威胁? 我们的评估是没有。 它是否对情报方面构成了显著增强的威胁? 我们目前最好的评估是事实并非如此。 因此,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评估了将其击落的风险,即使在人口稀少的地区,碎片坠落并伤人或损坏财产的可能性很低,也不值得这样做。”

因为美国舆论对白宫的处置方式高度不满,参议院民主党人Jon Tester加入共和党,就中国的气球反应重击拜登“我们仍在等待关于这一切如何发生的真正答案, “在我找到他们之前,我会追究每个人的责任。”

第一隻气球没能随风飘走,第二隻、第三隻又陆续飘来美国与拉美上空,4日上午,拜登只好决定“将尝试击落”大西洋上空的中国间谍气球,以便将其取回并进行研究——现在五角大楼正计画在美国水域执行击落和捕获任务,执行任务的飞机定于今天中午从东海岸飞越卡罗莱纳州。

美中争锋:布林肯之行搁浅的双方表态

中国间谍气球流浪到了美国上空,在打还是不打的犹豫中,作为总统的拜登同意国务卿布林肯应推迟他原定2月3日启程的中国访问。布林肯说,在他即将访华之际发生中国高空侦查气球飞越美国事件,不利于对中国进行建设性访问,但他也强调,美国仍致力于与中国接触。2月3日下午,白宫发言人卡琳·让-皮埃尔表示,气球出现在美国领空,侵犯了美国的主权,也违反了国际法,是“不可接受的”。

随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美方宣佈推迟美国务卿布林肯访华行程答记者问中,称“飞艇属民用性质,用于气象等科研。受西风带影响,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该飞艇严重偏离预定航线。这完全是一次不可抗力导致的意外情况,事实非常清楚。……美国一些政客、媒体借题发挥,对中国攻击抹黑,中方坚决反对。保持各层级接触沟通是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事实上,中美双方都没有宣佈过什么访问,美方发佈有关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我们予以尊重。”

中国间谍气球流浪到了美国上空,在打还是不打的犹豫中,国务卿布林肯应推迟他原定2月3日启程的中国访问。(美联社)

现在应该分析,中国气球为何这么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在布林肯原定访华前流浪到美国。

自今年1月上旬开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财政部长耶伦相继表态,将于2月中旬之后先后访华。布林肯后来将日子提前到2月5日,并宣佈美国向中国列出了华盛顿的红线,警告中国不要在莫斯科对乌克兰的战争中向俄罗斯提供实质和安全援助。

布林肯为什么这么急于访问中国?只有一个原因,2022年12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视频通话。通话后据俄新社报导说:普京邀请习近平明年2023年春天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加强中俄军事合作。并称普京说“这将向世界展示俄中关係在关键问题上的实力,并将成为今年双边关係的主要政治事件。”儘管中方未就此有何报导,但美国很担心在俄乌战争的关键时期,中国对俄罗斯提供帮助。

美国一直密切关注中国为回应俄罗斯的安全援助请求而做出的任何决定,美方还注意到有关俄罗斯运输机多次访问中国的报导。

中方迟迟未发佈有关布林肯、耶伦访华的任何回应,在布林肯临行前发佈将警告中国在俄罗斯问题上的红线, 一直很注意在大国争锋的面子的北京,适时地放出了气球,而且不止一隻,这行动有点类似于对台湾的“非军事行动”。凡关心台海动态的台湾人观看2023中国汽球事件后,应该心知肚明。

美国舆论:Biden’s Sputnik Moment

中国间谍汽球在美国上空飘荡,美国舆论共愤:共产主义中国可以向美国领空发射监视气球,而我们只是“监视”它,这向我们的敌人发出了什么样的资讯?!当美国军方在海域上空击落中国间谍气球时,美国朝野总算出了一口胸中恶气,认为 “拜登的卫星时刻”(Biden’s Sputnik moment)到了。

本文开头就谈了苏联 1957 年发射的第一颗地球轨道人造卫星 Sputnik 1,成为美国的Sputnik Moment。不过,事由人成,1957-1969这13年间的三任美国总统当中,有两任赫赫有名:德怀特·大卫·艾森豪、约翰·甘迺迪,因甘迺迪被刺杀而接任的林登·詹森在当时颇有争论,但目前也算中等评价。三人之后,接下来就是美国历史上被称为“伟大的总统”雷根的美苏星球大战计画。

美国保守派智库安全政策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中国政策主任布兰得利·塞耶 (Bradley A. Thayer) 非常及时地在媒体上建议拜登在Sputnik Moment应该怎样做,比如抓住时机让美国人瞭解中国的威胁、在美国人受到气球衝击之时进行社会动员、回收气球后及时公开相关技术资讯,警告他们使用中国的技术——包括 Tik 等应用程式是説明中国搜集情报等等。

当美国军方在海域上空击落中国间谍气球时,美国朝野总算出了一口胸中恶气,认为 “拜登的卫星时刻”(Biden’s Sputnik moment)到了。(美联社)

塞耶教授的建议非常及时,但拜登却并非前述几位总统,他的民主党政府正忙于在美国与世界推行彩虹计画,一心一意要在美国建成“民主社会主义”与彩虹乐园的民主党其兴趣也不在此。中美关係已经非常脆弱,双方都绷得很紧。由于公私各种掣肘,拜登作为总统的优先事项,目前这个阶段至少不是实行全美动员,进入美中对抗。

社交媒体英文圈评说:China was testing Biden, and Xi won. 是与否,冷静的观察者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