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试点“养老储蓄” 民众议论纷纷:里面有坑?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中国宣布将由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合肥等五个城市试点推出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 新华社

中国银保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连袂公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将由工、农、中、建四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青岛推展特定养老储蓄产品试点。试点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种,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亦即略高于3%。

通知称,这项试点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但通知在29日公布后,中国民众反应普遍不佳。

有网友质疑,略高于3%的利率赶得上通膨吗?还有民众说:“钱放哪都比放银行安全”、“5年都说不定取不出来,还20年”、“怎麽不去郑州试点?”、“是我看着太像傻子了吗?”、“天天计算老百姓”。

根据这份“通知”,这项试点预计今年11月左右开始。单家银行试点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试点期限一年。储户在单家试点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存款本金上限为人民币50万元。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渺对《证券日报》表示,从产品本身来看,此次推出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期限较长,利率较为“适中”,适合风险偏好较低、对流动性要求不高、追求固定收益的群体,这与居民长期养老需求较为契合。

但董希渺建议,中国官方可在财政税收、产品准入等方面采取更多的支持政策。对于养老储蓄存款,建议在利息税徵收上实行不同的政策,以鼓励更多民众愿意选择养老金融产品来更好地满足养老需求。

今年4月,河南多家村镇银行发生民众无法取出存款的情况,甚至因此引发存款户上街抗议。据报导,事件涉的存款金额总计约人民币400亿元。最后中国官方宣布先行分批垫付,方平息民怨。

麦克老狼 发表评论于
不是说“只养一个好,国家来养老”么?咋么又得自己储蓄?

自己储蓄也就罢了,往里放钱的时候政府信誓旦旦,钱不见了政府一撒手说我不管
泰傻 发表评论于
如果试点不成功,将自动转为武统专项爱国基金。
___1984___ 发表评论于
试点期限一年,如果效果不好,那钱还能不能取出来?
利率那么低,赶不上通胀,这种“养老储蓄” 有什么吸引力?
我要真普選 发表评论于
不是說好的「只生一個好,國家來養老」嗎?先兌現這個承諾吧!
smart321 发表评论于
中国政府担保也不行,上次P2P就是地方政府担保,结果爆雷后政府也不管,现在中国各级政府信用度都比较低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村镇银行当然不能保证存活,但这次是国家银行搞的,只要国家存在,银行就必然存在,国家银行的稳定性比任何私人银行都可靠稳定。

没有人求你去存储在银行里啊,投资有风险性投资,也有保证安全的稳妥投资,存银行属于保守型安全投资,你嫌利息低可以去风险投资啊。

在年龄比较大的时候,最好选择保守型稳妥的投资,不宜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这是常识。
柳小波 发表评论于
长剑的家人买了多少啊?

利息高达3%的二十年定存,这么优厚的条件,群众怎么会不踊跃呢,我相信买的人一定排成长队。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其实这个好几年前就有四个试点城市了,因为投资者踊跃,才又增加了几个城市!
你只要看到有限制上限的条款,就说明受到市场热捧,别信这些搞意识形态的新闻稿!
密码忘记了 发表评论于
这样的定期存款没什么意义吧。
要搞养老储蓄,可参考美国的做法:由中央银行担保,高息,免税,限额,退休年龄后才可取用,不到退休年龄允许支取的的紧急情况列明。小银行大家怕了。
小毛er 发表评论于
问题是中国的银行靠不住。钱会莫名奇妙地消失了。
cwang28 发表评论于
被坑拍了
stapler123 发表评论于
记得北京有个养老机构,朋友说只要150万,可以拥有40年的养老床位,包括相关的服务,他问是否可以考虑?我说:你数一数,在中国这个地界上,一个企业能活40年的有几个?
柳小波 发表评论于
相信统计局,过去二十几年,平均通货膨胀就只有百分之三不到。

能跑赢通胀,你们还有什么不满的?
InNorthTexas 发表评论于
土共对本金的热爱,
韭菜对利息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