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被罚80.26亿!中国网信办:16项违法事实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根据网络安全审查结论及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实,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违法违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严重、性质恶劣。

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

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滴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案件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问:请简要介绍案件的背景和调查经过?

答:2021年7月,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公司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根据网络安全审查结论及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滴滴公司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期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了调查询问、技术取证,责令滴滴公司提交了相关证据材料,对本案证据材料深入核查分析,并充分听取滴滴公司意见,保障滴滴公司合法权利。经查实,滴滴公司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违法违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应当从严从重予以处罚。

二、问:滴滴公司存在哪些违法违规行为?

答:经查明,滴滴公司共存在16项违法事实,归纳起来主要是8个方面。一是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1196.39万条;二是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83.23亿条;三是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1.07亿条、年龄段信息5350.92万条、职业信息1633.56万条、亲情关系信息138.29万条、“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1.53亿条;四是过度收集乘客评价代驾服务时、App后台运行时、手机连接桔视记录仪设备时的精准位置(经纬度)信息1.67亿条;五是过度收集司机学历信息14.29万条,以明文形式存储司机身份证号信息5780.26万条;六是在未明确告知乘客情况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图信息539.76亿条、常驻城市信息15.38亿条、异地商务/异地旅游信息3.04亿条;七是在乘客使用顺风车服务时频繁索取无关的“电话权限”;八是未准确、清晰说明用户设备信息等19项个人信息处理目的。

此前,网络安全审查还发现,滴滴公司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以及拒不履行监管部门的明确要求,阳奉阴违、恶意逃避监管等其他违法违规问题。滴滴公司违法违规运营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风险隐患。因涉及国家安全,依法不公开。

三、问:本案的违法主体是如何认定的?

答:滴滴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相关境内业务线主要包括网约车、顺风车、两轮车、造车等,相关产品包括滴滴出行App、滴滴车主App、滴滴顺风车App、滴滴企业版App等41款App。

滴滴公司对境内各业务线重大事项具有最高决策权,制定的企业内部制度规范对境内各业务线全部适用,且对落实情况负监督管理责任。该公司通过滴滴信息与数据安全委员会及其下设的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数据安全委员会,参与网约车、顺风车等业务线相关行为的决策指导、监督管理,各业务线违法行为是在该公司统一决策和部署下的具体落实。据此,本案违法行为主体认定为滴滴公司。

滴滴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对违法行为负主管责任。

四、问:对滴滴公司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此次对滴滴公司的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与一般的行政处罚不同,具有特殊性。滴滴公司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结合网络安全审查情况,应当予以从严从重处罚。一是从违法行为的性质看,滴滴公司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监管部门要求,履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置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于不顾,给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带来严重的风险隐患,且在监管部门责令改正情况下,仍未进行全面深入整改,性质极为恶劣。二是从违法行为的持续时间看,滴滴公司相关违法行为最早开始于2015年6月,持续至今,时间长达7年,持续违反2017年6月实施的《网络安全法》、2021年9月实施的《数据安全法》和2021年11月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三是从违法行为的危害看,滴滴公司通过违法手段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相册中的截图信息、亲情关系信息等个人信息,严重侵犯用户隐私,严重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权益。四是从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数量看,滴滴公司违法处理个人信息达647.09亿条,数量巨大,其中包括人脸识别信息、精准位置信息、身份证号等多类敏感个人信息。五是从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情形看,滴滴公司违法行为涉及多个App,涵盖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强制收集敏感个人信息、App频繁索权、未尽个人信息处理告知义务、未尽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等多种情形。

综合考虑滴滴公司违法行为的性质、持续时间、危害及情形,对滴滴公司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的主要依据是《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

五、问:下一步网络执法的重点方向和领域有哪些?

答: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先后颁布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法律法规。网信部门将依法加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执法力度,通过执法约谈、责令改正、警告、通报批评、罚款、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下架、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依法打击危害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有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同时,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形成强大声势和有力震慑,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教育引导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运营,促进企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湾区范儿 发表评论于
滴滴当年使出下三滥招数把Uber挤出中国,现在中国政府出手为Uber报仇了。
牛出没注意 发表评论于
健康码行程码,非法收集了多少条信息,应该罚谁?又应该罚多少?
太空风 发表评论于
首先罚微信,敢把用户位置等敏感信息给政府,无视个人隐私安全
那夜的雨 发表评论于
滴滴得罪人了
老李子 发表评论于
割完韭菜,就可以在香港上市了。
偶偶地来一发 发表评论于
重视信息安全是对的.
红彤彤的月亮 发表评论于
向企业抢钱。说滴滴收集了用户信息。中国政府可没少干,否则哪里能随便给人红码呢
发表评论于
我就一个问题,滴滴有权向法院提起要求撤销此行政处罚的诉讼吗?


~~~~~~~~~~~~~~~~~~

按照行政诉讼法是可以的。 不过用屁股想也能知道, 能赢的可能性是0.0001%.
这不是网信办一个单位一般的行政执法,而是有党在背后指导的行为,法院是不能违背
党的指示的。
发表评论于
我就一个问题,滴滴有权向法院提起要求撤销此行政处罚的诉讼吗?


~~~~~~~~~~~~~~~~~~

按照行政诉讼法是可以的。 不过用屁股想也能知道, 能赢的可能性是0.0001%.
xiaoyixiao 发表评论于
割韭菜
說時依舊 发表评论于
微信呢?拿了多少数据
Armweak 发表评论于
土共国真是没救了。土共政府网信办,应该是一个部级衙门吧,可那里从主任到办事员,怎么都是法盲呢?“滴滴被罚80.26亿!中国网信办:16项违法事实”?!有资格判罚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单位的,只有司法机构!

土共从习三滥到普通缸民,这种目无法纪肆意践踏法律的行为,到处都是。再过一千年,土共国该是一樽酱缸,一个屎坛!
老北京炸酱面 发表评论于
在中国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如果想找,都能找到16项违法事实,关键是你让不让人家辩驳,有没有法治?这种说一不二,只是权力的傲慢而已。。
Baobao6518 发表评论于
薅羊毛
小毛er 发表评论于
政府故意找茬。找了半天也就是些收集数据越界的小问题。当然为了打压滴滴,小问题也不能放过的。要狠狠处罚。谁让他们吃了包子胆和政府对着干呢?
InNorthTexas 发表评论于
滴滴违法抄袭土共的16项违法事实。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查询调查司机过去的违法违规记录是必须的,这是保证乘客安全的必须。但调查司机的学历则属于超过权限的搜集非法信息。乘客哪里是家,哪里是工作单位不可以搜集,与打车行为无关。乘客出行规律同样是个人隐私,更是国家安全敏感信息,不可以搜集。
Maui2021 发表评论于
中国人现在开始过苦日子了,他们并不会意识到是政府在盘剥他们,反过来恨美国。残忍的政府和愚昧的民众,真是相辅相成,天生的一对。
smart321 发表评论于
在美国,企业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去法院告政府,中国没地方去告,这就是中国反对司法独立的目的
吃货2001 发表评论于
10亿人户口信息泄露,该罚公安部多少钱?我建议每人罚1万,直接给老百姓。
liu12345 发表评论于
这不是政府一直在干着的日常啊,那如何处理政府违法呢?
TCAQJ 发表评论于
先贸再工的家族,出这样的异类是必然的。

拿着滴滴用户的数据、拿着全国的地图信息,不经批准就在漂亮国上市,

所以这样的结果是必然。
太空风 发表评论于
违规运营7年,监管早去哪里了?不国外上市就不管。哪个国内应用没有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的问题?
ROUTARD 发表评论于
外国资本在中国不负责任地捞钱的时代慢慢结束了。

这种钱退出中国正是中国的目的。不过退出了,也没啥好地方去。不如在中国好好合法经营。
lhy86 发表评论于
嘿嘿,有钱了,又可以一带一路了,看戏!
要做手脚滴 发表评论于
嘀嘀完了,去年尽亏496亿,加上再罚80亿真是雪上加霜。被习近平盯上就是死路一条,二愣子疯起来他可不管国计民生的。快跑吧!
cip 发表评论于
滴滴最应该进行反垄断调查!现在市场上一家独大,没有竞争。

100万罚款太少了,挠痒痒都不够,至少应该罚没三年年收入。


rain77 发表评论于
我就一个问题,滴滴有权向法院提起要求撤销此行政处罚的诉讼吗?
kiki-wq 发表评论于
司马南胜利了,上层对柳传志家族出手了
有1说1 发表评论于

对滴滴的处罚是加速驱逐资本的里程碑,中国将迎来资本出逃潮。没有了资本还谈什么发展经济,经过前三代领导人及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打造的良好发展势头及全球第一的资本净流入地被小学生毁了,重新回到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时代
Wuweixiao 发表评论于
不该罚吗?
shanghai70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法律叫做王法。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