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内娱遮羞布被他扯掉了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热搜过后,

让我们冷静聊聊这场社会实验。

前阵子《仅三天可见》收官冲上热搜。

这部综艺在第一季是由姜思达及其个人工作室发起的一项社交实验。

以姜思达的个人视角,找来生活中没有什么交集的人,进行三天的接触,对谈。

节目组负责记录这期间碰撞出来的火花。

上一季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于正与姜思达两个人互相瞧不上,互怼的名场面。

而到了这一季,节目组更加大胆,直接取消了主持人的设定。

每一期都直接邀请两位名人进行相处,每一期都呈现出不同的面目。

经过三天的交流,彼此观察对方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第三天的最后来一场对谈。

最后一期在呼兰和胡军的笑声中,这场实验拉下帷幕。

完结之余,喜忧参半,在扒叔看来,这是一场谈不上成功,但也不算失败的社会实验。

它的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

失去共鸣、徒增焦虑

以综艺之名,行实验之实。

最大的矛盾点就在于,如果选择拍摄素人,有代表性,无话题性。

选择明星,有话题性,无代表性。

考虑到节目的传播效果,节目组还是拟定了在各个领域都相对成功的名人进行对谈。

这就让这场社交实验成为了少数成功人士的交集和对话。

观众并不能在他们的社交过程中寻找到共鸣,甚至会徒增对自我本身的焦虑。

最典型的莫过于第一期,毛不易与陈飞宇的对谈。

两个人在吃火锅的时候,毛不易问:

" 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帅的?"

陈飞宇答:" 我到现在也没觉得自己帅 "

毛不易翻了个白眼:" 你这就有点假了。"

一个 21 岁出身显赫,面容姣好的公子,每次出现时都众星捧月般,身旁围了一群人。

在面对镜头时,说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其实这也并不难理解,或许这是来自陈飞宇的谦逊。

但过分的谦逊就会让人感觉到一点不真诚。

作为发问方的毛不易显然代表的就是我们这些不帅的普通人。

但不同的是,毛不易依靠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与天赋,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出众的外表,但依然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喜爱。

我们看见的两个人之间的相互羡慕与自我焦虑,输出的观点与立场对普通人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这项实验就变成了名人之间社交的自娱自乐,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在观看的时候,除了自愧不如,唯一能够获得的乐趣,或许就是沉浸在他们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中了。

优秀的访谈节目

《仅三天可见》也并非没有他的可取之处。

与之相反,它甚至好过很多访谈类的节目。

毛不易与陈飞宇在第三天对谈时,借由陈飞宇作为艺人不敢说话怕被过分解读为由,说出了当今娱乐圈采访的一个无解的现象。

官方回答。

当艺人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大众的凝视,为了不 " 出错 ",所有的问题,他们只能给出官方的回答。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少有高质量的访谈出现。

而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恰恰在这部节目中被解决了。

这是这场不算优秀的社会实验带来的优秀的副产品。

比如胡军对于创作的态度,

在大众媒体都在急于迎合流量和市场的年代,胡军表达了一些对于作品的真诚观点。

向内求而不向外求。

这不是一种狂妄,而是一种坚定。

在个人意识不断觉醒的今天,人们似乎忘记了,一个行业的进步是需要被引领而不是一味迎合。

全新的社交模式

尽管这场社会实验具有各种各样的特殊性,但他提出来的方案或许可以成为全新的社交模式。

当今社会,阶级固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冷漠,每个人的交际圈也都限制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议论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如此偏激。

人们急需要一种实际可行的方式拓宽自己的视野。

通过仅三天可见的模式,和不同领域的朋友相遇,扩大自己的接触面是一件非常有益身心的事情。

最明显的就是胡军呼兰一期,他们一个是演员一个做脱口秀。

生活中,两人本身并没有交集。

然后通过这样的社交方式,两个人在三天的相处时间里逐渐打开身心。

现在你几乎很少能看见两个大男人,喝得面红耳赤。在酒吧里,讨论哲学。

他们在观点碰撞中相互促进,仿佛酒逢知己。

在酒吧聊到了深夜,把导演组都聊走了。两个人还不依不饶。

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从一开始见面的时候,呼兰有一个下意识的社交动作,笑。

不间断地笑。

这种笑容可以用来缓解陌生感或者话不投机所带来的尴尬。

也是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方式。

虽然没有恶意,但总是带着一种习惯性的客气在里面。

我们可以把这种笑理解为一种社交手段。

但在三天的相处之后,到了最后呼兰与胡军对谈的时候,我们已经很少看见或听见呼兰的这种笑了。

他的笑开始变得自然,真诚。

这说明三天后,呼兰算是和胡军交上了朋友。

这样的社交模式确实行之有效。

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加熟络。

甚至结交到朋友。

呼兰在最后的尾采的时候,也提议应该将这种模式推广给更多的人。

所以实际上《仅三天可见》还是为人们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东西。

虽然作为社会实验来讲,它不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社交方案。

找两个人,在这样一个纯粹的社交语境下进行交流。

彼此属于不同领域的生活,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世界。

不仅能够让自己在面对问题时可以多一个视角。

最重要的,尝试多了,没准真能遇见志同道合的知己。

正如胡军和呼兰在最后的对谈中合唱了三十秒《蓝宇》的主题曲一样,

因为这场实验,在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两个可以一起歌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