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木匠花48年为妻子打造上百件礼物,网友羡慕哭了

中国木匠花48年为妻子打造上百件礼物,网友羡慕哭了

文章来源: VIKAN薇 于 2021-05-04 01:45:0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最近,薇薇看了纪录片《爸爸的木匠小屋》,主要讲述了一个木匠做手工的日常。

但让薇薇真正感动的并不是主人公的匠人精神,而是它背后关于爱的故事。

这个木匠花了48年,为妻子做了上百件礼物,虽然每一样都不贵重,但隐藏在每件小手工的爱却格外让人动容。

▽点击下方视频,查看木匠大叔的美好爱情

这部纪录片的主角就是郑安全和金元晓,他们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郑爸爸和金妈妈”。

其实郑爸爸的本职工作是做水环境治理的,可是他却为金妈妈做了一辈子的“兼职木工”。

自从结婚以来,家里用的大大小小的各种物件,都是郑爸爸亲手制作的。

金妈妈总是掌握不好蒸米饭的量,他便用捡来的毛竹罐做了一个量米杯,在上面刻上“叁两米”,一次一罐,两个人吃刚刚好;

买来的痒痒挠用起来尖锐扎人,郑爸爸就将它改造一番,打磨成没有手指的圆弧状,拿来挠背柔和又解痒;

家里的塑料刀柄拿着不顺手,他就都换成木质的,还贴心的加长了手柄,用起来舒服又省力。

郑爸爸一辈子没说过“我爱你”,但他却把对妻子的爱都藏在了各种小手工中。

一次,他们一起去参加筷子体验活动,别人都在专注地磨筷子,只有郑爸爸偷偷做了两支发簪。

晚上吃饭时,他突然将簪子拿出来送给妻子,金妈妈感动地不行,因为连她自己都忘记了,那一天是她的生日。

60岁那年的七夕,是他们结婚30周年,郑爸爸做了一个环环相扣的情人结,6根小木条交错穿插,一旦成型就不会分散,戴上的时候,金妈妈的眼眶一下就红了。

“他给我挂上去这一刻啊,我真的是感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看着金妈妈爱不释手的模样,郑爸爸也笑开了颜:“我就觉得做对了,这个东西好,她心里开心,那我自然心里很舒服。”

难怪金妈妈常说:“嫁给一个手艺人,不仅饿不死,还能收到小惊喜。”而对于这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她也格外爱惜。

那两个发簪,平日里她根本不舍得戴,尽管郑爸爸说了无数次“弄丢后再给你做”,但她还是当做宝贝一样放进了首饰匣里。

郑爸爸做工时刨下的木花,金妈妈也都收集起来,将它们卷成玫瑰花的样子,小心地装进纸箱里。郑爸爸笑她收藏的都是没有用的东西,可是她却说:“刨花也是花,我珍藏这些没用的东西,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珍藏了我们的感情。”

在他们身上,我们总能看到爱情最好的模样——双向奔赴,彼此爱护。

郑爸爸和金妈妈的爱情因手工结缘,也因手工爱了彼此一辈子。

1972年,下乡知青郑安全被邀请到杭州一个大户人家制作家具,这户人家便是金元晓家。

那一年,她16、他17,两个人第一次相见便给彼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初见郑安全,金元晓被吓了一跳,用她的话说就是:“印象最深的是,跟墙门上一站,这个人很高,比我平时看到的人都高,蛮英俊的。”

而郑安全对眼前的靓丽女孩感觉也很不一般:“第一次看到她,就觉得她跟其他的女孩子有那么不一样。”

做工的一个月中,两人渐渐相识,也相互萌生了好感。

郑安全向来是一个细心的人,当他听说金元晓因体弱需要舞剑锻炼身体时,便按照自己的想象悄悄做了一把木剑送给她。

这把木剑,是郑安全送给金元晓的第一件礼物,也是他们的定情信物。

做工结束后,郑安全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彼时,他们一个在塘栖,一个在杭州,距离虽不算很远,但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想要见上一面却相当不易。

两个年轻人只能用书信来寄托思念,异地相隔的日子里,他们写下了上百封信件,而这些关于爱的点点滴滴,也一直被珍藏到了现在。

等到念完书、参加工作,已是他们分开的第12年,郑安全觉得不能再拖了,他鼓足勇气拿着礼物去金家提了亲。

虽然家境不是那么富裕,但好在,郑安全勤劳肯干,人也老实。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他还特地打造了一组家具6件套,在当时,能拥有这么一套家具,那可是羡煞众人。

就这样,30岁的郑安全终于将心爱的姑娘娶回了家。

几十年后,当金妈妈被问起往事时,她能仍清晰地回忆起结婚时的趣事,她说:

“刚结婚时,别人来装灯,弄了半天都没弄好,他一声不吭的上去弄好了,那时我就知道,她爸是靠得住的。”

今年,是他们相识的第48个年头,虽然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印记,但他们的感情却一如当初的模样。

郑爸爸仍然在给金妈妈做着各种小礼物,金妈妈也用自己的方式爱着郑爸爸。

退休后,郑爸爸将塘栖的老房子里里外外都修整了一番,尤其是阁楼的楼梯宽度,完全是按照金妈妈的体形来设计的。他们隔三岔五会去住上一段,和街坊朋友聊聊天、喝喝茶,日子过得悠哉游。

每天清晨,郑爸爸都会亲手为妻子挽上发髻;当郑爸爸的头发长长需要打理时,金妈妈也会细心的修去他的碎发。

平日里,郑爸爸忙着研究各种小手工,时常为家里添点新奇的小玩意儿;金妈妈就在旁边浇浇花、除除草,画面温馨又美好。

洗漱间里放置眼镜的架子

图片郑爸爸和金妈妈提供

他们还在屋后开辟出了一块天井,金妈妈在那里种了南瓜和丝瓜,虽然成功率不高,但种菜的乐趣却一点也没少。

图片由郑爸爸和金妈妈提供

春去冬来,大雪落下的那天,郑爸爸和金妈妈如同孩童一般打闹嬉戏,一不小心便“白了头”。记得金妈妈说过一句话:“对他来说,有我在身边,他就踏实;我呢,有他在身边,我就很胆大。”

这不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吗?虽然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事情,也没有贵重的礼物和动人的情话,但揉碎进细水长流生活里的感情却愈发醇香浓厚。

就像莎士比亚所说: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

是呀,爱情本不需要过多的修饰,最重要的便是一颗真心。

而郑爸爸和金妈妈这样的爱情,任谁看了,不说一声羡慕呢?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男在商店猥亵女顾客,被另一女顾客开枪击毙
中国稀土管制 美贸易代表承认过去这件事做错了
普京“一通电话”,打乱特朗普“大计”
若开战炸不炸中国港口?美军官提“可修复式打击”
Reddit热帖:那些被AI抢走工作的人 他们的真实故事




24小时讨论排行

纽时:川普圈子里 种族主义 支持纳粹并非啥大问题
对普丁好失望!川普止战下一步,转向习近平"联中制俄"
仅两个月新增一万亿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突破38万亿
WSJ:特朗普赦免了被定罪的币安创始人赵长鹏
北京再次大抓捕地下教会,家属求救,海外华人到中领馆抗议
特朗普:料下周能同中国达成多项协议,包括恢复采购大豆等
中国国家安全部披露:吴石将军在台湾就义后......
厨师大赛没结束 作品已被大妈们扑上抢光 参赛者傻眼
上海父患胰脏癌 豁达教女儿离别:就当我去旅行了
ICE扫荡纽约唐人街:拘4美国公民 民主党议员怒斥
“看着满院发霉的玉米,想哭也哭不出”
加州州长硬刚白宫:敢派兵,一纳秒内起诉!
境内留学生免交$10万申请费 川普政府:防H-1滥用
特朗普:计划有变,取消会面,准备制裁普京
解放军九上将同时官宣落马,背后的潜在逻辑和补缺悬念
川普狠招?美拟禁软件售中国 笔电、喷射引擎入列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木匠花48年为妻子打造上百件礼物,网友羡慕哭了

VIKAN薇 2021-05-04 01:45:01

最近,薇薇看了纪录片《爸爸的木匠小屋》,主要讲述了一个木匠做手工的日常。

但让薇薇真正感动的并不是主人公的匠人精神,而是它背后关于爱的故事。

这个木匠花了48年,为妻子做了上百件礼物,虽然每一样都不贵重,但隐藏在每件小手工的爱却格外让人动容。

▽点击下方视频,查看木匠大叔的美好爱情

这部纪录片的主角就是郑安全和金元晓,他们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郑爸爸和金妈妈”。

其实郑爸爸的本职工作是做水环境治理的,可是他却为金妈妈做了一辈子的“兼职木工”。

自从结婚以来,家里用的大大小小的各种物件,都是郑爸爸亲手制作的。

金妈妈总是掌握不好蒸米饭的量,他便用捡来的毛竹罐做了一个量米杯,在上面刻上“叁两米”,一次一罐,两个人吃刚刚好;

买来的痒痒挠用起来尖锐扎人,郑爸爸就将它改造一番,打磨成没有手指的圆弧状,拿来挠背柔和又解痒;

家里的塑料刀柄拿着不顺手,他就都换成木质的,还贴心的加长了手柄,用起来舒服又省力。

郑爸爸一辈子没说过“我爱你”,但他却把对妻子的爱都藏在了各种小手工中。

一次,他们一起去参加筷子体验活动,别人都在专注地磨筷子,只有郑爸爸偷偷做了两支发簪。

晚上吃饭时,他突然将簪子拿出来送给妻子,金妈妈感动地不行,因为连她自己都忘记了,那一天是她的生日。

60岁那年的七夕,是他们结婚30周年,郑爸爸做了一个环环相扣的情人结,6根小木条交错穿插,一旦成型就不会分散,戴上的时候,金妈妈的眼眶一下就红了。

“他给我挂上去这一刻啊,我真的是感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看着金妈妈爱不释手的模样,郑爸爸也笑开了颜:“我就觉得做对了,这个东西好,她心里开心,那我自然心里很舒服。”

难怪金妈妈常说:“嫁给一个手艺人,不仅饿不死,还能收到小惊喜。”而对于这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她也格外爱惜。

那两个发簪,平日里她根本不舍得戴,尽管郑爸爸说了无数次“弄丢后再给你做”,但她还是当做宝贝一样放进了首饰匣里。

郑爸爸做工时刨下的木花,金妈妈也都收集起来,将它们卷成玫瑰花的样子,小心地装进纸箱里。郑爸爸笑她收藏的都是没有用的东西,可是她却说:“刨花也是花,我珍藏这些没用的东西,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珍藏了我们的感情。”

在他们身上,我们总能看到爱情最好的模样——双向奔赴,彼此爱护。

郑爸爸和金妈妈的爱情因手工结缘,也因手工爱了彼此一辈子。

1972年,下乡知青郑安全被邀请到杭州一个大户人家制作家具,这户人家便是金元晓家。

那一年,她16、他17,两个人第一次相见便给彼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初见郑安全,金元晓被吓了一跳,用她的话说就是:“印象最深的是,跟墙门上一站,这个人很高,比我平时看到的人都高,蛮英俊的。”

而郑安全对眼前的靓丽女孩感觉也很不一般:“第一次看到她,就觉得她跟其他的女孩子有那么不一样。”

做工的一个月中,两人渐渐相识,也相互萌生了好感。

郑安全向来是一个细心的人,当他听说金元晓因体弱需要舞剑锻炼身体时,便按照自己的想象悄悄做了一把木剑送给她。

这把木剑,是郑安全送给金元晓的第一件礼物,也是他们的定情信物。

做工结束后,郑安全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彼时,他们一个在塘栖,一个在杭州,距离虽不算很远,但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想要见上一面却相当不易。

两个年轻人只能用书信来寄托思念,异地相隔的日子里,他们写下了上百封信件,而这些关于爱的点点滴滴,也一直被珍藏到了现在。

等到念完书、参加工作,已是他们分开的第12年,郑安全觉得不能再拖了,他鼓足勇气拿着礼物去金家提了亲。

虽然家境不是那么富裕,但好在,郑安全勤劳肯干,人也老实。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他还特地打造了一组家具6件套,在当时,能拥有这么一套家具,那可是羡煞众人。

就这样,30岁的郑安全终于将心爱的姑娘娶回了家。

几十年后,当金妈妈被问起往事时,她能仍清晰地回忆起结婚时的趣事,她说:

“刚结婚时,别人来装灯,弄了半天都没弄好,他一声不吭的上去弄好了,那时我就知道,她爸是靠得住的。”

今年,是他们相识的第48个年头,虽然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印记,但他们的感情却一如当初的模样。

郑爸爸仍然在给金妈妈做着各种小礼物,金妈妈也用自己的方式爱着郑爸爸。

退休后,郑爸爸将塘栖的老房子里里外外都修整了一番,尤其是阁楼的楼梯宽度,完全是按照金妈妈的体形来设计的。他们隔三岔五会去住上一段,和街坊朋友聊聊天、喝喝茶,日子过得悠哉游。

每天清晨,郑爸爸都会亲手为妻子挽上发髻;当郑爸爸的头发长长需要打理时,金妈妈也会细心的修去他的碎发。

平日里,郑爸爸忙着研究各种小手工,时常为家里添点新奇的小玩意儿;金妈妈就在旁边浇浇花、除除草,画面温馨又美好。

洗漱间里放置眼镜的架子

图片郑爸爸和金妈妈提供

他们还在屋后开辟出了一块天井,金妈妈在那里种了南瓜和丝瓜,虽然成功率不高,但种菜的乐趣却一点也没少。

图片由郑爸爸和金妈妈提供

春去冬来,大雪落下的那天,郑爸爸和金妈妈如同孩童一般打闹嬉戏,一不小心便“白了头”。记得金妈妈说过一句话:“对他来说,有我在身边,他就踏实;我呢,有他在身边,我就很胆大。”

这不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吗?虽然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事情,也没有贵重的礼物和动人的情话,但揉碎进细水长流生活里的感情却愈发醇香浓厚。

就像莎士比亚所说: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

是呀,爱情本不需要过多的修饰,最重要的便是一颗真心。

而郑爸爸和金妈妈这样的爱情,任谁看了,不说一声羡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