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外国公司在华进退维谷 撤离、硬挺或“一公司两制”

外国公司在华进退维谷 撤离、硬挺或“一公司两制”

文章来源: VOA 于 2021-04-08 06:21:5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外国公司在华进退维谷 撤离、硬挺或“一公司两制” https://t.co/f2Kn6bWOkr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April 8, 2021
继美欧英加等国就新疆强迫劳动问题制裁中国后,中共当局采取报复措施,通过掀起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对那些拒绝使用新疆强制劳动产品的国际公司进行抵制,迫使外国公司重新考虑继续在中国做生意的商业及政治成本。

官方煽动抵制

全球第二大服装零售商、瑞典的H&M品牌3月31日发表声明称,中国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它将“尽一切努力”赢回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声明表示,公司将尽其所能应对“当前的挑战,并找到前进的道路”。尽管H&M公司没有提供抵制活动对其财务影响的数据,也没有说明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分析人士估计,短期内,H&M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会受到负面影响,而该公司的在华遭遇是外国公司受迫于中国民族主义风暴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这之前,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欧盟相继谴责中共在新疆侵犯人权及迫害维吾尔人的非人道行为,并且宣布对中国相关官员和机构实施制裁。之后,中国采取报复措施,宣布对美国和英国的一些机构及个人采取惩罚性措施。

共青团中央3月24日首先发难,翻出H&M去年发表的一份有关中国新疆棉花的声明,该声明对新疆少数民族被强迫劳动和受宗教歧视的报道表示关切,并声言不再从新疆采购棉花。共青团中央指责H&M一边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共青团中央曾经在2017年因美国在韩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而首先发起抵制韩国乐天集团在中国的超市等业务。继共青团中央之后,央视、人民日报等几乎所有党媒官媒对H&M发动了全方位攻击。

曾经表态拒绝疆棉的国际知名品牌很快成为汹涌骤起的极端民族主义的攻击目标,包括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博柏利、拉科斯特等20多家公司。

硬挺还是撤离?

美国亚洲投资咨询公司的副总裁、曾在中国做过生意的詹姆斯·麦克诺顿(James McNaungton)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这些美国和欧洲公司不论情愿与否,一方面不得不在新疆人权侵害问题上做出政治表态,另一方面又要面对中共煽动的民族主义情绪及抵制,令它们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他说:“如果想抱怨中国,它们最好面对中国报复的现实。在人权理念上展示强烈的高姿态并非容易,这会令它们损失金钱。这是很严峻的困境。”

麦克诺顿说,很多公司在华苦心经营了几十年,面对中国官方时常煽动的民族主义抵制风潮,未来经商的成本及政治成本都要增加。它们需要做出选择,要么挺住目前的抵制行动,等待暴风雨过去;要么重新考量筹划,逐步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甚至撤出,印度和越南等新兴国家是不错的选择。

他说:“印度的优势显而易见。印度现在说,看看我们,可以来印度经商,我们的人权很好。在这个非常困难的阶段,一些公司可能会转移至印度,在其他一些地方做生意。中国的竞争对手,包括台湾,都会非常高兴。”

受经济利益驱使

纽约时报北京分社前新闻研究员赵岩对美国之音说,那些被官方煽动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和网民抵制的呼喊,都是虚伪的“爱国主义”,只要国际商家一打折和免费赠送,立即蜂拥而至,真正的本质便显露无疑。他说,只要这些国际商家挺住,这阵风就会过去,尽管它们在中国做生意的成本会增加。

他说:“作为国外的企业,当然有人说要么你就迁走,搬走,要么你就忍受。其实就像Costco这样,时不常地给你比划一下‘我赠送’,那就把这些民粹和所谓的民族主义这些人的整个面纱都撕掉了。那老百姓也多少得到点实惠,企业也可以做广告,因为赠送本身就是一个大广告。共产党现在就是受经济利益驱使,全是骗人的,执政党需要,没有办法。”

实际上,在官方煽动的抵制浪潮过去几天后,中国网民还是抵挡不住一些被抵制品牌的降价“诱惑”,多地出现抢购潮。3月26日,一张截图在微博上热传。图片显示,包括一些主要电商平台的“秒杀”APP“聚好抢”,当晚8点开通一款699元耐克女鞋的抢购。一个小时后,已有超过34.6万人预约抢购。时间一到,所有库存几乎被“秒杀”抢光。第二天,被抵制最严重的瑞典品牌H&M全场三折,吸引大批顾客,货品也是瞬间被抢购一空。

记者近日来联系美国全国商会中国中心以及中国美国商会,希望采访对中国抵制外国品牌的回应,不过到记者截稿时均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一公司两制”新策略?

香港英文的南华早报近期报道,代表1700多家公司的中国欧盟商会表示,欧盟公司在中国面临越来越政治化的经商环境。一方面,欧洲的公众舆论要求这些公司展现清晰的社会责任原则,另一方面,面对中国公众的反弹,它们被认为在人权方面的表态是“反华”的 。欧盟商会表示,不断政治化的商业环境,使得更多的欧洲公司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来自加州的中国商业咨询师及地缘政治分析人士Stanley Chao近日在工业周刊上撰文表示,很多公司习惯于在人权问题上打“无知”牌,但是全球的经商环境改变了,这些公司被迫在人权问题上表态。目前,中国在西方国家的公共形象处于历史低点,公司无论大小,都将需要积极表明它们在中国的经营是负责任和符合道德标准的。

Stanley Chao还表示,他的一些美国客户已经将它们的部分供应链从中国移到墨西哥、越南、马来西亚等地缘政治上更中立的国家,其目的是为了让顾客群看到公司是负责任的。

针对中国经商越来越政治化的困境,Stanley Chao援引欧洲中国政策研究员英莎丽博士(Sari Arho Havrén)的分析表示,相信外国公司将被迫考虑“一公司两制”的策略,就是将中国的经营与母公司剥离分开。这样,这些公司的中国部分便可以在中国依据它们良知所能允许的程度自由地经商。

直面经商困境

彭博社近日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随着中国与美欧等西方国家关系的恶化,国际公司不可避免地卷入各类纠纷和争端中,而这将是一个“新常态”。而外国公司面对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最好的选择就是直面中国当局的虚张声势,因为北京往往在关键时刻选择经济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

分析称,现实是,北京承受不起因新疆强制劳动或其他纠纷将那么多外国公司赶出中国,它需要展示出欢迎外国投资及其带来就业、资本及技术,不能冒险恐吓国际商界,尤其是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好感已经锐减之际。而且由于抵制所引出的对新疆强制劳动和新疆棉的兴趣及讨论更不是中共所希望看到的,因为它一向避免民众谈及人权、新疆等这些被它视为禁忌的话题。

美国近期对中国政府主导的打击美国和其它国际公司的社交媒体运动进行了谴责,这些公司因为强迫劳动问题而决定不再使用新疆地区生产的棉花。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波特表示,中国社媒运动和消费者抵制行动的打击目标是美国、欧洲和日本公司。她赞赏并支持遵守美国法律并确保消费产品不是通过强迫劳动来制造的公司。美国商业部也表示,已经采取强力行动,阻止中国从在新疆的人权侵害中获益,并遏止中国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进口。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行走阿尔巴尼亚,欧洲能穷成什么样子
广州女生宅家10年,复刻宋元宴席:太风雅了
“软饭男”烧掉富婆6.7亿后翻脸:我渣了7年 你才发现?
李承鹏最新文章:跳舞的妈妈
美国惊现“叮咚沟”恶作剧 提醒华人家长极其危险!




24小时讨论排行

转发柯克2年前发言后 大学教授因“不当言论”被解雇
美国副总统万斯:向雇主举报那些庆祝查理·柯克之死的人
贝森特:如欧洲不先行动 美方不对中国加征俄油关税
解放军杀气腾腾:“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在宝岛上”
美航 达美 联航宣布:对柯克案发不当言论员工全数停职
和解!华女遭警员开枪重伤 获赔$675万 官方罕见认错
联合国独立调查首度证实:以色列对加萨实施"种族灭绝"
艾美奖:犹太裔女演员获奖感言高呼“解放巴勒斯坦”
福克斯主持人公开喊“游民应被处死” 遭出征道歉
Office Depot拒印柯克追悼海报,员工当场被开除
他到底是极右还是极左?刺杀科克者的心理画像
北京新规 严令外国使领馆中国籍僱员不得危害国安
华人网购噩耗!“小额豁免”取消 1件衣服补税283刀
男留学生被安排混住女生宿舍楼 重庆理工大学致歉
“对两党均感失望” 柯克案嫌犯政治倾向“成谜”
美刚挺完以色列!以军轰垮民宅「把人活埋」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外国公司在华进退维谷 撤离、硬挺或“一公司两制”

VOA 2021-04-08 06:21:55

外国公司在华进退维谷 撤离、硬挺或“一公司两制” https://t.co/f2Kn6bWOkr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April 8, 2021
继美欧英加等国就新疆强迫劳动问题制裁中国后,中共当局采取报复措施,通过掀起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对那些拒绝使用新疆强制劳动产品的国际公司进行抵制,迫使外国公司重新考虑继续在中国做生意的商业及政治成本。

官方煽动抵制

全球第二大服装零售商、瑞典的H&M品牌3月31日发表声明称,中国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它将“尽一切努力”赢回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声明表示,公司将尽其所能应对“当前的挑战,并找到前进的道路”。尽管H&M公司没有提供抵制活动对其财务影响的数据,也没有说明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分析人士估计,短期内,H&M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会受到负面影响,而该公司的在华遭遇是外国公司受迫于中国民族主义风暴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这之前,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欧盟相继谴责中共在新疆侵犯人权及迫害维吾尔人的非人道行为,并且宣布对中国相关官员和机构实施制裁。之后,中国采取报复措施,宣布对美国和英国的一些机构及个人采取惩罚性措施。

共青团中央3月24日首先发难,翻出H&M去年发表的一份有关中国新疆棉花的声明,该声明对新疆少数民族被强迫劳动和受宗教歧视的报道表示关切,并声言不再从新疆采购棉花。共青团中央指责H&M一边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共青团中央曾经在2017年因美国在韩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而首先发起抵制韩国乐天集团在中国的超市等业务。继共青团中央之后,央视、人民日报等几乎所有党媒官媒对H&M发动了全方位攻击。

曾经表态拒绝疆棉的国际知名品牌很快成为汹涌骤起的极端民族主义的攻击目标,包括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博柏利、拉科斯特等20多家公司。

硬挺还是撤离?

美国亚洲投资咨询公司的副总裁、曾在中国做过生意的詹姆斯·麦克诺顿(James McNaungton)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这些美国和欧洲公司不论情愿与否,一方面不得不在新疆人权侵害问题上做出政治表态,另一方面又要面对中共煽动的民族主义情绪及抵制,令它们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他说:“如果想抱怨中国,它们最好面对中国报复的现实。在人权理念上展示强烈的高姿态并非容易,这会令它们损失金钱。这是很严峻的困境。”

麦克诺顿说,很多公司在华苦心经营了几十年,面对中国官方时常煽动的民族主义抵制风潮,未来经商的成本及政治成本都要增加。它们需要做出选择,要么挺住目前的抵制行动,等待暴风雨过去;要么重新考量筹划,逐步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甚至撤出,印度和越南等新兴国家是不错的选择。

他说:“印度的优势显而易见。印度现在说,看看我们,可以来印度经商,我们的人权很好。在这个非常困难的阶段,一些公司可能会转移至印度,在其他一些地方做生意。中国的竞争对手,包括台湾,都会非常高兴。”

受经济利益驱使

纽约时报北京分社前新闻研究员赵岩对美国之音说,那些被官方煽动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和网民抵制的呼喊,都是虚伪的“爱国主义”,只要国际商家一打折和免费赠送,立即蜂拥而至,真正的本质便显露无疑。他说,只要这些国际商家挺住,这阵风就会过去,尽管它们在中国做生意的成本会增加。

他说:“作为国外的企业,当然有人说要么你就迁走,搬走,要么你就忍受。其实就像Costco这样,时不常地给你比划一下‘我赠送’,那就把这些民粹和所谓的民族主义这些人的整个面纱都撕掉了。那老百姓也多少得到点实惠,企业也可以做广告,因为赠送本身就是一个大广告。共产党现在就是受经济利益驱使,全是骗人的,执政党需要,没有办法。”

实际上,在官方煽动的抵制浪潮过去几天后,中国网民还是抵挡不住一些被抵制品牌的降价“诱惑”,多地出现抢购潮。3月26日,一张截图在微博上热传。图片显示,包括一些主要电商平台的“秒杀”APP“聚好抢”,当晚8点开通一款699元耐克女鞋的抢购。一个小时后,已有超过34.6万人预约抢购。时间一到,所有库存几乎被“秒杀”抢光。第二天,被抵制最严重的瑞典品牌H&M全场三折,吸引大批顾客,货品也是瞬间被抢购一空。

记者近日来联系美国全国商会中国中心以及中国美国商会,希望采访对中国抵制外国品牌的回应,不过到记者截稿时均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一公司两制”新策略?

香港英文的南华早报近期报道,代表1700多家公司的中国欧盟商会表示,欧盟公司在中国面临越来越政治化的经商环境。一方面,欧洲的公众舆论要求这些公司展现清晰的社会责任原则,另一方面,面对中国公众的反弹,它们被认为在人权方面的表态是“反华”的 。欧盟商会表示,不断政治化的商业环境,使得更多的欧洲公司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来自加州的中国商业咨询师及地缘政治分析人士Stanley Chao近日在工业周刊上撰文表示,很多公司习惯于在人权问题上打“无知”牌,但是全球的经商环境改变了,这些公司被迫在人权问题上表态。目前,中国在西方国家的公共形象处于历史低点,公司无论大小,都将需要积极表明它们在中国的经营是负责任和符合道德标准的。

Stanley Chao还表示,他的一些美国客户已经将它们的部分供应链从中国移到墨西哥、越南、马来西亚等地缘政治上更中立的国家,其目的是为了让顾客群看到公司是负责任的。

针对中国经商越来越政治化的困境,Stanley Chao援引欧洲中国政策研究员英莎丽博士(Sari Arho Havrén)的分析表示,相信外国公司将被迫考虑“一公司两制”的策略,就是将中国的经营与母公司剥离分开。这样,这些公司的中国部分便可以在中国依据它们良知所能允许的程度自由地经商。

直面经商困境

彭博社近日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随着中国与美欧等西方国家关系的恶化,国际公司不可避免地卷入各类纠纷和争端中,而这将是一个“新常态”。而外国公司面对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最好的选择就是直面中国当局的虚张声势,因为北京往往在关键时刻选择经济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

分析称,现实是,北京承受不起因新疆强制劳动或其他纠纷将那么多外国公司赶出中国,它需要展示出欢迎外国投资及其带来就业、资本及技术,不能冒险恐吓国际商界,尤其是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好感已经锐减之际。而且由于抵制所引出的对新疆强制劳动和新疆棉的兴趣及讨论更不是中共所希望看到的,因为它一向避免民众谈及人权、新疆等这些被它视为禁忌的话题。

美国近期对中国政府主导的打击美国和其它国际公司的社交媒体运动进行了谴责,这些公司因为强迫劳动问题而决定不再使用新疆地区生产的棉花。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波特表示,中国社媒运动和消费者抵制行动的打击目标是美国、欧洲和日本公司。她赞赏并支持遵守美国法律并确保消费产品不是通过强迫劳动来制造的公司。美国商业部也表示,已经采取强力行动,阻止中国从在新疆的人权侵害中获益,并遏止中国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