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两会会场:这顶帽子火了!确定不是搞笑?

两会会场:这顶帽子火了!确定不是搞笑?

文章来源: 红星新闻 于 2021-03-08 14:48:4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内蒙古代表团全团会议上,一名头戴“小鹿”样式帽子的全国人大代表被现场镜头捕捉到。随即,相关照片和视频悄然在网络走红。有网友留言:“帽子太可爱了,真想摸摸看。”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会场上这顶“鹿角”样式帽子的主人名叫代喜院,是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人大主任,也是今年“两会”内蒙古自治区来自鄂伦春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当得知自己因一顶帽子走红网络,他直言感到很意外,同时也非常感激网友对自己乃至鄂伦春族的关注。

而对于网友好奇的“鹿角”样式帽子,代喜院也向红星新闻记者解释:“帽子上并非鹿角而是狍子,鄂伦春族百姓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才会佩戴,以示庄重。”

图据网络

头戴“狍子”帽的全国人大代表火出圈!

代喜院:这顶帽子在重大节日庆典才戴

“这两天亲戚朋友发来很多网上我的照片,他们都告诉我说我在网上火了。”代喜院告诉红星新闻,自己突然“走红”觉得很意外,但非常感谢网友的关注,更希望能有更多人走进鄂伦春,了解鄂伦春族背后的历史文化。

对于头上奇特造型的帽子,代喜院表示,这并非是网友认为的鹿角,而是狍子的造型。之所以设计为狍子的造型,代喜院解释,过去鄂伦春族是以狩猎为生的民族,而选择狍子作为头饰形象,一方面是因为其在过去是祖先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捕猎过程中,戴着这种帽子能更快吸引动物,从而提高捕猎的效率。

“这顶帽子还拥有自己的专属名字,用鄂伦春语叫密塔哈,是我们鄂伦春族的民族服饰。”代喜院告诉红星新闻,鄂伦春族百姓每逢重大节日、庆典才会穿戴这样的服饰以示庄重。

公开资料显示,密塔哈是用整狍子的头颅,去掉骨肉后,保留狍头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制而成,与狍子的头一模一样。但随着狍子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在鄂伦春族已不再捕猎狍子。因此,这种帽子如今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事实上,这已不是“狍头帽”第一次现身全国“两会”。2008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鄂伦春族政协委员孟松林,便头戴“狍头帽”进入会场。在2013年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来自内蒙古的全国人大代表何胜宝,也曾头戴“狍头帽”赶赴会场。

来自鄂伦春族的人大代表今年建议是啥?

代喜院:关注当地“三供一业”改造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代喜院不仅带来了头顶上的“狍头帽“,也带来了事关当地发展的两会建议。

代喜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今年两会自己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将“三供一业”移交后的非城关镇住宅小区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范围的建议》的提案。

所谓“三供一业”,指企业的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根据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2016年发布的《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要求“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即国企(含企业和科研院所)将家属区水、电、暖和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

“在对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所以我递交了这份提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家乡发展更好,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据了解,鄂伦春族是我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人口仅九千余人,而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的,目前鄂伦春族人仅有3017人。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希望能在两会上为家乡百姓积极发声,解决问题,让家乡建设得更好。”代喜院说。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杨雨奇 北京报道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Meta大裁员 华人AI科学家惨遭解雇 X上公开炮轰!
安华调侃川普"爱破坏规矩" 川普秒回1句全场爆笑
江苏黄金海滩观光小火车坠海酿重大死伤 隐瞒多日…
华裔老师涉利用家教性侵女生 警方寻找更多受害者




24小时讨论排行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共军最新航母被看扁?美退将:战力不及"美军50年老航母"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党啊党,你为什么成了腐败的温床?”
拜登发声:美国陷“黑暗日子” 民众勿因川普退缩
特朗普:“很长时间内”都不想与加拿大总理见面
“使命尚未完成” 哈里斯不排除2028年再战白宫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仅隔半小时!美军2机"在南海连环坠毁",5机组员全获救
半小时2机坠海!中智库:美军南海行动"已达极限"2大原因曝
别高兴太早!华邮警告:美中协议仅是“1年缓刑”
海鹰+超级大黄蜂 30分钟南海连坠2机 川普:燃油不良
美国正流行“全家吃一隻鸡”省钱术 原因竟是…
8车连撞3人丧生 无证客印度裔司机拒不认罪!
中国“最敢生”的地方,出现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两会会场:这顶帽子火了!确定不是搞笑?

红星新闻 2021-03-08 14:48:48

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内蒙古代表团全团会议上,一名头戴“小鹿”样式帽子的全国人大代表被现场镜头捕捉到。随即,相关照片和视频悄然在网络走红。有网友留言:“帽子太可爱了,真想摸摸看。”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会场上这顶“鹿角”样式帽子的主人名叫代喜院,是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人大主任,也是今年“两会”内蒙古自治区来自鄂伦春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当得知自己因一顶帽子走红网络,他直言感到很意外,同时也非常感激网友对自己乃至鄂伦春族的关注。

而对于网友好奇的“鹿角”样式帽子,代喜院也向红星新闻记者解释:“帽子上并非鹿角而是狍子,鄂伦春族百姓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才会佩戴,以示庄重。”

图据网络

头戴“狍子”帽的全国人大代表火出圈!

代喜院:这顶帽子在重大节日庆典才戴

“这两天亲戚朋友发来很多网上我的照片,他们都告诉我说我在网上火了。”代喜院告诉红星新闻,自己突然“走红”觉得很意外,但非常感谢网友的关注,更希望能有更多人走进鄂伦春,了解鄂伦春族背后的历史文化。

对于头上奇特造型的帽子,代喜院表示,这并非是网友认为的鹿角,而是狍子的造型。之所以设计为狍子的造型,代喜院解释,过去鄂伦春族是以狩猎为生的民族,而选择狍子作为头饰形象,一方面是因为其在过去是祖先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捕猎过程中,戴着这种帽子能更快吸引动物,从而提高捕猎的效率。

“这顶帽子还拥有自己的专属名字,用鄂伦春语叫密塔哈,是我们鄂伦春族的民族服饰。”代喜院告诉红星新闻,鄂伦春族百姓每逢重大节日、庆典才会穿戴这样的服饰以示庄重。

公开资料显示,密塔哈是用整狍子的头颅,去掉骨肉后,保留狍头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制而成,与狍子的头一模一样。但随着狍子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在鄂伦春族已不再捕猎狍子。因此,这种帽子如今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事实上,这已不是“狍头帽”第一次现身全国“两会”。2008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鄂伦春族政协委员孟松林,便头戴“狍头帽”进入会场。在2013年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来自内蒙古的全国人大代表何胜宝,也曾头戴“狍头帽”赶赴会场。

来自鄂伦春族的人大代表今年建议是啥?

代喜院:关注当地“三供一业”改造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代喜院不仅带来了头顶上的“狍头帽“,也带来了事关当地发展的两会建议。

代喜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今年两会自己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将“三供一业”移交后的非城关镇住宅小区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范围的建议》的提案。

所谓“三供一业”,指企业的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根据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2016年发布的《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要求“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即国企(含企业和科研院所)将家属区水、电、暖和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

“在对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所以我递交了这份提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家乡发展更好,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据了解,鄂伦春族是我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人口仅九千余人,而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的,目前鄂伦春族人仅有3017人。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希望能在两会上为家乡百姓积极发声,解决问题,让家乡建设得更好。”代喜院说。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杨雨奇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