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都想多了,特朗普并不是一个独裁者

都想多了,特朗普并不是一个独裁者

文章来源: HK01 于 2020-11-24 16:16:2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分析评论撰文:叶德豪

负责美国联邦政府交接事务的总务管理局(GSA)主管墨菲(Emily Murphy),在11月23日终于去信拜登,表明将启动总统交接程序,将相关联邦资源和服务供给拜登使用。虽然墨菲在信中仔细区分总务管理局只负责确认「明显的总统当选人」,而「实际当选人」尚须由宪法订明的选举人团制度选出,可是这「迟来的确认(ascertainment)」可算是特朗普白宫当局对选举结果争议的进一步立场软化。

在美国媒体得知此讯息的同一时间,特朗普也在Twitter上间接承认墨菲的决定得到他的首肯。在感谢因迟迟不愿确认选举结果而受到威胁、恐吓的墨菲之时,他声明「为了我国最佳的利益,我提议墨菲及其团队根据初期约定(按:指总务管理局在大选后总统交接的法律角色),去做必需要做的事」,并「告诉我的团队也同样这样做」。

虽然特朗普继续宣称他会「强硬地」奋斗到底、称他相信「我们最终会获胜」,而且也未有跟从过往惯例一般明确承认落败,可是这样的表态其实已显示出特朗普对于美国民主制度与司法制度的挑战其实有其「底线」。

此前,当特朗普换走国防部长埃斯珀(Mark Esper)、在国防部等政府部门安插亲信之时,不少民主党人也透露出对特朗普企图进行「政变」的担忧,但总务管理局如今对拜登胜选的确认,以至特朗普本人对此的认可,已可见这种担忧大概是过虑了。

I want to thank Emily Murphy at GSA for her steadfast dedication and loyalty to our Country. She has been harassed, threatened, and abused – and I do not want to see this happen to her, her family, or employees of GSA. Our case STRONGLY continues, we will keep up the good...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November 23, 2020
「我是搞诉讼的博士」?

为了「赢」而用尽一切合法手段,本来就是特朗普的「经营之道」。早在1973年,当时年纪才刚超过三十的特朗普就因旗下物业疑拒绝出租予非裔人士而被美国司法部控告。面对诉讼,特朗普则是企图反告司法部作出虚假陈述,要求后者赔偿1亿美元。最终官司拖延至两年后和解告终。

2008年,德意志银行给特朗普的3.34亿美元贷款到期,后者当时因物业未能如期出售而难以偿还贷款。在要求延长还款期未果后,特朗普竟反告德意志银行,引用当时的金融海啸作为他理该延期还款的「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并指控德意志银行有「掠夺式贷款(predatory lending)行为」,要求银行对他作出30亿美元赔偿。到了2010年,特朗普与德意志银行达成庭外和解,和解条件未有公布。

根据《今日美国》(USA Today)在2016年的统计,特朗普至竞选总统期间的前30年至少牵涉3,500宗官司。一位一直努力避免与特朗普有生意来往的纽约房地产律师就指,当时特朗普的官司是出于恶意,如今亦同,两者动机一致,即在混乱中图利。而特朗普自己也曾在2016年竞选期间自称「我就像一个搞诉讼的博士一样」。

散佈不实言论是「言论自由」

如今,特朗普也继续在合法框架之下无所不用其极的为自己争胜。其一,在「说谎无罪」的言论自由保障之下,特朗普及其代表律师、前纽约市长朱利亚尼(Rudy Giuliani)等人不断高调散佈选举舞弊、选民欺诈的讯息,以製造敌我矛盾和不公感去阻止其败选会使他丧失对共和党的控制,并为自己日后的生意和政治前途铺路。

当朱利亚尼在公开记者会上大骂「这是个广泛遍佈全国的选民欺诈」之时,他在宾多法尼亚州(Pennsylvania)的联邦法庭上——一个不能合法故意散佈不实言论的地方——却承认「这不是一宗欺诈案」。另一宗宾州案件的共和党籍法官更直指:「要特别点明,控辩双方在其事实陈述中已具体点明,对于受挑战的选票,没有任何有关欺诈、不当行为或任何不恰当地方的证据存在。」

正如共和党参议员萨斯(Ben Sasse)所言,「此时最重要的,不是最新的一次记者会或者推文,而是总统的律师在法庭上讲什麽」。不过,在法庭之外,既然渲染选举舞弊对自己有利,何乐而不为?

朱利亚尼在11月19日的记者会上指控选举舞弊,期间其头上流下疑似是染髮剂的液体。(美联社)

朱利亚尼在11月19日的记者会上指控选举舞弊,期间其头上流下疑似是染髮剂的液体。(美联社)

选举诉讼: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二,虽然接踵而来、屡败屡试的约30宗选举诉讼至今以败诉为多,而且法律界人士也不认为这些诉讼最终会有成功改变选举结果的可能,可是没有人敢说这些诉讼最终「百分之百不可能」以其他方式为特朗普带来胜利——例如拖延各州按程序确认点票结果,最终由共和党控制的州议会提名支持特朗普的选举人,又或者将选举不确定性延至明年1月国会两院计算选举人票之时,再以众议院按50州各1票推举总统的方式获胜等。

这些诉讼本身的成败,在此等策略计算之下,已没有任何重要性。企图在混乱中动用州议会或联邦众议院的共和党实力去推翻选民的普选投票结果,当然成事机会甚低,且在政治道德上不妥当,可是这却是绝对合法的行为。更何况这些繁琐的诉讼也可以衬托法庭外对于选举舞弊的宣传。

下台前的最后「政绩」

其三,在显然败选之后解除国防部长职务,固然是不合政治惯例的做法,却是总统法律权限之内。如今我们看不到特朗普有何机遇能在国内用兵改变选情,而且特朗普「炒掉」埃斯珀的近因也似乎甚为明显:后者反对特朗普在中东急忙撤军的做法,导致撤军难以在来年1月特朗普下台前成为其政绩——在新任署理国防部长米勒(Christopher C. Miller)上台后,他的首要行动就是急速撤军。

这个「政绩」很可能不会被同样「反战」的拜登扭转。如此一来,这不仅是趁任期将尽的「捷足先登」,更能充实特朗普2024年或再次「让美国再次伟大」、再次挑战总统宝座的成绩单。

争胜决心不断减退

其实,打从11月3日选举日起,特朗普的言行已显示出他无意用破坏选举制度和司法制度的方式去保住自己的总统位置。在11月4日清晨的发言,他虽说「我们已经赢了」,但此语之先却尚有一句「对我而言」(as far as I’m concerned)。

到了点票结果逐渐明显由拜登佔优的11月5日,特朗普开始提出「非法选票」的论述,可是在讲话中14次提到「已经胜出」一词的特朗普,却没有将此词用于整场选举的胜利之上,只敢声言他在各州如何胜出、共和党如何赢得更多议席等脉略中。

选后几乎终日打高尔夫球的特朗普,在11月13日的疫苗记者会上,首度间接承认自己不知道选举结果——「无论未来发生什麽事。谁知道到时候的政府是哪一个?我想时间会告诉大家」(Whatever happens in the future. Who knows which administration it will be. I guess time will tell.)——而到了11月15日,他更在Twitter上首次间接指出拜登赢了:「他赢了,只因为选举舞弊」(He won because the Election was Rigged)。

由此可见,随着点票结果的不利发展,加上种种官司的失败,特朗普对于争议拜登胜选事实的决心也随之减退。除了美国总务管理局配合拜登过渡之外,美国多家媒体也在11月23日收到消息,指特朗普正考虑或已开始在他拥有的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Mar-a-Lago)加修住所,并查问美国特勤局有否人员愿意调职至佛州。如果报道属实,这很明显是特朗普自知败选、将要搬离白宫的明证。

无论特朗普未来是想当传媒大亨,还是有意竞逐2024年总统大选,从他选后的种种言论与行为可见,特朗普虽或有独裁者的情怀,甚至威风,却不敢在美国这套权力制衡环环紧扣的体制之下企图当一个推翻体制的独裁者。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一眼望不到头 网骂:汉奸!
医生赞刺杀柯克枪手“枪法精准” 被永久禁止入境美国
德州黑人女生柯克追悼会上挑衅被捕 州长:挑错了学校!
好莱坞巨星罗伯特雷德福逝世 川普克林顿发文纪念
纽约地铁血案 她疑不满眼神接触 突发狂暴打男乘客…




24小时讨论排行

卢比奥:那些庆祝的外国人 将被驱逐、吊销签证…(视)
美国副总统万斯:向雇主举报那些庆祝查理·柯克之死的人
川普下令国家公园移除这张照片 “宣扬腐蚀性意识形态”
联合国独立调查首度证实:以色列对加萨实施"种族灭绝"
CNN:川普正酝酿一场对左翼大规模打压 Antifa将列恐怖组织
首次出庭!嫌犯父亲“大义灭亲”细节曝光 FBI扩大调查
惊呆!非法移民小船靠近 被大爷大妈合力推回大海
枪杀柯克嫌犯被控加重谋杀罪 检察官寻求死刑判决
川普怒炒Fed理事再失利!法院驳回 恐上最高院
邓聿文:美国控枪为什么如此之难
男留学生被安排混住女生宿舍楼 重庆理工大学致歉
贝森特爆TikTok达成协议内幕:美国威胁关闭…
上海学生的午餐,吃出了发展中国家的纯正味道
马云强势回归阿里巴巴 重新赢得习近平关爱眼光
华人学者:中国造船无人机 美国再不改公厕都建不成
内塔尼亚胡:我们要成为雅典和超级斯巴达的结合体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都想多了,特朗普并不是一个独裁者

HK01 2020-11-24 16:16:21


分析评论撰文:叶德豪

负责美国联邦政府交接事务的总务管理局(GSA)主管墨菲(Emily Murphy),在11月23日终于去信拜登,表明将启动总统交接程序,将相关联邦资源和服务供给拜登使用。虽然墨菲在信中仔细区分总务管理局只负责确认「明显的总统当选人」,而「实际当选人」尚须由宪法订明的选举人团制度选出,可是这「迟来的确认(ascertainment)」可算是特朗普白宫当局对选举结果争议的进一步立场软化。

在美国媒体得知此讯息的同一时间,特朗普也在Twitter上间接承认墨菲的决定得到他的首肯。在感谢因迟迟不愿确认选举结果而受到威胁、恐吓的墨菲之时,他声明「为了我国最佳的利益,我提议墨菲及其团队根据初期约定(按:指总务管理局在大选后总统交接的法律角色),去做必需要做的事」,并「告诉我的团队也同样这样做」。

虽然特朗普继续宣称他会「强硬地」奋斗到底、称他相信「我们最终会获胜」,而且也未有跟从过往惯例一般明确承认落败,可是这样的表态其实已显示出特朗普对于美国民主制度与司法制度的挑战其实有其「底线」。

此前,当特朗普换走国防部长埃斯珀(Mark Esper)、在国防部等政府部门安插亲信之时,不少民主党人也透露出对特朗普企图进行「政变」的担忧,但总务管理局如今对拜登胜选的确认,以至特朗普本人对此的认可,已可见这种担忧大概是过虑了。

I want to thank Emily Murphy at GSA for her steadfast dedication and loyalty to our Country. She has been harassed, threatened, and abused – and I do not want to see this happen to her, her family, or employees of GSA. Our case STRONGLY continues, we will keep up the good...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November 23, 2020
「我是搞诉讼的博士」?

为了「赢」而用尽一切合法手段,本来就是特朗普的「经营之道」。早在1973年,当时年纪才刚超过三十的特朗普就因旗下物业疑拒绝出租予非裔人士而被美国司法部控告。面对诉讼,特朗普则是企图反告司法部作出虚假陈述,要求后者赔偿1亿美元。最终官司拖延至两年后和解告终。

2008年,德意志银行给特朗普的3.34亿美元贷款到期,后者当时因物业未能如期出售而难以偿还贷款。在要求延长还款期未果后,特朗普竟反告德意志银行,引用当时的金融海啸作为他理该延期还款的「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并指控德意志银行有「掠夺式贷款(predatory lending)行为」,要求银行对他作出30亿美元赔偿。到了2010年,特朗普与德意志银行达成庭外和解,和解条件未有公布。

根据《今日美国》(USA Today)在2016年的统计,特朗普至竞选总统期间的前30年至少牵涉3,500宗官司。一位一直努力避免与特朗普有生意来往的纽约房地产律师就指,当时特朗普的官司是出于恶意,如今亦同,两者动机一致,即在混乱中图利。而特朗普自己也曾在2016年竞选期间自称「我就像一个搞诉讼的博士一样」。

散佈不实言论是「言论自由」

如今,特朗普也继续在合法框架之下无所不用其极的为自己争胜。其一,在「说谎无罪」的言论自由保障之下,特朗普及其代表律师、前纽约市长朱利亚尼(Rudy Giuliani)等人不断高调散佈选举舞弊、选民欺诈的讯息,以製造敌我矛盾和不公感去阻止其败选会使他丧失对共和党的控制,并为自己日后的生意和政治前途铺路。

当朱利亚尼在公开记者会上大骂「这是个广泛遍佈全国的选民欺诈」之时,他在宾多法尼亚州(Pennsylvania)的联邦法庭上——一个不能合法故意散佈不实言论的地方——却承认「这不是一宗欺诈案」。另一宗宾州案件的共和党籍法官更直指:「要特别点明,控辩双方在其事实陈述中已具体点明,对于受挑战的选票,没有任何有关欺诈、不当行为或任何不恰当地方的证据存在。」

正如共和党参议员萨斯(Ben Sasse)所言,「此时最重要的,不是最新的一次记者会或者推文,而是总统的律师在法庭上讲什麽」。不过,在法庭之外,既然渲染选举舞弊对自己有利,何乐而不为?

朱利亚尼在11月19日的记者会上指控选举舞弊,期间其头上流下疑似是染髮剂的液体。(美联社)

朱利亚尼在11月19日的记者会上指控选举舞弊,期间其头上流下疑似是染髮剂的液体。(美联社)

选举诉讼: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二,虽然接踵而来、屡败屡试的约30宗选举诉讼至今以败诉为多,而且法律界人士也不认为这些诉讼最终会有成功改变选举结果的可能,可是没有人敢说这些诉讼最终「百分之百不可能」以其他方式为特朗普带来胜利——例如拖延各州按程序确认点票结果,最终由共和党控制的州议会提名支持特朗普的选举人,又或者将选举不确定性延至明年1月国会两院计算选举人票之时,再以众议院按50州各1票推举总统的方式获胜等。

这些诉讼本身的成败,在此等策略计算之下,已没有任何重要性。企图在混乱中动用州议会或联邦众议院的共和党实力去推翻选民的普选投票结果,当然成事机会甚低,且在政治道德上不妥当,可是这却是绝对合法的行为。更何况这些繁琐的诉讼也可以衬托法庭外对于选举舞弊的宣传。

下台前的最后「政绩」

其三,在显然败选之后解除国防部长职务,固然是不合政治惯例的做法,却是总统法律权限之内。如今我们看不到特朗普有何机遇能在国内用兵改变选情,而且特朗普「炒掉」埃斯珀的近因也似乎甚为明显:后者反对特朗普在中东急忙撤军的做法,导致撤军难以在来年1月特朗普下台前成为其政绩——在新任署理国防部长米勒(Christopher C. Miller)上台后,他的首要行动就是急速撤军。

这个「政绩」很可能不会被同样「反战」的拜登扭转。如此一来,这不仅是趁任期将尽的「捷足先登」,更能充实特朗普2024年或再次「让美国再次伟大」、再次挑战总统宝座的成绩单。

争胜决心不断减退

其实,打从11月3日选举日起,特朗普的言行已显示出他无意用破坏选举制度和司法制度的方式去保住自己的总统位置。在11月4日清晨的发言,他虽说「我们已经赢了」,但此语之先却尚有一句「对我而言」(as far as I’m concerned)。

到了点票结果逐渐明显由拜登佔优的11月5日,特朗普开始提出「非法选票」的论述,可是在讲话中14次提到「已经胜出」一词的特朗普,却没有将此词用于整场选举的胜利之上,只敢声言他在各州如何胜出、共和党如何赢得更多议席等脉略中。

选后几乎终日打高尔夫球的特朗普,在11月13日的疫苗记者会上,首度间接承认自己不知道选举结果——「无论未来发生什麽事。谁知道到时候的政府是哪一个?我想时间会告诉大家」(Whatever happens in the future. Who knows which administration it will be. I guess time will tell.)——而到了11月15日,他更在Twitter上首次间接指出拜登赢了:「他赢了,只因为选举舞弊」(He won because the Election was Rigged)。

由此可见,随着点票结果的不利发展,加上种种官司的失败,特朗普对于争议拜登胜选事实的决心也随之减退。除了美国总务管理局配合拜登过渡之外,美国多家媒体也在11月23日收到消息,指特朗普正考虑或已开始在他拥有的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Mar-a-Lago)加修住所,并查问美国特勤局有否人员愿意调职至佛州。如果报道属实,这很明显是特朗普自知败选、将要搬离白宫的明证。

无论特朗普未来是想当传媒大亨,还是有意竞逐2024年总统大选,从他选后的种种言论与行为可见,特朗普虽或有独裁者的情怀,甚至威风,却不敢在美国这套权力制衡环环紧扣的体制之下企图当一个推翻体制的独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