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响应政府社交距离号召 加拿大男子穿成这样上街了

响应政府社交距离号召 加拿大男子穿成这样上街了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于 2020-05-01 09:03:3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艺术家和城市地理学家丹尼尔•罗兹斯坦(Daniel Rotsztain)在YouTube上发布的视频中,将他的“社交距离保持器”进行了测试,显示与他人保持2米到底有多困难。




罗兹斯坦花了大约45分钟的时间,用塑料和橡胶管制造了这个看起来是粉红滚轮的“社交距离保持器”。然后让他的朋友Bobby Gadda 穿上后穿过多伦多最繁忙的社区,包括肯辛顿市场和Eaton中心附近的央街(Yonge Street)。

视频中很明显,加达在试图穿越城市街道时屡屡遇阻,不是碰到人,就是撞到杆子和垃圾桶。甚至多次卡在狭窄的地方,不得走到路中间,他说路中间是“唯一安全的地方”。

罗兹斯坦表示,他的实验受到了公众的好评。他表示做此次实验只是为了呼吁多伦多像温哥华等城市一样关闭机动车道设置为人行道,将更多的空间留给行人以保持安全距离。

多伦多前首席城市规划师詹妮弗•基斯马特(Jennifer Keesmaat)在推特上分享了他的视频:“城市街道是行人无法规避的地点,但是行人很难在拥挤的街道上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很简单的解决办法:将一些机动车道,暂时规划为人行道。”

主张在疫情期间将一些机动车道设置为人行道的多伦多市华裔议员黄慧文(Kristyn Wong-Tam)也在特上转发了该视频 “这么的人行道上要保持最小2米的距离是不可能的。”

市长庄德利John Tory对“单向人行道”提议表示不反对,但不支持机动车道设置为人行道,担心此举可能会带来吸引更多人们聚集的后果。无论如何,该市的居民至少认识到现在不是能聚集的时候了。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香港大火疑人祸?工人竹棚架旁吸烟画面疯传
香港大埔火灾背后:42年楼龄 曾住4643人 4成超65岁
成都市市长王凤朝被查 曾掌舵四川首家万亿级国企
香港大埔火灾已致14人遇难 李家超称已启动应急机制




24小时讨论排行

赖清德称中国目标2027武统,宣布高额国防特别预算
谁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中国吗?
川普要高市"别刺激北京"?日本当局火速驳斥:不实报导
美俄代表密谈录音泄露,谁干的?
欧盟外长:应限制俄军规模和军费
台湾因应“超高龄化” 拟放宽近亲结婚 引爆伦理争议
纽约时报:中日外交争端让高市早苗获得政治优势
被曝在俄乌问题上尖锐对立,鲁比奥、万斯回应
美国白宫枪击凶嫌是阿富汗移民!川普怒:绝不容忍
中日争端中,台湾人吃日料对高市早苗表达支持
竹棚架:香港标志性符号及其背后的安全隐忧
特朗普“电话教导”高市早苗内容被披露 日本尬极了
在德国错过登机 两男子砸玻璃、闯安检、拦飞机
派拉蒙将发行电影《尖峰时刻4》 成龙据称将回归
大埔火警已致55死:63年来最严重,警拘三工程人员
一针抵一套豪宅,1800万/针天价救命药获批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响应政府社交距离号召 加拿大男子穿成这样上街了

综合新闻 2020-05-01 09:03:32

艺术家和城市地理学家丹尼尔•罗兹斯坦(Daniel Rotsztain)在YouTube上发布的视频中,将他的“社交距离保持器”进行了测试,显示与他人保持2米到底有多困难。




罗兹斯坦花了大约45分钟的时间,用塑料和橡胶管制造了这个看起来是粉红滚轮的“社交距离保持器”。然后让他的朋友Bobby Gadda 穿上后穿过多伦多最繁忙的社区,包括肯辛顿市场和Eaton中心附近的央街(Yonge Street)。

视频中很明显,加达在试图穿越城市街道时屡屡遇阻,不是碰到人,就是撞到杆子和垃圾桶。甚至多次卡在狭窄的地方,不得走到路中间,他说路中间是“唯一安全的地方”。

罗兹斯坦表示,他的实验受到了公众的好评。他表示做此次实验只是为了呼吁多伦多像温哥华等城市一样关闭机动车道设置为人行道,将更多的空间留给行人以保持安全距离。

多伦多前首席城市规划师詹妮弗•基斯马特(Jennifer Keesmaat)在推特上分享了他的视频:“城市街道是行人无法规避的地点,但是行人很难在拥挤的街道上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很简单的解决办法:将一些机动车道,暂时规划为人行道。”

主张在疫情期间将一些机动车道设置为人行道的多伦多市华裔议员黄慧文(Kristyn Wong-Tam)也在特上转发了该视频 “这么的人行道上要保持最小2米的距离是不可能的。”

市长庄德利John Tory对“单向人行道”提议表示不反对,但不支持机动车道设置为人行道,担心此举可能会带来吸引更多人们聚集的后果。无论如何,该市的居民至少认识到现在不是能聚集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