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华民族到了……“骂大街”的时候(图)

中华民族到了……“骂大街”的时候

文章来源: 林中奇潭 于 2020-03-23 08:38:2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作者林奇

据说,美国某中文网站曾采访特朗普女儿伊万卡,说美国对中国展开贸易战,中国网友群情激昂,还有人高呼“打倒特朗普,活捉伊万卡”,你听后有什么感受?

伊万卡回答说:“我不认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新政策是贸易战,如果的确往坏的方向发展,中国打败了美国,我可以搬到中国去住。问题是,中国需要加倍努力!就我了解,特朗普是打不败的。我期待着中国能好好教训他一次。”

这个新闻虽然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这个回答,可以说是如何应对记者提问的一个好教材。

很多人可能不会理解好在哪里。因为我们上至官员下至民众,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知道政府与媒体之间关系的真正本质,不懂得什么是高水平回答。

公众人物应对媒体,是一种典型的公共关系活动,目的是树立形象,表明立场,化解矛盾等。它讲究既要使自己摆脱不利,又不能伤害对方。使双方的任何一方感到尴尬,都是失败的。

再看伊万卡的回答。她说我不认为是贸易战,这是淡化矛盾;如果中国打败了美国,我可以搬到中国去住,这是幽默解构;中国需要加倍努力,特朗普是打不败的,这是平淡中隐含强硬;我期待着中国能好好教训他一次,这是拿出做女儿的俏皮口吻,使气氛轻松。

一个“挑事儿”的提问,就这么轻巧而又不失原则立场地化解了。

而我们很多人,认为最好的回答是把对方怼回去,怼的越狠越过瘾。每当外交场合咄咄逼人的时候,总能引来一片欢呼。说他们火力全开,夸赞他们犀利,硬气,霸气,美其名曰“怒怼天团”,还为他们总结出很多所谓金句。

于是我们看到,别有用心,枉费心机,混淆视听,自作多情,无事生非,指手画脚,信口雌黄,但到黑白,痴心妄想,厚颜无耻,自不量力,悬崖勒马……这类生猛词语用得越来越频繁了。

这些气势如虹的成语不像是给外国是听的,因为他们对其“精彩”理解不了,倒像是给自己人看的。但外交发言是代表国家的形象,为了国家利益。需要有理有据,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严谨求实。不是给观众看的,尤其不是给自家观众看的表演。说句难听点的话,那些听了兴奋,对此喝彩的人,也都是这个国家里认知水平比较低的那些。他们的喝彩,有多大价值,有多少迎合的必要?

外交发言,不但要有理有据,有礼有节,还需要严密的逻辑性。不然就会遭人嘲讽,被人轻视,陷入尴尬和被动。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奉劝对方“照照镜子”这句,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吵架逻辑,而不是世界认同的形式逻辑。

你说我脸上有灰,你也有;既然你也有,你就没权利说我。显然这个“逻辑”是不符合逻辑的。被人批评,应看批评的对不对,如果不对,最好的反驳方式是指出对方错在哪里。指出对方也存在这种问题,说明不了自己没有问题,更说明不了对方没有批评的权利。再比如,中国什么样中国人最有发言权这种话,也是典型的不符合逻辑。

我一直希望咱们的发言人也经常“照照镜子”,别把庄重严肃的对外发言,变成泼妇吵架。可事与愿违,这种风格不但没有稍稍改变,而且还愈演愈烈了。

那句“9·11事件殷鉴不远美方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一出,立马升级了一个层次,说是恶毒,一点都不过分。如果你没觉得,那我们反过来,假如对方说“南京大屠杀殷鉴不远,中方可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你体会一下,什么感觉?

最近又有发言人在社交媒体上说“可能是美军把疫情带到了武汉”,“美国欠我们一个解释”,一下捅了马蜂窝。

这种应该由科学家研究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怎么可以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信口开河?本来世界各国都没有把目光集中到病毒来源于哪个国家问题上,结果激化了矛盾,生生把一个人类的公共卫生事件上升到了严重的国际政治冲突层面。

还有这句,也是近日的。“如果有人说中国制造有毒,那么请说这种话的人不要戴中国制造的口罩,不要穿中国生产的防护服,不要用中国出口的呼吸机……”

按这种说法,是不是也可以说如果你觉得奶粉里又三聚氰胺,你可以不喝;如果你觉得鸭蛋里有苏丹红,可以不吃?

以前一有泼妇骂街,就会有很多人围观。泼妇骂街的特点是不讲逻辑,只图痛快;没有底线,揭人伤疤;不顾形象,豁出脸皮;不分场合,人越多越来劲。围观者不是来鼓掌加油,更不是来观摩学习的,而是来起哄看热闹的。看看到底可以多不讲道理,看看能有什么雷人的词句出现,以供茶余饭后的当笑话讲。

但泼妇骂街毕竟是市井民间,不代表民族文化的主流,而且已经多年少有。民间少了,总不至于都进了庙堂。我们经常自诩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尤其以前作为国家政府层面一直推崇遵章循礼,不知为什么对现代外交礼仪和规范却不以为然,经常由着性子来。

对此,我一位朋友的话让我顿开茅塞。他说:“怎么可以讲逻辑呢?讲逻辑那叫辩论,不叫吵架。”

原来是我一直弄错了性质,还真是吵架。

国歌里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现在危险不危险我不确定,但似乎中华民族到了“骂大街”的时候。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35岁歌手突发心梗去世!已有多位“好声音”歌手离世
白人学生抱怨中国学生太多引爆舆论 全班就我讲英文
知名华裔医生被丈夫平底锅打死焚尸 体面婚姻里隐藏着什么
罕见视频:中国海警追菲艇狠撞自家军舰
“他还是个孩子” 南航打人事件:熊家长社死 父亲身份被扒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乌克兰领土会有一点变化”
中国海警船冲撞自家军舰 菲方:还得帮救人
川普宣布华府紧急状态:部署国民兵 司法部接管警局
武大性骚扰案后续:又一次见识到了男宝玛的恶毒
就是不能买俄油?万斯:川普将再对中加徵关税
泽连斯基立场软化,乌克兰可能在领土上让步?
突发!美国钢铁厂爆炸 至少10人受伤 多人受困瓦砾堆下
杨兰兰身世引发全网关注 澳洲司法部门终于发声
解放华盛顿!大批联邦特工"占领"街头 国民兵FBI军事化执法
川普签署行政令 将对华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
“美好生活我是看不到了” ICE监狱自杀华男遗书曝光
上海民警长年猥亵继女判囚 扬言"在你妈面前强奸你"
纽时:加拿大正经历一个尖锐持久深刻的愤怒时代
谈一谈中国社保的高存缴比例:这合理吗?
越南破获中国人主导代孕集团 穷苦女每次代孕获12万
川普称15日与普京“试探性会谈” 俄乌须相互割地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华民族到了……“骂大街”的时候

林中奇潭 2020-03-23 08:38:27

作者林奇

据说,美国某中文网站曾采访特朗普女儿伊万卡,说美国对中国展开贸易战,中国网友群情激昂,还有人高呼“打倒特朗普,活捉伊万卡”,你听后有什么感受?

伊万卡回答说:“我不认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新政策是贸易战,如果的确往坏的方向发展,中国打败了美国,我可以搬到中国去住。问题是,中国需要加倍努力!就我了解,特朗普是打不败的。我期待着中国能好好教训他一次。”

这个新闻虽然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这个回答,可以说是如何应对记者提问的一个好教材。

很多人可能不会理解好在哪里。因为我们上至官员下至民众,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知道政府与媒体之间关系的真正本质,不懂得什么是高水平回答。

公众人物应对媒体,是一种典型的公共关系活动,目的是树立形象,表明立场,化解矛盾等。它讲究既要使自己摆脱不利,又不能伤害对方。使双方的任何一方感到尴尬,都是失败的。

再看伊万卡的回答。她说我不认为是贸易战,这是淡化矛盾;如果中国打败了美国,我可以搬到中国去住,这是幽默解构;中国需要加倍努力,特朗普是打不败的,这是平淡中隐含强硬;我期待着中国能好好教训他一次,这是拿出做女儿的俏皮口吻,使气氛轻松。

一个“挑事儿”的提问,就这么轻巧而又不失原则立场地化解了。

而我们很多人,认为最好的回答是把对方怼回去,怼的越狠越过瘾。每当外交场合咄咄逼人的时候,总能引来一片欢呼。说他们火力全开,夸赞他们犀利,硬气,霸气,美其名曰“怒怼天团”,还为他们总结出很多所谓金句。

于是我们看到,别有用心,枉费心机,混淆视听,自作多情,无事生非,指手画脚,信口雌黄,但到黑白,痴心妄想,厚颜无耻,自不量力,悬崖勒马……这类生猛词语用得越来越频繁了。

这些气势如虹的成语不像是给外国是听的,因为他们对其“精彩”理解不了,倒像是给自己人看的。但外交发言是代表国家的形象,为了国家利益。需要有理有据,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严谨求实。不是给观众看的,尤其不是给自家观众看的表演。说句难听点的话,那些听了兴奋,对此喝彩的人,也都是这个国家里认知水平比较低的那些。他们的喝彩,有多大价值,有多少迎合的必要?

外交发言,不但要有理有据,有礼有节,还需要严密的逻辑性。不然就会遭人嘲讽,被人轻视,陷入尴尬和被动。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奉劝对方“照照镜子”这句,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吵架逻辑,而不是世界认同的形式逻辑。

你说我脸上有灰,你也有;既然你也有,你就没权利说我。显然这个“逻辑”是不符合逻辑的。被人批评,应看批评的对不对,如果不对,最好的反驳方式是指出对方错在哪里。指出对方也存在这种问题,说明不了自己没有问题,更说明不了对方没有批评的权利。再比如,中国什么样中国人最有发言权这种话,也是典型的不符合逻辑。

我一直希望咱们的发言人也经常“照照镜子”,别把庄重严肃的对外发言,变成泼妇吵架。可事与愿违,这种风格不但没有稍稍改变,而且还愈演愈烈了。

那句“9·11事件殷鉴不远美方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一出,立马升级了一个层次,说是恶毒,一点都不过分。如果你没觉得,那我们反过来,假如对方说“南京大屠杀殷鉴不远,中方可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你体会一下,什么感觉?

最近又有发言人在社交媒体上说“可能是美军把疫情带到了武汉”,“美国欠我们一个解释”,一下捅了马蜂窝。

这种应该由科学家研究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怎么可以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信口开河?本来世界各国都没有把目光集中到病毒来源于哪个国家问题上,结果激化了矛盾,生生把一个人类的公共卫生事件上升到了严重的国际政治冲突层面。

还有这句,也是近日的。“如果有人说中国制造有毒,那么请说这种话的人不要戴中国制造的口罩,不要穿中国生产的防护服,不要用中国出口的呼吸机……”

按这种说法,是不是也可以说如果你觉得奶粉里又三聚氰胺,你可以不喝;如果你觉得鸭蛋里有苏丹红,可以不吃?

以前一有泼妇骂街,就会有很多人围观。泼妇骂街的特点是不讲逻辑,只图痛快;没有底线,揭人伤疤;不顾形象,豁出脸皮;不分场合,人越多越来劲。围观者不是来鼓掌加油,更不是来观摩学习的,而是来起哄看热闹的。看看到底可以多不讲道理,看看能有什么雷人的词句出现,以供茶余饭后的当笑话讲。

但泼妇骂街毕竟是市井民间,不代表民族文化的主流,而且已经多年少有。民间少了,总不至于都进了庙堂。我们经常自诩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尤其以前作为国家政府层面一直推崇遵章循礼,不知为什么对现代外交礼仪和规范却不以为然,经常由着性子来。

对此,我一位朋友的话让我顿开茅塞。他说:“怎么可以讲逻辑呢?讲逻辑那叫辩论,不叫吵架。”

原来是我一直弄错了性质,还真是吵架。

国歌里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现在危险不危险我不确定,但似乎中华民族到了“骂大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