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平均每九天就有人走私野生动物,哪地查获最多?

平均每九天就有人走私野生动物,哪地查获最多?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于 2020-02-29 19:33:3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硌在人们心底的那粒沙子,终于被清除了。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彻底扎紧了对野生动物的管控。

而在这之前的数十年,这桩隐匿在暗影里的买卖是怎样的面目呢?由于野生动物生意的非法性质,我们并不知道有多少动物被地下交易了。所以本文从海关公布的走私数据入手,揭开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一角。

野生动物走私有多猖狂?

野生动物自己也想不到,走私野生动物这门“生意”,能成为排在毒品、军火交易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走私活动。

我国什么情况呢?通过查阅海关总署的数据,我们发现,近十年来,2013年到2017年的野生动物走私最为猖狂,每年案件数在40到60件左右。最低的是2011年,只有11件。

总体来看,2008年到2018年的十年间,共有390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走私案件,平均算下来,全国范围内,每九天就有人企图走私野生动物而被抓,可以说是相当频繁了。

这些人都是在哪里被查获的呢?

2008年到2018年,很明显看出,广东海关查获的野生动物走私案件遥遥领先于其他海关。全国390件,广东独占104件,占比27%。

让人铤而走险的不是勇气,而是巨大的利润诱惑。据中国网报道,在马来西亚收购一只穿山甲只需花费数百元人民币,几经转手运至广东地区黑市销售价已达每公斤约700多元人民币,通常一只穿山甲重约七、八公斤,这意味着在广东地区每只穿山甲的售价可达6000元左右,而这还不是经过厨师烹饪后吃到食客嘴里的最终价格。

什么野生动物最倒霉?

动物再野,野不过人的贪欲。它们的肉身、皮毛、爪牙、鳞片,被一一剥夺,被用于药用、食用、收藏、宠物。

论文《近年我国海关野生动物走私状况分析》研究发现,2008—2018年野生动物走私涉及的物种高达109 种。兽类和爬行类,成为最惨的两类。

兽类的熊掌、熊胆、虎皮、象牙,都很常见,尤其是象牙,曾几何时,象牙还是官场“雅贿”的宠儿,国际环保组织野生救援协会的《中国象牙消费需求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合法和违法象牙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蝙蝠作为唯一一种能飞翔的哺乳动物,也是一种小型兽类。

爬行类的蜥蜴、蟒蛇、乌龟、蜘蛛、蚂蚁意外入围。它们被赋予了一个新身份“异宠”,开始适应在人类的室内环境下被饲养。

网上交易,要懂暗语

电影里演的野味贩子“人肉带货、当面交易”已经过时。网络为暗影里的交易披上了黑色的外衣。

国际野生动物贸易研究组织监测了31家文玩收藏类和电子商务平台,发现每个月的非法野生动物广告数量都在1500条左右波动,最高可达4000条。

网络留下了更少的物证和那端看不见的嫌疑人。这场游击战,在网上打得更加不见首尾。

以前,网络监测非法野生动物广告主要靠定位关键词,可如今,有关野生动物的关键词进化成了各种 “黑话”,在庞大的网络信息流中沉浮,难以识别。

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隼为例,灰背隼公的叫“垛子”、母的叫“马莲”,猎隼公的叫“棒子”、母的叫“兔虎”。最经常被投放广告的象牙,和“塑料”扯上了关系。

执法者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

不仅仅是传统的交易场所被整治:2月24日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决定通过后,至少35万处市场、餐馆、饭店被清理整治,收缴了野生动物近4万只。

网络力量也在行动:疫情期间,全国主要电商平台筛查下架或屏蔽、删除了75万多条野生动物交易信息,关停网店或删除账号1.7万个。

针对网络上不法野生动物商家用“暗语”进行交易的问题,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司长梁艾福做出了回应:“不管是‘暗语’还是传统的名称,都会进入监测以及电商平台筛查的敏感词或者关键词库。”

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并不会随着一纸禁令而彻底干脆地结束。它会以更隐蔽、更狡猾的方式存在我们身边。

打击犯罪的方式在与时俱进,而普通人能做的就是拒绝野生动物,道理连小孩子都懂:没有需求,就没有杀害。这桩买卖的根源,还是在无数普通人啊。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杨兰兰"2700亿澳元存款"掀舆论狂潮 胡锡进:肯定假
川普:她打败华尔街超级天才!“没人查一查吗”
中国紧握勒索全世界的武器 代价怵目惊心
丹麦公主音乐节身穿“昨夜X了他”T恤吓坏众人
80岁像50岁!美国“超级老人”研究 长寿记忆力的秘密

24小时讨论排行

天安门阅兵画面曝光:2.2万人举行首次综合演练
纽约地铁:亚裔男遭人推下轨道 最后成功逃回月台
中国很难应对!美财长揭「1根本差异」是最大挑战
街头惊见“殭尸漫步” 居民痛批:这政策摧毁波士顿
华裔从图书馆盗走中国国宝古籍:冒充日本人引三国热议
普京与特朗普即将见面,乌克兰陷入困境
“不再当好好先生” 川普突预告:将赶走华府所有街友!
爆万斯生日划独木舟 令调整湖泊水位 引耍特权质疑
美防长赫格塞斯转发惊人言论:女性不该有投票权
美国副总统万斯:俄乌不会满意任何和解协议
英伟达AMD:上缴中国高端芯片营收15%给川普政府
川普15日晤普京 乌克兰用领土换停火势在必行?
以色列击毙半岛电视台记者,指控他是"哈玛斯小组领袖"
新美国骗局:特朗普正重新定义美国的腐败?
泽连斯基:不会为了换取和平向俄罗斯割让领土
英伟达H20惹祸上身?官媒列3大罪状 高呼“不要买”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平均每九天就有人走私野生动物,哪地查获最多?

新京报 2020-02-29 19:33:31

硌在人们心底的那粒沙子,终于被清除了。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彻底扎紧了对野生动物的管控。

而在这之前的数十年,这桩隐匿在暗影里的买卖是怎样的面目呢?由于野生动物生意的非法性质,我们并不知道有多少动物被地下交易了。所以本文从海关公布的走私数据入手,揭开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一角。

野生动物走私有多猖狂?

野生动物自己也想不到,走私野生动物这门“生意”,能成为排在毒品、军火交易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走私活动。

我国什么情况呢?通过查阅海关总署的数据,我们发现,近十年来,2013年到2017年的野生动物走私最为猖狂,每年案件数在40到60件左右。最低的是2011年,只有11件。

总体来看,2008年到2018年的十年间,共有390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走私案件,平均算下来,全国范围内,每九天就有人企图走私野生动物而被抓,可以说是相当频繁了。

这些人都是在哪里被查获的呢?

2008年到2018年,很明显看出,广东海关查获的野生动物走私案件遥遥领先于其他海关。全国390件,广东独占104件,占比27%。

让人铤而走险的不是勇气,而是巨大的利润诱惑。据中国网报道,在马来西亚收购一只穿山甲只需花费数百元人民币,几经转手运至广东地区黑市销售价已达每公斤约700多元人民币,通常一只穿山甲重约七、八公斤,这意味着在广东地区每只穿山甲的售价可达6000元左右,而这还不是经过厨师烹饪后吃到食客嘴里的最终价格。

什么野生动物最倒霉?

动物再野,野不过人的贪欲。它们的肉身、皮毛、爪牙、鳞片,被一一剥夺,被用于药用、食用、收藏、宠物。

论文《近年我国海关野生动物走私状况分析》研究发现,2008—2018年野生动物走私涉及的物种高达109 种。兽类和爬行类,成为最惨的两类。

兽类的熊掌、熊胆、虎皮、象牙,都很常见,尤其是象牙,曾几何时,象牙还是官场“雅贿”的宠儿,国际环保组织野生救援协会的《中国象牙消费需求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合法和违法象牙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蝙蝠作为唯一一种能飞翔的哺乳动物,也是一种小型兽类。

爬行类的蜥蜴、蟒蛇、乌龟、蜘蛛、蚂蚁意外入围。它们被赋予了一个新身份“异宠”,开始适应在人类的室内环境下被饲养。

网上交易,要懂暗语

电影里演的野味贩子“人肉带货、当面交易”已经过时。网络为暗影里的交易披上了黑色的外衣。

国际野生动物贸易研究组织监测了31家文玩收藏类和电子商务平台,发现每个月的非法野生动物广告数量都在1500条左右波动,最高可达4000条。

网络留下了更少的物证和那端看不见的嫌疑人。这场游击战,在网上打得更加不见首尾。

以前,网络监测非法野生动物广告主要靠定位关键词,可如今,有关野生动物的关键词进化成了各种 “黑话”,在庞大的网络信息流中沉浮,难以识别。

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隼为例,灰背隼公的叫“垛子”、母的叫“马莲”,猎隼公的叫“棒子”、母的叫“兔虎”。最经常被投放广告的象牙,和“塑料”扯上了关系。

执法者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

不仅仅是传统的交易场所被整治:2月24日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决定通过后,至少35万处市场、餐馆、饭店被清理整治,收缴了野生动物近4万只。

网络力量也在行动:疫情期间,全国主要电商平台筛查下架或屏蔽、删除了75万多条野生动物交易信息,关停网店或删除账号1.7万个。

针对网络上不法野生动物商家用“暗语”进行交易的问题,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司长梁艾福做出了回应:“不管是‘暗语’还是传统的名称,都会进入监测以及电商平台筛查的敏感词或者关键词库。”

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并不会随着一纸禁令而彻底干脆地结束。它会以更隐蔽、更狡猾的方式存在我们身边。

打击犯罪的方式在与时俱进,而普通人能做的就是拒绝野生动物,道理连小孩子都懂:没有需求,就没有杀害。这桩买卖的根源,还是在无数普通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