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全新的生命形态!世界上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图)

全新的生命形态!世界上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于 2020-01-14 07:31:5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美国佛蒙特大学1月13日在其官网发布新闻稿,宣布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非洲爪蛙的干细胞制造出首个活体机器人,这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形态。

美国佛蒙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将创造出的活体机器人命名为Xenobots,它不像传统机器人那样拥有齿轮和机械臂,而是更像一团移动的粉红色肉体,可以实现钢铁和塑料机器人无法完成的任务。Xenobots可用于清除放射性废物,在海洋中收集微塑料,携带药物进入人体,甚至进入我们的动脉以清除斑块。这种可编程有机物可以向指定目标移动,被切开后还能自我修复。

佛蒙特大学研究人员首先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一种进化算法,模拟出一种有机体设计方案。然后,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从青蛙胚胎中提取干细胞,培育成皮肤细胞或心肌细胞,将它们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组装。这一活体机器人的长度不到1毫米,可在人体内活动,而且没有食物也能生存数周。

研究成果于13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研究者在项目网站上就安全性问题发文表示,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应该不会比心术不正的生物学家更容易生产有害生物。

查看评论(12)

24小时热点排行

56岁邓文迪闪耀威尼斯,和球星聊天合不拢嘴
伊万卡穿7.2万新娘裙赴贝索斯婚礼,还自曝房间号
印度裔爱妻伴万斯偷闲看足球赛,狙击手“站头顶”
有趣的考古新发现:古罗马千年石棺颠覆生死观
“全球第一网红”,也想来中国赚钱了吗?

24小时讨论排行

伊朗驻华大使宣布伊朗赢得了胜利 这是什么说法?
前女友出庭 杀妻案更多细节:贬低妻子 机场激吻前女友…
特朗普团队又整活 竞选筹款部门开卖 “爸爸衫”
特朗普宣布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
清华学霸硅谷杀妻案庭审:前女友揭露20年情感拉锯战
北京驾车撞9童案 肇事驾驶被传夫妻口角拿孩童泄愤
核弹诱惑:美国轰炸伊朗给无核国家带来的警示
太离谱!吉林大学学生因宿舍太热支帐篷过夜
特朗普集团悄悄撤下“美国制造”手机承诺
特朗普喊话中国多买美国石油 中国为何不愿意?
中国富豪海外移民人数居全球之冠这国成落脚首选
脱下作战服频频穿正装 泽连斯基为何穿衣风格突变?
哈尔滨高温 学生要求装冷气 教师竟称“境外势力抹黑”
客机失事原因不予公开,以免危及社会稳定
清华、北大、牛津一路名校 他在新加坡转行送外卖
深度:美国打击伊朗或影响北京对台战略考量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全新的生命形态!世界上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

新京报 2020-01-14 07:31:51

美国佛蒙特大学1月13日在其官网发布新闻稿,宣布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非洲爪蛙的干细胞制造出首个活体机器人,这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形态。

美国佛蒙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将创造出的活体机器人命名为Xenobots,它不像传统机器人那样拥有齿轮和机械臂,而是更像一团移动的粉红色肉体,可以实现钢铁和塑料机器人无法完成的任务。Xenobots可用于清除放射性废物,在海洋中收集微塑料,携带药物进入人体,甚至进入我们的动脉以清除斑块。这种可编程有机物可以向指定目标移动,被切开后还能自我修复。

佛蒙特大学研究人员首先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一种进化算法,模拟出一种有机体设计方案。然后,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从青蛙胚胎中提取干细胞,培育成皮肤细胞或心肌细胞,将它们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组装。这一活体机器人的长度不到1毫米,可在人体内活动,而且没有食物也能生存数周。

研究成果于13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研究者在项目网站上就安全性问题发文表示,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应该不会比心术不正的生物学家更容易生产有害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