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全新的生命形态!世界上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图)

全新的生命形态!世界上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于 2020-01-14 07:31:5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美国佛蒙特大学1月13日在其官网发布新闻稿,宣布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非洲爪蛙的干细胞制造出首个活体机器人,这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形态。

美国佛蒙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将创造出的活体机器人命名为Xenobots,它不像传统机器人那样拥有齿轮和机械臂,而是更像一团移动的粉红色肉体,可以实现钢铁和塑料机器人无法完成的任务。Xenobots可用于清除放射性废物,在海洋中收集微塑料,携带药物进入人体,甚至进入我们的动脉以清除斑块。这种可编程有机物可以向指定目标移动,被切开后还能自我修复。

佛蒙特大学研究人员首先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一种进化算法,模拟出一种有机体设计方案。然后,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从青蛙胚胎中提取干细胞,培育成皮肤细胞或心肌细胞,将它们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组装。这一活体机器人的长度不到1毫米,可在人体内活动,而且没有食物也能生存数周。

研究成果于13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研究者在项目网站上就安全性问题发文表示,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应该不会比心术不正的生物学家更容易生产有害生物。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挪威媒体:特朗普“突然”打电话称想获得诺奖
妻子被关,尹锡悦戴手铐脚镣外出就医,“狱中特权”被中止
被问中国海警船与海军军舰发生冲撞?国防部回应
涉嫌诈骗的网红“多肉饱饱”:身份是自己乱编的
希拉里称将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但有个条件

24小时讨论排行

2025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内地13所高校位列百强
价格胜过标签,关税影响下为何“美国制造”不香了?
普京:若当年是特朗普做总统,俄乌冲突或可避免
这次“双普会”阿拉斯加会晤,10个意味深长的细节
美国大学大洗牌:留学生一觉醒来,专业没了
特朗普提名他获“终身成就奖” 汤姆·克鲁斯婉拒了
美国大学大洗牌:留学生一觉醒来,专业没了
战后80年,日本首相石破茂讲话未提战争加害责任
胡锡进:普京飞赴美国,他是去冒险还是去收割?
“中方正严管稀土囤积,外企开始将生产线转移至中国”
被指涉种族歧视,这家瑞士手表品牌翻车了
挪威财政大臣突然接到特朗普电话 谈到诺奖和平奖
上海这栋1.5亿元起拍的历史建筑因无人出价流拍
苏-57与F-22战机可能在阿拉斯加空域首次正面相遇
“不交社保”潜规则被打破,快餐茶饮的缴纳现状如何
赖清德民调跌惨,吕秀莲提议:辞去党主席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全新的生命形态!世界上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

新京报 2020-01-14 07:31:51

美国佛蒙特大学1月13日在其官网发布新闻稿,宣布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非洲爪蛙的干细胞制造出首个活体机器人,这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形态。

美国佛蒙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将创造出的活体机器人命名为Xenobots,它不像传统机器人那样拥有齿轮和机械臂,而是更像一团移动的粉红色肉体,可以实现钢铁和塑料机器人无法完成的任务。Xenobots可用于清除放射性废物,在海洋中收集微塑料,携带药物进入人体,甚至进入我们的动脉以清除斑块。这种可编程有机物可以向指定目标移动,被切开后还能自我修复。

佛蒙特大学研究人员首先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一种进化算法,模拟出一种有机体设计方案。然后,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从青蛙胚胎中提取干细胞,培育成皮肤细胞或心肌细胞,将它们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组装。这一活体机器人的长度不到1毫米,可在人体内活动,而且没有食物也能生存数周。

研究成果于13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研究者在项目网站上就安全性问题发文表示,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应该不会比心术不正的生物学家更容易生产有害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