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日本“重回正轨”和好 摒弃前嫌的现实考量(图)

中国日本“重回正轨”和好 摒弃前嫌的现实考量

文章来源: BBC中文 于 2019-11-28 18:53:0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图片版权XINHUA

中国与日本,在经历了多年的政冷经热和政冷经冷的双边关系之后,终于又重回正轨。

本周,在日本访问的中国外长王毅会见了首相安倍晋三。会后,双方确认了值得关注的消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春天将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

王毅还强调说,两国关系已经重回正轨, 经历曲折反复,取得今天局面来之不易。

王毅所说的重回正轨的确来之不易。在2014年习近平与安倍晋三破冰会面后,直到2018年,中、日双方才恢复了总理互访,重回正轨成为两国关系的新定调。

中日关系如今究竟是什么局面呢?习近平对日本访问如果算是关系正常化的高潮,那么过去一年的你来我往则是重要的铺垫。

你来我往 图片版权XINHUA Image caption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赴东京出席于10月22日举行的德仁天皇即位庆典。

首先,两国高层的联系和沟通极为频繁。

2019年11月,中国外长王毅访问日本,与首相安倍晋三会谈; 2019年11月,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在泰国曼谷召开期间,中国总理李克强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面; 2019年10月,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日本德仁天皇即位庆典,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9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大阪出席20国集团峰会期间,会晤首相安倍晋三。 2018年10月,日本总理安倍晋三访问北京,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40周年。 2018年5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日本。

其次,两国社会层面的沟通。在两国领导人的推动下,中日刚刚建立了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旨在展开民间交流,增进国民之间的理解和友好。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越来越多游客前往日本,最近新增了多条来往于中日城市之间的航班。

图片版权AFP Image caption2014年,习近平应约与安倍晋三会见,两人在镜头前的表情以及身后两国国旗的缺失一度是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第三,经贸层面,中国与日本本周签署了一项动物卫生与检疫协议,为中国恢复进口日本牛肉铺平道路。

2001年日本出现俗称疯牛病的情况后,中国宣布禁止进口日本牛肉。外界预期中国这一维持了近20年的禁令,有望在2020年解除。

经贸投资

中国是日本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2018年达到3277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8%。

纯粹从商贸层面来看,中国自1970年代末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双边贸易额曾一路飘升突飞猛进。

据日本财务省的数据,1978年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0.79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11年达到3461.41亿美元,在33年间增至约68倍。

应该说, 2011年的中日贸易额是至今没有超越的峰值。

在投资方面,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 1987年日本对华实际投资额为2.2亿美元,占外资整体对华实际投资额约一成。2012,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增长至历史最高的73.5亿美元之后,出现下滑。

从这两方面的数字来看,2012年是中、日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的一年:此前,中日之间政治冷淡但经贸热度不减的局面,到2012年出现政治冷淡经贸也降温的情况,两国关系恶化到建交以来的最低点。

历史问题 安倍特别顾问:夹在中美间的日本如何寻找出路

1972年9月,中日发表联合声明,邦交实现正常化。1978年,双方又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日之间的关系,在建交联合声明中被定义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从一开始,日中关系的发展与美中关系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邻邦和历史这两点,恰恰正是日、中矛盾更多更复杂的原因。

2012年之前,中日关系不断出现风波和矛盾:日本修订教科书中有关两国战争历史的内容引起中国的批评,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国的谴责,等等。

2008年,中国生产的饺子在日本引起食品中毒事件余波未平,2010年中、日之间因为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主权争议发生了撞船事件,中国船长被日本逮捕,中国国内出现反日示威。

2012年,日本政府购买了钓鱼岛实现国有化引起中国方面强烈不满。此后2013年,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将钓鱼岛附近水域划入区内,也引起日本的严重抗议。在2013年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了靖国神社。这对原本就很紧张的中日关系增添了新的愤怒情绪。

在中国外交部的网站上,有关中、日近年的双边高层交往,从2014年开始说起,称习近平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应约一词,既反映出日本方面对改善关系的主动,也暗示了那次会见成为两国关系最近转折点的背后原因。

图片版权EPA 新的起点

尽管中、日两国在东海领土主权问题上的争议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但作为美国紧密同盟国的日本,在美国与中国近年来的实力抗衡和最近一年多的贸易战中,保持了与中国关系持续升温的势态。

分析中国外长王毅访问日本时的讲话,不难看出中国与日本重归于好的最重要原因:在美国走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之际,中日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强国,要携手抵制霸凌行径。军事防卫与美国同盟的日本,多年以来却一直是美国的贸易对手。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3年年底参拜靖国神社之后,便一直没有再去过。这样的姿态,无疑是中国方面所看重的。

而另一方面,日本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问题上的模糊态度,得到中国的正面解读。

2019年和2017年,连续召开两届的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日本都有别于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态度明确的反对国家,派出了代表参加。

有分析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与日本的印太构想,在亚洲有广泛的重合地区,因此日本方面寄希望于两国之间能找到契合点。

这样的契合点能否找到尚有待观察。不过,中日之间的互动的确越来越频密。双方正在酝酿的是:首相安倍晋三在12月再次访问中国参加中日韩峰会;日本防卫大臣河野太郎12月中旬访问北京,与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举行会谈。

果真,他将是过去10年以来,第一个访问中国的日本防卫大臣,意义之大显而易见。

查看评论(35)

24小时热点排行

黄仁勋:如果英伟达无法进入中国,那华为...
中又赢?巴基斯坦证实:使用J10战机击落印军“阵风”
纽约时报: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经终结
今晚10点!特朗普预告:将宣布与某大国的 “重大协议”
习近平冒着无人机袭击的危险来到莫斯科

24小时讨论排行

近代最大规模缠斗!125架战机激战1小时 38人丧命
散播假消息?印驳斥“巴击落军机”:拿旧照发文
沈阳将举行纪念苏军“不朽军团”游行 中小学生也参加
川普对等关税第一国!美国与英国签署贸易协议
印巴之战,让人大吃一惊的背后...
印巴爆发近20年最严重冲突后,莫迪首次发声
纽约时报:习近平访俄为中国拉拢欧洲的努力蒙上阴影
习近平告诉普京 面对“霸权骚扰”他与俄罗斯站在一起
不减息!川普发文大骂鲍威尔:蠢材 什么都不懂
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快讯!梵蒂冈冒白烟 新教皇当选
中国同意与美国谈判,但仍可能坚持强硬立场
中西医之争,到底是哪一个更厉害?
印度称摧毁巴防空系统 遭嘲讽:派几架阵风来查看
印度空袭巴基斯坦后巴方报复是否无可避免?
被拜登怼急眼,白宫怒批:他是国家之耻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日本“重回正轨”和好 摒弃前嫌的现实考量

BBC中文 2019-11-28 18:53:02

图片版权XINHUA

中国与日本,在经历了多年的政冷经热和政冷经冷的双边关系之后,终于又重回正轨。

本周,在日本访问的中国外长王毅会见了首相安倍晋三。会后,双方确认了值得关注的消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春天将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

王毅还强调说,两国关系已经重回正轨, 经历曲折反复,取得今天局面来之不易。

王毅所说的重回正轨的确来之不易。在2014年习近平与安倍晋三破冰会面后,直到2018年,中、日双方才恢复了总理互访,重回正轨成为两国关系的新定调。

中日关系如今究竟是什么局面呢?习近平对日本访问如果算是关系正常化的高潮,那么过去一年的你来我往则是重要的铺垫。

你来我往 图片版权XINHUA Image caption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赴东京出席于10月22日举行的德仁天皇即位庆典。

首先,两国高层的联系和沟通极为频繁。

2019年11月,中国外长王毅访问日本,与首相安倍晋三会谈; 2019年11月,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在泰国曼谷召开期间,中国总理李克强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面; 2019年10月,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日本德仁天皇即位庆典,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9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大阪出席20国集团峰会期间,会晤首相安倍晋三。 2018年10月,日本总理安倍晋三访问北京,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40周年。 2018年5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日本。

其次,两国社会层面的沟通。在两国领导人的推动下,中日刚刚建立了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旨在展开民间交流,增进国民之间的理解和友好。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越来越多游客前往日本,最近新增了多条来往于中日城市之间的航班。

图片版权AFP Image caption2014年,习近平应约与安倍晋三会见,两人在镜头前的表情以及身后两国国旗的缺失一度是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第三,经贸层面,中国与日本本周签署了一项动物卫生与检疫协议,为中国恢复进口日本牛肉铺平道路。

2001年日本出现俗称疯牛病的情况后,中国宣布禁止进口日本牛肉。外界预期中国这一维持了近20年的禁令,有望在2020年解除。

经贸投资

中国是日本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2018年达到3277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8%。

纯粹从商贸层面来看,中国自1970年代末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双边贸易额曾一路飘升突飞猛进。

据日本财务省的数据,1978年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0.79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11年达到3461.41亿美元,在33年间增至约68倍。

应该说, 2011年的中日贸易额是至今没有超越的峰值。

在投资方面,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 1987年日本对华实际投资额为2.2亿美元,占外资整体对华实际投资额约一成。2012,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增长至历史最高的73.5亿美元之后,出现下滑。

从这两方面的数字来看,2012年是中、日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的一年:此前,中日之间政治冷淡但经贸热度不减的局面,到2012年出现政治冷淡经贸也降温的情况,两国关系恶化到建交以来的最低点。

历史问题 安倍特别顾问:夹在中美间的日本如何寻找出路

1972年9月,中日发表联合声明,邦交实现正常化。1978年,双方又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日之间的关系,在建交联合声明中被定义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从一开始,日中关系的发展与美中关系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邻邦和历史这两点,恰恰正是日、中矛盾更多更复杂的原因。

2012年之前,中日关系不断出现风波和矛盾:日本修订教科书中有关两国战争历史的内容引起中国的批评,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国的谴责,等等。

2008年,中国生产的饺子在日本引起食品中毒事件余波未平,2010年中、日之间因为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主权争议发生了撞船事件,中国船长被日本逮捕,中国国内出现反日示威。

2012年,日本政府购买了钓鱼岛实现国有化引起中国方面强烈不满。此后2013年,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将钓鱼岛附近水域划入区内,也引起日本的严重抗议。在2013年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了靖国神社。这对原本就很紧张的中日关系增添了新的愤怒情绪。

在中国外交部的网站上,有关中、日近年的双边高层交往,从2014年开始说起,称习近平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应约一词,既反映出日本方面对改善关系的主动,也暗示了那次会见成为两国关系最近转折点的背后原因。

图片版权EPA 新的起点

尽管中、日两国在东海领土主权问题上的争议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但作为美国紧密同盟国的日本,在美国与中国近年来的实力抗衡和最近一年多的贸易战中,保持了与中国关系持续升温的势态。

分析中国外长王毅访问日本时的讲话,不难看出中国与日本重归于好的最重要原因:在美国走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之际,中日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强国,要携手抵制霸凌行径。军事防卫与美国同盟的日本,多年以来却一直是美国的贸易对手。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3年年底参拜靖国神社之后,便一直没有再去过。这样的姿态,无疑是中国方面所看重的。

而另一方面,日本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问题上的模糊态度,得到中国的正面解读。

2019年和2017年,连续召开两届的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日本都有别于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态度明确的反对国家,派出了代表参加。

有分析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与日本的印太构想,在亚洲有广泛的重合地区,因此日本方面寄希望于两国之间能找到契合点。

这样的契合点能否找到尚有待观察。不过,中日之间的互动的确越来越频密。双方正在酝酿的是:首相安倍晋三在12月再次访问中国参加中日韩峰会;日本防卫大臣河野太郎12月中旬访问北京,与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举行会谈。

果真,他将是过去10年以来,第一个访问中国的日本防卫大臣,意义之大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