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移民新政上海先试:外籍高才“落沪”直申永居(图)

中国移民新政上海先试:外籍高才“落沪”直申永居

文章来源: 文汇报 于 2019-11-19 09:37:4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沪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将为外籍人才留沪「开绿灯」。图为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开幕。 资料图片

公安部与上海签备忘录 挺多项移民新政先行先试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倪梦璟 上海报道)昨日,公安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沪签署了《公安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移民与出入境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实现上海高水平开放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支持上海多项先行先试移民管理政策措施,针对人才引进再创开放新高地。根据《备忘录》,未来,上海引进的具有国际公认杰出成就的外国人可直接申请永久居留,尤其沪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还将为外籍人才留沪「开绿灯」,提供更多便利。

根据《备忘录》,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将积极支持上海推进移民管理改革创新,在上海调研出台先行先试的出入境政策措施,助推平安上海建设;上海市政府将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超大型城市境外人员管理水平的提升。双方还将建立协作会商制度,健全信息沟通发佈机制,共同推进在沪建立移民政策研究和实践基地。

人才出入境便利对沪极重要

上海市市长应勇昨日在沪表示,开放已是上海的最大优势。国际人才出入境的便利程度,对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至关重要。近年来,上海在移民管理制度机制改革、出入境政策措施先行先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已成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上海的开放政策越来越多,这对于我们这类的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利好。」上海循态量子高级工程师汪超对香港文汇报表示,作为主攻量子信息产业化的创新企业,公司对于外籍人才引进早有考量,「从事前沿技术的公司对于国际人才的需求肯定是有的,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外籍高端人才在内地工作还是会有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无论是个人或者企业,相信都会有所受益。」

虽然公司目前还没有外籍员工,但「我们早有这个意向,我也注意到上海一直在人才吸引方面更加开放,尤其是临港,还有更加优惠的政策,这对于我们未来吸引外籍人才,甚至可能在临港开设新的公司或研发中心,激励本地人才,都是非常利好的。」汪超说道。

多公司考量开设临港机构

同样为新政感到振奋的,还有上海企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宇。「我对于上海的开放真的深有感触,现在的利好不仅让我们公司有了进一步的规划,也为我的很多外国朋友带来了更多的期待。」 王振宇表示,因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发现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有了来中国工作的意向,「但因为之前中国的永久居留证资格要求很高,申请程序繁琐,错过了来内地发展的机会。」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政策推出,王振宇的公司正考虑聘请外籍人才,「我们公司已经和外国公司有了合作,但我们更希望能够吸收全球智慧,有计划聘请外籍高端人才。现在的新政无论对于我们这样的中国公司,还是中外人才,就像开启了一辆高速列车,让我们有了更快捷和便利的环境,在中国土地发展壮大,我们未来也会考虑在临港新片区开设新分支机构,吸引更多外籍、外地人才来沪发展。」

中外人才交流将更频繁

近年来,上海有关人才的新政「辈出」,不仅上海「科创25条」 首次提及允许外籍人才承担政府科技项目,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亦公佈多条人才相关政策,为全球人才落沪敞开大门。在去年,上海还为诺奖得主在内的多人颁发了「中国绿卡」,又推出了「外籍人才网上申请当场取证」出入境新举措等,极大的便利了外籍人才来沪发展、定居。

上海唯链首席人力资源官王佳珉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公司的外籍僱员目前一般在海外分机构工作,但随着内地更多便利政策出台,相信未来中外人才的工作交流将更加频繁也更加便捷。「本土化与国际化共同组成了我们的基因,上海更为开放的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机制,不仅为海外企业用户来到我司交流降低了成本,也对海外高端人才到沪工作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她表示,相信更多利好政策推出将为中外企业开展、拓展、提升业务提供诸多便利。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比起痛失"人口红利", 扼住中国的真正"拐点"浮出水面?
在新加坡陪读3年,我发现真相和网上很不一样
从太空看北极光!美国宇航员分享壮丽画面
又吵起来!北京亮出“敌国条款” 日本:早失效了 你当年也…
力挺高市!日在野党魁表态"无须撤回发言",怒批中国施压




24小时讨论排行

非常多人渴望对日开战,为什么?
高市早苗不甩中国报复 最新民调支持率高达72%
黄海演习3连发 中国发布14天禁航令 实弹封锁由南打到北
28条太炸裂 川普出了一道终极难题 把世界带回19世纪
中日争端无缓和迹象,高市早苗面临考验
“若撤回 政权就终结”!高市坚持“台湾有事”说
《共同社》:中国拒绝明年1月举行日中韩首脑会谈
高市早苗"台海发言",后首次民调曝光,仍夺65%高支持率
英媒评选:全球“最令人向往国家”出炉 地表最酷
敏感时刻 日本南端岛链大幅扩军 小泉亲自督战
李强力避高市眼神 日想抢拍合照失败 学者曝原因
哪个国家“去一次就不想再去”?网点名这国:无聊死了
香港人照样去日本!北京吁勿赴日,日媒:几乎没人取消行程
“美国正考虑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H200高端芯片”
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国在引领全球绿色转型
美30岁女教师“付钱买春”多名初中男生 被判10年…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移民新政上海先试:外籍高才“落沪”直申永居

文汇报 2019-11-19 09:37:47


 

■沪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将为外籍人才留沪「开绿灯」。图为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开幕。 资料图片

公安部与上海签备忘录 挺多项移民新政先行先试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倪梦璟 上海报道)昨日,公安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沪签署了《公安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移民与出入境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实现上海高水平开放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支持上海多项先行先试移民管理政策措施,针对人才引进再创开放新高地。根据《备忘录》,未来,上海引进的具有国际公认杰出成就的外国人可直接申请永久居留,尤其沪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还将为外籍人才留沪「开绿灯」,提供更多便利。

根据《备忘录》,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将积极支持上海推进移民管理改革创新,在上海调研出台先行先试的出入境政策措施,助推平安上海建设;上海市政府将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超大型城市境外人员管理水平的提升。双方还将建立协作会商制度,健全信息沟通发佈机制,共同推进在沪建立移民政策研究和实践基地。

人才出入境便利对沪极重要

上海市市长应勇昨日在沪表示,开放已是上海的最大优势。国际人才出入境的便利程度,对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至关重要。近年来,上海在移民管理制度机制改革、出入境政策措施先行先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已成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上海的开放政策越来越多,这对于我们这类的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利好。」上海循态量子高级工程师汪超对香港文汇报表示,作为主攻量子信息产业化的创新企业,公司对于外籍人才引进早有考量,「从事前沿技术的公司对于国际人才的需求肯定是有的,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外籍高端人才在内地工作还是会有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无论是个人或者企业,相信都会有所受益。」

虽然公司目前还没有外籍员工,但「我们早有这个意向,我也注意到上海一直在人才吸引方面更加开放,尤其是临港,还有更加优惠的政策,这对于我们未来吸引外籍人才,甚至可能在临港开设新的公司或研发中心,激励本地人才,都是非常利好的。」汪超说道。

多公司考量开设临港机构

同样为新政感到振奋的,还有上海企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宇。「我对于上海的开放真的深有感触,现在的利好不仅让我们公司有了进一步的规划,也为我的很多外国朋友带来了更多的期待。」 王振宇表示,因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发现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有了来中国工作的意向,「但因为之前中国的永久居留证资格要求很高,申请程序繁琐,错过了来内地发展的机会。」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政策推出,王振宇的公司正考虑聘请外籍人才,「我们公司已经和外国公司有了合作,但我们更希望能够吸收全球智慧,有计划聘请外籍高端人才。现在的新政无论对于我们这样的中国公司,还是中外人才,就像开启了一辆高速列车,让我们有了更快捷和便利的环境,在中国土地发展壮大,我们未来也会考虑在临港新片区开设新分支机构,吸引更多外籍、外地人才来沪发展。」

中外人才交流将更频繁

近年来,上海有关人才的新政「辈出」,不仅上海「科创25条」 首次提及允许外籍人才承担政府科技项目,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亦公佈多条人才相关政策,为全球人才落沪敞开大门。在去年,上海还为诺奖得主在内的多人颁发了「中国绿卡」,又推出了「外籍人才网上申请当场取证」出入境新举措等,极大的便利了外籍人才来沪发展、定居。

上海唯链首席人力资源官王佳珉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公司的外籍僱员目前一般在海外分机构工作,但随着内地更多便利政策出台,相信未来中外人才的工作交流将更加频繁也更加便捷。「本土化与国际化共同组成了我们的基因,上海更为开放的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机制,不仅为海外企业用户来到我司交流降低了成本,也对海外高端人才到沪工作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她表示,相信更多利好政策推出将为中外企业开展、拓展、提升业务提供诸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