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日裔美国人的拘留营血泪史:在“两个祖国”间挣扎(组图)

日裔美国人的拘留营血泪史:在“两个祖国”间挣扎

文章来源: 搜狐 于 2019-02-16 12:36:0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14万日本移民与日裔美国人被迫迁徙至各个“拘留营”。(美联社)


参考消息网2月16日报道台湾联合新闻网2月12日刊登题为《挣扎的“两个祖国”:日裔美国人拘留营的黑历史》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汤姆是一个出生于美国的日裔美国人,一辈子只开福特车。并不是因为他是福特的死忠粉丝,或者他认为日本车性能不好。在汤姆17岁的那一年,一个事件在他心中烙下创伤,让他这辈子选择无论如何,都不开任何日本品牌的汽车。

汤姆的女儿后来还发现,自己的父亲本名根本不是汤姆,而是一个日文名字,之所以叫汤姆,是由于他以前学校的老师不会发音,就擅自帮他取了一个英文名字“Tom”,也从此成了他的护身符。而汤姆经历过“拘留营”强制收容日裔美国人之后,就再也不敢开日本车——因为他害怕任何细微的举动,都有可能让人们质疑他对美国的忠诚。



准备搬迁至拘留营的日裔。(美国国家档案局)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时任总统罗斯福在事发之后立即向日本与轴心国宣战,这个转折影响了汤姆的一生。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兴起了反日情绪,原本就已经饱受种族歧视的日裔美国人受到更激烈的排挤,许多日裔美国人在工作上遭到无故解聘。

由于珍珠港事件,美国政府担心日裔美国人有机会成为日本的间谍,遂以国防安全之名,将近14万的日本移民与日裔美国人,按照国家的命令迁徙至各个“拘留营”。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放弃财产,而且这当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已是美国公民。

顺从与反抗

营区内的日本人来自各个阶层,也包含妇女与小孩,一名女性曾说过:“我不知道我们这些人的共同点除了肤色之外还有什么。”

在政府的命令下,管理日裔美国人的工作交给了一个特殊的民间机构:WRA“战争安置机构”处理。日裔美国人分别被移置10个拘留营,这些营区大多位于荒郊野外,多数有铁丝网将他们与世隔绝,并由“美国人”管理。

许多人称这些营区为“集中营”,但与众为人知的纳粹集中营相比,这些拘留日裔美国人的营区还是有根本性上的差异:他们有足够的食物来源,成人在营区内工作、小孩则可以上学。而他们也不定期可以有些休闲娱乐。



拘留营中的棒球比赛。(路透社)


最重要的是,这些日裔美国人并没有遭到生命威胁,除了有人曾因企图逃跑而遭到射杀之外,只要不轻举妄动即可以明哲保身。事实上,日裔美国人也展现了无比的坚韧与顺从,他们大多数人即使不满国家对他们的安排,还是按照规矩服从命令。不过也有人选择对抗体制。



日本移民与日裔美国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放弃财产。(美联社)


哪一个祖国?

到了1943年,由于美国考虑要对日裔美国人征兵组成一支特殊的军队,WRA便以战争的考虑给予这些日裔美国人进行一份“忠诚问卷”,以测试日裔美国人究竟忠于哪个祖国:血缘上的日本还是文化上的美国。其中问题27与28最为争议:

问题27:你是否愿意加入美国的军队,并且不论被派遣至哪里都愿意执行任务?

问题28:你是否誓言无条件效忠美国、忠实捍卫美国免于任何来自国内外的攻击,并且放弃对日本天皇、或其他外国政府与组织任何形式的效忠?



WRA给予日裔美国人“忠诚问卷”,以测试日裔美国人究竟忠于哪个祖国。(路透社)


面对这样的问卷,许多日裔美国人不只感到困惑,甚至是愤怒。有部分以年轻男性为主的群体,在这两个关键问题都选择了否定的答案,他们被戏称为“说不男孩”,并被冠上“不忠诚”的名号。

赔偿与转变

在当今主流社会的认知上,当初美国政府的政策无疑是种族主义的结果。罗斯福的将军德威特就曾经说:日本佬终究是日本佬。

意指就算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依旧不是正统的美国人,还是有可能成为日本间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少日裔美国人陆续争取国家赔偿与诉讼,美国政府也陆续补偿一些当时被无故关进拘留营的日裔美国人。

一直到1988年,时任总统的里根正式为美国政府道歉,承认当时是出于偏见与种族主义而将日裔美国人囚禁,并且给予当时的受害者一人2万美元的赔偿。

2006年,时任总统布什签署了相关法案,拨款3800万美金保留当年拘留日裔美国人的遗址。

文章说,即使美国政府展现诚意,给予赔偿与恢复名誉,但对当年的受害者而言,许多伤害还是难以磨灭。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有华人靠拍照举报年赚$70多万 议员怒:制度被玩坏了
姓袁的历史老师 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深有同感:有股力量拖拽着几乎所有人向下坠落
美国“裁员潮”密集爆发,就业市场警报拉响
曼达尼当选 华尔街严阵以待 企业纷纷搬家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民主党人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他将在任期内做什么
曼达尼组建全女性过渡团队,为纽约市长工作做准备
"去建设银行山东东营支行取现,我竟被银行报警了"
奥巴马向共和党喊话:千万家庭或面临饥饿寒冬
川普回应曼达尼:对我客气点 你很多东西要我批呢
罕见的文坛天才,30年了,她无可替代
听证会上,特朗普关税政策遭美国高院大法官围攻
重磅!佩洛西宣布不再连任议员 闯荡美政坛近40年…
曼达尼成纽约市长 演说频批总统 川普:一切就此开始
纽约和伦敦市长都是南亚穆斯林,共同对抗右翼势力
中国高官不敢回答川普 被疑是他:习近平黑色幽默
央视批户晨风:以“苹果人安卓人”恶意制造对立 极端话术…
美国纽约市及地方选举:民主党大胜背后的四大意义
马斯克疯狂设想:用AI卫星遮住太阳降温
川普关税案"2派大法官都质疑",最高法院最快几周内裁决
“美国的大学体系已经崩坏” 这公司招募高中精英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日裔美国人的拘留营血泪史:在“两个祖国”间挣扎

搜狐 2019-02-16 12:36:02


近14万日本移民与日裔美国人被迫迁徙至各个“拘留营”。(美联社)


参考消息网2月16日报道台湾联合新闻网2月12日刊登题为《挣扎的“两个祖国”:日裔美国人拘留营的黑历史》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汤姆是一个出生于美国的日裔美国人,一辈子只开福特车。并不是因为他是福特的死忠粉丝,或者他认为日本车性能不好。在汤姆17岁的那一年,一个事件在他心中烙下创伤,让他这辈子选择无论如何,都不开任何日本品牌的汽车。

汤姆的女儿后来还发现,自己的父亲本名根本不是汤姆,而是一个日文名字,之所以叫汤姆,是由于他以前学校的老师不会发音,就擅自帮他取了一个英文名字“Tom”,也从此成了他的护身符。而汤姆经历过“拘留营”强制收容日裔美国人之后,就再也不敢开日本车——因为他害怕任何细微的举动,都有可能让人们质疑他对美国的忠诚。



准备搬迁至拘留营的日裔。(美国国家档案局)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时任总统罗斯福在事发之后立即向日本与轴心国宣战,这个转折影响了汤姆的一生。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兴起了反日情绪,原本就已经饱受种族歧视的日裔美国人受到更激烈的排挤,许多日裔美国人在工作上遭到无故解聘。

由于珍珠港事件,美国政府担心日裔美国人有机会成为日本的间谍,遂以国防安全之名,将近14万的日本移民与日裔美国人,按照国家的命令迁徙至各个“拘留营”。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放弃财产,而且这当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已是美国公民。

顺从与反抗

营区内的日本人来自各个阶层,也包含妇女与小孩,一名女性曾说过:“我不知道我们这些人的共同点除了肤色之外还有什么。”

在政府的命令下,管理日裔美国人的工作交给了一个特殊的民间机构:WRA“战争安置机构”处理。日裔美国人分别被移置10个拘留营,这些营区大多位于荒郊野外,多数有铁丝网将他们与世隔绝,并由“美国人”管理。

许多人称这些营区为“集中营”,但与众为人知的纳粹集中营相比,这些拘留日裔美国人的营区还是有根本性上的差异:他们有足够的食物来源,成人在营区内工作、小孩则可以上学。而他们也不定期可以有些休闲娱乐。



拘留营中的棒球比赛。(路透社)


最重要的是,这些日裔美国人并没有遭到生命威胁,除了有人曾因企图逃跑而遭到射杀之外,只要不轻举妄动即可以明哲保身。事实上,日裔美国人也展现了无比的坚韧与顺从,他们大多数人即使不满国家对他们的安排,还是按照规矩服从命令。不过也有人选择对抗体制。



日本移民与日裔美国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放弃财产。(美联社)


哪一个祖国?

到了1943年,由于美国考虑要对日裔美国人征兵组成一支特殊的军队,WRA便以战争的考虑给予这些日裔美国人进行一份“忠诚问卷”,以测试日裔美国人究竟忠于哪个祖国:血缘上的日本还是文化上的美国。其中问题27与28最为争议:

问题27:你是否愿意加入美国的军队,并且不论被派遣至哪里都愿意执行任务?

问题28:你是否誓言无条件效忠美国、忠实捍卫美国免于任何来自国内外的攻击,并且放弃对日本天皇、或其他外国政府与组织任何形式的效忠?



WRA给予日裔美国人“忠诚问卷”,以测试日裔美国人究竟忠于哪个祖国。(路透社)


面对这样的问卷,许多日裔美国人不只感到困惑,甚至是愤怒。有部分以年轻男性为主的群体,在这两个关键问题都选择了否定的答案,他们被戏称为“说不男孩”,并被冠上“不忠诚”的名号。

赔偿与转变

在当今主流社会的认知上,当初美国政府的政策无疑是种族主义的结果。罗斯福的将军德威特就曾经说:日本佬终究是日本佬。

意指就算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依旧不是正统的美国人,还是有可能成为日本间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少日裔美国人陆续争取国家赔偿与诉讼,美国政府也陆续补偿一些当时被无故关进拘留营的日裔美国人。

一直到1988年,时任总统的里根正式为美国政府道歉,承认当时是出于偏见与种族主义而将日裔美国人囚禁,并且给予当时的受害者一人2万美元的赔偿。

2006年,时任总统布什签署了相关法案,拨款3800万美金保留当年拘留日裔美国人的遗址。

文章说,即使美国政府展现诚意,给予赔偿与恢复名誉,但对当年的受害者而言,许多伤害还是难以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