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参军换身份捐躯华裔美军士兵遗属不为人知的悲怆生活(图)

参军换身份捐躯华裔美军士兵遗属不为人知的悲怆生活

文章来源: 侨报 于 2018-12-15 12:48:0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参军换身份捐躯异国他乡,华裔美军士兵遗属不为人知的悲怆生活。

一、【记者手记】夜色依旧深重的凌晨时分,休斯敦。

他给记者发来语音留言,“终于把人送走了,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一路开车回来,眼泪都流下来了。”



休斯敦,一位乞丐站在十字路口乞讨,他的背心上写着“美国退伍老兵”的字样。(图源:侨报记者陈琳摄)




2018年,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休斯敦国家公墓。(图源:受访老兵提供)


说这话的,是一位在伊拉克战场上活下来的华裔老兵;而刚刚被他送走的那个人,是当年死在战场上的一位兄弟的遗孀。孤儿寡母的生活过了十多年,她不得不离开休斯敦,去一个能给她带来更多收入的地方生活,这么做的唯一目的,就是给儿子准备上大学的钱。

这种故事在圣诞、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格外令人伤感。当户户点灯、家家团圆的时候,有一些家庭,却永远、永远缺了一个人,那些身为人父、人夫、人子,却捐躯在沙场的人。留给那些遗属们的,是经年累月却仍然抹不去的痛。

为国而战本是男儿的荣耀,但眼前的这个故事之所以令人嗟叹,是因为在那群逝者中,有不少是以参军换入籍的华裔士兵。他们原本身份各异,为了加入美国国籍而走上了同一条道路。可是,在伊拉克战争(俗称“笫二次海湾战争”)那个特殊时期,入籍捷径实为生命险径。据知情人称,仅在大休斯敦地区,就留下了一百多个因此而破碎的华裔家庭。

逝者已矣。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国籍令其家人也成为了美国公民,但是,留在他们身后的生活,却充满了难言与酸楚。凌晨的那场送别,只是众多伤感故事中的一曲。

二、【遗属的余生】

坐在飞机上,目的地是洛杉矶。她知道,在那里有一份给老人做护理的工作在等待着她。对于一个四、五十岁又不怎么会英文的女人来说,那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无论是工作的稳定性还是收入水平,而这种工作,在休斯敦却较难得到。

代价是什么呢?除了各种不确定性之外,眼下她还得把唯一的儿子暂时留在休斯敦生活,托友人照顾,等她安顿好了再考虑转学过去。对于一个妈妈来说,这是一个很难的决定,而现实又逼着她不得不做如此安排。

十多年前,她的丈夫、一个才30出头的男人,战死在伊拉克,那时他们结婚并没多久。自此以后,她是儿子的依靠,儿子也是她的未来。但是,有了美国国籍、得到一些抚恤金后又如何呢?在休斯敦的中国城里,这些年下来她已经拚不动了,收入还是那么微薄,而她的眼前,有买房的压力、有给儿子攒教育经费的压力。这似乎是华人的文化传统,总要为后代尽可能的留下点什么,可敬,也可叹。所以,尽管在这座城市里多多少少都能得到亡夫战友们的帮忙,但她还是决定远走加州。

处于困境中的遗属家庭远不止这一个,苦恼也远不止经济窘迫这一桩。生活有多沉重,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

三、【刻入骨髓的回忆】

战争的残酷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想象不到的。在听幸存者讲述过往的时候,既令人毛发立正,也令人无尽感慨。而这一切,就发生在不过十多年前。从2003年开始的伊拉克战争,其造成的死伤人数其实至今仍然模糊,现有数据表明,美国至少付出了4千条生命,还有3万2千多名伤者。这其中有多少是华裔士兵,记者至今仍在努力为此而求证。

“你一脚踩下去,就像是在沙地上踩到了一个空的罐头盒,有经验的会直立不动、呼叫排爆人员,没经验的脚一抬,炸弹就爆炸了。”

“有一次一个小队出去执行任务,9个人,有男有女,被炸了,只剩了一个人和不知道谁的一条腿。巷战就是恶梦。”

“原本新兵都要训练六个月再上战场,但那些新兵没有训练几天就上去了。战争太残酷了,三个月就必须换防,战场缺人。”

“当时参军就能拿国籍,快的只要一个星期美国护照就拿到手了。他们的护照都带在身边,有些人实在撑不住,只能当逃兵,以一种不名誉的方式退伍。”

酒与烟,也许是一些从战场上活下来的男人们毕其余生都少不了的东西,更可怕的还有毒品。可是,万事皆有源头,有多少人愿意、或者能够想象,发生在那些人身上的每一日、每一夜的痛,以及令他们挥之不去的那些梦魇。

“生活就如同隧道,眼前总是走不出的黑暗。有时候,一了百了的念头就是因此而生。能挣扎着活下来的人,都不容易。”

四、【一年的尾,人情的味】

在休斯敦的华裔圈子里,有些组织、有些人常年在关心、照顾那些阵亡士兵的家人。临近过节的这些天,他们正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各界收集捐赠;而下周,他们收集来的那些慰问金和物资就会被送到军方指定机构,然后分发给那些战死的华裔士兵的遗属。不管多少,这份心意,都让人感动。

无论生活呈现给我们什么面貌,我们都要坚强的活下去,为死者,也为生者。而爱,哪怕只有点滴,都是伴我们同行的最好的伙伴。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柯克枪击案嫌犯:从四年总统奖学金优等生到枪手
孩子一走,配偶终于处成道友
“有些人被枪杀”正常?说完,他被枪杀
罗永浩的直播回应结束了,西贝的夜静悄悄
石家庄突发巨响,有居民称“房子玻璃都震动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柯克案枪手竟是出自传统共和党家庭 说明了什么?
柯克遇刺案嫌犯父为警官 双亲象党 曾扮川普过万圣
美商务部长爆料:特朗普想让哈佛大学投建职业学校
“小黑妮”宣布结婚:从小被河南夫妇收养的巴基斯坦人
一泡尿判赔海底捞220万,警告父母管好自家熊孩子
法德英发表联合声明 欧盟酝酿制裁以色列 停止售武
被美拘留的韩国工人:不认为有人还想留在美国
尼泊尔诞生史上首位女总理 曾留学印度 打贪“零容忍”
马斯克xAI被曝裁员至少500人,Grok 团队是重灾区
印度欲弯道超车中国 抢先祭出“核动力航母”计划
贝索斯新妻和C罗未婚妻罕见同框,比拼30克拉钻戒
专访西贝贾国龙:我现在陷入自证清白循环
“一人200元班费,全班近1万元要用到什么时候”?
哈里王子和查尔斯国王会面,父子有望修复关系
当舆论开始倒向对方,西贝能赢罗永浩吗?
秒没!iPhone17预售比去年难抢,苹果官网“崩”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参军换身份捐躯华裔美军士兵遗属不为人知的悲怆生活

侨报 2018-12-15 12:48:07

参军换身份捐躯异国他乡,华裔美军士兵遗属不为人知的悲怆生活。

一、【记者手记】夜色依旧深重的凌晨时分,休斯敦。

他给记者发来语音留言,“终于把人送走了,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一路开车回来,眼泪都流下来了。”



休斯敦,一位乞丐站在十字路口乞讨,他的背心上写着“美国退伍老兵”的字样。(图源:侨报记者陈琳摄)




2018年,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休斯敦国家公墓。(图源:受访老兵提供)


说这话的,是一位在伊拉克战场上活下来的华裔老兵;而刚刚被他送走的那个人,是当年死在战场上的一位兄弟的遗孀。孤儿寡母的生活过了十多年,她不得不离开休斯敦,去一个能给她带来更多收入的地方生活,这么做的唯一目的,就是给儿子准备上大学的钱。

这种故事在圣诞、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格外令人伤感。当户户点灯、家家团圆的时候,有一些家庭,却永远、永远缺了一个人,那些身为人父、人夫、人子,却捐躯在沙场的人。留给那些遗属们的,是经年累月却仍然抹不去的痛。

为国而战本是男儿的荣耀,但眼前的这个故事之所以令人嗟叹,是因为在那群逝者中,有不少是以参军换入籍的华裔士兵。他们原本身份各异,为了加入美国国籍而走上了同一条道路。可是,在伊拉克战争(俗称“笫二次海湾战争”)那个特殊时期,入籍捷径实为生命险径。据知情人称,仅在大休斯敦地区,就留下了一百多个因此而破碎的华裔家庭。

逝者已矣。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国籍令其家人也成为了美国公民,但是,留在他们身后的生活,却充满了难言与酸楚。凌晨的那场送别,只是众多伤感故事中的一曲。

二、【遗属的余生】

坐在飞机上,目的地是洛杉矶。她知道,在那里有一份给老人做护理的工作在等待着她。对于一个四、五十岁又不怎么会英文的女人来说,那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无论是工作的稳定性还是收入水平,而这种工作,在休斯敦却较难得到。

代价是什么呢?除了各种不确定性之外,眼下她还得把唯一的儿子暂时留在休斯敦生活,托友人照顾,等她安顿好了再考虑转学过去。对于一个妈妈来说,这是一个很难的决定,而现实又逼着她不得不做如此安排。

十多年前,她的丈夫、一个才30出头的男人,战死在伊拉克,那时他们结婚并没多久。自此以后,她是儿子的依靠,儿子也是她的未来。但是,有了美国国籍、得到一些抚恤金后又如何呢?在休斯敦的中国城里,这些年下来她已经拚不动了,收入还是那么微薄,而她的眼前,有买房的压力、有给儿子攒教育经费的压力。这似乎是华人的文化传统,总要为后代尽可能的留下点什么,可敬,也可叹。所以,尽管在这座城市里多多少少都能得到亡夫战友们的帮忙,但她还是决定远走加州。

处于困境中的遗属家庭远不止这一个,苦恼也远不止经济窘迫这一桩。生活有多沉重,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

三、【刻入骨髓的回忆】

战争的残酷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想象不到的。在听幸存者讲述过往的时候,既令人毛发立正,也令人无尽感慨。而这一切,就发生在不过十多年前。从2003年开始的伊拉克战争,其造成的死伤人数其实至今仍然模糊,现有数据表明,美国至少付出了4千条生命,还有3万2千多名伤者。这其中有多少是华裔士兵,记者至今仍在努力为此而求证。

“你一脚踩下去,就像是在沙地上踩到了一个空的罐头盒,有经验的会直立不动、呼叫排爆人员,没经验的脚一抬,炸弹就爆炸了。”

“有一次一个小队出去执行任务,9个人,有男有女,被炸了,只剩了一个人和不知道谁的一条腿。巷战就是恶梦。”

“原本新兵都要训练六个月再上战场,但那些新兵没有训练几天就上去了。战争太残酷了,三个月就必须换防,战场缺人。”

“当时参军就能拿国籍,快的只要一个星期美国护照就拿到手了。他们的护照都带在身边,有些人实在撑不住,只能当逃兵,以一种不名誉的方式退伍。”

酒与烟,也许是一些从战场上活下来的男人们毕其余生都少不了的东西,更可怕的还有毒品。可是,万事皆有源头,有多少人愿意、或者能够想象,发生在那些人身上的每一日、每一夜的痛,以及令他们挥之不去的那些梦魇。

“生活就如同隧道,眼前总是走不出的黑暗。有时候,一了百了的念头就是因此而生。能挣扎着活下来的人,都不容易。”

四、【一年的尾,人情的味】

在休斯敦的华裔圈子里,有些组织、有些人常年在关心、照顾那些阵亡士兵的家人。临近过节的这些天,他们正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各界收集捐赠;而下周,他们收集来的那些慰问金和物资就会被送到军方指定机构,然后分发给那些战死的华裔士兵的遗属。不管多少,这份心意,都让人感动。

无论生活呈现给我们什么面貌,我们都要坚强的活下去,为死者,也为生者。而爱,哪怕只有点滴,都是伴我们同行的最好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