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全程英文谈川普,你听过吗?(图/视频)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全程英文谈川普,你听过吗?

文章来源: 政知道 于 2017-01-26 15:20:2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司司长陆慷全程英文接受美国媒体专访的视频刷爆朋友圈,一夜之间,昔日在外交部蓝厅以冷静、严谨形象示人的陆慷,又让外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一面。

作为国家立场的表达者,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选择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发声阐述中国立场、外交策略,这本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毕竟这样的访谈在海外的传播度是不言而喻的。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找出了几位发言人英文接受国外媒体采访的视频,大家也可以感受下这些中国外交官的别样风采。

陆慷:英文论述台湾问题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NBC网站于美国当地时间1月24日挂出了陆慷受访的视频,采访陆慷的记者是NBC晚间新闻主持人莱斯特·霍尔特(Lester Holt),他曾主持2016年美国大选的首场辩论。NBC网站专访视频配文说明这么写道:“中国向特朗普发出强硬信号。”



△陆慷接受专访视频

 
受访回答台湾问题时,陆慷和霍尔特的交锋让很多网友印象深刻。

当被问及“如果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更进一步,中国会如何回应”时,陆慷表示,不会做出任何预判,但中方立场非常明确:第一,“一个中国”原则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基础;第二,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不能被用来谈判或作为筹码。

几轮交锋过后,霍尔特说“所以听起来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陆慷回答没有余地,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基础。霍尔特继续“下套”,追问“one hundred percent(百分之百)”确定?陆慷坚定回答“one hundred percent(百分之百)”。

在半个小时专访中,陆慷谈及了特朗普就职、台湾、南海、朝鲜等多个话题,很多网友评论称,陆慷坚守立场,又不失风度,尤其是全程流利英文,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一场非常精彩的访谈。



△网友评论

 
从履历上看,在外交部工作24年的陆慷绝对称得上是名资深外交官,不过,直到2015年6月成为外交部第29任新闻发言人、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陆慷才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此前他在联合国、爱尔兰、美国都有过驻外经历。

据说,陆慷中学时代英语就不错,他家乡媒体——江苏的《现代快报》报道过,陆慷高中就读于南京外国语学校,这所学校口碑在外,媒体曾统计,该校毕业生在外交部工作的已经有上百人,参赞以上的有50多人,有近10位英语、德语、法语专业的南外毕业生给国家最高领导人当过翻译。陆慷在校期间,给老师的印象是“沉稳、好学、聪明”,英语基本功相当扎实。

因为工作关系,政知君平日里也经常见到陆慷,他个子不高,留着平头,言谈朴实。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陆慷作为主持人总是给记者留足采访的时间,满足记者采访的需求。

刘建超:菲律宾说南海

现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刘建超四方脸,一笑脸上还有俩酒窝,戴副金丝边大框眼镜,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刘建超是吉林人,1964年2月出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他是80年代的“海归”,1986年到1987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学习,回国后即进入外交部工作。2001年回到外交部新闻司,担任发言人,当时,刘建超仅38岁,是外交部史上最年轻的发言人。

说起语言,其实初入外交部,刘建超就在翻译室任科员,这个部门“盛产”两会发布会上的翻译、领导人的翻译等等。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也在网上找到了刘建超2011年任菲律宾大使的一段英文采访视频,视频中,刘建超就南海问题发声,他的语音、流利程度其实都是很不错的。

2015年,刘建超从外交部部长助理职务调任至国家预防腐败局任专职副局长。现在大家在中国海外追逃、追赃事务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吴建民:法语赢得阵阵掌声

吴建民,是外交部老一代的新闻发言人,1991年到1994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1965年到1971年,在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期间,他曾多次给毛主席、周总理、陈毅等老一辈领导人做过翻译。

吴建民不止一次接受BBC《HARD TALK》专访,和陆慷受访场景相似的是,BBC主持人同样问题尖锐,吴建民也是全程英文应战,表达中国的立场。在某次专访中,针对南海、联合国等问题,吴建民做了回应。政知君找到这段视频,但因为平台限制无法分享给大家。

不过,没关系,我们感受一下吴建民的法语。

实际上,法语才是他的老本行。吴建民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后被分配到外交部。关于做法文翻译,外交部礼宾司原代司长鲁培新曾给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讲过一段往事。鲁培新与吴建民几乎同时期进入外交部,上世纪60年代还一起共过事。

据鲁培新回忆,当年吴建民被借调到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后被派到布达佩斯常驻做翻译。有一次陪同胡启立(曾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去布拉格开国际会议,正值中苏关系变化期,双方争论比较激烈,吴建民作为胡启立的法文翻译,以其优秀的业务水平,在胡启立的即席发言环节,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

如果不是2016年6月那场车祸,吴建民现在可能还依然活跃在媒体上,传达中国的声音。

发言人啥时候说英语?

最后,其实很多网友都在问:外交部里的外交官们是不是语言能力都很好?

就这个问题,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咨询了几位在部里工作的人。据他们说,能考入外交部的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入部考试设有听力、口语以及业务笔试这些内容,能考入的人基础都是很好的。此外,他们还要在工作中继续学习。政知君前些日子采访的一个外交官说,派出驻外后,很多工作人员也会在当地报语言学习班,继续深造,这些都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方式。

不过,听到外交部发言人的英语并不容易。

平日里跑外交、国际口线的政知君见到外交部发言人说英语的场合并不多。能接触到外交部发言人的场合有这么几个:一是例行记者会;二是关于领导人出访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三就是外交部、国新办每年举行的中外媒体新年招待会。

前两个属于官方外交场合,按照惯例,外交部发言人都是用中文答问。只有后一个气氛相对轻松,有听到外交部发言人说英文的机会。在2017年国新办的新年招待会上,政知君就听到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用英文同埃及、美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记者聊了老半天。

在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印象中,中国外交部官员与国外媒体互动的方式多为在报刊撰文、接受媒体联合采访,而这种面对面专访的方式却不多见。有媒体指出,陆慷此次受访是中国外交部官员首次就特朗普上任接受西方媒体的专访。不得不说的是,作为一个外交官,接受采访时,是不能随意发表立场的,措辞得十分注意,所以这次受访也可以说是一个外交官受访的教科书。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默多克太子大出血33亿买断,邓文迪两女躺赢了?
习梦碎!人类预期寿命已过高峰 这年龄层活不过百岁
长城不足十米高,能抵御什么?专家:让胡人陷入绝境
发布会炸场!苹果AirPods秒变“同声传译” 华人赞神器
尼泊尔狂潮:国会陷入火海 官员被剥光衣服殴打…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裔日籍参议员石平遭北京制裁 被批日本余茂春
川普当面被骂「现代希特勒」,下秒反应超意外
令人发指!纽约年迈夫妇遭入室劫杀 嫌犯行凶后纵火
大清真的“错过”了工业革命?或不是因骄傲无知 而是…
美国要韩国投资却“故意”不给签证?揭背后的算计
尼泊尔暴动失控!前总理夫人受困"活活烧死",财长当街遭殴
最高院再挺川普移民政策 恐让拉丁裔成“合法猎物”
美国单打独斗难敌中国,联手盟友才有胜算
以色列空袭 哈马斯:袭击致6死惟所有领导人生还
她的死,让特朗普直呼“可怕”
给爱泼斯坦写的色情生日贺信遭曝光,特朗普回应
乌女子在美遭刺喉案 特朗普:她的血沾满民主党人手
斩首?以媒:哈玛斯4大领导人卡达开会时 导弹来袭
中国自助餐馆遭ICE突袭 两华人窝藏无证客被控重罪
以色列炸卡达6死!川普怒:非常不开心
全美沸腾!爱泼斯坦“恶魔岛”238页绝密文档照片曝光!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全程英文谈川普,你听过吗?

政知道 2017-01-26 15:20:23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司司长陆慷全程英文接受美国媒体专访的视频刷爆朋友圈,一夜之间,昔日在外交部蓝厅以冷静、严谨形象示人的陆慷,又让外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一面。

作为国家立场的表达者,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选择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发声阐述中国立场、外交策略,这本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毕竟这样的访谈在海外的传播度是不言而喻的。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找出了几位发言人英文接受国外媒体采访的视频,大家也可以感受下这些中国外交官的别样风采。

陆慷:英文论述台湾问题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NBC网站于美国当地时间1月24日挂出了陆慷受访的视频,采访陆慷的记者是NBC晚间新闻主持人莱斯特·霍尔特(Lester Holt),他曾主持2016年美国大选的首场辩论。NBC网站专访视频配文说明这么写道:“中国向特朗普发出强硬信号。”



△陆慷接受专访视频

 
受访回答台湾问题时,陆慷和霍尔特的交锋让很多网友印象深刻。

当被问及“如果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更进一步,中国会如何回应”时,陆慷表示,不会做出任何预判,但中方立场非常明确:第一,“一个中国”原则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基础;第二,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不能被用来谈判或作为筹码。

几轮交锋过后,霍尔特说“所以听起来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陆慷回答没有余地,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基础。霍尔特继续“下套”,追问“one hundred percent(百分之百)”确定?陆慷坚定回答“one hundred percent(百分之百)”。

在半个小时专访中,陆慷谈及了特朗普就职、台湾、南海、朝鲜等多个话题,很多网友评论称,陆慷坚守立场,又不失风度,尤其是全程流利英文,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一场非常精彩的访谈。



△网友评论

 
从履历上看,在外交部工作24年的陆慷绝对称得上是名资深外交官,不过,直到2015年6月成为外交部第29任新闻发言人、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陆慷才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此前他在联合国、爱尔兰、美国都有过驻外经历。

据说,陆慷中学时代英语就不错,他家乡媒体——江苏的《现代快报》报道过,陆慷高中就读于南京外国语学校,这所学校口碑在外,媒体曾统计,该校毕业生在外交部工作的已经有上百人,参赞以上的有50多人,有近10位英语、德语、法语专业的南外毕业生给国家最高领导人当过翻译。陆慷在校期间,给老师的印象是“沉稳、好学、聪明”,英语基本功相当扎实。

因为工作关系,政知君平日里也经常见到陆慷,他个子不高,留着平头,言谈朴实。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陆慷作为主持人总是给记者留足采访的时间,满足记者采访的需求。

刘建超:菲律宾说南海

现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刘建超四方脸,一笑脸上还有俩酒窝,戴副金丝边大框眼镜,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刘建超是吉林人,1964年2月出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他是80年代的“海归”,1986年到1987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学习,回国后即进入外交部工作。2001年回到外交部新闻司,担任发言人,当时,刘建超仅38岁,是外交部史上最年轻的发言人。

说起语言,其实初入外交部,刘建超就在翻译室任科员,这个部门“盛产”两会发布会上的翻译、领导人的翻译等等。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也在网上找到了刘建超2011年任菲律宾大使的一段英文采访视频,视频中,刘建超就南海问题发声,他的语音、流利程度其实都是很不错的。

2015年,刘建超从外交部部长助理职务调任至国家预防腐败局任专职副局长。现在大家在中国海外追逃、追赃事务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吴建民:法语赢得阵阵掌声

吴建民,是外交部老一代的新闻发言人,1991年到1994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1965年到1971年,在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期间,他曾多次给毛主席、周总理、陈毅等老一辈领导人做过翻译。

吴建民不止一次接受BBC《HARD TALK》专访,和陆慷受访场景相似的是,BBC主持人同样问题尖锐,吴建民也是全程英文应战,表达中国的立场。在某次专访中,针对南海、联合国等问题,吴建民做了回应。政知君找到这段视频,但因为平台限制无法分享给大家。

不过,没关系,我们感受一下吴建民的法语。

实际上,法语才是他的老本行。吴建民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后被分配到外交部。关于做法文翻译,外交部礼宾司原代司长鲁培新曾给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讲过一段往事。鲁培新与吴建民几乎同时期进入外交部,上世纪60年代还一起共过事。

据鲁培新回忆,当年吴建民被借调到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后被派到布达佩斯常驻做翻译。有一次陪同胡启立(曾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去布拉格开国际会议,正值中苏关系变化期,双方争论比较激烈,吴建民作为胡启立的法文翻译,以其优秀的业务水平,在胡启立的即席发言环节,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

如果不是2016年6月那场车祸,吴建民现在可能还依然活跃在媒体上,传达中国的声音。

发言人啥时候说英语?

最后,其实很多网友都在问:外交部里的外交官们是不是语言能力都很好?

就这个问题,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咨询了几位在部里工作的人。据他们说,能考入外交部的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入部考试设有听力、口语以及业务笔试这些内容,能考入的人基础都是很好的。此外,他们还要在工作中继续学习。政知君前些日子采访的一个外交官说,派出驻外后,很多工作人员也会在当地报语言学习班,继续深造,这些都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方式。

不过,听到外交部发言人的英语并不容易。

平日里跑外交、国际口线的政知君见到外交部发言人说英语的场合并不多。能接触到外交部发言人的场合有这么几个:一是例行记者会;二是关于领导人出访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三就是外交部、国新办每年举行的中外媒体新年招待会。

前两个属于官方外交场合,按照惯例,外交部发言人都是用中文答问。只有后一个气氛相对轻松,有听到外交部发言人说英文的机会。在2017年国新办的新年招待会上,政知君就听到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用英文同埃及、美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记者聊了老半天。

在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印象中,中国外交部官员与国外媒体互动的方式多为在报刊撰文、接受媒体联合采访,而这种面对面专访的方式却不多见。有媒体指出,陆慷此次受访是中国外交部官员首次就特朗普上任接受西方媒体的专访。不得不说的是,作为一个外交官,接受采访时,是不能随意发表立场的,措辞得十分注意,所以这次受访也可以说是一个外交官受访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