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雾霾笼罩的冬天,中国人是这样度过的…(组图)

雾霾笼罩的冬天,中国人是这样度过的…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 于 2017-01-09 08:56:3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穹顶之下的舆论大爆炸”专题页面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十面霾伏”专题页面


周二,中国阜阳,在弄雾霾中跳舞。Chinatopix, via Associated Press

周二,人们骑着电动车和自行车穿行在浓重的雾霾中。An Ming/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周二的天津。China Stringer Network, via Reuters

周三,飞机停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Wu Hong/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周三的北京。

北京——跳广场舞的人在雾霾中移动、旋转、屈膝行礼,犹如漂浮在昏暗冥府里的幽灵。雾霾严重到几步开外的其他舞者,看上去就像是悬在灰色迷雾中的模糊幻影。污浊的空气笼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已有数周时间,但一些跳舞爱好者仍坚持自己例行的户外舞蹈活动。

在表现中国最近这个霾冬的一组系列图片中,有一张就是关于本周安徽省阜阳市这些幽灵般的舞者。外国新闻报道常把这里冬季污染加剧的现象称作“空气末日”(airpocalypse)。但就像这些图片所显示的那样,对很多民众来说,生活在这种有毒的空气中已经成了一种不得不忍受的常规,甚至去户外跳舞都不受影响。

“最可怕的不是霾,而是对霾已经麻木和习惯了,”中国新闻网站网易上一条有关这些图片的评论写道。其他人则用冷嘲热讽式的幽默表达无可奈何之意,这是大家的惯常做法。

“没觉得可怕啊,”网易上的另一条评论写道,“每天呼吸着新鲜的雾霾,为生在这神奇的国度,感到好幸福啊。”

在已实现工业化的中国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是长期存在的现象,但在冬季,因为烧煤取暖,加之空气中来自工厂和发电厂的污染物增加,污染便会加剧。一些专家称,2016年重工业增长也是导致今冬雾霾加剧的原因之一。在寒冷的月份,受到污染的空气会在该地区积聚,从一个地方肆虐到另一个地方,直到大风将其吹散,另一团雾霾重新聚集。周四当天,雾霾从港口城市天津一直延伸到中国中部。

周二在阜阳,空气质量恶劣,但按照中国很多城市粗粝的标准来看仍不算严重。PM2.5,即对健康危害最大的细微颗粒浓度达到了平均每立方米283毫克,空气质量属于“严重污染”。

但自12月以来,中国北方很多城市的PM2.5水平要高得多,上月河北的石家庄甚至达到了每立方米1000毫克。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建议日常接触的PM2.5浓度不高于每立方米25毫克。

很多民众对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威胁越来越敏感。对雾霾的忍耐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中产阶级。他们有钱旅游,去没有雾霾的地方生活、呼吸。

政府承诺净化空气,实际上也的确有一些改善,特别是在去年夏天。但这种进步让今年冬天雾霾的回归变得更让人不舒服。最近,坐飞机回北京的旅客从蓝天坠落冥间。对那些试图离开的人,污染最严重时因为能见度差,很多航班延误或取消。

很多人最担心的是孩子和老人。本周,一封以北京家长的名义写的信呼吁北京市政府允许学校和家长为教室购买新风设备。官员称将在部分学校试点安装空气净化器,但并不是那封信要求的那种设备。后者体积更大。

“我们真的不想等了!”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封信写道。“雾霾不等人。”

在北京和其他受影响的城市里,现在很多人会照例戴上口罩。就在几年前,这还颇为新鲜。不过他们戴的通常是廉价、轻薄的棉质口罩,几乎无助于抵御PM2.5颗粒。

“今年冬天是我第一次考虑离开,”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管理人员卢新(音)透过一个自带电子空气过滤器的高科技口罩说。“我3岁的儿子和父母每天都待在家里,从不出门。这是办法吗?”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掀“老年贫穷”潮!年薪百万前工程师晚景凄凉
国宴:川普难得嘴甜 凯特艳光四射 查尔斯记忆力惊人
美呆!凯特与梅拉尼娅穿搭对比 英伦玫瑰V美式经典
华裔女生赞毛泽东:全美哗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懂的都懂!川普访英赞威廉“杰出的儿子” 只字未提哈利




24小时讨论排行

拜登“寒酸日常”:坐经济舱 百岁背房贷 演讲无人问津…
奥巴马又开怼,白宫反击:他一有机会就制造分裂
沙特高调与巴基斯坦军事结盟,打破以色列核威慑
安提法有多恐怖?川普将左翼运动指定为“主要恐怖组织”
"庆祝"即被解僱 美国教育圈与娱乐圈成“重灾区”
川普访英和梅拉尼娅分房睡?夫妻关係引猜测
年薪上亿的清华学霸在美遭双重起诉,曾想反诉公司诽谤
美议员出馊主意:不给稀土,就不让中国航班落地
为何想讨回阿富汗基地 川普:因接近中国核武制造地
大豆,中国的贸易战筹码和美国农民的危机
哈马斯高层遇袭后首次公开露面:1分钟内12枚导弹
噩梦!新移民百万买房 竟被"职业租霸"赖租1年 上庭8次
惨剧:美95岁老妇拍杀89岁室友 因会说俄语被安排一起
电影《731》首日票房3.45亿 预测总票房将超15亿
特朗普“自己人”,投下唯一一张反对票
纽时:民主党学学查理柯克吧 老老实实做些功课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雾霾笼罩的冬天,中国人是这样度过的…

纽约时报 2017-01-09 08:56:31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穹顶之下的舆论大爆炸”专题页面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十面霾伏”专题页面


周二,中国阜阳,在弄雾霾中跳舞。Chinatopix, via Associated Press

周二,人们骑着电动车和自行车穿行在浓重的雾霾中。An Ming/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周二的天津。China Stringer Network, via Reuters

周三,飞机停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Wu Hong/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周三的北京。

北京——跳广场舞的人在雾霾中移动、旋转、屈膝行礼,犹如漂浮在昏暗冥府里的幽灵。雾霾严重到几步开外的其他舞者,看上去就像是悬在灰色迷雾中的模糊幻影。污浊的空气笼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已有数周时间,但一些跳舞爱好者仍坚持自己例行的户外舞蹈活动。

在表现中国最近这个霾冬的一组系列图片中,有一张就是关于本周安徽省阜阳市这些幽灵般的舞者。外国新闻报道常把这里冬季污染加剧的现象称作“空气末日”(airpocalypse)。但就像这些图片所显示的那样,对很多民众来说,生活在这种有毒的空气中已经成了一种不得不忍受的常规,甚至去户外跳舞都不受影响。

“最可怕的不是霾,而是对霾已经麻木和习惯了,”中国新闻网站网易上一条有关这些图片的评论写道。其他人则用冷嘲热讽式的幽默表达无可奈何之意,这是大家的惯常做法。

“没觉得可怕啊,”网易上的另一条评论写道,“每天呼吸着新鲜的雾霾,为生在这神奇的国度,感到好幸福啊。”

在已实现工业化的中国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是长期存在的现象,但在冬季,因为烧煤取暖,加之空气中来自工厂和发电厂的污染物增加,污染便会加剧。一些专家称,2016年重工业增长也是导致今冬雾霾加剧的原因之一。在寒冷的月份,受到污染的空气会在该地区积聚,从一个地方肆虐到另一个地方,直到大风将其吹散,另一团雾霾重新聚集。周四当天,雾霾从港口城市天津一直延伸到中国中部。

周二在阜阳,空气质量恶劣,但按照中国很多城市粗粝的标准来看仍不算严重。PM2.5,即对健康危害最大的细微颗粒浓度达到了平均每立方米283毫克,空气质量属于“严重污染”。

但自12月以来,中国北方很多城市的PM2.5水平要高得多,上月河北的石家庄甚至达到了每立方米1000毫克。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建议日常接触的PM2.5浓度不高于每立方米25毫克。

很多民众对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威胁越来越敏感。对雾霾的忍耐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中产阶级。他们有钱旅游,去没有雾霾的地方生活、呼吸。

政府承诺净化空气,实际上也的确有一些改善,特别是在去年夏天。但这种进步让今年冬天雾霾的回归变得更让人不舒服。最近,坐飞机回北京的旅客从蓝天坠落冥间。对那些试图离开的人,污染最严重时因为能见度差,很多航班延误或取消。

很多人最担心的是孩子和老人。本周,一封以北京家长的名义写的信呼吁北京市政府允许学校和家长为教室购买新风设备。官员称将在部分学校试点安装空气净化器,但并不是那封信要求的那种设备。后者体积更大。

“我们真的不想等了!”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封信写道。“雾霾不等人。”

在北京和其他受影响的城市里,现在很多人会照例戴上口罩。就在几年前,这还颇为新鲜。不过他们戴的通常是廉价、轻薄的棉质口罩,几乎无助于抵御PM2.5颗粒。

“今年冬天是我第一次考虑离开,”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管理人员卢新(音)透过一个自带电子空气过滤器的高科技口罩说。“我3岁的儿子和父母每天都待在家里,从不出门。这是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