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左耳》三天半破两亿!这群小鲜肉怎会那么猛?(图)

《左耳》三天半破两亿!这群小鲜肉怎会那么猛?

文章来源: 兰州晚报 于 2015-04-27 20:32:1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左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兰州晚报讯 截至4月27日下午三点,苏有朋执导的电影处女作《左耳》票房已突破两亿元。这个票房数字,电影花了大约3.5天的时间去完成。而早于《左耳》一周前上映,同样是改编小说、带有“青春印记”的电影《万物生长》周日单日票房为490万,票房累计为1.36亿元。两者的成绩都有一点出乎业内的意料——在《速度与激情7》称霸中国电影票房半个月的时间里,《左耳》的票房是出乎意料的好,但《万物生长》的表现却是让人跌眼镜的。同属国产青春片,同是畅销小说改编,同样口碑都相当堪忧,为何是导演、演员都属影坛新丁、牌面稍弱的《左耳》能如此勇猛?记者昨天就分别跟北京、广州南北两地几位院线经理聊一聊,也向艺恩咨询要来一些数据。显然,感怀青春这事儿,不论是演员阵容还是观众群,都已经在更新换代。南都记者朱燕霞

谁在更给力地缅怀青春?关注《左耳》的人更年轻,“买票的学生显然更多”

关注《左耳》的和看《万物生长》的观众群体是否一样?根据艺恩EFMT电影营销智库昨日向记者提供的一份两周内微博用户关注两部影片的人群分析看,两部影片的微博用户群体在性别分布和学历分布上基本一致,大学群体最多占比均达86%。但在年龄分布上能看出明显区别,关注《左耳》和《万物生长》的群体集中在20-29岁,占比70%、75%,而19岁以下群体占比为21%、16%,前者受众群体比后者要更为年轻一些。

记者昨日亦分别截取了两部影片在上映前后三天(即上映前一天、上映首日、上映后一天)影片相关主创在微博上的宣传,发现《左耳》在微博上受关注度明显高于《万物生长》。尽管两部影片主创几乎是“全员出动”为影片积极发声,但是从评论、转发、点赞数看,《左耳》的热度明显高于万物生长。就幕后主创来说,冯唐和李玉二人有关《万物生长》的帖子,被转发和点赞的数目,都远远低于苏有朋和饶雪漫。再说说幕前演员,《万物生长》主要靠范冰冰拉动转发和点赞,韩庚发帖的点赞和转发量也只抵得上欧豪一人的“叫卖帖”,何况《左耳》里陈都灵、马思纯、胡夏的发帖转发量也不低呢。鲜肉多就是好哇,每个年轻演员都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且活跃度高。

广州金逸院线维家思影城总经理黄小姐则通过“前线”实地考察表示,《左耳》周末的观影人群明显是学生群体居多,“高中大学多一点”。但《万物生长》则没有明显的人群划分,“年轻和年老的都有”。

谁在更给力地贩卖青春?《左耳》表里都青春,营销聪明;《万物生长》更具文艺气息

《左耳》贩卖校园青春 《万物生长》更接近“都市爱情”

《左耳》是名副其实的青春电影。首先体现在选角方面,平均年龄23岁的主演阵容,满屏胶原蛋白与青春荷尔蒙。由于电影编剧由小说原作者饶雪漫亲自担任,电影剧情保留了原著的主体结构,只在部分细节做了调整。比如,吧啦并未怀孕被张漾逼迫堕胎,这一点可能是回击网上认为青春电影“难道一定要有堕胎情节”的质疑。又例如,《左耳》小说的结局仿佛是一场无边无际的复仇恶循环,更有许弋炸酒吧导致众多角色丧生的情节,而电影则以吧啦去世为转折点,让众多角色走上救赎之路。

北京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从定位上来说,《左耳》还是纯粹的青春爱情片;而《万物生长》像海报定位‘虎狼之作’,暂且不说有没有指向性,讲述的故事毕竟更成熟一些,更像传统的都市爱情片。”他表示,先前几部类似的青春爱情片上映基本都火,“屡试不爽,虽然不知还能火多久,但基本能延续之前的(成绩)。这回影院对《左耳》比较有信心。”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左耳》在北京几家影城的排片基本与《速度与激情7》相仿,而《左耳》的观影人次比《速激7》要多。

《万物生长》牌面好 《左耳》宣传棒

《左耳》和《万物生长》在市场上的表现多少让广州金逸珠江院线负责人谢世明感到惊讶。论牌面,《万物生长》明显要胜于《左耳》。《左耳》这部小说并没有《匆匆那年》那么畅销和红火,且欧豪、陈都灵、马思纯这样的演员阵容知名度也远不及范冰冰、韩庚,辨识度高的苏有朋这次是做导演,《左耳》的影像品质也难与“冯唐+李玉”这样的组合抗衡……《万物生长》上映后票房表现不如预期,谢世明认为,“应该还是跟《万物生长》不是那么商业化有关系,李玉还是比较文艺的导演,电影摄影风格很讲究,不像青春片随便拍,《左耳》在内容上可能更契合年轻人的主流市场。”他还提到,从两片的发行团队看,还是《左耳》的团队更擅长。

北京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也特别提及到《左耳》的宣传发行,“这次他们没有像常规路数,到很多城市做路演,更多主创的精力集中在校园这些针对性比较强的渠道。这对影片和影片观众的定位,还是比较直接的。整个发行策略也是。”另外,《左耳》也没有在上映前夕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做试映,反倒在二三线城市做校园放映。于超对此分析道:“其实一线城市做不做宣传观众对它的关注都不会太低,因为信息渠道比较广。二三线城市则不一样。我参与过几次二线城市明星活动,现场热烈程度比一线城市高许多。”

拿《左耳》和《万物生长》比,可能不公平

或者反过来说,拿《万物生长》和《左耳》比,对前者不公平。

《万物生长》更多的,还是一个从电影出发的项目,感觉这是制片人方励+导演李玉+主演范冰冰这个组合,在《苹果》的口碑、《观音山》的票房(8000万)到《二次曝光》更多的票房(过亿)三步走之后,希望能够制造的下一次成功。冯唐的小说,只是刚好被这个组合选中了而已。从首周的票房来看,在和创造内地单片票房新纪录的《速度与激情7》同期上映的情况下,《万物生长》一周过亿,当属不过不失。虽然可能没达到片方的预期,但大家对它的后续票房还是有期待——谁知道遇上了《左耳》,《万物生长》的第二个周末排片率下滑较多,总票房估计在1.5亿到2亿之间。

所以才会有它和《左耳》的比较。

可《左耳》的电影,更多的是小说原著的衍生品。感觉这是从畅销青春文学出发的项目,只是这项目看准了这两年青春电影热卖的时机而已。所以它三天票房1.9亿的背后,当然有原著作者饶雪漫多年累积之功:这本书畅销多年,号称销量过千万册,冯唐的小说显然没卖这么好。更何况饶雪漫从14岁(1986年)开始写作,早已是青春文学领域的旗手,还制造过“图书影像化”等概念,从学生中海选书模……这些,都是《左耳》电影热卖的基础。换句话说,饶雪漫和郭敬明是一个象限的;巧的是这两位都是四川自贡人,用我同事蒜蒜的说法:两个自贡人左右了一代人的青春口味。

现在这代人已经是影院的主力观众,兑现的时候到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万物生长》和《左耳》的项目气质、票房反响不同,似乎也各可理解。虽然看起来都是讲青春和爱情,但《万物生长》怀的是中年人的旧,所以新加入前述组合的韩庚虽然粉丝众多,但对票房的拉动有限——韩庚的年轻粉丝很难跟这部电影有情感共鸣,纯靠偶像号召力的票房效应不大能上去,更何况中国电影市场早已一次次地证明中国几乎没有一定卖座的明星。而《左耳》怀的是年轻人的旧,它那青春的阵容里,新一代明星的粉丝年龄跟这电影的目标观众年龄段重合度很高,两者共振,就产生了拍给真正年轻人看的青春片的票房效应。大概也因此,这部电影在质量上遭受的批评比《万物生长》更严重——但未必更多,因为多数会觉得《左耳》有严重问题的观众(比如那些真的花钱买票看了《万物生长》并且批评它的观众),根本就不会去买《左耳》的票吧?

当然,任何事后诸葛亮都是纸老虎。不知道《左耳》在接下来文艺片众多的五一档期,能否靠青春的粉丝力量继续坚挺?祝所有电影人都赚钱开心,虽然那一定是不可能的。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汽车上的这个“反人类”设计,终于要被“禁”了!
被丈夫推下悬崖六年后,当事人终于等来离婚案开庭
半年赚不到5个亿,昔日首富现身直播间跳团舞
就任不满十个月 小米总经理王腾被辞退 曾被点名批评
沈师大这事儿,怎么不等2087人都痊愈了再报道?




24小时讨论排行

乌女子在美遭刺喉案 特朗普:她的血沾满民主党人手
习梦碎!人类预期寿命已过高峰 这年龄层活不过百岁
美扫荡现代车厂逮475移民!南韩明派包机接回300劳工
长城不足十米高,能抵御什么?专家:让胡人陷入绝境
以色列袭击卡塔尔首都打击哈马斯 称特朗普批准
300名南韩工人被捕后,川普提2要求
中方制裁日参议员石平:数典忘祖,卖祖求荣…
华裔日籍参议员石平遭北京制裁 被批日本余茂春
中国自助餐馆遭ICE突袭 两华人窝藏无证客被控重罪
纽约时报:报告称中国是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推动引擎"
长安,其实从未有你我想象中那般繁华
令人发指!纽约年迈夫妇遭入室劫杀 嫌犯行凶后纵火
美国要韩国投资却“故意”不给签证?揭背后的算计
大清真的“错过”了工业革命?或不是因骄傲无知 而是…
泽连斯基提出解决冲突新建议:参照“韩国模式”
最高院再挺川普移民政策 恐让拉丁裔成“合法猎物”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左耳》三天半破两亿!这群小鲜肉怎会那么猛?

兰州晚报 2015-04-27 20:32:14


《左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兰州晚报讯 截至4月27日下午三点,苏有朋执导的电影处女作《左耳》票房已突破两亿元。这个票房数字,电影花了大约3.5天的时间去完成。而早于《左耳》一周前上映,同样是改编小说、带有“青春印记”的电影《万物生长》周日单日票房为490万,票房累计为1.36亿元。两者的成绩都有一点出乎业内的意料——在《速度与激情7》称霸中国电影票房半个月的时间里,《左耳》的票房是出乎意料的好,但《万物生长》的表现却是让人跌眼镜的。同属国产青春片,同是畅销小说改编,同样口碑都相当堪忧,为何是导演、演员都属影坛新丁、牌面稍弱的《左耳》能如此勇猛?记者昨天就分别跟北京、广州南北两地几位院线经理聊一聊,也向艺恩咨询要来一些数据。显然,感怀青春这事儿,不论是演员阵容还是观众群,都已经在更新换代。南都记者朱燕霞

谁在更给力地缅怀青春?关注《左耳》的人更年轻,“买票的学生显然更多”

关注《左耳》的和看《万物生长》的观众群体是否一样?根据艺恩EFMT电影营销智库昨日向记者提供的一份两周内微博用户关注两部影片的人群分析看,两部影片的微博用户群体在性别分布和学历分布上基本一致,大学群体最多占比均达86%。但在年龄分布上能看出明显区别,关注《左耳》和《万物生长》的群体集中在20-29岁,占比70%、75%,而19岁以下群体占比为21%、16%,前者受众群体比后者要更为年轻一些。

记者昨日亦分别截取了两部影片在上映前后三天(即上映前一天、上映首日、上映后一天)影片相关主创在微博上的宣传,发现《左耳》在微博上受关注度明显高于《万物生长》。尽管两部影片主创几乎是“全员出动”为影片积极发声,但是从评论、转发、点赞数看,《左耳》的热度明显高于万物生长。就幕后主创来说,冯唐和李玉二人有关《万物生长》的帖子,被转发和点赞的数目,都远远低于苏有朋和饶雪漫。再说说幕前演员,《万物生长》主要靠范冰冰拉动转发和点赞,韩庚发帖的点赞和转发量也只抵得上欧豪一人的“叫卖帖”,何况《左耳》里陈都灵、马思纯、胡夏的发帖转发量也不低呢。鲜肉多就是好哇,每个年轻演员都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且活跃度高。

广州金逸院线维家思影城总经理黄小姐则通过“前线”实地考察表示,《左耳》周末的观影人群明显是学生群体居多,“高中大学多一点”。但《万物生长》则没有明显的人群划分,“年轻和年老的都有”。

谁在更给力地贩卖青春?《左耳》表里都青春,营销聪明;《万物生长》更具文艺气息

《左耳》贩卖校园青春 《万物生长》更接近“都市爱情”

《左耳》是名副其实的青春电影。首先体现在选角方面,平均年龄23岁的主演阵容,满屏胶原蛋白与青春荷尔蒙。由于电影编剧由小说原作者饶雪漫亲自担任,电影剧情保留了原著的主体结构,只在部分细节做了调整。比如,吧啦并未怀孕被张漾逼迫堕胎,这一点可能是回击网上认为青春电影“难道一定要有堕胎情节”的质疑。又例如,《左耳》小说的结局仿佛是一场无边无际的复仇恶循环,更有许弋炸酒吧导致众多角色丧生的情节,而电影则以吧啦去世为转折点,让众多角色走上救赎之路。

北京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从定位上来说,《左耳》还是纯粹的青春爱情片;而《万物生长》像海报定位‘虎狼之作’,暂且不说有没有指向性,讲述的故事毕竟更成熟一些,更像传统的都市爱情片。”他表示,先前几部类似的青春爱情片上映基本都火,“屡试不爽,虽然不知还能火多久,但基本能延续之前的(成绩)。这回影院对《左耳》比较有信心。”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左耳》在北京几家影城的排片基本与《速度与激情7》相仿,而《左耳》的观影人次比《速激7》要多。

《万物生长》牌面好 《左耳》宣传棒

《左耳》和《万物生长》在市场上的表现多少让广州金逸珠江院线负责人谢世明感到惊讶。论牌面,《万物生长》明显要胜于《左耳》。《左耳》这部小说并没有《匆匆那年》那么畅销和红火,且欧豪、陈都灵、马思纯这样的演员阵容知名度也远不及范冰冰、韩庚,辨识度高的苏有朋这次是做导演,《左耳》的影像品质也难与“冯唐+李玉”这样的组合抗衡……《万物生长》上映后票房表现不如预期,谢世明认为,“应该还是跟《万物生长》不是那么商业化有关系,李玉还是比较文艺的导演,电影摄影风格很讲究,不像青春片随便拍,《左耳》在内容上可能更契合年轻人的主流市场。”他还提到,从两片的发行团队看,还是《左耳》的团队更擅长。

北京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也特别提及到《左耳》的宣传发行,“这次他们没有像常规路数,到很多城市做路演,更多主创的精力集中在校园这些针对性比较强的渠道。这对影片和影片观众的定位,还是比较直接的。整个发行策略也是。”另外,《左耳》也没有在上映前夕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做试映,反倒在二三线城市做校园放映。于超对此分析道:“其实一线城市做不做宣传观众对它的关注都不会太低,因为信息渠道比较广。二三线城市则不一样。我参与过几次二线城市明星活动,现场热烈程度比一线城市高许多。”

拿《左耳》和《万物生长》比,可能不公平

或者反过来说,拿《万物生长》和《左耳》比,对前者不公平。

《万物生长》更多的,还是一个从电影出发的项目,感觉这是制片人方励+导演李玉+主演范冰冰这个组合,在《苹果》的口碑、《观音山》的票房(8000万)到《二次曝光》更多的票房(过亿)三步走之后,希望能够制造的下一次成功。冯唐的小说,只是刚好被这个组合选中了而已。从首周的票房来看,在和创造内地单片票房新纪录的《速度与激情7》同期上映的情况下,《万物生长》一周过亿,当属不过不失。虽然可能没达到片方的预期,但大家对它的后续票房还是有期待——谁知道遇上了《左耳》,《万物生长》的第二个周末排片率下滑较多,总票房估计在1.5亿到2亿之间。

所以才会有它和《左耳》的比较。

可《左耳》的电影,更多的是小说原著的衍生品。感觉这是从畅销青春文学出发的项目,只是这项目看准了这两年青春电影热卖的时机而已。所以它三天票房1.9亿的背后,当然有原著作者饶雪漫多年累积之功:这本书畅销多年,号称销量过千万册,冯唐的小说显然没卖这么好。更何况饶雪漫从14岁(1986年)开始写作,早已是青春文学领域的旗手,还制造过“图书影像化”等概念,从学生中海选书模……这些,都是《左耳》电影热卖的基础。换句话说,饶雪漫和郭敬明是一个象限的;巧的是这两位都是四川自贡人,用我同事蒜蒜的说法:两个自贡人左右了一代人的青春口味。

现在这代人已经是影院的主力观众,兑现的时候到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万物生长》和《左耳》的项目气质、票房反响不同,似乎也各可理解。虽然看起来都是讲青春和爱情,但《万物生长》怀的是中年人的旧,所以新加入前述组合的韩庚虽然粉丝众多,但对票房的拉动有限——韩庚的年轻粉丝很难跟这部电影有情感共鸣,纯靠偶像号召力的票房效应不大能上去,更何况中国电影市场早已一次次地证明中国几乎没有一定卖座的明星。而《左耳》怀的是年轻人的旧,它那青春的阵容里,新一代明星的粉丝年龄跟这电影的目标观众年龄段重合度很高,两者共振,就产生了拍给真正年轻人看的青春片的票房效应。大概也因此,这部电影在质量上遭受的批评比《万物生长》更严重——但未必更多,因为多数会觉得《左耳》有严重问题的观众(比如那些真的花钱买票看了《万物生长》并且批评它的观众),根本就不会去买《左耳》的票吧?

当然,任何事后诸葛亮都是纸老虎。不知道《左耳》在接下来文艺片众多的五一档期,能否靠青春的粉丝力量继续坚挺?祝所有电影人都赚钱开心,虽然那一定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