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六四后吐真言 一句话令政敌至死没想通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六四事件”专题页面
已故国家计委副主任、上海前市委书记芮杏文,给人的印象是重行不重言,不喜欢别人的阿谀奉承——不仅对部属如此,即使对北京来的元老、中央领导人或高干子弟也从不拉关系,他后来的政治前途亦正是因此受到影响。芮杏文一直被外界视为中共党内坚定的“改革派”,1987年11月至1989年6月任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主管意识形态工作,曾兼任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的得力助手。1989年“六四事件”发生后,芮杏文随赵紫阳、胡启立、阎明复等人一同下台。1991年4月复出,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第2期刊发魏承思撰写的文章《老书记芮杏文》,披露1987年十三大召开前夕,芮杏文和江泽民的瑜亮情结已经发展到难以合作的地步。晚年芮杏文心里最不平的,是1991年他出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当时他去找老搭档江泽民,问1989年把我撤职,现在又让我出来工作,我究竟犯了什么错误,组织上总该给我一个正式的结论,想不到江泽民的答复是:“摊上你了,算你倒楣!”




1987年7月1日,上海市委书记芮杏文与市长江泽民等出席黄浦江引水工程通水仪式


 
已故国家计委副主任、上海前市委书记芮杏文,给人的印象是重行不重言,不喜欢别人的阿谀奉承:不仅对部属如此,即使对北京来的元老、中央领导人或高干子弟也从不拉关系。他后来的政治前途亦正因此受到影响。

对今天的人们来说,芮杏文的名字或许有些生疏了,但从上世纪80年代过来的上海人,对这位老书记的历史贡献是不该遗忘的。2005年6月5日,芮杏文与世长辞。当时我没赶及参加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作为他的旧部始终感到遗憾,谨以此文寄我的哀思。

表面不苟言笑实则谦和平易

1985年6月,我刚调入上海市委宣传部不久,就赶上市领导人换班,从北京来的建设部部长芮杏文接替陈国栋担任市委书记,电子工业部长江泽民接替汪道涵担任副书记兼市长。芮杏文坐镇沪西康平路的市委机关、江泽民则在外滩市府大楼办公,因此机关内私有“西宫”、“东宫”之称。我和芮杏文的接触自然也就要多些。

芮含文给我的初刃步印象是为人严肃,不苟言笑,似乎令人难以接近。其实不然,相处时间一长,就能感受到他的谦和平易。机关上下都称他“杏文同志”,从来不带官衔。

他不像是一位高级领导人,倒更像一位大学教授。思考问题深入细致,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我们这些小人物展开平等交流与讨论。芮杏文上任时正赶上我们在组织全市范围的文化发展战略研讨活动:第一次见面,他就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懂文化,要我们给他讲解什么是文化发展战略,我们汇报完留下一大堆详细资料。后来的几天里,芮杏文居然把这些资料都认真看了一遍。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把我们叫去说明,最后明确表态全力支持这项工作。

含威不露认真听取下属意见

1986年5月的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后,市委决定向中央汇报,让时任宣传部长的潘维明、市委研究室主任孙恒志、宣传部长助理黄安国和我组成起草小组,由我执笔起草《汇报提纲》:我们关在虹桥迎宾馆内,一个多月几乎足不出户,每起草一稿就拿到市委常委会上去讨论一次,回到宾馆再修改一稿,前前后后共八稿——每次修稿,杏文都会事先审阅,批上密密麻麻的意见。即使生病住院,也把我召到病床边讨论修常委讨论时,他鼓励我们大家发表意见,从来不因人微言轻而忽略我们的意见。有一次,吴邦国(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建议删除草稿上“要研究文化大革命错误理论”的提法,他说文革有什么理论啊!我坚持不肯删去,说“错误的理论也是理论”。吴邦国没料到我这个小人物顶撞他,有点恼怒地说:“那不叫理论,叫谬论。”在旁的杏文含威不露,过了一阵说:“我看不必删了。”

赴京开会照顾随员无微不至

同年6月,我们起草小组随芮杏文进京,准备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专门汇报上海的文化发展战略。杏文家在北京,但还是到中共中央的厂桥招待所去报到。其实,他是为我们这些工作人员着想:在北京期间我们要四处听取各部门意见,修改书记处汇报的文字稿,常常很晚才能回到住地。当年北京的宾馆招待所5点过后就没有晚饭供应了,但正部级官员员来京入住厂桥,则有不受时间限制的小灶供应,随员也可揩油。芮杏文从来没有住过一天,便宜了我们这几个芝麻绿豆官享受20多天的特权,那时候的特权,印象最深的也不过是可以放开肚皮喝啤酒,绝无山珍海味。此事可见芮杏文对部属无微不至的关心。有人说芮杏不易相处,那是个性使然。他讲话开门见山,没有客套话,为人做事要求严格。重行不重言,不喜欢别人的阿谀奉承。不仅对部属如此,即使对北京来的中央领导人或高干子弟也不拉关系、套近乎,他后来的政治前途亦正因此受到影响。许多熟悉他的人都说:芮杏文对具体业务更在行,对做官的兴趣不大,把一些别的东西看得更重些。

着重经济建设盼国家现代化

15岁就参加革命的芮杏文大部分时间从事经济工作。解放前,他就在东北解放区搞工业。1950年从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以后长期住化工、军工、航天、城市建设、计委等系统担任领导职务,是党内真正懂经济的少数高级干部之一,因此,他的兴趣一直在经济工作上,看重的是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在上海的这几年,市长忙于迎来送往,作为市委书记的芮杏文却一直在抓经济、抓改革。1986年3月,上海召开第五次党代会,我被召去参加起草市委工作报告,和杏文接触的机会更多了。当时上海的经济发展已经处于瓶颈。30多年来国家对上海的政策是杀鸡取卵,每年40%的财政开支依赖这个城市,却没有任何投入,城市基础建设几乎一片空白。我们按照芮杏文的思路在起草的报告中提出“把上海建成为开放型、多功能和高度文明的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证券交易土地批租拓沪财源

向中央政府上缴的税一分钱也不能少,上海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杏文提出了了两条思路:一是从社会募集资金;二是搞土地置换和批租。同年9月,上海静安证券交易营业部开业。当时“资本”还是一个异常敏感的字眼,上海的股票交易顿时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在内地也引起了激烈争论。时任央行行长的陈慕华就曾是反对派。1987年,芮杏文亲自陪同她参观静安营业部。陈慕华在调查研究后表示赞成让股票交易继续试下去。

当时我在宣传部负责理论研究工作。芮杏文在和上海经济学家座谈时,提出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启发大家去思考如何合理利用上海的土地资源。上海黄金地段有许多建筑被大大小小的机关团体占用,风景秀丽的黄浦江沿岸都是仓库码头工厂,杏文指示着手试点土地置换,把黄金地段和浦江沿岸的地皮让出来开发商业用途,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回报。同时,他还在小范围内指示我们研究把土地有偿批租给外商和私人企业使用的可能性,为此还秘密派遣孙恒志带队去香港考察港府拍卖土地的做法。后来股票交易和土地批租成为上海政府的主要财源,为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奠定了经济基础。如果没有芮杏文的改革胆略和经济头脑,今日上海的成就是不可能的。然而,前人植树后人乘凉。上海改革开放的成果却变成了芮杏文后任者的丰功伟绩,上海官场再也没人提及芮杏文的贡献。

研究开发浦东 种树人未享成果

行文至此,不得不提及上海浦东开发问题。浦东开发的首倡者是老市长汪道涵,全力支持者是芮杏文。1985年,世界著名华裔建筑师林同炎在美国会见了汪道涵,建议“上海先在浦东开辟一块地造桥修路,地价上涨之后,将其出租或出卖,如此滚动开发,国家可以不花一分,收回一个现代化的浦东。上海规模也可以成倍扩大。”汪道涵对此很此感兴趣。后来林同炎撰写了一份《开发浦东——建设现代化的大上海》的计划书。此时,汪道涵已经卸任,芮杏文十分重视,将报告印发给相关部门以及我们这些智囊,准备着手研究浦东开发问题,但很快他就离任了。他的两位后任者当初对此都无兴趣。

“东宫”有一种说法:浦东搞了特区!有可能归属中央,上海反而少了一块地盘。他们只想把浦西的工厂往浦东搬:解决老市区日益严重的拥挤问题。1990年邓小平在上海过春节,对朱镕基说:“有人说我们要收了,要向左转了:请上海的同志考虑,做点什么事情?证明我们没收,没有向左转。”朱镕基这才想到开发浦东,因为这并不涉及全国性政策走向,是左右两派都不会反对的事情,又可以向邓小平交答卷。当时邓小平表示后悔没有及早开发浦东。但他不知道假如芮杏文能一直留在上海主政,也许浦东开发早就提上议事日程了。

1987年,十三大召开前夕,杏文和江泽民的瑜亮情结已经发展到难以合作的地步了:传闻其中一人将调离上海,另一人留任市委书记进政治局。有一段时间,芮杏文的秘书谭大同和江泽民秘书小贾(贾廷安)就三天两头往宣传部打电话,了解香港传媒有关十三大的消息。因为工作需要,我分管的宣传部资料室是全市订阅海外报刊最多最全的。我知道,他们想要的就是谁留谁走的消息,领导本人是绝对不敢去北京打听的,只有从海外媒体捕捉一些出口转内销的小道消息。最后芮杏文被调走,出任分管意识形态的书记处书记。这当然不是提拔重用:而是种安抚而已。后来有某元老子弟告诉我,他们都觉得芮杏文架子大,不像江泽民那样平易近人,因此回到北京都说江的好话。邓小平征询意见时,元老们自然都站在江的一边,芮杏文北上前接见黄安国时说:最遗憾的没有重用你们这批少壮派,许多事难以推动。否则,上海改革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快些。

“摊上你了,算你倒霉”

芮杏文去北京后,我们的接触就很少了。1989年的风波之后,他下台,我出国,几乎就没有联系过。1999年,我听说他的健康每况愈下,就在谭大同的安排下,去北京看望老书记。杏文告诉我:他的晚年生活非常平静,每天就是看书看电视,有时到河边去钓鱼。心里最不平的,是1991年他出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当时他去找老搭档江泽民,问l989年把我撤职,现在又让我出来工作,我究竟犯了什么错误,组织上总该给我一个正式的结论。想不到江泽民的答复是:“摊上你了,算你倒楣!”这算什么话?我想这是芮杏文这样一个为党的事业奋斗一辈子的老干部至死都没能想通的。
 
ZY99 发表评论于
这样的人可惜中国太少了。
shakuras2000 发表评论于
avalon2000说的差不多。江属于不好不差,当政很长,办事不多。
上海好评的事徐匡迪,朱镕基;差评的是鱼素鸡,黄菊。
良羽同学属于干事多,黑锅也多,综合中等偏上。
习书记时间太短,当然看在他顶掉鱼素鸡的份上,给个赞
即插即用 发表评论于
江泽民当年在上海确实口碑没有书中讲的好,但算是中规中矩。但他在中央的那几年绝对在中国历任首脑中排的进前三的。
另外,习在上海待了半年而已,能做什么事,我路边社听来的消息,他在半年里做的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把上海市市政府的小金库统统搜了一遍,陈良宇赚下的那几千亿的城建基金都被他拿去孝敬中央了,他现在的位置可以说是用这笔钱买来的。


---------------------------------------------
avalon2000 发表评论于 2015-04-09 11:00:23
去问问上海人民,谁还记得这个人呀!

上海人真正记得的应该是朱镕基,那个时代上海每年都办好多实事,百姓真正有得益。

老江,上海人并不很喜欢,但是他是读书人出生。黄菊,是上海人最讨厌的领导,空话连篇。

后来,习总在上海工作很短,但是人民喜欢,据说做过好事。可以问问上海的老人家。

再后任的,鱼素鸡,口碑最差,还不如黄菊。

陈良宇,在上海口碑,仅次于朱镕基。
悉尼老頭 发表评论于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
坐到高位,自古至今都一样,全世界一样 。
闻立军 发表评论于
老江的意思是: 还能让你再出来,已经不错了。赶快磕头谢恩吧。
烟轻雨静 发表评论于
是呀,徐匡迪是个多好的副市长。以为他会成为正市长,却让老蛤蟆挑了个陈良宇上来了。不过话说回来,陈良宇做的还是不错的。
eulerw 发表评论于
让普通上海人来rank上海历任书记,鱼素鸡是最差的绝对没有疑问。陈良宇朱镕基甚至黄菊都是给好评。其实还有一位徐匡迪,朴实亲民,学识又高,他任内推动的项目都是实事,上海人其实很怀念他。徐结局很惨,去了中国工程院当书记,名升实贬,听说是他在开会的时候强烈反对资本家入党,引起中央不悦后被打入冷宫。
hongyeana 发表评论于
摊上我了, 我可以闷声发大财了
aussie-2 发表评论于
’邓小平征询意见时,元老们自然都站在江的一边‘听起来像是64后确定江核心。作者老人家把时间,事件记混了。
zhmz888 发表评论于
老江是个工程师出生的。。。讲话比较简练。。。不像读文科的会。。。
无聊到家 发表评论于
老江连自己怎么上位的都到死也搞不清楚。
这一世 发表评论于
江时常有此类说话滴,透出些真心,少一点城府的话中和举止间,另他显出愚蠢,或是奇葩。但人世间本来就最常出现此类发生,他没有说错啊~~“摊上你了,算你倒楣!~~这本来就时常发生呀,理由真的好像找不到。
这“闷声发大财”的不是他江泽民,江家要闷声是很难做到滴,这个是一把手位置所决定滴。江看到有不少人比自己厉害去了。靠着他江,或者根本不靠他,都在闷声发大财,他看了都眼红,直跳脚。最后,忍不住把自己心里的小秘密,这点大嫉妒说出来啦。江泽民的行为举止言行中,常有些出奇的存在。此人不是个成器货色,是宿命促成的成就。曾庆红才是最懂发财的真意滴人,抓了他国库可以多出几年的盈余。 人间,想不通的事情多了。江要不是有高人只会他有帝命,也一样想不通,他自己怎么做上了中共总书记滴。
adbc 发表评论于
老江是扬州人, 还算实在. 这样说话,对前政敌算是相当开明,实在的了.难道你想让他说我党政策一贯是治病救人吗? 那还不把老芮气死? 换做李鹏, 或什么的北方出身的领导就是这么说.
scbean 发表评论于
想不到江泽民的答复是:“摊上你了,算你倒楣!”--------有时老江说话还真是实诚。比那些拐弯抹角的大道理强太多。顶!
烟轻雨静 发表评论于
芮是个好干部,但在那个时代他不会被重用的。因为蛤蟆是小人。
天下第一剑 发表评论于
蛤蟆,现在该摊上你倒霉了,不是?
autumnsun 发表评论于
老江这句大实话一点也没有错。它不仅可以解释当代发生的许多事件,而且还可以用于历朝历代。江对芮不是打官腔而是这么说,可圈可点。
shawnlee88 发表评论于
还是验证了林立果那句名言“土共是绞肉机”!
dalyhere 发表评论于
跟独裁者讲理是讲不通的。

你跟独裁者说:官员应该接受老百姓监督,税收去向应该接受老百姓监督。
结局是你进监狱。

学生跟独裁者说:要求反腐败,要求监督政府。。。
结局是坦克和子弹来了。
playfulwind2 发表评论于
记得记得!是个真心干事的改革派。
老江说得没错- 中共一贯的做法:大头下去,亲信们是一定不能在重要位置的,以防复辟。
处理周永康也一样。
avalon2000 发表评论于
去问问上海人民,谁还记得这个人呀!

上海人真正记得的应该是朱镕基,那个时代上海每年都办好多实事,百姓真正有得益。

老江,上海人并不很喜欢,但是他是读书人出生。黄菊,是上海人最讨厌的领导,空话连篇。

后来,习总在上海工作很短,但是人民喜欢,据说做过好事。可以问问上海的老人家。

再后任的,鱼素鸡,口碑最差,还不如黄菊。

陈良宇,在上海口碑,仅次于朱镕基。


东方明月- 发表评论于
江泽民说的不是人话:翻译成普通话就是“说是你就是你,不是也是, 说不是你就不是你,是也不是”。这就是所谓的中国逻辑。
eRandom 发表评论于
没有是非曲直,只有流氓腔调。
DumbGoose 发表评论于
别说,现在往回看看,江 core 那些年算是干得不错的,内政外交,经济军事,都有不小进步。人搞笑一点,其实还算开通。是不是大捞特捞了,就不知道了。
potion 发表评论于
在中共白混几十年,还去问为什么。
一般黑帮都有帮规,这个是红帮。
加成 发表评论于
江泽民此言不虚,他之所以能当上总书记,不也是因为“摊上你了,算你走运”吗?
鲍涂 发表评论于
可以不喜欢闷声发大财先生,但不能不佩服闷声发大财先生是个聪明人,期待闷声发大财先生不会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期待闷声发大财先生精彩的最后一搏,为了中国的未来,祝闷声发大财老人健康长寿,活过百岁
Queyuan 发表评论于
老江说的是您没有错。加给你的都是“莫须有”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