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澳洲雕塑家作品:“父亲”头上植入自己头发(组图)

澳洲雕塑家作品:“父亲”头上植入自己头发

文章来源: 十方 于 2010-01-31 01:31:4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澳大利亚著名雕塑家让·穆克作品近日展出   作品纤毫毕现,血管、体毛、皱纹等栩栩如生

  在国际当代艺术舞台上,澳大利亚雕塑家让·穆克的雕塑可以称得上是最广受赞誉、最杰出及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严格按照人体真实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尺寸、逼真的形象是他最具特色的艺术语言。用玻璃纤维树脂材料做成的人体个个纤毫毕现,甚至连血管、体毛、皱纹、疤痕、青春痘都被如实地表现出来。它们过于逼真的形象令人感到压抑窒息,具有极强的心理震撼力。看穆克的作品,如揽镜自照,总能搅动起观者沉积心底的复杂情感。

  作品《Mask II》,这个巨大的雕塑刻画了一个年轻男子的脸部、头发及头的一部分。这个雕塑是一个空壳,塑像侧躺着,头部的背面是缺失的。尽管像被放大镜放大了一样,下颚部分的毛孔仍然做得栩栩如生,眼睛周围的灰蓝色血管也被显露在半透明的肌肤上。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6hw0pc.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3zd0cx.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穆克为作品做细致处理(archimuse)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xo0hv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穆克最著名作品《长眠的父亲》(局部)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apnwl.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作品《在床上》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wlq1zr.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作品《女孩》,刚出生还连着脐带的形象令人惊骇





  “父亲”头上植入自己头发


  让·穆克是一位在英国工作的澳大利亚雕塑家,他创造出来的超写实雕塑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是那么的完美,甚至是最细微的部分看上去也非常逼真。最近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里举行了他的展览,从1月22日展出至4月18日,其中包括了他的四件新作品以及名作《长眠的父亲》。

  让·穆克的雕塑虽然是真人的超写实翻版,但是却都不是真人大小,而是真人的放大或浓缩版本。这些大小不一的超写实人体常逼真得令人惊骇。比如,刚出生的女孩,肚脐上还连着脐带,身上褶皱处还藏着胎衣和血渍,观看如此真实到骇人的作品时,你会忍不住想帮它轻轻拭去身上的血渍。

  穆克复制自己父亲尸体的雕塑作品《长眠的父亲》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制作极度耗时,穆克甚至将自己的头发一根根植入雕塑品,以求绝对拟真,惊人的精致使观者亦不得不放慢欣赏的节奏,并在缓慢的观赏过程中,听任内在情绪渐渐萌生、发酵。作品《在床上》,一个躺在床上托腮沉思的女子被放大到像座小山一般,似乎刚刚被莫名其妙地从卧室拉到展场中。为了配合这件作品,美术馆还特制了超大号的枕头和被子。

  他的作品是如此的逼真,甚至是细节部分也做到可能跟观赏者一模一样。在评论家看来,穆克对真实的追求有古典精神的痕迹,而这“真实”又超出真实本身,以至于真实得让人难以接受和怀疑,唤起人们心底复杂的情感。

  有情绪有心理 “复制人”呈现“复杂人生”

  让·穆克的雕塑在国际雕塑领域独树一帜,他的写实雕塑技巧受到他过去所从事的商业玩偶制作的影响,在技巧上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超级写实雕塑,但在表达上却又和它有着很大不同。他写实的雕刻技术不但塑出逼真的人形,而且不仅仅模仿了人类躯壳的表面起伏,并把皮肤以下、眼神之中的种种灵魂与情绪,放大或浓缩于表象之中。真实的人体,被艺术家改变了原有尺寸复制之后,离开了原来的存在地点,在雕塑和观者互动的过程中,穆克让逼真的“复制人”呈现出更为复杂多味的“复制人生”。

  他创造出来的人物经常以自我意识、深刻反省或沉思的状态赤裸悬浮着,把情绪和生理状态展现无遗。而这就让作为观赏者的我们感到了一丝的不安,就像是被窥探到隐私的时候那种笨拙的感觉——尽管与此同时我们也涉足了“别人”的私人空间。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对雕塑所表达的那些震撼的瞬间有着切身的感受,这让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让·穆克也因其作品的逼真及与观赏者互动的能力,成为当下最能创造出带感情的塑像的雕塑家之一。

  穆克的作品中注入了一种对生理特征及人性弱点的准确的认知。

  有评论认为这种在19世纪的便日渐消失的手工制作在当代多元文化对形式和观念的玩味高于一切的时候,让·穆克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对手工劳作的回归,还有对人类内心深处情感的最恳切的唤起。

  玻璃纤维树脂 成就著名雕塑

  让·穆克195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父母都是玩具制造商。穆克的职业生涯早期是为儿童电视节目和电影制作模特或者木偶人,后来他在伦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专门为广告和动漫制作如照片般逼真的写真模型以供拍摄。上世纪90年代,这些拟真的模型却阴差阳错引起了英国收藏家查尔斯·萨奇的兴趣,萨奇邀请穆克以《长眠的父亲》参加名噪一时的“耸动”巡回展,穆克就此扬名国际,很快得到艺术界、评论界的关注和认同,并于2001年获邀参加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双年展。

  其实,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仍然是穆克的尝试期,他被委托去制作一些高度写实的东西,并在考虑用什么材料会比较好。乳胶是常用的材料,但穆克想做出更结实、更精细的东西。很幸运的,他当时在一家小商店的墙上看见了一件小饰品,于是便上前打听到了这件小东西的材料——玻璃纤维树脂,而从此之后穆克就将它作为了自己的“青铜”与“大理石”。

  穆克用玻璃纤维树脂做材料,以真人大小去缩放比例,打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拟人塑像。作品主题围绕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身的互动,人物所表达出来的情感直击人心。评论界对穆克的超写实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重新定义了当代超写实雕塑的审美观。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爱泼斯坦1993年参加特朗普婚礼照片曝光!特朗普怒斥CNN
巴黎奥运金牌选手,将迎娶乔布斯女儿!
演唱会“出轨门”后,美国AI公司新任CEO首度发声
出征世锦赛前夕,美国游泳队集体食物中毒
日本进口车关税15%!底特律3大车厂不满:糟糕的交易

24小时讨论排行

李承鹏:塔西佗,服不服及杭州粪水的《时间捡屎》
华裔女孩回云南认亲 28年前与亲生父母在医院走失
中国正在抢占未来,美国却陷入焦虑与退缩
华女18岁怀孕偷渡美国 21年后“功成名就”却遭驱逐
杜建英被曝另有丈夫且从未离婚 私生子身份恐成疑
台湾26日投票“大罢免”,中国因素推波助澜?
乌军总司令汇款百万送父母到莫斯科治病?亲属发声
司法部5月告知川普 他反复出现在爱泼斯坦文件中…
美驻中使馆发布一份“伤害性不大 侮辱性极强”图文警告
美政府员工"赴中探亲"遭限制出境!美方正交涉放人
为吓阻中共犯台出奇招!美众院无异议通过新法案
特朗普指奥巴马涉叛国,呼吁司法部起诉
特朗普指控奥巴马“叛国”,背后有何恩怨与心机?
学者开投票 中国网友竟一面倒挺民进党 原因毛骨悚然
爱泼斯坦案令特朗普很愤怒 “第一次看到白宫瘫痪了”
配合川普政策!美奥会改规范,跨性别女性"仅能报男子组"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澳洲雕塑家作品:“父亲”头上植入自己头发

十方 2010-01-31 01:31:40
澳大利亚著名雕塑家让·穆克作品近日展出   作品纤毫毕现,血管、体毛、皱纹等栩栩如生

  在国际当代艺术舞台上,澳大利亚雕塑家让·穆克的雕塑可以称得上是最广受赞誉、最杰出及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严格按照人体真实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尺寸、逼真的形象是他最具特色的艺术语言。用玻璃纤维树脂材料做成的人体个个纤毫毕现,甚至连血管、体毛、皱纹、疤痕、青春痘都被如实地表现出来。它们过于逼真的形象令人感到压抑窒息,具有极强的心理震撼力。看穆克的作品,如揽镜自照,总能搅动起观者沉积心底的复杂情感。

  作品《Mask II》,这个巨大的雕塑刻画了一个年轻男子的脸部、头发及头的一部分。这个雕塑是一个空壳,塑像侧躺着,头部的背面是缺失的。尽管像被放大镜放大了一样,下颚部分的毛孔仍然做得栩栩如生,眼睛周围的灰蓝色血管也被显露在半透明的肌肤上。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6hw0pc.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3zd0cx.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穆克为作品做细致处理(archimuse)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xo0hv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穆克最著名作品《长眠的父亲》(局部)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apnwl.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作品《在床上》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wlq1zr.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作品《女孩》,刚出生还连着脐带的形象令人惊骇





  “父亲”头上植入自己头发


  让·穆克是一位在英国工作的澳大利亚雕塑家,他创造出来的超写实雕塑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是那么的完美,甚至是最细微的部分看上去也非常逼真。最近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里举行了他的展览,从1月22日展出至4月18日,其中包括了他的四件新作品以及名作《长眠的父亲》。

  让·穆克的雕塑虽然是真人的超写实翻版,但是却都不是真人大小,而是真人的放大或浓缩版本。这些大小不一的超写实人体常逼真得令人惊骇。比如,刚出生的女孩,肚脐上还连着脐带,身上褶皱处还藏着胎衣和血渍,观看如此真实到骇人的作品时,你会忍不住想帮它轻轻拭去身上的血渍。

  穆克复制自己父亲尸体的雕塑作品《长眠的父亲》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制作极度耗时,穆克甚至将自己的头发一根根植入雕塑品,以求绝对拟真,惊人的精致使观者亦不得不放慢欣赏的节奏,并在缓慢的观赏过程中,听任内在情绪渐渐萌生、发酵。作品《在床上》,一个躺在床上托腮沉思的女子被放大到像座小山一般,似乎刚刚被莫名其妙地从卧室拉到展场中。为了配合这件作品,美术馆还特制了超大号的枕头和被子。

  他的作品是如此的逼真,甚至是细节部分也做到可能跟观赏者一模一样。在评论家看来,穆克对真实的追求有古典精神的痕迹,而这“真实”又超出真实本身,以至于真实得让人难以接受和怀疑,唤起人们心底复杂的情感。

  有情绪有心理 “复制人”呈现“复杂人生”

  让·穆克的雕塑在国际雕塑领域独树一帜,他的写实雕塑技巧受到他过去所从事的商业玩偶制作的影响,在技巧上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超级写实雕塑,但在表达上却又和它有着很大不同。他写实的雕刻技术不但塑出逼真的人形,而且不仅仅模仿了人类躯壳的表面起伏,并把皮肤以下、眼神之中的种种灵魂与情绪,放大或浓缩于表象之中。真实的人体,被艺术家改变了原有尺寸复制之后,离开了原来的存在地点,在雕塑和观者互动的过程中,穆克让逼真的“复制人”呈现出更为复杂多味的“复制人生”。

  他创造出来的人物经常以自我意识、深刻反省或沉思的状态赤裸悬浮着,把情绪和生理状态展现无遗。而这就让作为观赏者的我们感到了一丝的不安,就像是被窥探到隐私的时候那种笨拙的感觉——尽管与此同时我们也涉足了“别人”的私人空间。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对雕塑所表达的那些震撼的瞬间有着切身的感受,这让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让·穆克也因其作品的逼真及与观赏者互动的能力,成为当下最能创造出带感情的塑像的雕塑家之一。

  穆克的作品中注入了一种对生理特征及人性弱点的准确的认知。

  有评论认为这种在19世纪的便日渐消失的手工制作在当代多元文化对形式和观念的玩味高于一切的时候,让·穆克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对手工劳作的回归,还有对人类内心深处情感的最恳切的唤起。

  玻璃纤维树脂 成就著名雕塑

  让·穆克195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父母都是玩具制造商。穆克的职业生涯早期是为儿童电视节目和电影制作模特或者木偶人,后来他在伦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专门为广告和动漫制作如照片般逼真的写真模型以供拍摄。上世纪90年代,这些拟真的模型却阴差阳错引起了英国收藏家查尔斯·萨奇的兴趣,萨奇邀请穆克以《长眠的父亲》参加名噪一时的“耸动”巡回展,穆克就此扬名国际,很快得到艺术界、评论界的关注和认同,并于2001年获邀参加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双年展。

  其实,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仍然是穆克的尝试期,他被委托去制作一些高度写实的东西,并在考虑用什么材料会比较好。乳胶是常用的材料,但穆克想做出更结实、更精细的东西。很幸运的,他当时在一家小商店的墙上看见了一件小饰品,于是便上前打听到了这件小东西的材料——玻璃纤维树脂,而从此之后穆克就将它作为了自己的“青铜”与“大理石”。

  穆克用玻璃纤维树脂做材料,以真人大小去缩放比例,打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拟人塑像。作品主题围绕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身的互动,人物所表达出来的情感直击人心。评论界对穆克的超写实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重新定义了当代超写实雕塑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