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神秘教师再向青岛科大捐款20万:别问我是谁(图)

神秘教师再向青岛科大捐款20万:别问我是谁

文章来源: 文且听风 于 2010-01-21 02:10:2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42vp6w.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近日,中国留学生张磊向母校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的消息,引发了国内网友的诸多争议,对于这场“捐款门”风波,有人认为是吃里爬外,有人认为是“教育无国界”,甚至有人认为是中国大学教育的悲哀。而在我们身边,在青岛,也发生了一件“捐款”事件,主角是青岛科技大学的一位无名教师,1月18日当天,这位老师向学校一次性捐出了10万元现金,用于学校建设。更令人钦佩的是,早在2007年这位老师就曾捐出10万元。

  随后,记者调查岛城多所高校了解到,不少高校教师都自掏腰包,为中国大学教育事业做贡献。

   “就是想给学校办点实事”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青岛科技大学,该校马连湘校长向记者讲述了这位老师捐款的过程。

  据马连湘校长介绍,1月18日是周一,上午一上班,一位教师走进了他的办公室,拿出10万元现金,请他将这笔钱交给学校,用于学校建设和办学。“这位老师非常低调,就是想给学校办点实事,所以直接把钱交给了我,而且千叮咛万嘱咐,不让我透露他(她)的任何信息。”马连湘校长告诉记者,这笔钱已交到了学校的财务部门,准备专款专用,根据捐款老师的意愿,用于学校建设。

   2007年就曾捐款10万元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位老师并非第一次捐款,早在2007年,这位老师就曾主动向学校捐款10万元。马连湘校长回忆说:“那是2007年五一节前的一天,这位老师进来之后,跟我说他(她)很热爱青岛科技大学,对青科大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位老师边说边掏出了一个纸包,打开之后,居然是整整10万元现金!”

  “我当时感到很惊讶,问他(她)这是干什么?”马连湘校长说,这位老师回答说:“我知道现在学校发展需要钱,你当家难,这笔钱你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吧。”说完这番话之后,这位老师走出了校长办公室,临走前还一再嘱咐马连湘校长,不要将自己的任何信息透露出去。

  所捐巨款成立专项基金

  这位老师前后两次共捐20万元巨款,学校计划如何使用呢?对此,马连湘校长介绍,捐款行为的确让人感动,而更珍贵的是他(她)对青岛科技大学的一份深情,为了用好这笔钱,学校有关领导召开专门会议讨论,最终决定成立一个“爱校基金”,单独设立一个账户用于吸纳往届校友及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人士所捐款项,用于学校的一些基础建设,或者奖励那些对学校有功的人员,以及扶助贫困生等。

  马连湘校长告诉记者,这位老师在第二次捐款之后表示,今后他(她)还将继续捐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青岛科技大学越办越好。

   “捐款门”引起校内大讨论

  “我们都很好奇这位老师是谁,但大家猜不到。”昨天,记者在青科大采访多位教师,均被告知不了解捐款老师的情况,但老师们都对捐款举动表示钦佩,“以前我们学校也有老师捐过钱,但那大多是在学校组织下进行的,主动捐出这么一大笔钱,据我所知是第一次。”青科大的一位老师说。

  “所有人都知道捐款的事,感觉心里热乎乎的。”读大三的姚同学说,虽然现在大学老师收入不算低,但20万元不是个小数。这位老师的行为增强了大家作为“科大人”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一名叫陈妍的同学则说:“捐款的老师以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什么叫爱校。”

   新闻延伸

   留学生“捐款门”

  近日,耶鲁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网站发布消息,称该校2002届毕业生张磊(音)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8888美元。消息称,张磊的这笔捐款将主要用于耶鲁管理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另外一部分作为奖学金,资助耶鲁各种和中国有关的活动。对此,有媒体报道称,张磊曾表示,耶鲁在中国是人们都知晓并且尊重的名校,这是他想回馈耶鲁大学的原因之一。张磊称,耶鲁帮助中国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了,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种互助的关系都是单向的,所以他极想改变这一点。“耶鲁管理学院改变了我的一生,这一点不夸张。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金融或企业家精神,还有给予的精神。”张磊说。

  一名接受祖国多年系统教育的人才,为何选择巨款捐助国外高校,而不选择他曾就读的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院校呢?在国内的各大网络论坛上,张磊“捐款门”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褒贬两派争论得热火朝天,是“教育无国界”还是“吃里爬外”,一时间众说纷纭。

   大学教师捐款并非只一人 多所高校都有教师捐款成立的助学基金 海大文圣常院士已捐出数十万元

  记者昨日采访岛城多所高校得知,青岛的大学教师捐款助学并非只有这一例,不少学校都有类似情况,“很多大学老师都拿出自己的工资、奖金,帮助学校建设、资助困难学生。”岛城一所高校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海大 院士捐款助学传为佳话

  “我们学校的不少老师都主动捐款,有的还成

  立了专项助学基金。”中国海洋大学的梁老师告诉记者,在他们学校,中科院院士文圣常捐款成立专项基金的事被传为佳话。据介绍,早在2000年,文圣常院士就从自己获得的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万港币奖金中,拿出10万元设立了“文苑奖学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此后,文圣常院士又多次向 “文苑奖学基金”捐款,总额高达数十万元,文老的高风亮节已经成为了海大的一面旗帜。

   理工大 老师凑钱成立涌泉基金

  青岛理工大学学工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校里捐助贫困学生的老师大有人在,在土木学院就有一个涌泉基金,“这个基金是由该学院的几位老师捐款几万元钱成立的,用于资助那些优秀的困难学生。”工作人员说,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老师都曾捐钱帮助贫困学生。 青大 捐款义举常年不断

  “据我所知,我们学校还没有一下子捐出那么多钱的老师,但青大爱心捐款一直做得很好。”青岛大学一位辅导员告诉记者,青岛大学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经常组织爱心捐款等慈善活动,最近海地发生地震之后,青大各志愿团体纷纷行动,数千名学生为海地受灾居民捐款捐物。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基因狂人”贺建奎美艳娇妻宣佈分手 新婚仅3月“闪离”
释永信遭爆料与美女香港酒店开房 女方暗留保险套
到苏格兰打高尔夫 特朗普“走哪都带她”引发争议
ICE埋伏 华人日常一个疏忽被捕 这些地方以后不敢去了
北京水灾:网友拍到楼下大批车辆随洪水漂流

24小时讨论排行

山东货车翻车 10多吨猪蹄鸡腿被村民哄抢 损失高达…
特朗普“移民陷阱”中,无路可退的走线华人
川普挡赖清德过境,裴洛西批:美国不该被中国欺压噤声
哈佛大学传妥协了!拟支付政府5亿美元解决纠纷
"绝不要为天皇或国家而死",日本二战老兵最后的警告
又一所名校被盯上!美国政府调查杜克大学
曼哈顿大楼5死枪击案 黑石集团证实43岁女高层身亡
中国发放婴幼儿补贴 3周岁前每娃每年3600元
持AR-15闯纽约办公大楼!枪手"随机扫射"酿5死饮弹自尽
强烈反对宗教界把坏和尚释永信丢给我们世俗界
坑爹!为移民 独生女串通中介偷卖父母国内养老房
打破中国稀土垄断 路透:美国拟与缅甸反抗军合作
新住持印乐法师已到少林寺 历代住持名单一览
泰柬终于停火,秘密就藏在这张照片里
那十年,满城尽带黄金甲
川普火大反驳寻求川习会 对访中“没兴趣”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神秘教师再向青岛科大捐款20万:别问我是谁

文且听风 2010-01-21 02:10:22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42vp6w.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近日,中国留学生张磊向母校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的消息,引发了国内网友的诸多争议,对于这场“捐款门”风波,有人认为是吃里爬外,有人认为是“教育无国界”,甚至有人认为是中国大学教育的悲哀。而在我们身边,在青岛,也发生了一件“捐款”事件,主角是青岛科技大学的一位无名教师,1月18日当天,这位老师向学校一次性捐出了10万元现金,用于学校建设。更令人钦佩的是,早在2007年这位老师就曾捐出10万元。

  随后,记者调查岛城多所高校了解到,不少高校教师都自掏腰包,为中国大学教育事业做贡献。

   “就是想给学校办点实事”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青岛科技大学,该校马连湘校长向记者讲述了这位老师捐款的过程。

  据马连湘校长介绍,1月18日是周一,上午一上班,一位教师走进了他的办公室,拿出10万元现金,请他将这笔钱交给学校,用于学校建设和办学。“这位老师非常低调,就是想给学校办点实事,所以直接把钱交给了我,而且千叮咛万嘱咐,不让我透露他(她)的任何信息。”马连湘校长告诉记者,这笔钱已交到了学校的财务部门,准备专款专用,根据捐款老师的意愿,用于学校建设。

   2007年就曾捐款10万元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位老师并非第一次捐款,早在2007年,这位老师就曾主动向学校捐款10万元。马连湘校长回忆说:“那是2007年五一节前的一天,这位老师进来之后,跟我说他(她)很热爱青岛科技大学,对青科大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位老师边说边掏出了一个纸包,打开之后,居然是整整10万元现金!”

  “我当时感到很惊讶,问他(她)这是干什么?”马连湘校长说,这位老师回答说:“我知道现在学校发展需要钱,你当家难,这笔钱你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吧。”说完这番话之后,这位老师走出了校长办公室,临走前还一再嘱咐马连湘校长,不要将自己的任何信息透露出去。

  所捐巨款成立专项基金

  这位老师前后两次共捐20万元巨款,学校计划如何使用呢?对此,马连湘校长介绍,捐款行为的确让人感动,而更珍贵的是他(她)对青岛科技大学的一份深情,为了用好这笔钱,学校有关领导召开专门会议讨论,最终决定成立一个“爱校基金”,单独设立一个账户用于吸纳往届校友及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人士所捐款项,用于学校的一些基础建设,或者奖励那些对学校有功的人员,以及扶助贫困生等。

  马连湘校长告诉记者,这位老师在第二次捐款之后表示,今后他(她)还将继续捐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青岛科技大学越办越好。

   “捐款门”引起校内大讨论

  “我们都很好奇这位老师是谁,但大家猜不到。”昨天,记者在青科大采访多位教师,均被告知不了解捐款老师的情况,但老师们都对捐款举动表示钦佩,“以前我们学校也有老师捐过钱,但那大多是在学校组织下进行的,主动捐出这么一大笔钱,据我所知是第一次。”青科大的一位老师说。

  “所有人都知道捐款的事,感觉心里热乎乎的。”读大三的姚同学说,虽然现在大学老师收入不算低,但20万元不是个小数。这位老师的行为增强了大家作为“科大人”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一名叫陈妍的同学则说:“捐款的老师以实际行动教会了我们什么叫爱校。”

   新闻延伸

   留学生“捐款门”

  近日,耶鲁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网站发布消息,称该校2002届毕业生张磊(音)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8888美元。消息称,张磊的这笔捐款将主要用于耶鲁管理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另外一部分作为奖学金,资助耶鲁各种和中国有关的活动。对此,有媒体报道称,张磊曾表示,耶鲁在中国是人们都知晓并且尊重的名校,这是他想回馈耶鲁大学的原因之一。张磊称,耶鲁帮助中国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了,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种互助的关系都是单向的,所以他极想改变这一点。“耶鲁管理学院改变了我的一生,这一点不夸张。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金融或企业家精神,还有给予的精神。”张磊说。

  一名接受祖国多年系统教育的人才,为何选择巨款捐助国外高校,而不选择他曾就读的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院校呢?在国内的各大网络论坛上,张磊“捐款门”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褒贬两派争论得热火朝天,是“教育无国界”还是“吃里爬外”,一时间众说纷纭。

   大学教师捐款并非只一人 多所高校都有教师捐款成立的助学基金 海大文圣常院士已捐出数十万元

  记者昨日采访岛城多所高校得知,青岛的大学教师捐款助学并非只有这一例,不少学校都有类似情况,“很多大学老师都拿出自己的工资、奖金,帮助学校建设、资助困难学生。”岛城一所高校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海大 院士捐款助学传为佳话

  “我们学校的不少老师都主动捐款,有的还成

  立了专项助学基金。”中国海洋大学的梁老师告诉记者,在他们学校,中科院院士文圣常捐款成立专项基金的事被传为佳话。据介绍,早在2000年,文圣常院士就从自己获得的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万港币奖金中,拿出10万元设立了“文苑奖学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此后,文圣常院士又多次向 “文苑奖学基金”捐款,总额高达数十万元,文老的高风亮节已经成为了海大的一面旗帜。

   理工大 老师凑钱成立涌泉基金

  青岛理工大学学工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校里捐助贫困学生的老师大有人在,在土木学院就有一个涌泉基金,“这个基金是由该学院的几位老师捐款几万元钱成立的,用于资助那些优秀的困难学生。”工作人员说,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老师都曾捐钱帮助贫困学生。 青大 捐款义举常年不断

  “据我所知,我们学校还没有一下子捐出那么多钱的老师,但青大爱心捐款一直做得很好。”青岛大学一位辅导员告诉记者,青岛大学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经常组织爱心捐款等慈善活动,最近海地发生地震之后,青大各志愿团体纷纷行动,数千名学生为海地受灾居民捐款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