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对越南新婚夫妇
新郎按规矩不在婚礼上露面
越南实行6天工作制,所以婚礼大多定在周日举行。一个周末的上午,笔者应邀赶到位于河内市的阿翠家参加婚礼。司仪把我引入临时搭建的婚礼大棚。我打量四周,婚礼大棚由钢管和海蓝布搭建而成,正面是主席台,挂着紫红色绒布幔,上面贴着银底的红色汉字———“双喜”,中间是表示婚礼具体时间的阿拉伯数字,边上点缀着常青树和白鸽,烘托出浓重的喜庆气氛。主席台右侧放着一台大彩电,背后是一套组合音响,都是中国货。电视里正在播放具有浓郁越南特色的滑稽节目,风格颇像上海的滑稽戏,围坐观看的宾客们不时发出笑声。与中国的大圆桌不同,婚宴使用长条形桌子,每张桌子围坐6位宾客,一共30桌。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volr4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太阳下山前必须圆房 阿翠家的婚宴菜肴以冷盘为主,这与炒菜为主的中国婚宴差别很大。此外,越南人吃各种菜都喜欢沾着碾碎的花生米,甚至连吃水果也如此,他们认为这样味道最佳。席间上来一道点心,四四方方,上面点缀各种蜜饯丝,呈半透明状,香味奇特,甜糯适中。阿杜告诉我,这道点心里加入了越南特有的数种香料,法国香水就是采用越南出产的香料作为重要元素制成的,说话间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ihtguf.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在回仙山工业园区的路上,我问越方的阮主任,越南婚礼为什么要在中午举行?阮主任解释说,新人必须在太阳下山前圆房,否则不吉利。更有意思的是,在越南北部一些村落,姑娘要在新婚前夜找旧恋人共度最后一晚,作为对过去的告别。这种做法是被当地人的道德观所接受的。此后两人再不来往,女方要完全忠于丈夫。
从河内到仙山工业区大约20公里,途中不时看到街边临时搭起的蓝色大棚,不下十来个。阮主任说这些都是婚礼大棚,是周末的一大街景。这些婚礼大棚占据着人行道,交通管理部门基本不管,左邻右舍态度也很宽容。越南人结婚年龄比中国人小了许多,一般女子20岁、男子22岁就差不多成家了。越南政府规定一对夫妇可以生两个孩子,所以近年来越南人口暴涨,已达800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