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知识也无法改变命运?上海贫困女研究生自杀(图)

知识也无法改变命运?上海贫困女研究生自杀

文章来源: anakin 于 2009-12-16 11:33:2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导读]11月26日早上,上海女研究生杨元元自缢。死者母亲介绍,女儿事发前提到自杀事件,并感叹知识无法改变命运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5660/25660237.gif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杨元元生前在一家动物园留影。

今年11月26日早上,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在盥洗室半蹲着自缢。目前,死者家属和校方代表已办妥火化手续,准备将杨元元遗体火化。双方尚未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

母亲望瑞玲认为,学校的冷漠是杀死女儿的凶手。校方否认了所有指责,称相关人员并未刺激死者。

死者母亲介绍,女儿事发前提到一些自杀事件,并感叹知识无法改变命运。心理咨询专家认为,杨元元有80%的可能处于抑郁症状态。

11月3日,杨元元30岁生日。清早起床,母亲望瑞玲送出了生日礼物,她为女儿唱起生日歌。旋律是对的,歌词却唱成了:“Goodmorningtoyou”。

杨元元没反应。没有喜悦。这一天,她甚至没犒劳自己多吃一只鸡蛋。她一生中,从未开过一次生日聚会。

早年丧父,携母求学

杨元元出生时,父亲为她取了名字,希望她长大后挣大钱。

望瑞玲称,丈夫是上世纪60年代北京化工大学毕业,一直是儿女的榜样。1986年3月,丈夫因肝病去世,留给望瑞玲的只有6岁大的女儿杨元元和4岁大的儿子杨平平。

望瑞玲在湖北的一家军工厂里当过车工,也看过大门。两个孩子成绩不错,1998年,杨元元考取武汉大学经济学系,两年后弟弟杨平平也考取了武大环境科学专业。

杨元元上大三时,望瑞玲所在工厂计划将职工居住区迁至宜昌市区,所有工人需要赎买房子。望瑞玲没钱,又不想继续住在老厂区,她在厂里办了内退,去了武汉,与女儿同住学生宿舍。

最初,武大无法接受望瑞玲长期借宿学生宿舍,后来杨元元提出申请,介绍了家庭情况。不久,望瑞玲在另一个寝室拥有了铺位。

杨平平本科室友李思琪(化名)记得,在武大读书期间,望瑞玲在学校里照顾姐弟俩的伙食,顺带做点小生意,每天还能赚10来块钱。从那时起,望瑞玲就喜欢上了大学的氛围,很快与学校的一些基层管理人员混得很熟。

同班同学李某和卢某回忆,本科期间,元元腼腆、内向,没谈过恋爱。

进入大学前,杨元元梦想当个老板,挣好多好多钱,所以选了经济专业。望瑞玲说,后来,杨元元发现,没有资本基础,几乎实现不了老板梦,索性跨院学起了法学,“她说,今后要给穷人维护正义”。

毕业欠贷,求职受挫

临近毕业,因无力偿还助学贷款,杨元元毕业证和学位证被学校扣留。

2002年,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像现在难。然而,杨平平说,没有两证,意味着姐姐很难找到一个“正经”工作。

望瑞玲现在都想不通,女儿为什么没有找到像样的工作,“不可能啊,我小学生都能进厂找到工作。”

望瑞玲介绍,当时摆在女儿面前的选择有五个。

最好的,杨元元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不过自费生需要缴3万元学费,她不得不放弃。至今,杨元元的遗物中,笔记本内仍夹着一张当年北大法硕入学考试题单。

杨平平说,姐姐考虑借此证明实力,但也耽误了找工作。

当时最稳定的工作是去湖北枝江县当公务员,望瑞玲说,“不用考,先到先选”。但这个选择遭到望瑞玲的强烈反对,“我一辈子都不想再回去(老家),元元好不容易才考到武汉的。”

另一个机会,西北大学向元元发来面试通知。杨元元买好了火车票,但望瑞玲担心女儿被骗,不让去。

另外的选择,一个是到广西青州港经贸公司当文员,一个是到浙江义乌工厂当会计,母女两人认为不靠谱,未去。

生活困顿,工作漂泊

毕业前,杨元元向往月薪3000元以上的工作,但始终没有获得这种机会。

毕业后,杨元元第一份工作是在武汉现代英语培训中心当讲师。每月七八百元钱。工作后攒了5年钱,杨元元才还清本科助学贷款3970元,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

杨元元觉得当讲师没前途,存不到钱,两年后放弃这个工作。

从2004年9月,杨元元在武汉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拉了一年保险。随后4年,望瑞玲介绍,杨元元工作愈加不稳定。她曾出几千元,和一些同学成立《花语》杂志社,办过“小记者培训班”。可杂志社和培训班很快不了了之,钱也赔了。

本科同班同学卢某称,到2009年读硕,杨元元同班同学纷纷硕博毕业,在上海、北京等地金融业、大企业里混得有滋有味,“她从不和我们交往,想等自己混好了再说。”

不管有没有工作,杨元元一直与母亲在武汉市区租房同住,不曾分开。杨元元还告诉妈妈,“两个人分开是痛苦,在一起就是快乐。”

上海求学,艰难租房

望瑞玲小学学历,曾于上世纪70年代赴上海进修过5年船舶技工,望瑞玲常说她有“上海情结”。而女儿今年9月最终带着她到了上海。

同学许帆说,杨元元盘着一个很夸张的大发髻,“头发一定很长”,手里提着双份的饭菜,衣着朴素,可以说很土。而望瑞玲,“声音很粗,嗓门大,像个男的,一般不出门”。

杨元元与母亲一起进出食堂,一同散步,同睡一张床。斜对门宿舍的女生说,杨元元没有朋友,也不主动与同学交往,“她和家长在一起,我们也不好意思去串门”。

开学不久,同寝室同学搬走,把床位腾给了杨元元母亲望瑞玲。

一切从11月21日发生了变化,校方开始禁止望瑞玲进入宿舍借住。

从11月20日开始,母女俩忙着找房,最终与学校一体育老师商定一处校外房屋,每月450元,先交半年。450元,也是母女俩一个月伙食费。但母女俩必须等到23日下午才能拿到钥匙。

中间的两天成了难题。21日,杨元元陪母亲夜宿宾馆,130元,望瑞玲感到心疼。22日晚,望瑞玲拒绝女儿陪住要求,并告诉女儿找到了每晚50元的住处,让杨元元放心。

望瑞玲觉得不安全,最终没去。是夜,最低气温降至4℃,她在学校电影院与礼堂间徘徊。下半夜,一名工作人员实在看不下去,允许望瑞玲在电影院的坐椅上靠着休息到天亮。

望瑞玲后来得知,那一夜,女儿彻夜无眠,她看着母亲的空铺位发愣,确定母亲舍不得花钱住旅店。

第二天,杨元元找到妈妈,在操场上搂着妈妈,沉沉睡去。晚上,杨元元陪妈妈一起拿着钥匙看房。房里没有任何装饰,没有家具,没有床。杨元元返回学校,带来被褥垫子。两人把地拖干净后,在水泥地上睡了一夜。

半蹲自缢,争议频出

11月26日,杨元元自杀,而那个盥洗池距地面不足一米。同学说,只要有一丝生存欲,杨元元随时可以站起来重回生门。

家属认为,发现杨元元时,她仍有心跳和脉搏。校方称,120赶到现场,9时5分左右,将杨元元抬上救护车,送往南汇区中心医院。9时15分,杨元元的心电图,只剩一根直线。入院后,医生宣布杨元元死亡。在死亡证明上,死亡日期为26日10时,发病到死亡间隔时间为“不详(3小时)”。

参与抢救的保卫处陈老师说,杨元元当时身体发硬,瞳孔放大,脉搏消失。陈老师回忆,120医生赶到时说:“这有什么好救的?”

望瑞玲没有上救护车,她在宿舍楼道里时断时续地哭,并对杨元元对门的同学说,“她教育我们,杨元元就是太内向了,你们不要太内向。”

至今,望瑞玲仍坚持,造成杨元元的直接死因是学校领导和宿管员说过一些特别伤自尊的话。

从11月20日始,学校责令望瑞玲搬出宿舍。

望瑞玲称,一见到24号楼宿舍管理员高华梅,就知道对方不通融。望瑞玲指认,事发前几天,在她试图进楼时,高华梅曾称她“乡下人”,并告知:如再违规进楼,就对杨元元不发毕业证。

高华梅成为众矢之的,至今未公开露面,校方称其心理压力太大,目前已调离岗位。校方说,高华梅坚称从未说过那些话。

对于家属的指责,24号楼的同学也有疑问。

“高华梅对同学们都很好,工作也认真。”一名同学为高华梅抱不平。

另一个指控抛向了分管学生工作的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希平。望瑞玲称,11月22日,在解决住宿问题时,李希平曾当面对杨元元说过“没钱就不要读书”一类的话。

杨元元的班主任吴志毅当时在场,他说没听过李说过那些话。宣传部部长彭东凯保证,他和李希平都是辅导员出身,绝不可能说那种话。

有网友透露,杨元元自杀前曾与望瑞玲大吵过,此事未得到同学确认,而望瑞玲否认此事,“我声音大就以为是在吵架呀?”



追求完美,或处抑郁


望瑞玲透露,杨元元生前担忧毕业前景,曾表示毕业后想留校当辅导员。

自杀前几天,杨元元曾对母亲提到武大校内的一些自杀事件,还有她当老师时一个小孩逃学自杀。

望瑞玲回忆,11月25日下午吃饭时,女儿突然对她说:“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

当晚8点多,她照旧参加了“自然辩证法”课堂表演的排练,内容为“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她只是担心表演不好。参加排练的同学也未发现她有异样。

“她是完美主义者,可能有压力。”弟弟杨平平说。

找房时,杨元元曾告诉母亲:“我30岁了,你跟我不但没享到福,还受罪。”望瑞玲感觉杨元元压力过大,曾提议陪女儿去看心理医生,但被杨元元拒绝,“找妈妈宽心一下就好了”。

12月13日,上海海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董海涛老师说,杨元元自杀前有80%的可能处于抑郁症状态。如果能尽早疏导,就不会出事。因此,他倍感痛心。

董海涛表示,杨元元有完美主义倾向,对自己的消极面非常关注,害怕别人对自己有负面评价,对自己要求苛刻。

据多人描述,30岁的杨元元在临终前仍未等来她的第一场爱情。

望瑞玲承认,自己也为女儿的婚事着急,但女儿在她面前表现得对男性没有一丝兴趣,她甚至连喜欢的男明星也没有。

杨元元的姑妈曾帮她介绍男友,杨元元回说,未立业,没有成家的基础。

杨元元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千万富翁在一群女子中征婚,她告诉妈妈:“你看,不是大款就别找。”

个子不高、相貌平平、性格内向、家庭贫寒,杨元元没能力打扮自己。望瑞玲说,女儿一辈子连最便宜的护手霜都没用过。

杨元元生前最大的嗜好,除了游泳,就是翻来覆去地读《红楼梦》。杨平平说,姐姐喜欢读一切细腻的文字。

杨元元临走前一天,她对妈妈说:“那些巧克力再也吃不完了”。那些巧克力,是弟弟从荷兰带给她的。

在课堂表演作业上,杨元元扮演罗密欧的第一句台词是:“没有受过伤的人,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伤痕。”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拒镇压学生!六四抗命军长徐勤先受审照首曝光
做饭喜欢放“蒜”的人,身体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特大桥轰然垮塌,基建神话后的巨大黑洞!
拜伦在父亲就职典礼上究竟对拜登说了啥?终于揭晓
美国政府大动刀?OPT或被终结 留学生天要塌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武吓日本!中自今起于黄海8天实弹射击 距九州仅900公里
中国外交部官员解释“插兜送客”:天冷 不便握手
中国游客取消赴日,专家预测:日本经济损失"恐达1.7兆"
427-1!众院压倒性通过 要求公布爱泼斯坦文件
纽约时报:特朗普无法“翻篇”的爱泼斯坦案
日本官员低头听中方讲话,胡锡进很高兴,评论区很清醒
中国突然再次宣布: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
中日会晤:中方官员双手插兜送客 日方低头听训…
关于爱泼斯坦文件 美媒揭川普态度突然反转幕后
高中学历“逆袭”成大学博导 如何骗过层层审核的?
美国数学危机:学生不会算 老师不会教 体制不肯改!
美智库倡台湾能源船只“挂美国旗” 由美军舰护航
特朗普盛情款待沙特王储,就卡舒吉遇害事件为其辩护
"城堡法"并非无敌!清洁妇误闯遭枪杀 屋主被起诉
解放军发MV 放话:敌人都别太狂 最好乖乖举手投降…
美国会压倒性票数通过!公开"淫魔富商"艾普斯坦档案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知识也无法改变命运?上海贫困女研究生自杀

anakin 2009-12-16 11:33:29
[导读]11月26日早上,上海女研究生杨元元自缢。死者母亲介绍,女儿事发前提到自杀事件,并感叹知识无法改变命运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5660/25660237.gif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杨元元生前在一家动物园留影。

今年11月26日早上,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在盥洗室半蹲着自缢。目前,死者家属和校方代表已办妥火化手续,准备将杨元元遗体火化。双方尚未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

母亲望瑞玲认为,学校的冷漠是杀死女儿的凶手。校方否认了所有指责,称相关人员并未刺激死者。

死者母亲介绍,女儿事发前提到一些自杀事件,并感叹知识无法改变命运。心理咨询专家认为,杨元元有80%的可能处于抑郁症状态。

11月3日,杨元元30岁生日。清早起床,母亲望瑞玲送出了生日礼物,她为女儿唱起生日歌。旋律是对的,歌词却唱成了:“Goodmorningtoyou”。

杨元元没反应。没有喜悦。这一天,她甚至没犒劳自己多吃一只鸡蛋。她一生中,从未开过一次生日聚会。

早年丧父,携母求学

杨元元出生时,父亲为她取了名字,希望她长大后挣大钱。

望瑞玲称,丈夫是上世纪60年代北京化工大学毕业,一直是儿女的榜样。1986年3月,丈夫因肝病去世,留给望瑞玲的只有6岁大的女儿杨元元和4岁大的儿子杨平平。

望瑞玲在湖北的一家军工厂里当过车工,也看过大门。两个孩子成绩不错,1998年,杨元元考取武汉大学经济学系,两年后弟弟杨平平也考取了武大环境科学专业。

杨元元上大三时,望瑞玲所在工厂计划将职工居住区迁至宜昌市区,所有工人需要赎买房子。望瑞玲没钱,又不想继续住在老厂区,她在厂里办了内退,去了武汉,与女儿同住学生宿舍。

最初,武大无法接受望瑞玲长期借宿学生宿舍,后来杨元元提出申请,介绍了家庭情况。不久,望瑞玲在另一个寝室拥有了铺位。

杨平平本科室友李思琪(化名)记得,在武大读书期间,望瑞玲在学校里照顾姐弟俩的伙食,顺带做点小生意,每天还能赚10来块钱。从那时起,望瑞玲就喜欢上了大学的氛围,很快与学校的一些基层管理人员混得很熟。

同班同学李某和卢某回忆,本科期间,元元腼腆、内向,没谈过恋爱。

进入大学前,杨元元梦想当个老板,挣好多好多钱,所以选了经济专业。望瑞玲说,后来,杨元元发现,没有资本基础,几乎实现不了老板梦,索性跨院学起了法学,“她说,今后要给穷人维护正义”。

毕业欠贷,求职受挫

临近毕业,因无力偿还助学贷款,杨元元毕业证和学位证被学校扣留。

2002年,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像现在难。然而,杨平平说,没有两证,意味着姐姐很难找到一个“正经”工作。

望瑞玲现在都想不通,女儿为什么没有找到像样的工作,“不可能啊,我小学生都能进厂找到工作。”

望瑞玲介绍,当时摆在女儿面前的选择有五个。

最好的,杨元元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不过自费生需要缴3万元学费,她不得不放弃。至今,杨元元的遗物中,笔记本内仍夹着一张当年北大法硕入学考试题单。

杨平平说,姐姐考虑借此证明实力,但也耽误了找工作。

当时最稳定的工作是去湖北枝江县当公务员,望瑞玲说,“不用考,先到先选”。但这个选择遭到望瑞玲的强烈反对,“我一辈子都不想再回去(老家),元元好不容易才考到武汉的。”

另一个机会,西北大学向元元发来面试通知。杨元元买好了火车票,但望瑞玲担心女儿被骗,不让去。

另外的选择,一个是到广西青州港经贸公司当文员,一个是到浙江义乌工厂当会计,母女两人认为不靠谱,未去。

生活困顿,工作漂泊

毕业前,杨元元向往月薪3000元以上的工作,但始终没有获得这种机会。

毕业后,杨元元第一份工作是在武汉现代英语培训中心当讲师。每月七八百元钱。工作后攒了5年钱,杨元元才还清本科助学贷款3970元,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

杨元元觉得当讲师没前途,存不到钱,两年后放弃这个工作。

从2004年9月,杨元元在武汉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拉了一年保险。随后4年,望瑞玲介绍,杨元元工作愈加不稳定。她曾出几千元,和一些同学成立《花语》杂志社,办过“小记者培训班”。可杂志社和培训班很快不了了之,钱也赔了。

本科同班同学卢某称,到2009年读硕,杨元元同班同学纷纷硕博毕业,在上海、北京等地金融业、大企业里混得有滋有味,“她从不和我们交往,想等自己混好了再说。”

不管有没有工作,杨元元一直与母亲在武汉市区租房同住,不曾分开。杨元元还告诉妈妈,“两个人分开是痛苦,在一起就是快乐。”

上海求学,艰难租房

望瑞玲小学学历,曾于上世纪70年代赴上海进修过5年船舶技工,望瑞玲常说她有“上海情结”。而女儿今年9月最终带着她到了上海。

同学许帆说,杨元元盘着一个很夸张的大发髻,“头发一定很长”,手里提着双份的饭菜,衣着朴素,可以说很土。而望瑞玲,“声音很粗,嗓门大,像个男的,一般不出门”。

杨元元与母亲一起进出食堂,一同散步,同睡一张床。斜对门宿舍的女生说,杨元元没有朋友,也不主动与同学交往,“她和家长在一起,我们也不好意思去串门”。

开学不久,同寝室同学搬走,把床位腾给了杨元元母亲望瑞玲。

一切从11月21日发生了变化,校方开始禁止望瑞玲进入宿舍借住。

从11月20日开始,母女俩忙着找房,最终与学校一体育老师商定一处校外房屋,每月450元,先交半年。450元,也是母女俩一个月伙食费。但母女俩必须等到23日下午才能拿到钥匙。

中间的两天成了难题。21日,杨元元陪母亲夜宿宾馆,130元,望瑞玲感到心疼。22日晚,望瑞玲拒绝女儿陪住要求,并告诉女儿找到了每晚50元的住处,让杨元元放心。

望瑞玲觉得不安全,最终没去。是夜,最低气温降至4℃,她在学校电影院与礼堂间徘徊。下半夜,一名工作人员实在看不下去,允许望瑞玲在电影院的坐椅上靠着休息到天亮。

望瑞玲后来得知,那一夜,女儿彻夜无眠,她看着母亲的空铺位发愣,确定母亲舍不得花钱住旅店。

第二天,杨元元找到妈妈,在操场上搂着妈妈,沉沉睡去。晚上,杨元元陪妈妈一起拿着钥匙看房。房里没有任何装饰,没有家具,没有床。杨元元返回学校,带来被褥垫子。两人把地拖干净后,在水泥地上睡了一夜。

半蹲自缢,争议频出

11月26日,杨元元自杀,而那个盥洗池距地面不足一米。同学说,只要有一丝生存欲,杨元元随时可以站起来重回生门。

家属认为,发现杨元元时,她仍有心跳和脉搏。校方称,120赶到现场,9时5分左右,将杨元元抬上救护车,送往南汇区中心医院。9时15分,杨元元的心电图,只剩一根直线。入院后,医生宣布杨元元死亡。在死亡证明上,死亡日期为26日10时,发病到死亡间隔时间为“不详(3小时)”。

参与抢救的保卫处陈老师说,杨元元当时身体发硬,瞳孔放大,脉搏消失。陈老师回忆,120医生赶到时说:“这有什么好救的?”

望瑞玲没有上救护车,她在宿舍楼道里时断时续地哭,并对杨元元对门的同学说,“她教育我们,杨元元就是太内向了,你们不要太内向。”

至今,望瑞玲仍坚持,造成杨元元的直接死因是学校领导和宿管员说过一些特别伤自尊的话。

从11月20日始,学校责令望瑞玲搬出宿舍。

望瑞玲称,一见到24号楼宿舍管理员高华梅,就知道对方不通融。望瑞玲指认,事发前几天,在她试图进楼时,高华梅曾称她“乡下人”,并告知:如再违规进楼,就对杨元元不发毕业证。

高华梅成为众矢之的,至今未公开露面,校方称其心理压力太大,目前已调离岗位。校方说,高华梅坚称从未说过那些话。

对于家属的指责,24号楼的同学也有疑问。

“高华梅对同学们都很好,工作也认真。”一名同学为高华梅抱不平。

另一个指控抛向了分管学生工作的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希平。望瑞玲称,11月22日,在解决住宿问题时,李希平曾当面对杨元元说过“没钱就不要读书”一类的话。

杨元元的班主任吴志毅当时在场,他说没听过李说过那些话。宣传部部长彭东凯保证,他和李希平都是辅导员出身,绝不可能说那种话。

有网友透露,杨元元自杀前曾与望瑞玲大吵过,此事未得到同学确认,而望瑞玲否认此事,“我声音大就以为是在吵架呀?”



追求完美,或处抑郁


望瑞玲透露,杨元元生前担忧毕业前景,曾表示毕业后想留校当辅导员。

自杀前几天,杨元元曾对母亲提到武大校内的一些自杀事件,还有她当老师时一个小孩逃学自杀。

望瑞玲回忆,11月25日下午吃饭时,女儿突然对她说:“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

当晚8点多,她照旧参加了“自然辩证法”课堂表演的排练,内容为“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她只是担心表演不好。参加排练的同学也未发现她有异样。

“她是完美主义者,可能有压力。”弟弟杨平平说。

找房时,杨元元曾告诉母亲:“我30岁了,你跟我不但没享到福,还受罪。”望瑞玲感觉杨元元压力过大,曾提议陪女儿去看心理医生,但被杨元元拒绝,“找妈妈宽心一下就好了”。

12月13日,上海海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董海涛老师说,杨元元自杀前有80%的可能处于抑郁症状态。如果能尽早疏导,就不会出事。因此,他倍感痛心。

董海涛表示,杨元元有完美主义倾向,对自己的消极面非常关注,害怕别人对自己有负面评价,对自己要求苛刻。

据多人描述,30岁的杨元元在临终前仍未等来她的第一场爱情。

望瑞玲承认,自己也为女儿的婚事着急,但女儿在她面前表现得对男性没有一丝兴趣,她甚至连喜欢的男明星也没有。

杨元元的姑妈曾帮她介绍男友,杨元元回说,未立业,没有成家的基础。

杨元元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千万富翁在一群女子中征婚,她告诉妈妈:“你看,不是大款就别找。”

个子不高、相貌平平、性格内向、家庭贫寒,杨元元没能力打扮自己。望瑞玲说,女儿一辈子连最便宜的护手霜都没用过。

杨元元生前最大的嗜好,除了游泳,就是翻来覆去地读《红楼梦》。杨平平说,姐姐喜欢读一切细腻的文字。

杨元元临走前一天,她对妈妈说:“那些巧克力再也吃不完了”。那些巧克力,是弟弟从荷兰带给她的。

在课堂表演作业上,杨元元扮演罗密欧的第一句台词是:“没有受过伤的人,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