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俄罗斯艺术体操的美丽传说 她本身就是一副画(组图)

俄罗斯艺术体操的美丽传说 她本身就是一副画

文章来源: icebreaker 于 2009-12-15 23:13:0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y/o/p/2009-12-16/U1532P6T12D4747224F44DT2009121609174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3月8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艺术体操世界杯赛上,卡纳耶娃在球操的比赛中。摄影师镜头下的她,如同一幅油画般安静美丽。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y/o/p/2009-12-16/U1532P6T12D4747224F45DT2009121609174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9月11日,俄罗斯艺术体操“新女皇”、北京奥运会个人全能冠军卡纳耶娃以113.850分的总成绩夺得个人全能冠军,成功实现了包揽世锦赛全部5个单人项目金牌的目标。

  很多人都觉得,叶夫根尼娅·卡纳耶娃将成为“卡巴耶娃第二”。这不是一个文字游戏。关于俄罗斯美女,也许你的第一反应是“库尔尼科娃”或者“莎拉波娃”这些听到腻味的名字,但在俄罗斯国内的评选中,“第一美女”的称号却属于前艺术体操女皇、现国家杜马成员卡巴耶娃。好吧,用上这样一个比方,我们可就要开说卡纳耶娃的故事了。

  不爱上镜 一切都听教练的

  训练、参赛、获奖、扬名,然后过上一种截然不同的日子。无数成功的运动员都是循着这条路走过来的,但在卡纳耶娃的视野里,这些存在无疑的目标却不是她当下愿意提及的。

  “我觉得如果运动员接受采访,那就应该谈和体育相关的事,而不是别的。大家来找我(采访),难道是因为我写了一本书或者别的什么吗?”19岁的卡纳耶娃长得甜美,但说起话来却带着微微的冲劲儿。自从北京奥运会后,她已经在教练的陪同下接受了四十多家媒体的采访,大部分来自俄罗斯国内,还有一些则是欧美的媒体。对于这样的新生活、新节奏,卡纳耶娃尽可能地调适着。

  漂亮姑娘的照片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所以每回在接受采访时,卡纳耶娃的主要精力其实都耗在了摆POSE上。“我可不是模特,拍好就行了,然后就好回去训练了。”慕名而来的并不总是体育媒体,所以卡纳耶娃经常是在和专业的写真摄影师打交道,那可就不是微微一笑、快门一按就能了事的了。拗造型,尽可能地拗造型,摆酷,尽可能地突破自己,这一番折腾下来,卡纳耶娃常觉得比训练还累人。

  艺术体操历来是俄罗斯的强项,但要说其在国内受到了何等重视,似乎又有些言过其实了。所以,当卡纳耶娃卸了妆,换下比赛服后,人们见到的往往就是个长得甜美的姑娘,在大街上走着走着被人认出来的情况还是很少发生的。“以前我是想过,没准将来会被人认出来。但现在这些都只能算是个开始,我不能总记着自己已经获得了什么,那样的话状态会马上下降,然后就只好退出,活在过去的辉煌里了。”

  卡纳耶娃已经做得很好了,在奥运会、世锦赛和欧锦赛上屡获金牌,被人誉为继卡巴耶娃之后艺术体操界的新女皇。但很多时候,她依旧是教练眼中那个听话的小姑娘,丝毫没有大牌的架势。“在某种意义上,我已经是成年人了,但还有很多事情其实是我不知道的。在任何情况下,教练都会帮我,她的生活经验可比我要丰富多了。”听教练的话,完成训练目标,无论卡纳耶娃的心里究竟是怎么盘算的,但从她的嘴里,你能听到的就是这些了。

  练功房里不落泪 整整四年不回家

  除了出国比赛的日子,卡纳耶娃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莫斯科,要么在加兹布罗姆俱乐部的训练场上训练,要么就在宿舍里休息——两点一线得很。

  今年6月,卡纳耶娃换了寝室,那是她离开家乡鄂木斯克去到莫斯科训练后,第一次独个儿享有一间房。从12岁开始,卡纳耶娃就一直住在两三个姑娘一间的队员宿舍里。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是集体生活帮着小姑娘熬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我们一直住得挺开心的,没什么不习惯。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住在垃圾箱边上,相比起来,我们已经是幸福的人了。”

  练体育的人,无论后来何等风光,在下苦功的日子里其实都是熬着过来的。为了抓牢分分秒秒的机会,从2005年3月到北京奥运会前,卡纳耶娃一直都待在队里,没有回过家,而为了不要打扰孩子训练,她的家人们也一直忍着没去探望,仅依靠电话保持联系。

  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个人全能冠军后,卡纳耶娃在更衣室里哭得厉害。但是,包括教练和她妈妈在内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上去劝她别哭,因为他们都觉得“不会哭、不想哭”的小姑娘真该放松一下了。“训练的时候,她好像从来都没哭过,只要把要求告诉她,她就会尽全力去完成,别的什么都不想。”伊琳娜·维娜是卡纳耶娃的主教练,当年小姑娘正是跟着母亲慕名而来,然后拜在了她的门下。

  卡纳耶娃没有拜错师,尽管她的成名速度较之师姐卡巴耶娃来得的确是慢上一些。2007年的欧锦赛上,复出的卡巴耶娃膝伤复发,无法参赛,于是和她名字仅一字之差的卡纳耶娃终于有了站上大赛舞台的机会。

  艺体灵感 全靠奶奶领进门

  卡纳耶娃的家族并不大,在鄂木斯克的老房子里,她的奶奶、爸爸、妈妈和哥哥都住在那里。在结束北京奥运会比赛后,这一家子终于有了一次难得的团圆机会,而在这几位重要家人里,最让卡纳耶娃挂念的就是奶奶了。

  “奶奶教了我很多事。5岁的时候她带着我去了体操馆,然后我开始练习体操。后来我长大些了,看到她在绣十字绣,马上就迷上了,围着她让她教我。”卡纳耶娃说,在自己心情烦躁或者紧张的时候,她常会拿出个十字绣来绣上一小会儿,然后情绪马上就平复了,特别管用。

  卡纳耶娃家与艺术体操的结缘并非是从她这儿才开始的。将她领进门的奶奶是个地道的体育迷,特别热衷那些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运动,正是在她的影响下,卡纳耶娃的妈妈在专业队里练了10年艺术体操。而他的爸爸则是一位著名的古典式摔跤教练。正是因为有了这几位经验丰富的参谋,所以在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时,卡纳耶娃从没有迷惘过,用四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勇往直前。

  “我喜欢训练,也喜欢比赛。艺术体操就是这样一个体育项目,不长期训练是不行的。假如一个月不练,人就没状态了,而且恢复的时候很可能会受伤。”职业寿命,这是所有运动员都要面对的问题,对艺术体操选手来说,这个区间早早被限死。“现在多忍耐一下,多克服一下就好了,因为以后就算你不想退下,也只能休息,没得选择。”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拒镇压学生!六四抗命军长徐勤先受审照首曝光
做饭喜欢放“蒜”的人,身体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特大桥轰然垮塌,基建神话后的巨大黑洞!
拜伦在父亲就职典礼上究竟对拜登说了啥?终于揭晓
美国政府大动刀?OPT或被终结 留学生天要塌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武吓日本!中自今起于黄海8天实弹射击 距九州仅900公里
中国外交部官员解释“插兜送客”:天冷 不便握手
中国游客取消赴日,专家预测:日本经济损失"恐达1.7兆"
427-1!众院压倒性通过 要求公布爱泼斯坦文件
纽约时报:特朗普无法“翻篇”的爱泼斯坦案
日本官员低头听中方讲话,胡锡进很高兴,评论区很清醒
中国突然再次宣布: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
中日会晤:中方官员双手插兜送客 日方低头听训…
关于爱泼斯坦文件 美媒揭川普态度突然反转幕后
高中学历“逆袭”成大学博导 如何骗过层层审核的?
美国数学危机:学生不会算 老师不会教 体制不肯改!
美智库倡台湾能源船只“挂美国旗” 由美军舰护航
特朗普盛情款待沙特王储,就卡舒吉遇害事件为其辩护
"城堡法"并非无敌!清洁妇误闯遭枪杀 屋主被起诉
解放军发MV 放话:敌人都别太狂 最好乖乖举手投降…
美国会压倒性票数通过!公开"淫魔富商"艾普斯坦档案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俄罗斯艺术体操的美丽传说 她本身就是一副画

icebreaker 2009-12-15 23:13:03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y/o/p/2009-12-16/U1532P6T12D4747224F44DT2009121609174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3月8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艺术体操世界杯赛上,卡纳耶娃在球操的比赛中。摄影师镜头下的她,如同一幅油画般安静美丽。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y/o/p/2009-12-16/U1532P6T12D4747224F45DT2009121609174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9月11日,俄罗斯艺术体操“新女皇”、北京奥运会个人全能冠军卡纳耶娃以113.850分的总成绩夺得个人全能冠军,成功实现了包揽世锦赛全部5个单人项目金牌的目标。

  很多人都觉得,叶夫根尼娅·卡纳耶娃将成为“卡巴耶娃第二”。这不是一个文字游戏。关于俄罗斯美女,也许你的第一反应是“库尔尼科娃”或者“莎拉波娃”这些听到腻味的名字,但在俄罗斯国内的评选中,“第一美女”的称号却属于前艺术体操女皇、现国家杜马成员卡巴耶娃。好吧,用上这样一个比方,我们可就要开说卡纳耶娃的故事了。

  不爱上镜 一切都听教练的

  训练、参赛、获奖、扬名,然后过上一种截然不同的日子。无数成功的运动员都是循着这条路走过来的,但在卡纳耶娃的视野里,这些存在无疑的目标却不是她当下愿意提及的。

  “我觉得如果运动员接受采访,那就应该谈和体育相关的事,而不是别的。大家来找我(采访),难道是因为我写了一本书或者别的什么吗?”19岁的卡纳耶娃长得甜美,但说起话来却带着微微的冲劲儿。自从北京奥运会后,她已经在教练的陪同下接受了四十多家媒体的采访,大部分来自俄罗斯国内,还有一些则是欧美的媒体。对于这样的新生活、新节奏,卡纳耶娃尽可能地调适着。

  漂亮姑娘的照片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所以每回在接受采访时,卡纳耶娃的主要精力其实都耗在了摆POSE上。“我可不是模特,拍好就行了,然后就好回去训练了。”慕名而来的并不总是体育媒体,所以卡纳耶娃经常是在和专业的写真摄影师打交道,那可就不是微微一笑、快门一按就能了事的了。拗造型,尽可能地拗造型,摆酷,尽可能地突破自己,这一番折腾下来,卡纳耶娃常觉得比训练还累人。

  艺术体操历来是俄罗斯的强项,但要说其在国内受到了何等重视,似乎又有些言过其实了。所以,当卡纳耶娃卸了妆,换下比赛服后,人们见到的往往就是个长得甜美的姑娘,在大街上走着走着被人认出来的情况还是很少发生的。“以前我是想过,没准将来会被人认出来。但现在这些都只能算是个开始,我不能总记着自己已经获得了什么,那样的话状态会马上下降,然后就只好退出,活在过去的辉煌里了。”

  卡纳耶娃已经做得很好了,在奥运会、世锦赛和欧锦赛上屡获金牌,被人誉为继卡巴耶娃之后艺术体操界的新女皇。但很多时候,她依旧是教练眼中那个听话的小姑娘,丝毫没有大牌的架势。“在某种意义上,我已经是成年人了,但还有很多事情其实是我不知道的。在任何情况下,教练都会帮我,她的生活经验可比我要丰富多了。”听教练的话,完成训练目标,无论卡纳耶娃的心里究竟是怎么盘算的,但从她的嘴里,你能听到的就是这些了。

  练功房里不落泪 整整四年不回家

  除了出国比赛的日子,卡纳耶娃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莫斯科,要么在加兹布罗姆俱乐部的训练场上训练,要么就在宿舍里休息——两点一线得很。

  今年6月,卡纳耶娃换了寝室,那是她离开家乡鄂木斯克去到莫斯科训练后,第一次独个儿享有一间房。从12岁开始,卡纳耶娃就一直住在两三个姑娘一间的队员宿舍里。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是集体生活帮着小姑娘熬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我们一直住得挺开心的,没什么不习惯。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住在垃圾箱边上,相比起来,我们已经是幸福的人了。”

  练体育的人,无论后来何等风光,在下苦功的日子里其实都是熬着过来的。为了抓牢分分秒秒的机会,从2005年3月到北京奥运会前,卡纳耶娃一直都待在队里,没有回过家,而为了不要打扰孩子训练,她的家人们也一直忍着没去探望,仅依靠电话保持联系。

  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个人全能冠军后,卡纳耶娃在更衣室里哭得厉害。但是,包括教练和她妈妈在内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上去劝她别哭,因为他们都觉得“不会哭、不想哭”的小姑娘真该放松一下了。“训练的时候,她好像从来都没哭过,只要把要求告诉她,她就会尽全力去完成,别的什么都不想。”伊琳娜·维娜是卡纳耶娃的主教练,当年小姑娘正是跟着母亲慕名而来,然后拜在了她的门下。

  卡纳耶娃没有拜错师,尽管她的成名速度较之师姐卡巴耶娃来得的确是慢上一些。2007年的欧锦赛上,复出的卡巴耶娃膝伤复发,无法参赛,于是和她名字仅一字之差的卡纳耶娃终于有了站上大赛舞台的机会。

  艺体灵感 全靠奶奶领进门

  卡纳耶娃的家族并不大,在鄂木斯克的老房子里,她的奶奶、爸爸、妈妈和哥哥都住在那里。在结束北京奥运会比赛后,这一家子终于有了一次难得的团圆机会,而在这几位重要家人里,最让卡纳耶娃挂念的就是奶奶了。

  “奶奶教了我很多事。5岁的时候她带着我去了体操馆,然后我开始练习体操。后来我长大些了,看到她在绣十字绣,马上就迷上了,围着她让她教我。”卡纳耶娃说,在自己心情烦躁或者紧张的时候,她常会拿出个十字绣来绣上一小会儿,然后情绪马上就平复了,特别管用。

  卡纳耶娃家与艺术体操的结缘并非是从她这儿才开始的。将她领进门的奶奶是个地道的体育迷,特别热衷那些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运动,正是在她的影响下,卡纳耶娃的妈妈在专业队里练了10年艺术体操。而他的爸爸则是一位著名的古典式摔跤教练。正是因为有了这几位经验丰富的参谋,所以在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时,卡纳耶娃从没有迷惘过,用四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勇往直前。

  “我喜欢训练,也喜欢比赛。艺术体操就是这样一个体育项目,不长期训练是不行的。假如一个月不练,人就没状态了,而且恢复的时候很可能会受伤。”职业寿命,这是所有运动员都要面对的问题,对艺术体操选手来说,这个区间早早被限死。“现在多忍耐一下,多克服一下就好了,因为以后就算你不想退下,也只能休息,没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