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小铜牌成为新证据 郑和船队不止一次到过美国(图)

小铜牌成为新证据 郑和船队不止一次到过美国

文章来源: 文且听风 于 2009-11-30 11:22:4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09p/PhotoL/090829/090829041zc_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小铜牌成新证据,郑和船队不止一次到过美国(图) 中新网

资料图:2009年8月28日,山东滨州,中海太阳岛上的郑和青铜雕像。 中新社发 梁宝海 摄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一封电子邮件、一通电话,以及一枚黄铜圆牌,激发李兆良追踪郑和船队是否曾到过美国之谜。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他日前向美洲郑和学会会员表示,“郑和船队没有来过美国是不可能的,而且来过不只一次。”他的说法是研究郑和历史上的新发现,令许多关心这段历史的华人感到振奋。

  住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李兆良为生化博士,因醉心中华文化及历史,退休后担起东西文化的桥梁,以网站推介中华文化及历史。这次到华盛顿探望女儿,经友人介绍应邀到美洲郑和学会谈他近年来对郑和下西洋的研究心得,会员们听后认为他的发现很重要。

  与《1421:中国发现世界》作者Gavin Menzies熟识的李兆良认为,该著作内容很多是附会。至于怎会一头栽入郑和研究,他归因于一封主题为“这是什么?”的电子邮件。

  他说,一张贴在网站上的黄铜圆牌,将他与拥有这块铜牌的主人牵上线,那人在北卡罗来纳州靠近艾许维尔的小镇深山里,以金属探测器找到这枚埋在土下四呎深的“宣德金牌”,因为对象不起眼,便随意将之搁置抽屉经年。

  与李兆良通过电话后,对方决定将铜牌寄给他鉴定,并提出愿意以上限150元出售,若协助鉴定的李兆良愿意购买,还可打折。因缘际会,这块被洋人视同“破铜烂铁”的铜牌,便成了李兆良的宝物,也开启他追寻这块铜牌“身世之谜”的不归路。

  李兆良以春秋以降及明、清等中国历代的冶金术为佐证,以及研读古书,证明自己手中这枚直径7公分黄铜圆牌货真价实,当初说服他的关键是圆牌中央凸铸“大明宣德委锡”中的“委”字,说明其来历;后来又发现,古文“锡”与“赐”通,更证实他的猜测。

  李兆良表示,发现这枚“宣德金牌”的地点离海岸有250哩,他循线追踪印地安人与英国人,乃至美国独立战争在当地的历史变迁。他并指北卡有条河名叫“Santee”,与“山地”同音,而客家人在古时称“山地”。这些蛛丝马迹,让李兆良不愿放弃联想,继续探索。

  除铜牌之外,李兆良在追踪过程发现利玛窦在中国所绘的地图,藏着许多人所不知,与郑和下西洋有密切关联的暗码。他从利玛窦地图中找出解开郑和下西洋的相关谜团,并已将研究论文寄至国际郑和学会明年7月5至7日在马来西亚马六甲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

  李兆良说,一般历史或考古学家都仅研究其专业范畴,他因可遍览中英文群书,在研究郑和时更能旁征博引;同时他也充分发挥科学家的精神,彻底地探索相关问题。

  李兆良说,他的发现对华人世界来说尤其重要,因而计划明年开始“闭关”写作,把近几年对郑和的研究写成学术性论文,再以故事串连出版。他目前正在寻找有兴趣的出版商合作,希望不久后能将之公诸于世。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连杰回春之谜?他惊爆富豪从婴儿提取干细胞 曝售价
亚马逊大裁1.4万人!工程师收通知 忍不住崩溃痛哭
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失联超3周 父母已赴美 9月起未到校上课
解放军发片:来吧!枪已上膛 剑已出鞘 时刻准备打胜仗
拉面店员击退熊:逃跑必死无疑 熊身硬如铁打到手痛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对日本报复行动升级,意图起到震慑作用
日官员抵北京,日媒:料重申"一中立场"不撤涉台发言
华裔80后女竞选洛杉矶市长:免费公交+全民住房+消除贫困
川普后院失火,还有余力外顾吗?
中国房价10月再崩 民众:房子变钱难如登天
日本外交部官员急赴中国协商 希望“平息事态”
粉川普却被逼到关门?华人老字号的“美国梦噩梦”
国会要查!买地紧邻轰炸机基地 华裔夫妇曝光
高市早苗为什么在日本会得到这么高的支持率?
川普改挺公开“淫魔档案”:失去控制 挡不住党内倒戈潮!
美韩裔教授“智能病毒”提炼法 中国稀土长城恐破功
态度转弯支持公开爱泼斯坦文件,特朗普:没有什么好隐瞒
关于中国稀土,美财长最新表态
零元购冲入加州珠宝店打砸抢 店主毫不犹豫开枪…
日本使馆示警:在华日人注意安全 留意可疑人士靠近
为何突然改口?川普力促公开爱泼斯坦文件引猜测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小铜牌成为新证据 郑和船队不止一次到过美国

文且听风 2009-11-30 11:22:46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09p/PhotoL/090829/090829041zc_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小铜牌成新证据,郑和船队不止一次到过美国(图) 中新网

资料图:2009年8月28日,山东滨州,中海太阳岛上的郑和青铜雕像。 中新社发 梁宝海 摄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一封电子邮件、一通电话,以及一枚黄铜圆牌,激发李兆良追踪郑和船队是否曾到过美国之谜。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他日前向美洲郑和学会会员表示,“郑和船队没有来过美国是不可能的,而且来过不只一次。”他的说法是研究郑和历史上的新发现,令许多关心这段历史的华人感到振奋。

  住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李兆良为生化博士,因醉心中华文化及历史,退休后担起东西文化的桥梁,以网站推介中华文化及历史。这次到华盛顿探望女儿,经友人介绍应邀到美洲郑和学会谈他近年来对郑和下西洋的研究心得,会员们听后认为他的发现很重要。

  与《1421:中国发现世界》作者Gavin Menzies熟识的李兆良认为,该著作内容很多是附会。至于怎会一头栽入郑和研究,他归因于一封主题为“这是什么?”的电子邮件。

  他说,一张贴在网站上的黄铜圆牌,将他与拥有这块铜牌的主人牵上线,那人在北卡罗来纳州靠近艾许维尔的小镇深山里,以金属探测器找到这枚埋在土下四呎深的“宣德金牌”,因为对象不起眼,便随意将之搁置抽屉经年。

  与李兆良通过电话后,对方决定将铜牌寄给他鉴定,并提出愿意以上限150元出售,若协助鉴定的李兆良愿意购买,还可打折。因缘际会,这块被洋人视同“破铜烂铁”的铜牌,便成了李兆良的宝物,也开启他追寻这块铜牌“身世之谜”的不归路。

  李兆良以春秋以降及明、清等中国历代的冶金术为佐证,以及研读古书,证明自己手中这枚直径7公分黄铜圆牌货真价实,当初说服他的关键是圆牌中央凸铸“大明宣德委锡”中的“委”字,说明其来历;后来又发现,古文“锡”与“赐”通,更证实他的猜测。

  李兆良表示,发现这枚“宣德金牌”的地点离海岸有250哩,他循线追踪印地安人与英国人,乃至美国独立战争在当地的历史变迁。他并指北卡有条河名叫“Santee”,与“山地”同音,而客家人在古时称“山地”。这些蛛丝马迹,让李兆良不愿放弃联想,继续探索。

  除铜牌之外,李兆良在追踪过程发现利玛窦在中国所绘的地图,藏着许多人所不知,与郑和下西洋有密切关联的暗码。他从利玛窦地图中找出解开郑和下西洋的相关谜团,并已将研究论文寄至国际郑和学会明年7月5至7日在马来西亚马六甲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

  李兆良说,一般历史或考古学家都仅研究其专业范畴,他因可遍览中英文群书,在研究郑和时更能旁征博引;同时他也充分发挥科学家的精神,彻底地探索相关问题。

  李兆良说,他的发现对华人世界来说尤其重要,因而计划明年开始“闭关”写作,把近几年对郑和的研究写成学术性论文,再以故事串连出版。他目前正在寻找有兴趣的出版商合作,希望不久后能将之公诸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