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日本男子花费10年在内蒙古草原种下350万棵树(图)

日本男子花费10年在内蒙古草原种下350万棵树

文章来源: anakin 于 2009-11-02 21:11:2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dy/s/sd/2009-11-03/U2414P1T1D18965334F21DT2009110311093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在内蒙古种树的大龙隆司。

  在内蒙古种树的日本男人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沙漠化严重,是东亚沙尘暴的主要来源。然而近年来,在茫茫沙漠的一角,却奇迹般地冒出一片绿洲。日本人大龙隆司带领着他的绿化团队,花了十年时间,在这里种下350万棵树。

  法国作家让。焦诺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阿尔卑斯山下的普罗旺斯高原原本是一片寸草不生的干旱地带,大部分居民因为忍受不了这里的气候,纷纷迁离;一位 55岁的牧羊人却选择从山脚下的平地搬到高原,在这片荒山野地播种树苗。有一天,他与一位苦觅水源的赶路人相遇,他告诉赶路人:这片高原因为没有树,正走向死亡。他已经退休,正好可以担负起拯救大地的任务。

  十年之后,赶路人再次来到普罗旺斯高原,他发现自己正在穿越一片全长11公里的森林,又过了十年,赶路人第三次来到这里时,漫山遍野已全是树木。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种树的男人》。在中国内蒙科尔沁草原沙地,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叫大龙隆司,是日本非政府环保组织“绿色网络” (GreenNet)中国区负责人。自2000年起便投入内蒙科尔沁沙漠的绿化工作。近十年间,大龙组织来自日本和中国本土的志愿者一共种树350万棵,为科尔沁重现了两万五千亩绿地。“如果这个地方原来是草原,就有恢复成草原的可能。”大龙告诉记者。

  “起初,当地人以为我是来挖石油的”

  1997年,大龙隆司大学毕业,到内蒙古的西部伊盟(现在的鄂尔多斯市)考察。他第一次看见内蒙古的金色沙丘,一下子入了迷。“当时我心想,这么大的沙丘也能变绿的话,一定非常有成就感。”

  回到日本后,大龙与他的拍档斋藤晴彦成立了“绿化网络”。两人商定,先选择离日本最近的沙漠,中国内蒙古的科尔沁沙漠进行绿化活动。

  科尔沁沙漠距离日本直线距离约1500公里,乘飞机从日本成田机场直达距离科尔沁最近的机场大约需3小时。而科尔沁后旗周围伸展的大片沙漠,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比日本的九州岛岛还大。早春的偏西风异常猛烈,科尔沁沙漠的“黄沙”有时甚至会漂洋过海飞到日本。

  大龙回忆说,刚来科尔沁的那段时间,是绿化事业发展最艰难的时刻。当地人不信任他:“那么多铁锹,它们肯定是来挖石油的。”那时候,任凭他一个人忙里忙外,也没有一个人搭理他。直到小树苗渐渐长高,当地人才开始跟他说话,但疑虑依旧存在,人们担心大龙是因为日本土地少,来内蒙古搞林业,等到树长大了,统统再运回日本。

  十年的光景,内蒙古后旗地区焕然一新,荒漠呈现一片绿色,当地人渐渐认可了大龙的做法,每年组织义务种树时,当地老百姓都会一起参与。

  没有疆界的绿化活动

  《种树的男人》中写道:假若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时间观察:看看他们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大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

  十年间,大龙记不清楚自己究竟种了多少树。他说,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已经扎根这片土地了。十年间,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汉语,与当地居民以“老乡”相称,时不时会冒出“唠嗑”、“咋整啊”等东北方言。期间,他还娶了一位库伦旗满族姑娘,她曾是 “绿化网络”的一名员工。

  但尽管对这片土地感情身厚,大龙表示,最终他还是会“平稳离开”。“我们的目标不是种树,种树只是防止内蒙继续沙漠化的手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当地人改变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的现状,让他们学会一套管理经营土地的方式,然后我们就会平稳离开。”

  他解释说,就目前来看,帮助当地人改变“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现状的方法,就是种树。“一旦形成了防风林后,经济作物产能提高,人们可以依靠种植经济作物改善经济情况,从而选择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大龙告诉记者,尽管“绿色网络”在日本并不算知名的组织,但通过在内蒙古的耕耘,已引起国际企业的关注,诸如Timberland、JBC、日立日本电信公司NTTC每年都会拨款赞助,甚至组织志愿者到科尔沁帮助种树。Timberland已协助种树近一百万棵。

  现在,一些日本大学生的毕业旅行,就是到科尔沁沙漠和中国志愿者一起从事绿化活动。Timberland公司CEO杰夫。施瓦尔茨(Jeff Swartz)说:“我们在科尔沁沙漠所做的造林努力,是以行动体现抵抗气候变迁带来的价值。”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Costco紧急公告!这2项食品停止食用尽快退货
美死囚枪决!沉默到底 伏法前“回头冷看”见证人
运动会一箭射穿女生脸:目击者曝离谱1事 官方通报
这里已被屠城,血迹太空可见!
馆长被曝逼员工睡“馆嫂” 网友已举报“劣迹网红”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官媒晚间发文:已做好对日“实质反制”的准备
官媒继续开骂“撒泡尿照照自己几斤几两!“
阵营分裂?特朗普跟“MAGA女王”闹掰 骂她是“咆哮疯子”
中国驻美大使:欢迎愈来愈多美国民众访中国
川普扛不住民怨 多达237项进口农产品免对等关税
全美吵翻!女子假扮“穷妈妈”打电话求奶粉 结果…
中国劝别去日本 日前官员:非常欢迎 日网友喊"谢谢"
中共称要全球抓人 被国际刑警组织和德国打脸
川普重手反击艾普斯坦丑闻 下令调查这些民主党大咖
外交也要“满嘴喷粪”?粗鄙话术成新爱国标配!
美财长惊人预言:稳定币未来几年将暴涨10倍
泰国国王访华 习近平夫妇国宴款待 王后穿搭成焦点
胡锡进批高市早苗是“恶毒巫婆” 美驻日大使回怼
谁该为200亩白菜负责?官媒转发谣言让菜农血本无归
福特老板叹:美国现在有麻烦了 非常严重
美国院线集体扑街 市场塌了?好莱坞面临灭绝危机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日本男子花费10年在内蒙古草原种下350万棵树

anakin 2009-11-02 21:11:23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dy/s/sd/2009-11-03/U2414P1T1D18965334F21DT2009110311093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在内蒙古种树的大龙隆司。

  在内蒙古种树的日本男人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沙漠化严重,是东亚沙尘暴的主要来源。然而近年来,在茫茫沙漠的一角,却奇迹般地冒出一片绿洲。日本人大龙隆司带领着他的绿化团队,花了十年时间,在这里种下350万棵树。

  法国作家让。焦诺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阿尔卑斯山下的普罗旺斯高原原本是一片寸草不生的干旱地带,大部分居民因为忍受不了这里的气候,纷纷迁离;一位 55岁的牧羊人却选择从山脚下的平地搬到高原,在这片荒山野地播种树苗。有一天,他与一位苦觅水源的赶路人相遇,他告诉赶路人:这片高原因为没有树,正走向死亡。他已经退休,正好可以担负起拯救大地的任务。

  十年之后,赶路人再次来到普罗旺斯高原,他发现自己正在穿越一片全长11公里的森林,又过了十年,赶路人第三次来到这里时,漫山遍野已全是树木。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种树的男人》。在中国内蒙科尔沁草原沙地,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叫大龙隆司,是日本非政府环保组织“绿色网络” (GreenNet)中国区负责人。自2000年起便投入内蒙科尔沁沙漠的绿化工作。近十年间,大龙组织来自日本和中国本土的志愿者一共种树350万棵,为科尔沁重现了两万五千亩绿地。“如果这个地方原来是草原,就有恢复成草原的可能。”大龙告诉记者。

  “起初,当地人以为我是来挖石油的”

  1997年,大龙隆司大学毕业,到内蒙古的西部伊盟(现在的鄂尔多斯市)考察。他第一次看见内蒙古的金色沙丘,一下子入了迷。“当时我心想,这么大的沙丘也能变绿的话,一定非常有成就感。”

  回到日本后,大龙与他的拍档斋藤晴彦成立了“绿化网络”。两人商定,先选择离日本最近的沙漠,中国内蒙古的科尔沁沙漠进行绿化活动。

  科尔沁沙漠距离日本直线距离约1500公里,乘飞机从日本成田机场直达距离科尔沁最近的机场大约需3小时。而科尔沁后旗周围伸展的大片沙漠,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比日本的九州岛岛还大。早春的偏西风异常猛烈,科尔沁沙漠的“黄沙”有时甚至会漂洋过海飞到日本。

  大龙回忆说,刚来科尔沁的那段时间,是绿化事业发展最艰难的时刻。当地人不信任他:“那么多铁锹,它们肯定是来挖石油的。”那时候,任凭他一个人忙里忙外,也没有一个人搭理他。直到小树苗渐渐长高,当地人才开始跟他说话,但疑虑依旧存在,人们担心大龙是因为日本土地少,来内蒙古搞林业,等到树长大了,统统再运回日本。

  十年的光景,内蒙古后旗地区焕然一新,荒漠呈现一片绿色,当地人渐渐认可了大龙的做法,每年组织义务种树时,当地老百姓都会一起参与。

  没有疆界的绿化活动

  《种树的男人》中写道:假若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时间观察:看看他们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大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

  十年间,大龙记不清楚自己究竟种了多少树。他说,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已经扎根这片土地了。十年间,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汉语,与当地居民以“老乡”相称,时不时会冒出“唠嗑”、“咋整啊”等东北方言。期间,他还娶了一位库伦旗满族姑娘,她曾是 “绿化网络”的一名员工。

  但尽管对这片土地感情身厚,大龙表示,最终他还是会“平稳离开”。“我们的目标不是种树,种树只是防止内蒙继续沙漠化的手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当地人改变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的现状,让他们学会一套管理经营土地的方式,然后我们就会平稳离开。”

  他解释说,就目前来看,帮助当地人改变“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现状的方法,就是种树。“一旦形成了防风林后,经济作物产能提高,人们可以依靠种植经济作物改善经济情况,从而选择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大龙告诉记者,尽管“绿色网络”在日本并不算知名的组织,但通过在内蒙古的耕耘,已引起国际企业的关注,诸如Timberland、JBC、日立日本电信公司NTTC每年都会拨款赞助,甚至组织志愿者到科尔沁帮助种树。Timberland已协助种树近一百万棵。

  现在,一些日本大学生的毕业旅行,就是到科尔沁沙漠和中国志愿者一起从事绿化活动。Timberland公司CEO杰夫。施瓦尔茨(Jeff Swartz)说:“我们在科尔沁沙漠所做的造林努力,是以行动体现抵抗气候变迁带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