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太平洋成超级垃圾场 700万吨垃圾触目惊心(组图)

太平洋成超级垃圾场 700万吨垃圾触目惊心

文章来源: aTouchofZen 于 2009-10-25 01:07:0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4ptthe.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海星号”上的工作人员正在实施海上打捞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5hkh7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塑料瓶成了一些水上生物的家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6jgh9e.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大洋里漂浮的垃圾:塑料、绳索、各种水生生物和一张废弃的渔网捆绑在了一起。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osyczq.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航行中的“海星号”。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ag96s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吞食垃圾的鱼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0ofp6s.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垃圾堆里偷生的生物。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ic1oqp.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海星计划”的工作人员们。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3kp3xc.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沙滩上的塑料垃圾随时可能被海水带入大洋。(图:Gettyimages)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kasiv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伍德林和队员在检查捕捞网中打捞上来的浮游垃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ae79zr.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航行中的“新视野号”。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jq41na.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太平洋中垃圾带形成的洋流示意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wwm1d.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堆积成山的水面垃圾。

  除了我们所知道的七个大陆,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这个“新大陆”完全是由垃圾堆起来的,人们把它称为“第八大陆”。

  如果垃圾也有国籍,这里就是一个“联合国”。这里有来自美国的球鞋、中国的塑料袋、日本的渔网碎片、加拿大的集装箱外壳……

  目前,这个“垃圾大陆”还在生长状态,并没有板结成实在的陆地。但它增长的速度却相当惊人,在刚刚过去的十年里,它的面积增长了一倍,已蔓延到1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聚集了超过700万吨的垃圾。

  今年8月,一支由各国科学家和志愿者组成的探险队伍,启程前往这个“垃圾大陆”进行考察,他们想要搞清楚这个“新大陆”的成因,希望可以想出一个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如果我们仍旧坐视不理,辽阔的海洋终将会被人类的垃圾所填满,这并非危言耸听。



  谁制造了“垃圾大陆”?


  发现:大洋深处的百万吨垃圾

  这次行动的负责人道格·伍德林(Doug Woodring)是美国人,毕业于美国伯克利大学,环境经济学硕士,近17年一直在亚洲从事环保技术的开发工作。1998年,他创立了一个有关全球环境技术的基金,也是美国环保协会香港站的负责人。

  在采访中,道格·伍德林告诉记者:这个“垃圾大陆”的名字应该叫做“太平洋垃圾涡旋”,位于北纬35°到42°之间,夏威夷群岛的东北方向,距离加利福尼亚沿海1000英里的位置。属于“无风带”。

  所谓“无风带”,它的形成和地球受热不均有关:赤道附近,阳光直射,地面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大约上升到8000米以后,向南北两极方向流动。这种向南北运行的大气,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改变方向:向北的偏向东北,向南的偏向东南。这种偏向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到南北纬 30°~35°上空,差不多都变成了西风,不再向前推进。而赤道附近的空气又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于是大量的空气都拥挤在南北纬30°~35°上空,使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这里缺云少雨,风也很少。古代的航海家曾经给这里取名叫“马纬度”,因为当他们的帆船驶到这个区域的时候不得不花费漫长的时间以等候顺风的到来,以至于船上的马儿因为缺少草料而死去,不得不抛到大海里。“因为这个原因,远洋船只一般都不会经过这里,甚至连渔民也很少来,因为这里的鱼也非常少。”伍德林说。

  然而,12年前,一个名叫查尔斯·摩尔的美国船长为了抄近路,驾船从这里穿过,然后他惊讶地发现,他的船居然驶进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堆”里。 “我目光所及全部都是垃圾。瓶盖、包装袋、充气排球……更多的是塑料碎片,它们漂浮在船的四周……我完全找不到一点儿干净的地方。”

  摩尔船长用了一周时间才从这个巨大的“垃圾堆”里“突围”而出。回到美国后,他根据从这个“垃圾堆”带回的样本,监测出当地某些地方塑料垃圾颗粒的含量竟是海洋浮游生物的6倍。他初步估算,这片海域上至少漂浮着300万吨的塑料垃圾。然后他沮丧地对媒体表示:“就算耗尽国家的财力,也不一定能将这里的塑料垃圾清理干净。”

  解密:垃圾为何集结大洋深处?

  摩尔船长的发现引起了各国环保人士和科研人员的关注。在12年后的今天,有专家表示,这个垃圾带的面积已经增长了一倍。垃圾总量估计已经超过 700万吨,每平方公里的海面上有330万件大大小小的塑料片。最严重的地方,海底堆积的垃圾厚度已经达到30米。有媒体将它命名为“第八大陆”。

  这么多的洋面垃圾,却是来自几千公里之外的人类的世界。

  伍德林告诉记者,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每年世界会产出超过2亿6千万吨的塑料垃圾,它们当中大多数是一次性的,其中90%~95%都没有得到回收,大部分都被人类随意丢弃了——有的被掩埋在土地里、有的散布在郊外的垃圾场、有的挂在铁路沿线的树梢枝头、有的被直接倾倒入海……它们散布在地球的每个角落,但是最后它们会被雨水或大风吹刷,然后悄无声息地流走:“最后的终点,是海洋。”

  按照常理,在广袤的太平洋中,有一股股洋流按照特定的路线和方向流动,人类废弃的塑料垃圾经过一番漂泊旅程,终将回到陆地上——可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垃圾在这个人迹罕至的海域聚集不散?

  想解释这个问题并不难。你可以拿一杯茶来做实验:顺时针转动手里的杯子,然后可以看到茶叶大都聚集到了杯子的中央。就如龙卷风的最中央位置总是会拥有一种奇异的宁静,就仿佛是洋流环绕下的“垃圾大陆”。事实上,这个垃圾大陆的位置,恰恰是被北太平洋中一个巨大的环流——北太平洋环流环绕在中央。

  根据伍德林向我们提供的环流图不难看出,这个环流是一个由北赤道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构成的顺时针环形系统。根据这个环流的走向,我们可以复原这些漂浮着的塑料垃圾是如何来到这里的——

  比如它可能是一支在旧金山海岸被废弃的牙刷,一开始,它会随着加利福尼亚寒流一路向南,到了墨西哥一带,再借着北赤道暖流流向亚洲,一直到达日本海域,然后它会遇上黑潮,转而向东,汇入北太平洋暖流,经过夏威夷,最终到达“垃圾大陆”,整个旅程大概需要耗时几年。

  当然,如果它是在亚洲沿海一带被丢弃的话,那么旅程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抵达“新大陆”的时间只用一年就够了。伍德林预测,在这片海域中来自亚洲的塑料垃圾占到50%,而且“垃圾大陆”还有向亚洲沿海蔓延的趋势,“这让人非常担忧。”

  更加让人担忧的是,这个“垃圾大陆”并不是大洋之中唯一的一个。

  伍德林告诉记者,地球上一共有5个类似的洋流涡旋,从理论上,它们都会存在海洋垃圾聚集的情况:“比如我们知道南半球的洋流涡旋的流速更强,因此垃圾聚集的会更集中一些。我们现在还不知道那里究竟有多少垃圾,不过考虑到北美和亚洲一带的人口更为集中,所以南太平洋的垃圾也许会比北太平洋少一些。但是无论如何,塑料垃圾一旦产生了就不会消失,所以,近半个世纪以来被南太平洋周边地区的人们丢弃的垃圾,也会是个极为可观的数字,明年我们或许会去那里看一看。”

  “总之,这个世界上已没有净土,就连最为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都‘烙刻’上了人类的痕迹。”伍德林无奈地对记者说,令人担忧的是,人类的海洋资源是否有朝一日会被这些“痕迹”彻底破坏。



  “海星计划”在行动


  今年8月初,美国非营利组织——海洋远航研究所,决定赞助美国的科研人员前往这个“垃圾大陆”做一次详细的调研,他们希望可以搞清楚这个垃圾大陆的具体规模,这些垃圾对当地海洋生态的影响,并且想出一个处理这些垃圾的办法。

  这个计划有个好听的名字——海星计划。伍德林告诉记者,这次前去探险的两艘船分别叫做“新视野号”和“海星号”。其中,海星号是一艘46米高的帆船,它的使命主要是如何在不损害当地海洋生物的前提下打捞这些垃圾,然后将其再利用。而“新视野号”则是一艘52米高的轮船,它的成员都是来自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海洋研究所的研究生和老师,他们的研究点更多地关注于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的影响。通过广泛取样,掌握海洋垃圾的分布和密集程度,研究海水中垃圾微粒的分布,以及塑料垃圾对浮游植物、浮游生物、海洋中层鱼类及整个海洋环境的影响。此外值得研究的问题还有,漂浮的垃圾是否会成为一些入侵物种的传播媒介。

  最近,“新视野号”和“海星号”刚刚结束了近一个月的航行归来,记者通过EMAIL对探险队员进行了采访,以获取“垃圾大陆”最新的情况。



  目击:更像一碗“塑料汤”


  即将出发时,“新视野号”的船员们曾对大海深处是否真的有“垃圾大陆”有过怀疑:人迹罕至的大海尽头,真的会有这么多人类世界的遗弃物吗?如果我们费尽周折抵达那里,却什么也没有找到,该如何是好?其实,如果真的找不到就万幸了。可不幸的是,他们看到了。

  这里是一片海洋,没有大陆,可是这里漂浮着无穷无尽的细碎垃圾。“事实上,大部分的塑料都已经四分五裂,很多就像我们指甲盖大小。我认为这里更像是五彩塑料碎片‘熬’成的一锅巨大的‘塑料汤’。”海洋学博士杰西·鲍威尔说。

  戈登斯坦是海洋生物学四年级的博士生,也是“新视野号”的领队和首席科学家。她和她的同学们在20天的行程中一共在超过1700英里范围内的海域里撒了100多次渔网进行取样:“每一网都发现了各式各样的塑料垃圾。从小眼镜片,到毛绒玩具,再到各种各样无法辨认的塑料碎片……虽说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这些海洋垃圾,可是它们居然有这么多,居然可以如此轻而易举地获得,这超出我们的预计。”

  戈登斯坦告诉记者,此行让她感触最深的,是海洋中呈现出的那种“强烈的反差”——洋面上是人类的“作品”:五彩斑斓的塑料垃圾随处漂浮,而水面下是海域的“原住民”,这些“小可怜们”在垃圾的缝隙中苟延残喘,生命迹象已十分微弱。

  20天的航程里,他们曾经听到海豚的叫声、看到翻车鱼跃出海面、还看到发光的海底生物照亮了夜晚的波涛……而在垃圾漂浮的区域里,队员们只发现了一些微小的浮游生物。他们通过化验还发现,一部分浮游生物可能是借助塑料垃圾来到这片海域的“外来入侵者”,而它们的生长和繁衍有可能会进一步破坏这里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

  对于队员瑞佩来说,最让她记忆犹新的一幕发生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她看到几只信天翁在船舷上下飞舞,她开心极了。然而,她突然注意到有一小信天翁正伫立在一块漂浮的塑料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信天翁,而它却是和塑料垃圾一起出现的,这让我十分担心它以后的命运。”

  事实上,瑞佩的担心是有根据的。塑料垃圾在光照、风力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分裂成数不清的微小的塑料颗粒,这些颗粒在海水中不断地吸附重金属和各种有毒物质,鱼类有可能会将这些塑料颗粒误食,有毒物质在进入鱼类的体内之后,又会顺着食物链传给海鸟以及其他的海洋动物,造成海洋生物的大面积死亡……不要认为这和人类是无关的,因为最终所有的毒素会传递到食物链的最上端——人类的餐桌之上。这碗出自人类手笔的“塑料汤”,最终可能会以某种方式被我们喝进自己肚子里。

  办法:把垃圾变成燃料?

  “海星号”则将更多注意力投向实践层面:他们致力于绘制一张详细的“垃圾大陆”地图,然后想办法对塑料垃圾进行循环利用。

  “海星计划”的创始人之一玛丽·克劳利在30年前曾经来过这个垃圾涡旋地带:“当时垃圾还没有那么多,而且都比较大块。”而30年后,当她跟随“海星号”故地重游,她看到这里的垃圾数量以几何数增长,而且大块垃圾已被风化成细小颗粒,这使得回收它们更为困难。

  目前克劳利的团队采用两种办法:一是采用专用捕捞网,它可以捕捞到比较大的塑料垃圾,将对海洋生物的伤害降低到最少;另一种是“海滩方法”:将一个平板形状的装置放入海中,利用潮汐和风的作用来,可以打捞到碎小的塑料垃圾。

  然而,这些已风化的塑料垃圾被循环利用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小。克劳利表示,在所有塑料垃圾中,最容易回收和再利用的是PETE。它们可回收变成合成纤维棉絮塞在冬衣、露营的睡袋和救生衣里。可惜在“第八大陆”却见不到PETE 塑料。克劳利推测这是因为塑料瓶子进入海洋后,会直接沉入海底的缘故。

  科学家又提出另一个设想——把它们转化成燃料。目前在陆地上将塑料转化为能源的技术已相当成熟,而“第八大陆”的垃圾远在大洋中心,将它们打捞并运送到陆地上的成本十分高。所以又有人建议,是否可以在海洋中心就地处理这些垃圾,把它们转化成船只航行需要的燃料。

  虽然具体的方案仍在探讨中,但伍德林团队对海洋垃圾的回收前景十分乐观。“过去海洋垃圾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世界的重视,很少人去想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如今,我们团结起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和团队来集思广益。是人类制造了这个麻烦,我们也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麻烦。”

  “必须让所有人知道,除掉这些垃圾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伍德林强调,“使用塑料制品时,你可以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吗?每年260,000,000吨的塑料制品,其中一半以上是用一次就丢掉的,有的在我们手里停留不过几十秒。”

  “我建议从拒绝使用过度包装的商品做起。我们迟早要为塑料制品带来的‘便捷’生活付出惨重代价,这代价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纯净的水以及干净的食物和空气。必须马上行动起来,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1.5万亿美元,美国“打水漂”了
态度转弯支持公开爱泼斯坦文件,特朗普:没有什么好隐瞒
李连杰回春之谜?他惊爆富豪从婴儿提取干细胞 曝售价
亚马逊大裁1.4万人!工程师收通知 忍不住崩溃痛哭
关于中国稀土,美财长最新表态




24小时讨论排行

解放军发片:来吧!枪已上膛 剑已出鞘 时刻准备打胜仗
日官员抵北京,日媒:料重申"一中立场"不撤涉台发言
华裔80后女竞选洛杉矶市长:免费公交+全民住房+消除贫困
川普后院失火,还有余力外顾吗?
中国对日本报复行动升级,意图起到震慑作用
日本外交部官员急赴中国协商 希望“平息事态”
中国房价10月再崩 民众:房子变钱难如登天
粉川普却被逼到关门?华人老字号的“美国梦噩梦”
国会要查!买地紧邻轰炸机基地 华裔夫妇曝光
高市早苗为什么在日本会得到这么高的支持率?
川普改挺公开“淫魔档案”:失去控制 挡不住党内倒戈潮!
美韩裔教授“智能病毒”提炼法 中国稀土长城恐破功
日本使馆示警:在华日人注意安全 留意可疑人士靠近
零元购冲入加州珠宝店打砸抢 店主毫不犹豫开枪…
为何突然改口?川普力促公开爱泼斯坦文件引猜测
硅谷的堕落:从革命者到逐利忘义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太平洋成超级垃圾场 700万吨垃圾触目惊心

aTouchofZen 2009-10-25 01:07:00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4ptthe.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海星号”上的工作人员正在实施海上打捞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5hkh7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塑料瓶成了一些水上生物的家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6jgh9e.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大洋里漂浮的垃圾:塑料、绳索、各种水生生物和一张废弃的渔网捆绑在了一起。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osyczq.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航行中的“海星号”。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ag96s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吞食垃圾的鱼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0ofp6s.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垃圾堆里偷生的生物。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ic1oqp.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海星计划”的工作人员们。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3kp3xc.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沙滩上的塑料垃圾随时可能被海水带入大洋。(图:Gettyimages)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kasiv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伍德林和队员在检查捕捞网中打捞上来的浮游垃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ae79zr.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航行中的“新视野号”。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jq41na.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太平洋中垃圾带形成的洋流示意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wwm1d.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堆积成山的水面垃圾。

  除了我们所知道的七个大陆,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这个“新大陆”完全是由垃圾堆起来的,人们把它称为“第八大陆”。

  如果垃圾也有国籍,这里就是一个“联合国”。这里有来自美国的球鞋、中国的塑料袋、日本的渔网碎片、加拿大的集装箱外壳……

  目前,这个“垃圾大陆”还在生长状态,并没有板结成实在的陆地。但它增长的速度却相当惊人,在刚刚过去的十年里,它的面积增长了一倍,已蔓延到1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聚集了超过700万吨的垃圾。

  今年8月,一支由各国科学家和志愿者组成的探险队伍,启程前往这个“垃圾大陆”进行考察,他们想要搞清楚这个“新大陆”的成因,希望可以想出一个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如果我们仍旧坐视不理,辽阔的海洋终将会被人类的垃圾所填满,这并非危言耸听。



  谁制造了“垃圾大陆”?


  发现:大洋深处的百万吨垃圾

  这次行动的负责人道格·伍德林(Doug Woodring)是美国人,毕业于美国伯克利大学,环境经济学硕士,近17年一直在亚洲从事环保技术的开发工作。1998年,他创立了一个有关全球环境技术的基金,也是美国环保协会香港站的负责人。

  在采访中,道格·伍德林告诉记者:这个“垃圾大陆”的名字应该叫做“太平洋垃圾涡旋”,位于北纬35°到42°之间,夏威夷群岛的东北方向,距离加利福尼亚沿海1000英里的位置。属于“无风带”。

  所谓“无风带”,它的形成和地球受热不均有关:赤道附近,阳光直射,地面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大约上升到8000米以后,向南北两极方向流动。这种向南北运行的大气,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改变方向:向北的偏向东北,向南的偏向东南。这种偏向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到南北纬 30°~35°上空,差不多都变成了西风,不再向前推进。而赤道附近的空气又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于是大量的空气都拥挤在南北纬30°~35°上空,使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这里缺云少雨,风也很少。古代的航海家曾经给这里取名叫“马纬度”,因为当他们的帆船驶到这个区域的时候不得不花费漫长的时间以等候顺风的到来,以至于船上的马儿因为缺少草料而死去,不得不抛到大海里。“因为这个原因,远洋船只一般都不会经过这里,甚至连渔民也很少来,因为这里的鱼也非常少。”伍德林说。

  然而,12年前,一个名叫查尔斯·摩尔的美国船长为了抄近路,驾船从这里穿过,然后他惊讶地发现,他的船居然驶进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堆”里。 “我目光所及全部都是垃圾。瓶盖、包装袋、充气排球……更多的是塑料碎片,它们漂浮在船的四周……我完全找不到一点儿干净的地方。”

  摩尔船长用了一周时间才从这个巨大的“垃圾堆”里“突围”而出。回到美国后,他根据从这个“垃圾堆”带回的样本,监测出当地某些地方塑料垃圾颗粒的含量竟是海洋浮游生物的6倍。他初步估算,这片海域上至少漂浮着300万吨的塑料垃圾。然后他沮丧地对媒体表示:“就算耗尽国家的财力,也不一定能将这里的塑料垃圾清理干净。”

  解密:垃圾为何集结大洋深处?

  摩尔船长的发现引起了各国环保人士和科研人员的关注。在12年后的今天,有专家表示,这个垃圾带的面积已经增长了一倍。垃圾总量估计已经超过 700万吨,每平方公里的海面上有330万件大大小小的塑料片。最严重的地方,海底堆积的垃圾厚度已经达到30米。有媒体将它命名为“第八大陆”。

  这么多的洋面垃圾,却是来自几千公里之外的人类的世界。

  伍德林告诉记者,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每年世界会产出超过2亿6千万吨的塑料垃圾,它们当中大多数是一次性的,其中90%~95%都没有得到回收,大部分都被人类随意丢弃了——有的被掩埋在土地里、有的散布在郊外的垃圾场、有的挂在铁路沿线的树梢枝头、有的被直接倾倒入海……它们散布在地球的每个角落,但是最后它们会被雨水或大风吹刷,然后悄无声息地流走:“最后的终点,是海洋。”

  按照常理,在广袤的太平洋中,有一股股洋流按照特定的路线和方向流动,人类废弃的塑料垃圾经过一番漂泊旅程,终将回到陆地上——可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垃圾在这个人迹罕至的海域聚集不散?

  想解释这个问题并不难。你可以拿一杯茶来做实验:顺时针转动手里的杯子,然后可以看到茶叶大都聚集到了杯子的中央。就如龙卷风的最中央位置总是会拥有一种奇异的宁静,就仿佛是洋流环绕下的“垃圾大陆”。事实上,这个垃圾大陆的位置,恰恰是被北太平洋中一个巨大的环流——北太平洋环流环绕在中央。

  根据伍德林向我们提供的环流图不难看出,这个环流是一个由北赤道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构成的顺时针环形系统。根据这个环流的走向,我们可以复原这些漂浮着的塑料垃圾是如何来到这里的——

  比如它可能是一支在旧金山海岸被废弃的牙刷,一开始,它会随着加利福尼亚寒流一路向南,到了墨西哥一带,再借着北赤道暖流流向亚洲,一直到达日本海域,然后它会遇上黑潮,转而向东,汇入北太平洋暖流,经过夏威夷,最终到达“垃圾大陆”,整个旅程大概需要耗时几年。

  当然,如果它是在亚洲沿海一带被丢弃的话,那么旅程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抵达“新大陆”的时间只用一年就够了。伍德林预测,在这片海域中来自亚洲的塑料垃圾占到50%,而且“垃圾大陆”还有向亚洲沿海蔓延的趋势,“这让人非常担忧。”

  更加让人担忧的是,这个“垃圾大陆”并不是大洋之中唯一的一个。

  伍德林告诉记者,地球上一共有5个类似的洋流涡旋,从理论上,它们都会存在海洋垃圾聚集的情况:“比如我们知道南半球的洋流涡旋的流速更强,因此垃圾聚集的会更集中一些。我们现在还不知道那里究竟有多少垃圾,不过考虑到北美和亚洲一带的人口更为集中,所以南太平洋的垃圾也许会比北太平洋少一些。但是无论如何,塑料垃圾一旦产生了就不会消失,所以,近半个世纪以来被南太平洋周边地区的人们丢弃的垃圾,也会是个极为可观的数字,明年我们或许会去那里看一看。”

  “总之,这个世界上已没有净土,就连最为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都‘烙刻’上了人类的痕迹。”伍德林无奈地对记者说,令人担忧的是,人类的海洋资源是否有朝一日会被这些“痕迹”彻底破坏。



  “海星计划”在行动


  今年8月初,美国非营利组织——海洋远航研究所,决定赞助美国的科研人员前往这个“垃圾大陆”做一次详细的调研,他们希望可以搞清楚这个垃圾大陆的具体规模,这些垃圾对当地海洋生态的影响,并且想出一个处理这些垃圾的办法。

  这个计划有个好听的名字——海星计划。伍德林告诉记者,这次前去探险的两艘船分别叫做“新视野号”和“海星号”。其中,海星号是一艘46米高的帆船,它的使命主要是如何在不损害当地海洋生物的前提下打捞这些垃圾,然后将其再利用。而“新视野号”则是一艘52米高的轮船,它的成员都是来自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海洋研究所的研究生和老师,他们的研究点更多地关注于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的影响。通过广泛取样,掌握海洋垃圾的分布和密集程度,研究海水中垃圾微粒的分布,以及塑料垃圾对浮游植物、浮游生物、海洋中层鱼类及整个海洋环境的影响。此外值得研究的问题还有,漂浮的垃圾是否会成为一些入侵物种的传播媒介。

  最近,“新视野号”和“海星号”刚刚结束了近一个月的航行归来,记者通过EMAIL对探险队员进行了采访,以获取“垃圾大陆”最新的情况。



  目击:更像一碗“塑料汤”


  即将出发时,“新视野号”的船员们曾对大海深处是否真的有“垃圾大陆”有过怀疑:人迹罕至的大海尽头,真的会有这么多人类世界的遗弃物吗?如果我们费尽周折抵达那里,却什么也没有找到,该如何是好?其实,如果真的找不到就万幸了。可不幸的是,他们看到了。

  这里是一片海洋,没有大陆,可是这里漂浮着无穷无尽的细碎垃圾。“事实上,大部分的塑料都已经四分五裂,很多就像我们指甲盖大小。我认为这里更像是五彩塑料碎片‘熬’成的一锅巨大的‘塑料汤’。”海洋学博士杰西·鲍威尔说。

  戈登斯坦是海洋生物学四年级的博士生,也是“新视野号”的领队和首席科学家。她和她的同学们在20天的行程中一共在超过1700英里范围内的海域里撒了100多次渔网进行取样:“每一网都发现了各式各样的塑料垃圾。从小眼镜片,到毛绒玩具,再到各种各样无法辨认的塑料碎片……虽说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这些海洋垃圾,可是它们居然有这么多,居然可以如此轻而易举地获得,这超出我们的预计。”

  戈登斯坦告诉记者,此行让她感触最深的,是海洋中呈现出的那种“强烈的反差”——洋面上是人类的“作品”:五彩斑斓的塑料垃圾随处漂浮,而水面下是海域的“原住民”,这些“小可怜们”在垃圾的缝隙中苟延残喘,生命迹象已十分微弱。

  20天的航程里,他们曾经听到海豚的叫声、看到翻车鱼跃出海面、还看到发光的海底生物照亮了夜晚的波涛……而在垃圾漂浮的区域里,队员们只发现了一些微小的浮游生物。他们通过化验还发现,一部分浮游生物可能是借助塑料垃圾来到这片海域的“外来入侵者”,而它们的生长和繁衍有可能会进一步破坏这里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

  对于队员瑞佩来说,最让她记忆犹新的一幕发生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她看到几只信天翁在船舷上下飞舞,她开心极了。然而,她突然注意到有一小信天翁正伫立在一块漂浮的塑料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信天翁,而它却是和塑料垃圾一起出现的,这让我十分担心它以后的命运。”

  事实上,瑞佩的担心是有根据的。塑料垃圾在光照、风力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分裂成数不清的微小的塑料颗粒,这些颗粒在海水中不断地吸附重金属和各种有毒物质,鱼类有可能会将这些塑料颗粒误食,有毒物质在进入鱼类的体内之后,又会顺着食物链传给海鸟以及其他的海洋动物,造成海洋生物的大面积死亡……不要认为这和人类是无关的,因为最终所有的毒素会传递到食物链的最上端——人类的餐桌之上。这碗出自人类手笔的“塑料汤”,最终可能会以某种方式被我们喝进自己肚子里。

  办法:把垃圾变成燃料?

  “海星号”则将更多注意力投向实践层面:他们致力于绘制一张详细的“垃圾大陆”地图,然后想办法对塑料垃圾进行循环利用。

  “海星计划”的创始人之一玛丽·克劳利在30年前曾经来过这个垃圾涡旋地带:“当时垃圾还没有那么多,而且都比较大块。”而30年后,当她跟随“海星号”故地重游,她看到这里的垃圾数量以几何数增长,而且大块垃圾已被风化成细小颗粒,这使得回收它们更为困难。

  目前克劳利的团队采用两种办法:一是采用专用捕捞网,它可以捕捞到比较大的塑料垃圾,将对海洋生物的伤害降低到最少;另一种是“海滩方法”:将一个平板形状的装置放入海中,利用潮汐和风的作用来,可以打捞到碎小的塑料垃圾。

  然而,这些已风化的塑料垃圾被循环利用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小。克劳利表示,在所有塑料垃圾中,最容易回收和再利用的是PETE。它们可回收变成合成纤维棉絮塞在冬衣、露营的睡袋和救生衣里。可惜在“第八大陆”却见不到PETE 塑料。克劳利推测这是因为塑料瓶子进入海洋后,会直接沉入海底的缘故。

  科学家又提出另一个设想——把它们转化成燃料。目前在陆地上将塑料转化为能源的技术已相当成熟,而“第八大陆”的垃圾远在大洋中心,将它们打捞并运送到陆地上的成本十分高。所以又有人建议,是否可以在海洋中心就地处理这些垃圾,把它们转化成船只航行需要的燃料。

  虽然具体的方案仍在探讨中,但伍德林团队对海洋垃圾的回收前景十分乐观。“过去海洋垃圾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世界的重视,很少人去想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如今,我们团结起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和团队来集思广益。是人类制造了这个麻烦,我们也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麻烦。”

  “必须让所有人知道,除掉这些垃圾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伍德林强调,“使用塑料制品时,你可以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吗?每年260,000,000吨的塑料制品,其中一半以上是用一次就丢掉的,有的在我们手里停留不过几十秒。”

  “我建议从拒绝使用过度包装的商品做起。我们迟早要为塑料制品带来的‘便捷’生活付出惨重代价,这代价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纯净的水以及干净的食物和空气。必须马上行动起来,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