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国家图书馆建馆百年展出镇馆之宝 件件价值不菲(图)

国家图书馆建馆百年展出镇馆之宝 件件价值不菲

文章来源: 文且听风 于 2009-09-02 10:38: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21/2082142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图为图书馆内观众走过苏轼所作《雪浪石盆铭》的清拓本。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09/2080947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观众在清拓本《雪浪石盆铭》前流连观赏。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21/2082143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图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认真清点展览藏品。中新社发 廖攀 摄

甲骨文、《四库全书》等镇馆之宝,马克思给女儿的亲笔信,首次亮相的宋皇室宗谱,迎慈禧回銮的老照片……昨天,国家图书馆精心挑选出320余件馆藏珍宝对外展出,以此来庆祝建馆100周年。据悉,9月9日国图将迎来建馆百年庆典,“百年守望——国家图书馆特藏精品展”将持续到10月7日,每天9时至 16时免费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分中国文献、外国文献、电子文献三大板块,展出甲骨、敦煌遗书、宋元明清善本、舆图、老照片等十多个类别。记者在展厅看到,这次集中展出的9件甲骨珍品(其中两片缀合成一片,实际为10片)是近十年来甲骨集中展出最多的一次。展览上,人们可以看到殷商武乙、文丁时期(前1147—前1102)卜辞,它是甲骨中字数最多、尺寸最大、最完整的一块肩胛骨;可以看到记载四方风、四方神的殷商武丁时期(前1250—前1192)刻辞,它反映了古人的时空观念。

据国图工作人员介绍,不少展品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如现存最早的家谱《仙源类谱》是宋皇室宗谱,记录了宋太祖、太宗和魏王之下六世以后的世系,清拓本《雪浪石盆铭》为苏轼撰书等。

此次还展出了国图努力购求的特藏,如马克思于1870年写给女儿燕妮的德文钢笔手书原信、恩格斯于1889年写给女婿拉法格的法文钢笔手书原信。这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手稿以及部分马恩著作是上世纪50年代由李一氓在英国发现,并建议国图以1850英镑购进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21/2082143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图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内观众走过外文文献展板,该馆是中国典藏外文文献最多的图书馆。中新社发 廖攀 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21/2082143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图为中国国家图书馆中的读者阅读微缩影像书籍。中新社发 廖攀 摄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一文读懂谷歌TPU:英伟达暴跌跟它有关
一代中国鞋王,是怎么走到破产注销这一步的
谁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中国吗?
高层起火向上跑还是向下跑?记住这些危急时刻能救命!
一针抵一套豪宅,1800万/针天价救命药获批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电话教导”高市早苗内容被披露 日本尬极了
华盛顿枪击案嫌疑人曾在阿富汗与美军合作 在等绿卡
川普要高市"别刺激北京"?日本当局火速驳斥:不实报导
美国白宫枪击凶嫌是阿富汗移民!川普怒:绝不容忍
美俄代表密谈录音泄露,谁干的?
欧盟外长:应限制俄军规模和军费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新高 专家:2026年或回6字头
纽约时报:中日外交争端让高市早苗获得政治优势
普京:若乌撤离其目前控制地区 俄将停止武装行动
美媒曝德秘密对俄作战计划 长达1200页 涉80万士兵
竹棚架:香港标志性符号及其背后的安全隐忧
钱志敏带走的400亿比特币,能归还中国吗?
香港大火疑人祸?工人竹棚架旁吸烟画面疯传
香港大埔火灾,或揭露了高层小区最大的危险
大埔火警已致55死:63年来最严重,警拘三工程人员
特朗普:不邀请南非参加明年G20峰会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国家图书馆建馆百年展出镇馆之宝 件件价值不菲

文且听风 2009-09-02 10:38:57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21/2082142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图为图书馆内观众走过苏轼所作《雪浪石盆铭》的清拓本。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09/2080947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观众在清拓本《雪浪石盆铭》前流连观赏。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21/2082143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图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认真清点展览藏品。中新社发 廖攀 摄

甲骨文、《四库全书》等镇馆之宝,马克思给女儿的亲笔信,首次亮相的宋皇室宗谱,迎慈禧回銮的老照片……昨天,国家图书馆精心挑选出320余件馆藏珍宝对外展出,以此来庆祝建馆100周年。据悉,9月9日国图将迎来建馆百年庆典,“百年守望——国家图书馆特藏精品展”将持续到10月7日,每天9时至 16时免费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分中国文献、外国文献、电子文献三大板块,展出甲骨、敦煌遗书、宋元明清善本、舆图、老照片等十多个类别。记者在展厅看到,这次集中展出的9件甲骨珍品(其中两片缀合成一片,实际为10片)是近十年来甲骨集中展出最多的一次。展览上,人们可以看到殷商武乙、文丁时期(前1147—前1102)卜辞,它是甲骨中字数最多、尺寸最大、最完整的一块肩胛骨;可以看到记载四方风、四方神的殷商武丁时期(前1250—前1192)刻辞,它反映了古人的时空观念。

据国图工作人员介绍,不少展品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如现存最早的家谱《仙源类谱》是宋皇室宗谱,记录了宋太祖、太宗和魏王之下六世以后的世系,清拓本《雪浪石盆铭》为苏轼撰书等。

此次还展出了国图努力购求的特藏,如马克思于1870年写给女儿燕妮的德文钢笔手书原信、恩格斯于1889年写给女婿拉法格的法文钢笔手书原信。这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手稿以及部分马恩著作是上世纪50年代由李一氓在英国发现,并建议国图以1850英镑购进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21/2082143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图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内观众走过外文文献展板,该馆是中国典藏外文文献最多的图书馆。中新社发 廖攀 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21/2082143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图为中国国家图书馆中的读者阅读微缩影像书籍。中新社发 廖攀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