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暴力下的“布鞋妹妹”“跪下发誓是一个常识”(图)

暴力下的“布鞋妹妹”“跪下发誓是一个常识”

文章来源: anakin 于 2009-08-24 01:20:3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494/2049496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近日,一段被称为“布鞋门”的视频在互联网上被传得沸沸扬扬,视频中有十多个中学生模样的女生把一个女孩围起来侮辱、殴打,被打的女孩脚上穿一双黑色布鞋,于是网友称她为“布鞋妹妹”。这段长3分43秒的视频一开始传出“开始,快点儿”的叫喊声,随后五六个女生马上对“布鞋妹妹”推搡起来。整段视频中,不断有人拿小木棍戳她,用脚踹她,甚至还有人打她耳光。

  视频开始1分钟后,有人说:“如果不是你拿的,你跪在那里发个誓吧!”“布鞋妹妹”低声回了一句:“我没拿。”然后准备举起右手发誓。见她不跪,有人立刻喊了一声“谁该打就赶快给我打”,于是马上有人走到了“布鞋妹妹”面前,扇了她一个耳光。最后,一个女生命令她“笑一个”,见她没反应,有人就上前拧住了她的脸,一边拧还一边戏谑似地说“笑一个”。在哄堂大笑中,视频结束了。

  用网友的话说,“单纯的眼神,不知所措的两只手,红红的脸,晶莹的泪珠在眼里打转。看到女孩始终没有跪下,你有什么感受?你是否心痛?假设她是你妹妹,假设女孩的父母看到了,会是怎样的心情?”

  视频一经上传,网上立刻响起一边倒的咒骂声,网友还自发组织起人肉搜索。最终,搜索结果显示,事情发生在河南郑州新郑市龙湖镇龙湖一中,参与打人的女生都是十四五岁的青少年。随后,打人女生的姓名、QQ号、电话等信息也被逐一曝光。

  8月16日,记者见到了“布鞋妹妹”的父亲老邱,问起“布鞋妹妹”现在的情况,老邱只是摇头叹气。



  “和从前比孩子现在像变了一个人”


  “布鞋妹妹”名叫晓媛,今年14岁,在新郑市龙湖一中上八年级(初二)。由于学校离家比较远,晓媛都是在学校住宿,只有周六周日放假才能回家。

  “俺妞学习不太好,但这孩子非常听话,让干啥就干啥,从来没说过一个不字儿。”老邱告诉记者,晓媛以前很开朗,她特别喜欢唱歌,有时候人还没进家门,大老远就听见她的歌声。

  据老邱介绍,他们家现在经营着一个小型骨粉厂,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晓媛还有一个3岁的弟弟,没出这事儿之前,用老邱的话说就是:“俺们四口人生活挺安静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安静的家,却在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之后,变得前所未有地动荡。

  8月11日下午,老邱正在家里的骨粉厂干活,这时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说自己是一个大学生,想知道晓媛的情况怎么样,被打伤了没有。老邱纳闷地问道:“你听谁说俺妞被人打了?”对方告诉老邱,现在孩子被打的视频在网上传得到处都是,网友们都很生气,想知道孩子现在的情况。

  接完电话后,揣着一肚子问号的老邱接着干活,一边干一边把接到电话的事对晓媛的妈妈说了。听完后,晓媛妈也是将信将疑:“咋可能呢?咱妞不是好好的吗?”

  当晚,老邱夫妇领着女儿一起到网吧看了那段视频,没等看完,母女两人便哭作一团。

  “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打了,年前在学校就有几个女生把俺妞堵在厕所里打了一顿,这一次竟然传到了网上。”老邱说,之前他们只是发现晓媛不像以前那样爱说爱唱了,也不怎么和家人说话。当时,他和晓媛妈以为快期末考试了,孩子压力大,并没有放在心上。孩子每天还是照常上学,最后顺利通过了期末考试。

  晓媛妈告诉记者,晓媛非常孝顺,每次放假回来就给家里买馍、买瓜,每当看见奶奶,都会赶紧跑回来和奶奶亲热。“这孩子可听话了,从小到大,俺从来都没有动过她一个指头。”妈妈一边说一边擦着眼泪。“可是现在发生了这个事儿,所有人都知道了,以后俺妞还咋去上学啊?”

  虽然事情发生在两个月前,但是当亲眼看到自己被打的那段视频后,晓媛内心原本已经放松的弦现在彻底绷断了,“好像变了一个人”。

  晓媛妈说,现在晓媛每天都窝在家里,连大门都不出。同学们知道这事儿后,也不来家里玩了。有时候家里人领着她到门口转转,但是晓媛偏躲着人往山上走,刚转一会儿她就要回来。回来后,晓媛也只是倒在床上,不和家人说话。

  “以前她和她弟玩得可好了,现在不管孩子咋逗她,她都不理。”晓媛妈边说边叹气。

  经过沟通,老邱最终同意让记者看看晓媛。一进她的房门,记者就感到了一种压抑的黑暗,一张大床、一只十几瓦的白炽灯、一台电视、一个大柜子、两扇分别朝东、朝北的窗子。每天大多数时间晓媛就呆在这间屋子里,连吃饭都得家人端进来。

  “以后还想去学校吗?”

  “不想,我去学校还有人理我吗?”晓媛低着头哭着说道。

  晓媛妈告诉记者,现在孩子每晚要开着灯才能睡,因为她经常梦到那天被打的情形。

  聊了大概10分钟,晓媛一直面朝北坐在床上,无论怎么逗她开心,她只是低着头,不停地用手去擦红肿的眼睛。

 “跪下发誓是一个常识”

  看过视频的老邱夫妇心急如焚,多次问晓媛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晓媛只是低着头不说话,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在妈妈的再三追问下,晓媛终于把事情的大概写在了纸上。

  晓媛妈拿出两张皱巴巴的方格纸,上面写着:“考试前两星期(约六月中旬),我们班小婷的衣服、小青的钱和小南的钱丢了,她们都怀疑我。在上体育课时,老师请假了……这时我们班的十来个女生,其中有小萍、小帅、小蒙……小萍把我拉到二楼楼梯口镜子前……紧接着就开始打我,小萍踹了我几脚,小帅捶了我几捶,小蒙打了我耳光,还踹了我几脚……小宁也踹了我几脚,还强迫我笑。小起说,如果想让她们相信,我必须跪下发誓。小宁见我不跪,就说了一句‘谁该打就打’。”

  此后,晓媛再也没和爸爸、妈妈包括记者提起这件事。现在,她每天大多数时间只是躺在床上,有时候还会一个人静静地哭。

  8月18日下午,经过和龙湖一中协商,校长乔栓柱领着参与打人的6个女生来给晓媛道歉。6个孩子都低着头,手里拎着水果、牛奶之类的东西。

  “你们为什么要打她?”

  小培说,因为同学的钱和衣服丢了,并且听说晓媛喜欢拿人东西,所以大家就怀疑是晓媛干的。而小起说,当时看见有人打架,自己就凑热闹过去了,并且也动了手。

  记者了解到,她们和晓媛共同住在一个容纳40多人的宿舍里。在这6个参与打人的女孩中,多数人以前丢过钱、衣服等。这次之所以怀疑晓媛,是因为听说她偷东西,但她们每个人都没有亲眼见到过。更有孩子是因为看见别人打她,自己完全是一种凑热闹的心态,才动手的。

  “你们凭什么怀疑晓媛偷钱?”

  小帅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大多数同学每个星期家里只给二三十块钱,快到周末的时候钱几乎都花完了,这时晓媛却有钱买很多东西。”

  而老邱告诉记者,每个星期家里都会给晓媛50元生活费。

  记者问小起当时为什么要让晓媛跪下发誓,她说是为了不想让她再挨打了,跪下发誓才能说明钱和衣服不是她拿的。“你是从哪里知道要证明清白必须跪下发誓的?”“这是一个常识啊,不用从哪里看到吧?”小起说。

  当记者问道,当时是否想到过这样做会给晓媛带来很大的痛苦时,孩子们的回答是:“我们当时没想这么多,只是觉得好玩,更没预料到会给她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

  小起告诉记者,一个名叫小宁的女孩用她的手机拍下了当时的情景。两个月后上网的时候,同学小易发现了她手机中的视频,并且传到了网上。“小宁平时就喜欢照个相、拍个东西。”小起说。

  得知小易和老邱是同一个村的,记者想让老邱帮忙找到他。虽然老邱知道要不是因为这段视频,晓媛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更不会像现在这样变了一个人。但老邱说,“还是算了吧,要不是他,俺们还不知道孩子被打了呢。”

  校长被进行诫勉性谈话

  8月17日下午,记者和老邱的家人一起来到了龙湖一中。老邱告诉记者,他只要求学校公开给孩子道歉,另外要公开声明,证明孩子没有偷东西。“学校必须还孩子一个清白,不能让俺妞背黑锅。”

  龙湖一中校长乔栓柱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学校已经对打人的孩子进行了批评教育,也安排了老师几次到晓媛家走访。为了这件事,新郑市教体委领导对他进行了诫勉性谈话,学校的政教处处长也被撤职。

  “学校下一步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学校能证明晓媛的清白吗?”记者问道。

  “只有法院判决学校败诉之后,学校才能赔偿,并证明孩子清白。她偷没偷过东西,我不能下结论。”乔校长说。

  老邱告诉记者,前几天乔校长已经答应给孩子作证明,并说这都是误会,孩子没拿人家东西。

  为什么前后说法出入如此之大?老邱私下说,视频在网上出现后,有很多记者给他打电话,但当时乔校长告诉他,学校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如果接受记者采访,学校就不管这件事了,你们直接去法院告吧。

  “为什么最后又要见记者?”记者问。“学校这么长时间没给我们解决问题,只是和打人孩子的家长带着东西到俺家看看,你说这能算完事儿了吗?俺妞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光靠他们拿点东西就能好吗?”老邱愤怒地说。

  “你打算去法院告学校吗?”“我问过律师,这样的事儿还是不告好,即使官司打赢了对孩子也不好。”老邱想了想说。

  8月18日上午,中国青年报记者和河南媒体记者再次来到龙湖一中。校长乔栓柱承诺,开学后学校会安排老师照顾晓媛,做好她的思想工作。但关于孩子是否拿了别人东西,他还是含糊其辞,令晓媛家人难以接受。晓媛的奶奶哭着坐在地上,手指着乔栓柱问道:“你是什么校长啊?俺妞偷没偷东西你都不敢说,俺妞以后还咋见人?俺孙女这辈子可毁喽!”

  其实老邱知道,弄清孩子有没有偷东西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以后怎么办,能不能尽快从这件事的阴影中走出来。

  回来的路上,记者问老邱:“证明孩子清白后,你还会让孩子继续在龙湖一中上学吗?”

  “绝对不会,孩子在那里受到的打击太大了,她自己也不想回到学校。但是俺妞还能去哪里上学呢?现在全国都知道这个事儿了。”老邱哀叹着说,“俺现在都不敢出门了,一看见村里人坐在一起聊天,俺就能感觉到他们又在议论俺家,里边可能就有人说俺妞是个小偷。”

  (文中青少年名字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对话心理专家——

  校园暴力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近段时间,“校园暴力”这个词已经几次刺痛了公众敏感的神经。先是某副县长之女率众对同校女生施暴,又来了个初二学生被十余中学生群殴当场昏迷,接着网上又开始轰轰烈烈地诉说着“布鞋门”。而“布鞋门”事件更是被拍成视频上传网络,使更多的人“欣赏”到了这场赤裸裸的校园版暴力电影。

  本是一方净土的校园,为何会成为斗殴行凶的集散地?原为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又为什么变得青面獠牙?为此,中国青年报记者(以下简称“记”)采访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彭熠(以下简称“彭”),以“布鞋门”事件为例,探讨了校园暴力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记:近一段时间不断有关于校园暴力的新闻传入耳中,暴力行为缘何频频在校园出现?

  彭:由于未成年人身心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他们的行为很明显地带有模仿性和习得性,也就是说,他们本身的一些行为很可能是通过模仿、比照学来的。之所以产生暴力行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模仿性在作怪。这种模仿首先可能来源于家庭,例如父母打骂孩子、夫妻吵架等家庭暴力。长此以往,孩子们很可能会不把暴力当回事,完全出于好玩的心理而见怪不怪。

  另外,网络游戏也是造成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网络游戏中有很多暴力元素,其中杀人、抢劫、打斗等情景很常见。青少年由于心理并未成熟,经常受网络暴力游戏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养成习惯,并慢慢开始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习以为常。

  记:作为“布鞋门”事件的施暴者,她们并没有把“布鞋妹妹”打伤,而是采用了赤裸裸的人格侮辱方式,对此该如何看待?

  彭:“布鞋门”事件中施暴的女孩,其实都有一种扭曲的心理,她们并不以致受害人鲜血淋漓为目标,而是采取人格侮辱的方式,由此可见,她们的心理是非常扭曲的。这种心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内心当中存在很大的愤怒,进而把“布鞋妹妹”当成了宣泄对象。受了欺负,就会找一个更弱小的对象去欺负,以解心头之恨。

  这种心理的产生很可能是因为她们在家庭中缺少关爱,在学校里缺乏老师、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这种长期缺乏支持鼓励的孩子,其负面情绪积累后,就会产生愤怒感,于是,她们很可能会找一个宣泄物进行发泄。

  她们本身和“布鞋妹妹”并没有深仇大恨,如果把“布鞋妹妹”打伤,很可能受到法律制裁。采用人格侮辱这一“外表不见伤”的暴力行为,既能发泄自己的愤怒,同时又能避免受到严厉的惩罚。

  记:其中一个女孩对于外界针对自己的谩骂,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她说:“是我做错了,骂我是对的,我没什么可难过的。”

  彭:现在的教育无疑缺少了平等、尊重这一课。作为家长、老师,可能很少去尊重孩子们的意愿。一些孩子犯错误了,家长就会让孩子下跪认错;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有可能就对孩子打骂,而这些完全是人格侮辱。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渐渐习惯,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让人下跪、对人打骂是一种侮辱,反而会认为这很正常。

  记:这些孩子在围攻“布鞋妹妹”的同时,还有人用手机进行拍摄,并且传到了网上,怎么理解这种行为?

  彭:作为成年人都知道,打架是不对的,但这些女孩很可能是出于游戏心理,把打人当成了游戏。在拍摄视频的时候,她们也许会把这段视频当成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这段视频在女孩手机中存了两个月,最后传到了网上。她之所以保存这段视频,可能就是想拿出来炫耀。从这点可以看出,她们平时可能很少有值得炫耀的东西,如学习成绩、老师的表扬等。

  在她们的内心,其实是非常希望被别人赏识、看重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她们的成绩不好,老师可能就会把她们评为差等生,家人也可能不喜欢她们。所以,她们也只好用这一点儿自认为可以炫耀的东西让别人对自己高看一眼,因为别人做不到、拍不到的东西,自己能办到。

  记:在“布鞋门”事件中,还有一些孩子完全是出于一种“凑热闹”的心理来参与的,这种心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彭:孩子们都有自我保护的心理,这不难理解。在她们的心中可能有两种想法:首先,如果我不打她,别人会不会怀疑是我偷了东西;其次,如果我不动手,是不是就会被大家看不起,被孤立起来。

  记:这样的事情发生后,我们的家庭、学校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反思?

  彭:作为学校,必须提高教师和学生们的法制意识。在这次事件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的法制意识非常淡薄,并没有把学生打架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去认识。所以,学校应该多对老师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在心里形成一种平衡机制,从而控制好自己的行为,避免给他人造成伤害。

  家长、学校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还应更多地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们的心理很脆弱,需要老师、家长的引导帮助,这一点如果重视不够,可能导致孩子们产生扭曲心理。现在,出现了很多高智商、低情商的学生,就说明我们的教育确实出了问题,所以,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应该多关注孩子们的人格培养,关心孩子们的情商教育。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伦敦飞机坠毁爆炸4死!机师笑着挥手 下秒成火球
白宫“重大宣布”终于曝光:特朗普政策“务实”一面
创造860亿美元惊人业绩 它是Costco最强印钞机
陈奕迅北京突发意外!踩空惨摔 观众:撞击声吓人
娃哈哈回应“继承之战” 疑似三私生子母亲曝光

24小时讨论排行

大连工大,你应该保护受害女生,而不是开除
快讯:川普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黄奇帆真敢说:中国18家上市车企利润不如一家丰田
墙内媒体:不能因乌克兰渣男陷入激烈内讧
川普承诺驱逐“最坏中的最坏”?数据揭“71%无罪”
川普大赞爱妻"1句话"点醒他,让他看清普丁真面目
我必须C位 永不下台!川普参与世俱杯决赛尴尬一幕
如果是本国选手睡了外国女孩呢?有损国格?扬我国威?
“未来几天,美国武器或将大量涌入乌克兰”
纽约时报:中国第二季度经济保持稳健增长
将华裔妻子分尸 邪恶丈夫在狱中离奇死亡 案情回顾
纽约时报:“中国冲击2.0”比上一次严重得多
俄罗斯唯一航母或将报废 拆卸成一堆废铁
特朗普承诺军援,象征乌克兰战事的重要突破
欧巴马吁民主党"硬起来",勿因川普重返白宫而沉默
东莞力挺夜经济:酒吧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应批尽批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暴力下的“布鞋妹妹”“跪下发誓是一个常识”

anakin 2009-08-24 01:20:30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494/2049496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近日,一段被称为“布鞋门”的视频在互联网上被传得沸沸扬扬,视频中有十多个中学生模样的女生把一个女孩围起来侮辱、殴打,被打的女孩脚上穿一双黑色布鞋,于是网友称她为“布鞋妹妹”。这段长3分43秒的视频一开始传出“开始,快点儿”的叫喊声,随后五六个女生马上对“布鞋妹妹”推搡起来。整段视频中,不断有人拿小木棍戳她,用脚踹她,甚至还有人打她耳光。

  视频开始1分钟后,有人说:“如果不是你拿的,你跪在那里发个誓吧!”“布鞋妹妹”低声回了一句:“我没拿。”然后准备举起右手发誓。见她不跪,有人立刻喊了一声“谁该打就赶快给我打”,于是马上有人走到了“布鞋妹妹”面前,扇了她一个耳光。最后,一个女生命令她“笑一个”,见她没反应,有人就上前拧住了她的脸,一边拧还一边戏谑似地说“笑一个”。在哄堂大笑中,视频结束了。

  用网友的话说,“单纯的眼神,不知所措的两只手,红红的脸,晶莹的泪珠在眼里打转。看到女孩始终没有跪下,你有什么感受?你是否心痛?假设她是你妹妹,假设女孩的父母看到了,会是怎样的心情?”

  视频一经上传,网上立刻响起一边倒的咒骂声,网友还自发组织起人肉搜索。最终,搜索结果显示,事情发生在河南郑州新郑市龙湖镇龙湖一中,参与打人的女生都是十四五岁的青少年。随后,打人女生的姓名、QQ号、电话等信息也被逐一曝光。

  8月16日,记者见到了“布鞋妹妹”的父亲老邱,问起“布鞋妹妹”现在的情况,老邱只是摇头叹气。



  “和从前比孩子现在像变了一个人”


  “布鞋妹妹”名叫晓媛,今年14岁,在新郑市龙湖一中上八年级(初二)。由于学校离家比较远,晓媛都是在学校住宿,只有周六周日放假才能回家。

  “俺妞学习不太好,但这孩子非常听话,让干啥就干啥,从来没说过一个不字儿。”老邱告诉记者,晓媛以前很开朗,她特别喜欢唱歌,有时候人还没进家门,大老远就听见她的歌声。

  据老邱介绍,他们家现在经营着一个小型骨粉厂,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晓媛还有一个3岁的弟弟,没出这事儿之前,用老邱的话说就是:“俺们四口人生活挺安静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安静的家,却在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之后,变得前所未有地动荡。

  8月11日下午,老邱正在家里的骨粉厂干活,这时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说自己是一个大学生,想知道晓媛的情况怎么样,被打伤了没有。老邱纳闷地问道:“你听谁说俺妞被人打了?”对方告诉老邱,现在孩子被打的视频在网上传得到处都是,网友们都很生气,想知道孩子现在的情况。

  接完电话后,揣着一肚子问号的老邱接着干活,一边干一边把接到电话的事对晓媛的妈妈说了。听完后,晓媛妈也是将信将疑:“咋可能呢?咱妞不是好好的吗?”

  当晚,老邱夫妇领着女儿一起到网吧看了那段视频,没等看完,母女两人便哭作一团。

  “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打了,年前在学校就有几个女生把俺妞堵在厕所里打了一顿,这一次竟然传到了网上。”老邱说,之前他们只是发现晓媛不像以前那样爱说爱唱了,也不怎么和家人说话。当时,他和晓媛妈以为快期末考试了,孩子压力大,并没有放在心上。孩子每天还是照常上学,最后顺利通过了期末考试。

  晓媛妈告诉记者,晓媛非常孝顺,每次放假回来就给家里买馍、买瓜,每当看见奶奶,都会赶紧跑回来和奶奶亲热。“这孩子可听话了,从小到大,俺从来都没有动过她一个指头。”妈妈一边说一边擦着眼泪。“可是现在发生了这个事儿,所有人都知道了,以后俺妞还咋去上学啊?”

  虽然事情发生在两个月前,但是当亲眼看到自己被打的那段视频后,晓媛内心原本已经放松的弦现在彻底绷断了,“好像变了一个人”。

  晓媛妈说,现在晓媛每天都窝在家里,连大门都不出。同学们知道这事儿后,也不来家里玩了。有时候家里人领着她到门口转转,但是晓媛偏躲着人往山上走,刚转一会儿她就要回来。回来后,晓媛也只是倒在床上,不和家人说话。

  “以前她和她弟玩得可好了,现在不管孩子咋逗她,她都不理。”晓媛妈边说边叹气。

  经过沟通,老邱最终同意让记者看看晓媛。一进她的房门,记者就感到了一种压抑的黑暗,一张大床、一只十几瓦的白炽灯、一台电视、一个大柜子、两扇分别朝东、朝北的窗子。每天大多数时间晓媛就呆在这间屋子里,连吃饭都得家人端进来。

  “以后还想去学校吗?”

  “不想,我去学校还有人理我吗?”晓媛低着头哭着说道。

  晓媛妈告诉记者,现在孩子每晚要开着灯才能睡,因为她经常梦到那天被打的情形。

  聊了大概10分钟,晓媛一直面朝北坐在床上,无论怎么逗她开心,她只是低着头,不停地用手去擦红肿的眼睛。

 “跪下发誓是一个常识”

  看过视频的老邱夫妇心急如焚,多次问晓媛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晓媛只是低着头不说话,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在妈妈的再三追问下,晓媛终于把事情的大概写在了纸上。

  晓媛妈拿出两张皱巴巴的方格纸,上面写着:“考试前两星期(约六月中旬),我们班小婷的衣服、小青的钱和小南的钱丢了,她们都怀疑我。在上体育课时,老师请假了……这时我们班的十来个女生,其中有小萍、小帅、小蒙……小萍把我拉到二楼楼梯口镜子前……紧接着就开始打我,小萍踹了我几脚,小帅捶了我几捶,小蒙打了我耳光,还踹了我几脚……小宁也踹了我几脚,还强迫我笑。小起说,如果想让她们相信,我必须跪下发誓。小宁见我不跪,就说了一句‘谁该打就打’。”

  此后,晓媛再也没和爸爸、妈妈包括记者提起这件事。现在,她每天大多数时间只是躺在床上,有时候还会一个人静静地哭。

  8月18日下午,经过和龙湖一中协商,校长乔栓柱领着参与打人的6个女生来给晓媛道歉。6个孩子都低着头,手里拎着水果、牛奶之类的东西。

  “你们为什么要打她?”

  小培说,因为同学的钱和衣服丢了,并且听说晓媛喜欢拿人东西,所以大家就怀疑是晓媛干的。而小起说,当时看见有人打架,自己就凑热闹过去了,并且也动了手。

  记者了解到,她们和晓媛共同住在一个容纳40多人的宿舍里。在这6个参与打人的女孩中,多数人以前丢过钱、衣服等。这次之所以怀疑晓媛,是因为听说她偷东西,但她们每个人都没有亲眼见到过。更有孩子是因为看见别人打她,自己完全是一种凑热闹的心态,才动手的。

  “你们凭什么怀疑晓媛偷钱?”

  小帅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大多数同学每个星期家里只给二三十块钱,快到周末的时候钱几乎都花完了,这时晓媛却有钱买很多东西。”

  而老邱告诉记者,每个星期家里都会给晓媛50元生活费。

  记者问小起当时为什么要让晓媛跪下发誓,她说是为了不想让她再挨打了,跪下发誓才能说明钱和衣服不是她拿的。“你是从哪里知道要证明清白必须跪下发誓的?”“这是一个常识啊,不用从哪里看到吧?”小起说。

  当记者问道,当时是否想到过这样做会给晓媛带来很大的痛苦时,孩子们的回答是:“我们当时没想这么多,只是觉得好玩,更没预料到会给她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

  小起告诉记者,一个名叫小宁的女孩用她的手机拍下了当时的情景。两个月后上网的时候,同学小易发现了她手机中的视频,并且传到了网上。“小宁平时就喜欢照个相、拍个东西。”小起说。

  得知小易和老邱是同一个村的,记者想让老邱帮忙找到他。虽然老邱知道要不是因为这段视频,晓媛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更不会像现在这样变了一个人。但老邱说,“还是算了吧,要不是他,俺们还不知道孩子被打了呢。”

  校长被进行诫勉性谈话

  8月17日下午,记者和老邱的家人一起来到了龙湖一中。老邱告诉记者,他只要求学校公开给孩子道歉,另外要公开声明,证明孩子没有偷东西。“学校必须还孩子一个清白,不能让俺妞背黑锅。”

  龙湖一中校长乔栓柱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学校已经对打人的孩子进行了批评教育,也安排了老师几次到晓媛家走访。为了这件事,新郑市教体委领导对他进行了诫勉性谈话,学校的政教处处长也被撤职。

  “学校下一步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学校能证明晓媛的清白吗?”记者问道。

  “只有法院判决学校败诉之后,学校才能赔偿,并证明孩子清白。她偷没偷过东西,我不能下结论。”乔校长说。

  老邱告诉记者,前几天乔校长已经答应给孩子作证明,并说这都是误会,孩子没拿人家东西。

  为什么前后说法出入如此之大?老邱私下说,视频在网上出现后,有很多记者给他打电话,但当时乔校长告诉他,学校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如果接受记者采访,学校就不管这件事了,你们直接去法院告吧。

  “为什么最后又要见记者?”记者问。“学校这么长时间没给我们解决问题,只是和打人孩子的家长带着东西到俺家看看,你说这能算完事儿了吗?俺妞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光靠他们拿点东西就能好吗?”老邱愤怒地说。

  “你打算去法院告学校吗?”“我问过律师,这样的事儿还是不告好,即使官司打赢了对孩子也不好。”老邱想了想说。

  8月18日上午,中国青年报记者和河南媒体记者再次来到龙湖一中。校长乔栓柱承诺,开学后学校会安排老师照顾晓媛,做好她的思想工作。但关于孩子是否拿了别人东西,他还是含糊其辞,令晓媛家人难以接受。晓媛的奶奶哭着坐在地上,手指着乔栓柱问道:“你是什么校长啊?俺妞偷没偷东西你都不敢说,俺妞以后还咋见人?俺孙女这辈子可毁喽!”

  其实老邱知道,弄清孩子有没有偷东西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以后怎么办,能不能尽快从这件事的阴影中走出来。

  回来的路上,记者问老邱:“证明孩子清白后,你还会让孩子继续在龙湖一中上学吗?”

  “绝对不会,孩子在那里受到的打击太大了,她自己也不想回到学校。但是俺妞还能去哪里上学呢?现在全国都知道这个事儿了。”老邱哀叹着说,“俺现在都不敢出门了,一看见村里人坐在一起聊天,俺就能感觉到他们又在议论俺家,里边可能就有人说俺妞是个小偷。”

  (文中青少年名字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对话心理专家——

  校园暴力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近段时间,“校园暴力”这个词已经几次刺痛了公众敏感的神经。先是某副县长之女率众对同校女生施暴,又来了个初二学生被十余中学生群殴当场昏迷,接着网上又开始轰轰烈烈地诉说着“布鞋门”。而“布鞋门”事件更是被拍成视频上传网络,使更多的人“欣赏”到了这场赤裸裸的校园版暴力电影。

  本是一方净土的校园,为何会成为斗殴行凶的集散地?原为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又为什么变得青面獠牙?为此,中国青年报记者(以下简称“记”)采访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彭熠(以下简称“彭”),以“布鞋门”事件为例,探讨了校园暴力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记:近一段时间不断有关于校园暴力的新闻传入耳中,暴力行为缘何频频在校园出现?

  彭:由于未成年人身心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他们的行为很明显地带有模仿性和习得性,也就是说,他们本身的一些行为很可能是通过模仿、比照学来的。之所以产生暴力行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模仿性在作怪。这种模仿首先可能来源于家庭,例如父母打骂孩子、夫妻吵架等家庭暴力。长此以往,孩子们很可能会不把暴力当回事,完全出于好玩的心理而见怪不怪。

  另外,网络游戏也是造成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网络游戏中有很多暴力元素,其中杀人、抢劫、打斗等情景很常见。青少年由于心理并未成熟,经常受网络暴力游戏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养成习惯,并慢慢开始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习以为常。

  记:作为“布鞋门”事件的施暴者,她们并没有把“布鞋妹妹”打伤,而是采用了赤裸裸的人格侮辱方式,对此该如何看待?

  彭:“布鞋门”事件中施暴的女孩,其实都有一种扭曲的心理,她们并不以致受害人鲜血淋漓为目标,而是采取人格侮辱的方式,由此可见,她们的心理是非常扭曲的。这种心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内心当中存在很大的愤怒,进而把“布鞋妹妹”当成了宣泄对象。受了欺负,就会找一个更弱小的对象去欺负,以解心头之恨。

  这种心理的产生很可能是因为她们在家庭中缺少关爱,在学校里缺乏老师、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这种长期缺乏支持鼓励的孩子,其负面情绪积累后,就会产生愤怒感,于是,她们很可能会找一个宣泄物进行发泄。

  她们本身和“布鞋妹妹”并没有深仇大恨,如果把“布鞋妹妹”打伤,很可能受到法律制裁。采用人格侮辱这一“外表不见伤”的暴力行为,既能发泄自己的愤怒,同时又能避免受到严厉的惩罚。

  记:其中一个女孩对于外界针对自己的谩骂,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她说:“是我做错了,骂我是对的,我没什么可难过的。”

  彭:现在的教育无疑缺少了平等、尊重这一课。作为家长、老师,可能很少去尊重孩子们的意愿。一些孩子犯错误了,家长就会让孩子下跪认错;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有可能就对孩子打骂,而这些完全是人格侮辱。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渐渐习惯,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让人下跪、对人打骂是一种侮辱,反而会认为这很正常。

  记:这些孩子在围攻“布鞋妹妹”的同时,还有人用手机进行拍摄,并且传到了网上,怎么理解这种行为?

  彭:作为成年人都知道,打架是不对的,但这些女孩很可能是出于游戏心理,把打人当成了游戏。在拍摄视频的时候,她们也许会把这段视频当成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这段视频在女孩手机中存了两个月,最后传到了网上。她之所以保存这段视频,可能就是想拿出来炫耀。从这点可以看出,她们平时可能很少有值得炫耀的东西,如学习成绩、老师的表扬等。

  在她们的内心,其实是非常希望被别人赏识、看重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她们的成绩不好,老师可能就会把她们评为差等生,家人也可能不喜欢她们。所以,她们也只好用这一点儿自认为可以炫耀的东西让别人对自己高看一眼,因为别人做不到、拍不到的东西,自己能办到。

  记:在“布鞋门”事件中,还有一些孩子完全是出于一种“凑热闹”的心理来参与的,这种心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彭:孩子们都有自我保护的心理,这不难理解。在她们的心中可能有两种想法:首先,如果我不打她,别人会不会怀疑是我偷了东西;其次,如果我不动手,是不是就会被大家看不起,被孤立起来。

  记:这样的事情发生后,我们的家庭、学校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反思?

  彭:作为学校,必须提高教师和学生们的法制意识。在这次事件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的法制意识非常淡薄,并没有把学生打架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去认识。所以,学校应该多对老师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在心里形成一种平衡机制,从而控制好自己的行为,避免给他人造成伤害。

  家长、学校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还应更多地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们的心理很脆弱,需要老师、家长的引导帮助,这一点如果重视不够,可能导致孩子们产生扭曲心理。现在,出现了很多高智商、低情商的学生,就说明我们的教育确实出了问题,所以,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应该多关注孩子们的人格培养,关心孩子们的情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