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生活像坐监不如归去? 美国梦成“鸡肋”华人苦挣扎

生活像坐监不如归去? 美国梦成“鸡肋”华人苦挣扎

文章来源: 人间HYDE 于 2009-08-10 01:05:0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据美国《侨报》报道,早年中国人移民赴美多是为了钱,今天中国大陆生活好了,很多人想回国可又犹豫不决。真是当年出国难,如今回去也难。大家当年出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现在回去难,各家有各的难处。



  做了“房奴”,想回去很难
  十年前从上海考察赴美,后留在美国学英文的Kevin说,这一年多来,他和餐馆的工友们常讨论是回国还是留在美国。赴美前在上海某公司做财务主管的 Kevin算过,现在人民币比美金是六点几的比值,如降到六点以下,“呆在美国根本就赚不到钱,钱也就寄不回去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Kevin同事中没有绿卡的或正在办绿卡的都回国了。同他一起在厨房做的工友,半年前即放弃了美国梦,回到杭州开了间酒吧,很让人羡慕。他说:“许多有绿卡的也在考虑,放弃绿卡还是等公民,有不少人在犹豫。”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hqhr/hrdt/200908/10/U98P1T68D175052F1023DT2009081009023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入籍是华裔移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许多人苦于语言障碍,考过公民考试比登天还难。图为在洛杉矶举行的万人入籍仪式。(美国《侨报》/邱晨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hqhr/hrdt/200908/10/U98P1T68D175052F1025DT2009081009023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在车衣厂打工是很苦的活,可这却是华人在美国的传统职业之一。图为在衣厂打工的华裔移民。(美国《侨报》/邱晨摄)

  Kevin很认真地想过回上海的事,但南加的房市尚未复苏,手上的房子现在出手就亏大了。可不出手,硬挺着,日子很难熬。他把现在的状况称为“挣扎”。Kevin盼望房市尽快复苏,他的房子即使不赚钱也不亏钱就好,“房子出手了,来去就自由了”。

  Kevin是在房市泡沫最大时贷款35万买的房,其中9万美元是市府优惠低收入家庭免息贷款。Kevin在洛杉矶城中一家中餐馆做厨师,金融风暴之前,月供房贷款约占其月薪的30%。近来生意不好,餐馆的老板为了不解雇员工,给每个员工都减了薪,Kevin的收入减少了30%。“现在每月要付的房贷款占到了月薪的70%。”Kevin坦承,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前段时间,总统奥巴马的救房市新政策出台,他便大着胆子给贷款银行 CALIFORNIA HOUSING AGENCY打了电话,希望能获得帮助。当时银行没拒绝,他还对总统的政策很有信心——“保家救市”计划让他在破产边缘又看到了希望。可他左等右等申请批不下来,重要原因是,他还没有真正欠过银行放贷的月付金。依以前的收入,Kevin除了交房贷款和地税外,每年还可寄钱回上海奉养90多岁的老父,但今年经济状况不佳,给老父亲的钱暂时没寄。

  Kevin说,省吃俭用也要存些钱,以便经济形势更糟时应急。Kevin真想回国,“在美国要辛辛苦苦做到67岁才能退休,为什么要干到67岁呢?”他的结论是,“打工的在美国呆不呆得下去,主要是看美国经济状况如何。”

  人到中年,回去做什么?

  加州预算短缺,州长砍了州府大部分机构的经费,这意味着州里许多重要服务项目将受到冲击。

  仪丽莎是担心会受影响的华裔家庭护理员。州政府每个月允许她做74小时的家庭护理工作,每小时支付9元。若州预算进一步削减,她饭碗难保。仪丽莎担心地说,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找其他工作很困难。

  “可回北京也不现实。”仪丽莎刚刚从北京探亲回到洛杉矶,“国内物价很高,拿1百元人民币到超市,没觉着买什么,钱就用完了。”

  仪丽莎身材颀长,外表很干练,只是双鬓略显花白。她原在北京一所高校教书,10余年前移民来美,为了生存她什么都干:做过电视广告模特、自己开过公司,她现在在照顾一名80多岁的“老白人”。听得出,她不仅是在打工挣钱,她对看护对象特别有爱心。她疑惑:“出来没后悔过,可现在回国能做什么呢?”

  生活像坐监 都是为了子孙

  “古董张”从香港移民赴美,10余年前唯一的女儿嫁回了香港,不通英语的两夫妇因此在生活上、生意上失去了翻译。虽然经济无忧,可乏味的日子让他们常抱怨:“在美生活如同坐监。”

  “古董张”夫妇住在远离华人聚居区的洛霍雅,邻居都是有钱白人,他们除了每月邀票友到家中一起唱几小时的京戏外,实在没有什么娱乐生活。10年前老两口就常念叨着回归香港,张太太更是每年都回香港住上几个月,一来看女儿,二来会会朋友,发泄一下由于语言不通而积聚在胸的郁闷。

  “语言不通的苦楚,外人很难体会得到。”张太太说,由于语言障碍,他们做生意要跟客人比比划划,开车出远门要请朋友当司机。一次古董张夫妇在朋友家打牌回来晚了,路牌上的英文记不得,平时路上的建筑物、树木这些可判定方向的标记全看不清,又无法问路,一通“瞎”开,老两口差一点闯入墨西哥边境。

  最近,夫妇俩突然邀请朋友聚会,把刚刚从香港来美的外孙女介绍给大家。外孙女今年初中毕业,自己决定来美国读高中。“古董张”说,“年年闹着落叶归根回香港,这回是彻底走不了了。”

  美国福利胜过孝子

  十余年前随儿子从上海移民赴美的金伯伯(化名),两年前入了美国籍,住上了老人公寓,也享受到了联邦政府的各种福利。可他心中老是高兴不起来:父子间常闹别扭,金伯伯指责儿子不孝。

  近来父子间越闹越僵,金伯伯甚至放话说要回上海,到闺女家养老。亲戚朋友都为金家父子捏把汗,真怕事情再僵持下去,老伯真的放弃美国生活回上海。

  可金伯的儿子既不担心老爸回离他而去,也不主动缓和僵局。他心里有谱——老爸在美有美国福利看病有红蓝卡,不花一分钱,怎么舍得回去?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领馆:所有在美中国公民尽快完成"海外公民登记"
陈立人杀妻案,前女友提交重要证物并要求不公开!
三名非婚生美国娃争宗庆后遗产 颠覆爱国简朴形象
美国大汉学家,为何要写一个“中国荡妇”的故事
MAGA们原谅了川普的一切 为何不肯原谅这件事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突然变强硬真正原因,觉得自己被普京羞辱了
开除一个被偷拍的女大学生,才是有损国格
“同志”的年头要回归了?“共产”还远吗?
消息人士:特朗普对俄变脸,普京“并不畏惧”
巴西咖啡恐大涨!业者抢50%关税前加速向美国运货
知情人士:宗庆后不止四孩 顾虑公众形象未入家谱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川普稳赚不赔的战争生意 拜登就想不出这样的办法
iPhone稀土不靠中国!苹果砸5亿建立美国供应链
全球民调曝"对中国改观",美国好感度仅剩35%
特朗普:泽连斯基不应将莫斯科作为攻击目标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中国学生涌入伊利诺伊“玉米地”,中餐也“火”了
宗馥莉决战“影子夫人”:娃哈哈没有赢家的困局?
特朗普向普京发出最后通牒,乌克兰人却感到难抱期望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么多钱干么 天堂又不能用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生活像坐监不如归去? 美国梦成“鸡肋”华人苦挣扎

人间HYDE 2009-08-10 01:05:04

据美国《侨报》报道,早年中国人移民赴美多是为了钱,今天中国大陆生活好了,很多人想回国可又犹豫不决。真是当年出国难,如今回去也难。大家当年出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现在回去难,各家有各的难处。



  做了“房奴”,想回去很难
  十年前从上海考察赴美,后留在美国学英文的Kevin说,这一年多来,他和餐馆的工友们常讨论是回国还是留在美国。赴美前在上海某公司做财务主管的 Kevin算过,现在人民币比美金是六点几的比值,如降到六点以下,“呆在美国根本就赚不到钱,钱也就寄不回去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Kevin同事中没有绿卡的或正在办绿卡的都回国了。同他一起在厨房做的工友,半年前即放弃了美国梦,回到杭州开了间酒吧,很让人羡慕。他说:“许多有绿卡的也在考虑,放弃绿卡还是等公民,有不少人在犹豫。”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hqhr/hrdt/200908/10/U98P1T68D175052F1023DT2009081009023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入籍是华裔移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许多人苦于语言障碍,考过公民考试比登天还难。图为在洛杉矶举行的万人入籍仪式。(美国《侨报》/邱晨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hqhr/hrdt/200908/10/U98P1T68D175052F1025DT2009081009023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在车衣厂打工是很苦的活,可这却是华人在美国的传统职业之一。图为在衣厂打工的华裔移民。(美国《侨报》/邱晨摄)

  Kevin很认真地想过回上海的事,但南加的房市尚未复苏,手上的房子现在出手就亏大了。可不出手,硬挺着,日子很难熬。他把现在的状况称为“挣扎”。Kevin盼望房市尽快复苏,他的房子即使不赚钱也不亏钱就好,“房子出手了,来去就自由了”。

  Kevin是在房市泡沫最大时贷款35万买的房,其中9万美元是市府优惠低收入家庭免息贷款。Kevin在洛杉矶城中一家中餐馆做厨师,金融风暴之前,月供房贷款约占其月薪的30%。近来生意不好,餐馆的老板为了不解雇员工,给每个员工都减了薪,Kevin的收入减少了30%。“现在每月要付的房贷款占到了月薪的70%。”Kevin坦承,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前段时间,总统奥巴马的救房市新政策出台,他便大着胆子给贷款银行 CALIFORNIA HOUSING AGENCY打了电话,希望能获得帮助。当时银行没拒绝,他还对总统的政策很有信心——“保家救市”计划让他在破产边缘又看到了希望。可他左等右等申请批不下来,重要原因是,他还没有真正欠过银行放贷的月付金。依以前的收入,Kevin除了交房贷款和地税外,每年还可寄钱回上海奉养90多岁的老父,但今年经济状况不佳,给老父亲的钱暂时没寄。

  Kevin说,省吃俭用也要存些钱,以便经济形势更糟时应急。Kevin真想回国,“在美国要辛辛苦苦做到67岁才能退休,为什么要干到67岁呢?”他的结论是,“打工的在美国呆不呆得下去,主要是看美国经济状况如何。”

  人到中年,回去做什么?

  加州预算短缺,州长砍了州府大部分机构的经费,这意味着州里许多重要服务项目将受到冲击。

  仪丽莎是担心会受影响的华裔家庭护理员。州政府每个月允许她做74小时的家庭护理工作,每小时支付9元。若州预算进一步削减,她饭碗难保。仪丽莎担心地说,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找其他工作很困难。

  “可回北京也不现实。”仪丽莎刚刚从北京探亲回到洛杉矶,“国内物价很高,拿1百元人民币到超市,没觉着买什么,钱就用完了。”

  仪丽莎身材颀长,外表很干练,只是双鬓略显花白。她原在北京一所高校教书,10余年前移民来美,为了生存她什么都干:做过电视广告模特、自己开过公司,她现在在照顾一名80多岁的“老白人”。听得出,她不仅是在打工挣钱,她对看护对象特别有爱心。她疑惑:“出来没后悔过,可现在回国能做什么呢?”

  生活像坐监 都是为了子孙

  “古董张”从香港移民赴美,10余年前唯一的女儿嫁回了香港,不通英语的两夫妇因此在生活上、生意上失去了翻译。虽然经济无忧,可乏味的日子让他们常抱怨:“在美生活如同坐监。”

  “古董张”夫妇住在远离华人聚居区的洛霍雅,邻居都是有钱白人,他们除了每月邀票友到家中一起唱几小时的京戏外,实在没有什么娱乐生活。10年前老两口就常念叨着回归香港,张太太更是每年都回香港住上几个月,一来看女儿,二来会会朋友,发泄一下由于语言不通而积聚在胸的郁闷。

  “语言不通的苦楚,外人很难体会得到。”张太太说,由于语言障碍,他们做生意要跟客人比比划划,开车出远门要请朋友当司机。一次古董张夫妇在朋友家打牌回来晚了,路牌上的英文记不得,平时路上的建筑物、树木这些可判定方向的标记全看不清,又无法问路,一通“瞎”开,老两口差一点闯入墨西哥边境。

  最近,夫妇俩突然邀请朋友聚会,把刚刚从香港来美的外孙女介绍给大家。外孙女今年初中毕业,自己决定来美国读高中。“古董张”说,“年年闹着落叶归根回香港,这回是彻底走不了了。”

  美国福利胜过孝子

  十余年前随儿子从上海移民赴美的金伯伯(化名),两年前入了美国籍,住上了老人公寓,也享受到了联邦政府的各种福利。可他心中老是高兴不起来:父子间常闹别扭,金伯伯指责儿子不孝。

  近来父子间越闹越僵,金伯伯甚至放话说要回上海,到闺女家养老。亲戚朋友都为金家父子捏把汗,真怕事情再僵持下去,老伯真的放弃美国生活回上海。

  可金伯的儿子既不担心老爸回离他而去,也不主动缓和僵局。他心里有谱——老爸在美有美国福利看病有红蓝卡,不花一分钱,怎么舍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