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季羡林留遗嘱:财产捐给北大 不留儿女一分钱(图)

季羡林留遗嘱:财产捐给北大 不留儿女一分钱

文章来源: icebreaker 于 2009-08-02 00:37:5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的遗产纠纷表面化,其七十四岁独子季承首次公开表示,父亲的遗产全部归他所有。季承还指责季老前秘书李玉洁涉嫌盗窃季老的藏品和钱,要求她道歉,否则将提告。李玉洁则称,季老立有遗嘱,表明财产都捐给北大,不留给儿女一分钱。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rby7ex.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季羡林和助手兼秘书的李玉洁老师



  季羡林上月十一日突然去世,其财产包括藏品、稿费等,价值估计是天文数字,在其在世时就已引发风波:去年底曾传出季老藏画被盗,季老秘书杨锐因此去职。

  季承、季老博士生钱文忠,与李玉洁等人,近日就季老遗产展开隔空骂战。上月十九日季老葬礼上,李玉洁的干女儿王如指责钱文忠指挥季承争夺遗产,且“北大不会给他们一分钱”。

  “他(季羡林)说所有的遗产都是属于我的,经常讲‘家里的财产都是你的,都归你,我只有这一个儿子。’说过很多次。”季承日前接受《青年周末》专访时表示,父亲还书面授权他全权处理一切事务,并亲手写字条给李玉洁:“请将你掌管的钱、书稿和文物交给季承。”

  季承与季羡林在一九九五年发生争吵,父子十三年未见面,去年底在三○一医院团聚,并陪父亲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李玉洁从九五至二○○六年间担任季老的工作及生活秘书,吃住都在一起,外传李玉洁曾想嫁给季老,季老也很信任她。后因中风住进医院,李被逼离开季老。

  “季承、钱文忠合伙逼死季老!”李玉洁日前表示,她还暗示季承在父亲生前未尽孝道,现在却来贪财。“季老生前多次提及要把遗产捐给北大,并立有遗嘱,存放在北大的图书馆,表明不留给儿女一分钱。”李玉洁说,现在还不是公开遗嘱的时候。

  季承近日也爆出多宗惊人内幕,指称李玉洁在担任季老秘书期间,涉嫌取走季老十九笔存款,其中最大一笔是二十五万美元;还将季老收藏的三十多件字画文物转移到她的房间,近日被季承和北大工作人员搜出。

  “她盗窃我们家的文物和钱,这属于刑事问题,若不认错,我要对她进行起诉。”季承说。

  附:李玉洁简介

  姓名 : 李玉洁

  性别 : 女

  任教专业 : 历史学-历史学类

  在职情况 : 在

  所在院系 : 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方向 : 中国古代史

  李玉洁资料:博士、教授、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的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大学聘为特聘教授;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的博士生的牵头导师、硕士生的牵头导师;中国孔子研究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河南省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

  李玉洁主要学术成果

  代表性著作 : 《楚国史》,李玉洁,2002-06-01,河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早期国家性质:中国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李玉洁,1999-10,河南大学出版社

  《楚史稿》,李玉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08月第1版

  代表性论文 :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价值鉴定,李玉洁,浙江档案, 2002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回忆郭人民先生,李玉洁,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中西权力象征物之比较,李玉洁,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庆后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动又热情 看对方眼神…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员工曝:“影子夫人”和宗庆后美国领证 不满宗馥莉折腾
知情人士:宗庆后不止四孩 顾虑公众形象未入家谱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么多钱干么 天堂又不能用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美女议员AOC称川普是“强奸犯” 白宫官员:可悲可怜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有损国格!一切西方伪史论 本质都是辱华的高级黑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别被川普“临阵软脚”骗了 他要的就是关税!越高越好…
全美炸锅!华裔夫妇找代孕疯狂生21娃 被剥夺监护权
川普健康又“出事”?神秘瘀青曝光 白宫急回应!
泰国高僧史诗级性丑闻:8万张照片 5600段视频
受贿3.43亿,西藏自治区党委原书记吴英杰被判死缓
卡尔森率领忧心忡忡的MAGA斗士们 质疑特朗普
中国学生涌入伊利诺伊“玉米地”,中餐也“火”了
宗馥莉曾用美国护照在香港买房 净赚1.6倍收益
消息人士:特朗普对俄变脸,普京“并不畏惧”
美为何解禁AI芯片卖中国?AI沙皇和贝森特揭真正原因
巴西咖啡恐大涨!业者抢50%关税前加速向美国运货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季羡林留遗嘱:财产捐给北大 不留儿女一分钱

icebreaker 2009-08-02 00:37:51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的遗产纠纷表面化,其七十四岁独子季承首次公开表示,父亲的遗产全部归他所有。季承还指责季老前秘书李玉洁涉嫌盗窃季老的藏品和钱,要求她道歉,否则将提告。李玉洁则称,季老立有遗嘱,表明财产都捐给北大,不留给儿女一分钱。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rby7ex.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季羡林和助手兼秘书的李玉洁老师



  季羡林上月十一日突然去世,其财产包括藏品、稿费等,价值估计是天文数字,在其在世时就已引发风波:去年底曾传出季老藏画被盗,季老秘书杨锐因此去职。

  季承、季老博士生钱文忠,与李玉洁等人,近日就季老遗产展开隔空骂战。上月十九日季老葬礼上,李玉洁的干女儿王如指责钱文忠指挥季承争夺遗产,且“北大不会给他们一分钱”。

  “他(季羡林)说所有的遗产都是属于我的,经常讲‘家里的财产都是你的,都归你,我只有这一个儿子。’说过很多次。”季承日前接受《青年周末》专访时表示,父亲还书面授权他全权处理一切事务,并亲手写字条给李玉洁:“请将你掌管的钱、书稿和文物交给季承。”

  季承与季羡林在一九九五年发生争吵,父子十三年未见面,去年底在三○一医院团聚,并陪父亲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李玉洁从九五至二○○六年间担任季老的工作及生活秘书,吃住都在一起,外传李玉洁曾想嫁给季老,季老也很信任她。后因中风住进医院,李被逼离开季老。

  “季承、钱文忠合伙逼死季老!”李玉洁日前表示,她还暗示季承在父亲生前未尽孝道,现在却来贪财。“季老生前多次提及要把遗产捐给北大,并立有遗嘱,存放在北大的图书馆,表明不留给儿女一分钱。”李玉洁说,现在还不是公开遗嘱的时候。

  季承近日也爆出多宗惊人内幕,指称李玉洁在担任季老秘书期间,涉嫌取走季老十九笔存款,其中最大一笔是二十五万美元;还将季老收藏的三十多件字画文物转移到她的房间,近日被季承和北大工作人员搜出。

  “她盗窃我们家的文物和钱,这属于刑事问题,若不认错,我要对她进行起诉。”季承说。

  附:李玉洁简介

  姓名 : 李玉洁

  性别 : 女

  任教专业 : 历史学-历史学类

  在职情况 : 在

  所在院系 : 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方向 : 中国古代史

  李玉洁资料:博士、教授、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的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大学聘为特聘教授;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的博士生的牵头导师、硕士生的牵头导师;中国孔子研究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河南省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

  李玉洁主要学术成果

  代表性著作 : 《楚国史》,李玉洁,2002-06-01,河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早期国家性质:中国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李玉洁,1999-10,河南大学出版社

  《楚史稿》,李玉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08月第1版

  代表性论文 :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价值鉴定,李玉洁,浙江档案, 2002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回忆郭人民先生,李玉洁,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中西权力象征物之比较,李玉洁,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