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戳破弥天谎 华人数学世界第一是一厢情愿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提要] 昨日下午,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与暨南大学教师及20多名华侨学生座谈,期间丘教授指出,华人数学好,一直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信息,并建议未就业大学生可以边学习边想主意,甚至可以放下身段做点小生意。在学校招生方面,丘教授提出,不赞成高校招怪才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090326/Img26301164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丘成桐教授。(资料图片)

  国外数学最好的,并非华人。昨日下午,应省侨办邀请,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与暨南大学教师及20多名华侨学生座谈。一个小时的交流,丘成桐诚恳地回答了学生的连串问题,并建议未就业大学生边学习边想主意,甚至可放下身段做点小生意。

  人生感悟

  运气灵感来自努力

  座谈会在一间小会议室召开,来自11个国家的20多名华侨学生围坐在丘成桐周围分享他的成功感悟。丘成桐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无路”后的潜力爆发,他认真地说,没有天才,也没有运气,任何人只要肯花功夫,运气、灵感都将接踵而至。

  有一名女生提出,国内大学始终对侨生存有“双重情感”:一方面羡慕;一方面排斥。怎么化解这种“情感”?丘成桐讲起了自己的儿子,他说,因为儿子是黄皮肤,在国外也被白种人隔离于核心玩伴外,直到1年后,孩子的实力被认同、嘉奖,“隔离者”纷纷又走近他,和他为友。

  坦言相告

  华人数学并非最好

  中国学生的数学全球一?丘成桐坦诚地告诉大家,华人数学好,一直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信息。

  丘成桐说,能出国读书的华人都是国内精英,一般都出身于好家庭,与国外普通孩子比,他们的数学确实很强。“很多学生在很差的大学读书,校内外国人甚至不会加减乘除。”他表示,在美国排名前20名的大学中,华人的数学并非顶级。

  学科选择

  数学专业不应遇冷

  经济萧条,要就业应如何选学科?丘成桐笑着说,根据一项权威调查,十大行业中,数学家生活最舒适,待遇最好。“银行、法院都要招数学专业学生。即使搞学问,也很舒适啊。”丘成桐笑出声,认为数学在学生选科时遇冷,关键是同学们“未看清”该科优势。“黄华华省长也是学数学的。”坐在丘成桐身边的一位学者随声附和,场内笑声一片。

  有学生想了解丘成桐对失败的态度,他意味深长地回答,不要怕失败——你看到的成功只有一次,其后是99次失败。

  就业建议

  放下身段做小生意

  “就业形势再严峻,都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强。”丘成桐言传身教,以崛起于困难时期的李嘉诚等人为例,劝诫尚未就业的大学生边学习边找机会。“我很奇怪,为什么要等,为什么不能做点小生意?”他表示,艰难时期的磨练铸就成功,大学生应放下身段“自救”。

  眼前的就业危机是否因扩招引起?丘成桐说,美国的大学生目前就业也很难,这主要是经济问题,是否与扩招有关,他无法判定。

  当时前无去路,后无退路,只能一头往前走,所以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华裔科学家。

  丘成桐语录

  若有人对你不好,对你有隔阂,你就将能力表现出来。

  华人子弟并不见得比外国小孩数学好,尤其是在最好的学校里,数学最好的往往是外国小孩。

  如果一次成功,我可能不做这个事情了,因为太没意思。

  如果数学很好,不懂语文,没法写文章;不懂英语,不能交流。这样成不了数学家。


 “不赞成高校招怪才”

  昨日下午,数学家丘成桐在暨南大学与侨生交流。

   昨天,第一位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来到暨南大学与学生座谈时表示:不赞成高校招收“怪才”。

  怪才多方发展才有前途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开始自主招生,比如中大今年就招了一个“怪才”。而丘成桐自己是大学三年级时就由于出众的才华被一代几何学宗师陈省身发现,破格成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但他却坦言不赞成招“怪才”,他认为平行发展才最重要。

  丘成桐举例,如果仅仅是数学好,但其他科目不行,不可能成为数学家。“比如英文不行,论文表述不好,就不可能做好研究。”他还告诉在场学生,自己除了数学,也经常念文学、诗词、宗教等科目的书,“如果知识不充足,就算交朋友也是很肤浅的。”

  就业难与扩招无直接关系

  谈起严峻的就业形式,丘成桐却略显乐观。他认为,年轻人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主意,不一定只局限于就业,可以做些小生意,放下身段做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东西,自己感兴趣的。可以创业,可以去公司做事,也可以继续读书。他说:“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经济环境更差,一样出了很多人才,现在的机会比五六十年代时大得多,只要有意识地不要怕苦,也能有出路。”

  对于广东目前仅有10%的就业率,丘成桐认为不一定与扩招有关。“因为不仅是中国的问题,美国也有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