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距震中汶川不到百公里,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现在已成为一片废墟,到处都是居民搭建起来的帐篷,人们冒着雨在街上避险;中行6层楼倒塌;汉旺镇一小学300多名师生被埋;沿途不时可见极其严重的山体滑坡,有的山体植被恢复至少得10年。绵竹市内,“120”急救车的呼啸一直没有停过,雨下个不停,医院瘫痪,全城断水、断电、断通信,50万人面临罕见考验。
昨天凌晨,几经辗转的记者进入绵竹。路上不时可见救护车、军车呼啸而过,人们行色匆匆。越接近市区,临时搭建的帐篷越多,停靠在路边的车辆也越多。这些帐篷里、汽车内都是避险的人,有的居民还在三轮车或货车上临时撑起一块避雨布,扶老携幼钻进去。
天刚放亮,公路两边的山体不时显露一块块醒目的泥肉,滑坡现象特别严重,有的滑坡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绵竹医院门口及多所学校门口,都有蒙着棉被的遗体横陈街上。伤员随时在增加,无数建筑物变成了残垣断壁。一条街旁的两家茶楼,无一堵完整的墙壁,两辆轿车被乱墙压成两块铁饼。
地震袭来时,绵竹境内的东方汽轮机厂95%的建筑物和厂房坍塌,500多名职工和职工家属失踪。工人们立即展开搜寻和自救,目前职工已成功救出100人左右。
山体大滑坡遗体横街上
中行大楼一分钟化为平地
中国银行绵竹市总行位于三星街十字路口,是一栋6层楼的建筑,一楼在装修,二楼在营业,“只听到像大爆炸一样的响声,不到一分钟银行就消失了,太可怕了。”住在附近的居民李先生心有余悸地回忆银行坍塌的那一刻。
至记者上午11点赶到现场时,挖掘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之中,守在现场的民警称,已经挖了一个通宵和一个上午,截至中午,挖出了5名死者和6名获救人员,尚有14人处于失踪状态。民警称,中国银行的坍塌是市区内最为严重的灾情,但到目前,还没有发生趁机抢夺银行的情况。
乡村小学老师救出30幼儿
“我们说好要一起进修,他们却走了。”凌法小学的薛老师一路流着泪来到汉旺小学。他是来找几位在此任教的同行的,而今却不知他们的遗体存放何处。地震发生时,他正准备去上课,学生们都在校门外玩耍,地震没有伤到他们。随即,他赶到隔壁的幼儿园看望在那里代课的妻子。
到幼儿园门口时,幼儿正躺在床上睡觉,房子已摇摇欲坠。薛老师见状将幼儿一个个抱到户外。当第30个幼儿被抱起时,房子完全垮塌下来。薛老师冲出房外,又将一个受伤的幼儿抱出门,但另外3个熟睡的幼儿遇难。
在绵竹富新镇的富新二小,当记者赶到时,搜救工作已结束。一镇政府官员称,该校有309个学生,目前已经确认123人死亡,救出126人,还有60人无法确定。
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
在绵竹遵道镇,记者见到了28岁的韩先成,他在震后第一时间把自己私人诊所里的急救药品拿出来,为救治伤者争取了更多时间。
作为一名私人诊所医生,韩先成在地震后立刻赶到镇政府请战。在韩先成帮助下,一些逃脱灾难但伤势不轻的村民得到了及时救治。从12日下午到13日中午,韩先成已一天没合眼。韩先成说:
“伤者太多,有100多名,已用尽我药店里库存的全部急救药品,只剩下一点感冒药了。”
“其实我能做的很多乡村医生都能做,只是他们的店铺垮塌,药品被压碎了。如果我店里的存药更多,如果其他店铺的药品没有被压碎,将有更多人被救。”
绵竹市汉旺镇是受汶川地震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5月12日地震发生时,镇中心的钟楼指针停止在14时28分,这一悲情时刻就此定格。
绵竹中行
绵竹大钟
定格14:28
三志愿者一天仅喝一瓶水
阴雨中,朱天强等3名来自德阳的志愿者身着短袖衣瑟缩在伞下。从12日晚7时到13日下午4时,他们3个人仅分食了一瓶水和20块小饼干,20小时里,他们一刻不停帮助医院救助伤病员。和他一样的志愿者正忙碌于学校废墟、塌陷的煤矿,志愿者的数量无从统计,仅和朱天强同来的伙伴就有54名。
昨天一直下着雨,灾区有伞可打的群众很少。整个城区没有发现一辆公共汽车,只有个别出租车在营运。路上到处是希望搭车的受灾群众。因坐不到车,村民王贵然骑自行车返回20多里外的老家查看灾情。遇到记者时,他正在公共汽车站下躲雨,他摇摇头说:“歇一下,还要骑很久。”
在绵竹灾区,常看到一辆辆卡车,坐满一手输液、一手托药瓶的病人,呼啸前行。这是为解决灾区病人猛增,救护车数量有限而“发明”的“卡车式救护车”。这是灾区物资缺乏的写照。
据新华社《广州日报》报道
-人物故事
为孩子挡楼板
幼儿教师遇难 绵竹市遵道镇是本次汶川地震受灾较为严重的乡镇之一,当地80%农房垮塌,目前已造成400余人死亡,被埋人数目前尚无法统计。13日,记者深入遵道镇,发现一些普通人用微薄的力量体现着生命的尊严与伟大。
汶川地震发生后,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外出差,5名老师都在园内。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老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发生后,孩子家长很快聚集在幼儿园废墟周围,不停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开始孩子们还能在废墟中发出微弱的回应,但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逝去,回应声越来越弱。家长们也只能无奈地坐在废墟边上,焦急地等待着救援队伍到来。
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幼儿园废墟里,记者看到孩子们使用的小枕头、小盖被,还有散落的一只只小鞋。人们不愿再去想像当时的慌乱与无助,但正因为有了像瞿老师一样的平凡人,才让更多孩子得救。
当救援队将欢欢幼儿园废墟上砖瓦清理开,一具具孩子的遗体被挖出来时,大家都不愿再去多看一眼那些曾经天真的笑脸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经营布料生意的贺思萍当时也在现场,孩子的遗体被一具具抬出,却无法找到为孩子遮盖的棉布。
此时余震未了,楼房随时都有继续垮塌的危险,贺思萍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店铺二楼,为救援队搬来一匹红色呢子布。平凡的她为无辜的孩子保住了最后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