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李银河谈艳照门事件 称部分网友神经分裂

李银河谈艳照门事件 称部分网友神经分裂

文章来源: 今日时事 于 2008-02-22 10:28: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艳照门”风波冲击到众多品牌,很多人呼吁抵制当事明星所代言的产品,阿娇遭到网友的投诉和抵制,《梅兰芳》剧组接到通知,将不再拍摄阿娇剩余戏份。 而社会学家李银河日前在博客里认为这是“受害人变成了罪人”。她批评那些“投诉和抵制”的网友:“你们没做过爱吗?如果你们一方面自己也做,一方面认为这是一件丑事、坏事,你们的神经是多么分裂呀!”对此,网友们展开热议,反击称当事人一边扮清纯,一边性混乱,那才是真正的人格分裂。

反对不值得社会太宽容

李银河在博文中认为当事明星是受害人:“我不明白为什么受害人会变成了罪人。投诉和抵制背后的逻辑是:他们有性行为,所以不清纯了,所以不能再扮演清纯的角色,不能再代言清纯的产品了。”

对此,相当一部分网友表示了不同看法。

网友“此言差矣”说:“关键是像阿娇,本来走的就是清纯路线。我不是恶心她做爱,是恶心她装清纯!李老师你肯定不知道,阿娇曾经说过,看到谢霆锋和张柏芝接吻觉得很恶心!也说过她拒绝婚前性行为,可早在说这句话之前就已经和陈冠希……至少说明她撒谎了、虚伪了,她一直在装,请问一个虚伪的人还能说她清纯吗?”

而网友“星火燎原”则认为李银河是偷换概念:“李老师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是正常的男女交往被放在网上的确应该同情受害者,但“艳照门”是一男对N女,是玩游戏还是集体淫乱?或者不过是一部A片的女主角之一罢了,没什么值得同情的。”网友“小微”进一步指出:“那不是简单的性行为。那叫淫乱,并不值得整个社会就这么宽容,这对整个社会风气和下一代的教育没什么好处。阿娇是许多青少年的偶像,她这样的行为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最受害的人不是她们,而是这个社会。”

网友“耳朵”也认同当事人应该首先负责:“观点固然有理,可是一个男人多个女人的行为与兽何异?关键不是传播量的大小和人们的态度,而是当事人自己内心是否反省。”

网友“半导体”认为:“一边扮清纯,一边性混乱,那才是真正的人格分裂。看清所谓偶像的真实面孔不好吗?让粉丝们也醒一醒吧。‘艳照门’真正的核心是我们应该怎样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空间。”

支持同情也是一种道德

也有不少对李银河表示赞同的。网友“蓝图”认为:“李老师的评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尽管会招来很多板砖,但值得为这份勇敢直言鼓掌。”网友“黄昏晚霞”说:“公众人物也是人,也要有性爱。”持这种态度很普遍。有网友颇感同身受:“我们不能因此去嘲讽与羞辱他们啊!”

网友“虫虫”也指出:“应该宽容当事人,以谅解的心态对待,让他们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这是人的一种善良的本能。但是行为不当的地方该受指责的要指责,因为这也是一种教育。”

网友“非此非彼”则强调当事人的行为是私德而非公德。“床上本就应该风情,个个床上还是君子岂不是可怕。所谓隐私是看到也只能当没有看到的事情,但现在人对旁人的隐私关注太多了。”他认为:“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缺乏同情。而同情也是一种道德,而且在道德的排序上居于前面。本质上说,我们都无权对他人的私德作出严厉评价。”

台湾作家刘墉在他的博文中也称:“希望当陈冠希的床照风暴过去,那些女子再一次出现的时候,我们这千千万万因为好奇而上网看过、笑过、谈论过,甚至传送过的人,也能给她们掌声。掌声一半给她们,鼓励她们、支持她们,在遭逢失窃嘲讽与羞辱之后,勇敢地站起来。掌声一半给自己,因为我们都是人,都有人性的卑劣与崇高。当幸灾乐祸的卑劣过去,同情悲悯的崇高总会浮现。”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安吉丽娜朱莉的19岁亲生女亮相,被曝已和恋人同居
王室密谈录音疑流出!哈里求和条件曝光:要弃梅根了?
看不懂“娃哈哈争产”?来看这一篇就够了!
纽约CEO跟女高管相拥听演唱会,上大屏幕后忙躲闪
女子花60万断骨增高13厘米,却落下终身疾病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加州州长跳脚:特朗普想把未来拱手交给中国!
CSGO Zeus不雅影片延烧! 传当事女大生遭惩处后坠楼
特朗普心生一计,欧洲人头都大了...
18亿美元的隐秘信托,宗馥莉如何用110万就击穿了?
美媒猛批:中国人想通了,如今美国人却不懂了
特朗普:他是我任命的最差劲的官员之一 这个“蠢货”
遗产争夺扑朔迷离 宗馥莉被要求说明百万美元下落
美企CEO偷情在演唱会被拍 发文道歉 呼吁尊重隐私
美媒曝猛料:特朗普给爱泼斯坦写过粗俗的生日贺信
冰箱上安摄像头:宗馥莉有被害妄想吗?
宗庆后三弟全家美籍负责在美资产 杜建英小儿生父存疑
小腿出现肿胀,特朗普患上的静脉疾病是什么
985学霸家长,正挣扎于孩子可能考不上高中
宗庆后生前购买美国千万豪宅曝光 顶级定制 奢华至极
来了!美国众议院压倒性优势投票通过加密货币法案
继雷军之后 黄仁勋“密会”MiniMax 深度交流两小时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李银河谈艳照门事件 称部分网友神经分裂

今日时事 2008-02-22 10:28:57

“艳照门”风波冲击到众多品牌,很多人呼吁抵制当事明星所代言的产品,阿娇遭到网友的投诉和抵制,《梅兰芳》剧组接到通知,将不再拍摄阿娇剩余戏份。 而社会学家李银河日前在博客里认为这是“受害人变成了罪人”。她批评那些“投诉和抵制”的网友:“你们没做过爱吗?如果你们一方面自己也做,一方面认为这是一件丑事、坏事,你们的神经是多么分裂呀!”对此,网友们展开热议,反击称当事人一边扮清纯,一边性混乱,那才是真正的人格分裂。

反对不值得社会太宽容

李银河在博文中认为当事明星是受害人:“我不明白为什么受害人会变成了罪人。投诉和抵制背后的逻辑是:他们有性行为,所以不清纯了,所以不能再扮演清纯的角色,不能再代言清纯的产品了。”

对此,相当一部分网友表示了不同看法。

网友“此言差矣”说:“关键是像阿娇,本来走的就是清纯路线。我不是恶心她做爱,是恶心她装清纯!李老师你肯定不知道,阿娇曾经说过,看到谢霆锋和张柏芝接吻觉得很恶心!也说过她拒绝婚前性行为,可早在说这句话之前就已经和陈冠希……至少说明她撒谎了、虚伪了,她一直在装,请问一个虚伪的人还能说她清纯吗?”

而网友“星火燎原”则认为李银河是偷换概念:“李老师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是正常的男女交往被放在网上的确应该同情受害者,但“艳照门”是一男对N女,是玩游戏还是集体淫乱?或者不过是一部A片的女主角之一罢了,没什么值得同情的。”网友“小微”进一步指出:“那不是简单的性行为。那叫淫乱,并不值得整个社会就这么宽容,这对整个社会风气和下一代的教育没什么好处。阿娇是许多青少年的偶像,她这样的行为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最受害的人不是她们,而是这个社会。”

网友“耳朵”也认同当事人应该首先负责:“观点固然有理,可是一个男人多个女人的行为与兽何异?关键不是传播量的大小和人们的态度,而是当事人自己内心是否反省。”

网友“半导体”认为:“一边扮清纯,一边性混乱,那才是真正的人格分裂。看清所谓偶像的真实面孔不好吗?让粉丝们也醒一醒吧。‘艳照门’真正的核心是我们应该怎样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空间。”

支持同情也是一种道德

也有不少对李银河表示赞同的。网友“蓝图”认为:“李老师的评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尽管会招来很多板砖,但值得为这份勇敢直言鼓掌。”网友“黄昏晚霞”说:“公众人物也是人,也要有性爱。”持这种态度很普遍。有网友颇感同身受:“我们不能因此去嘲讽与羞辱他们啊!”

网友“虫虫”也指出:“应该宽容当事人,以谅解的心态对待,让他们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这是人的一种善良的本能。但是行为不当的地方该受指责的要指责,因为这也是一种教育。”

网友“非此非彼”则强调当事人的行为是私德而非公德。“床上本就应该风情,个个床上还是君子岂不是可怕。所谓隐私是看到也只能当没有看到的事情,但现在人对旁人的隐私关注太多了。”他认为:“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缺乏同情。而同情也是一种道德,而且在道德的排序上居于前面。本质上说,我们都无权对他人的私德作出严厉评价。”

台湾作家刘墉在他的博文中也称:“希望当陈冠希的床照风暴过去,那些女子再一次出现的时候,我们这千千万万因为好奇而上网看过、笑过、谈论过,甚至传送过的人,也能给她们掌声。掌声一半给她们,鼓励她们、支持她们,在遭逢失窃嘲讽与羞辱之后,勇敢地站起来。掌声一半给自己,因为我们都是人,都有人性的卑劣与崇高。当幸灾乐祸的卑劣过去,同情悲悯的崇高总会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