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前媒体报道,浩然在北京方庄东方医院第12层的干部病房里已经躺了数年。脑血栓、老年痴呆症等综合病症把他变成了个植物人。
浩然本名梁金广。祖籍河北宝坻,生于开滦赵各庄矿区,在蓟县王吉素村长大。中共党员。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当过8年村、区、县基层干部。1954-1964年先后在《河北日报》、《友好报》(俄文)和红旗杂志社任新闻记者、编辑。
先后任中国文化传播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作协理事,全委会名誉委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三河市文联主席及《北京文学》、《大平原》和《苍生文学》杂志主编。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70余种著作。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喜鹊登枝》,长篇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乐土》、《活泉》、《圆梦》等。著作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小说连播节目及连环画册,被译成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和外文,在日本、法国等国翻译出版。《大肚子蝈蝈》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苍生》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特等奖。
相关阅读:
《艳阳天》是当代著名作家浩然的代表作。浩然,原名梁金广,笔名白雪、盘山,祖籍河北宝坻,生于唐山赵各庄煤。少时读了三年小学。1949年起从事青年团工作。1954年起任《河北日报》记者、京俄文《友好报》记者、《红旗》杂志编辑。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主席。
浩然著述颇丰,但我们这一代人开始认识他还是缘于《艳阳天》,以及1972年出版的另一长篇《金光大道》。浩然文革期间发表了一些宣扬“文革”思想的小说,包括上述两部作品也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印记。但《艳阳天》长期以来,一直被读者认为是反映合作化运动的为数不多的几部优秀长篇小说之一。
小说以1957年夏季形势为背景,透过京郊一个农业社在麦收过程中的生活故事,展现了农村中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尖锐斗争。在小说中,以东山坞党支部书记萧长春和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分子以及广大贫下中农为一方,以混入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马之悦、地主分子马小辫等少数坏人和暂时受他们操纵的几个富裕中农为另一方,围绕着土地分红、闹粮、城乡资本主义势力串联、抢仓、退社等一系列事件,展开了旗帜鲜明的两军对垒,通过每一次的较量,社会主义力量都粉碎了对方的进攻,巩固了自己的阵地。
有评论家评论说,小说这样处理,反映出作者对当时农村“资本主义势力”的认识和描写有不够明确和人为的夸大之处,但从作品所表现的具体事件来看,也不能说它完全不符合50年代农村的历史真实。相信经过那个年代的人看到这里,仍然会清晰地记得小说里的故事,回味阅读时的种种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