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1时55分左右,跳台滑雪项目结束后,完成成绩播报任务的侯双梅和另一名工作人员乘缆车下山,但由于没有密封的缆车速度较快,侯双梅没能坐稳,身体冲出了车外,她只能用手死死抓住缆车,悬在半空。几秒钟后,她终于坚持不住,从缆车上摔下。 新华社记者任勇摄
无独有偶,23日中午12点20分左右,在冬运会单板滑雪赛场的缆车也发生了一起事故。一位乘坐缆车的摄影记者因衣服被夹住后,人被悬挂在下行缆车上约一分钟,吊在缆车上滑行了约100米,此时吊着的人正好运行到中途的一个停靠点,几名运动员上前将这名被困者救下。这一度造成现场混乱。
该记者事后说:“我完全靠胳膊的力量(坚持)下来的,但如果老人小孩或女性碰到这种意外情况,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一位有着许多大赛经验、考察过国内外许多雪场的专家说,在跳台滑雪场地出现的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跳台滑雪场地使用的缆车虽然是相对简陋,但是也在国外不少雪场使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组织者和雪场管理人员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不够人性化。
首先,在上下缆车的地点,缆车距离地面的高度稍微有些高,身高1米70左右的乘客需要踮起脚抬起臀部才能够得着椅面;其次,缆车的速度稍微有点快,对于那些没有坐过缆车或者经验不丰富的乘客来说,可能会有些心慌。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上下缆车的地方没有专门的辅助人员。对于经常乘坐缆车的人来说,顺利上下车应该不成问题。但是,肯定会有一些乘客没有经验,需要提示和辅助。从这个角度来说,组委会的工作做得不够细。
这位专家还说,如果以举办2009年世界大冬会的标准来衡量,本次冬运会组委会在很多地方的工作都还不够细致。有关方面应该以这次出现的事故为契机,进入深入的总结和反思,完善大冬会的各项筹备工作,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
记者在现场还发现,许多工作人员在乘坐缆车上下时没有拉下保护扶手,使他们如同坐在悬空的座椅中一般,非常危险。
另一位雪上项目的专家说,按照国际大赛的惯例,跳台滑雪赛场的缆车,在没有相关工作人员的疏导下,是不允许随便上下的,尤其是媒体人员更不允许私自乘坐缆车。本届冬运会跳台滑雪刚刚开始,便有一名成绩播报员和两名记者因乘坐缆车摔伤,这也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对此有专家认为,如果当时有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疏导和安全提示,就可能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